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PU  

2008-03-07

185121次

5人

6个

108个

1381人

146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姓氏名称:

拼音: pu

序号: 244

Title 蒲姓概况

蒲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269位。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排序为186位,人口约67余万,占全国人口的0.042%左右。远古时蒲草可当食物,长老后可织衣编席。蒲草多生在水边,被看作是吉祥之地,端午节无蒲草不成节。所以在一些说法中蒲氏的起源和蒲草有关。十六国春秋中说: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其后家池生蒲,谓之蒲家,因以为氏。意思是扈氏有后代,家里面的池子里长了很多蒲草,当时人们就成他们为蒲家,后来也就渐渐地干脆用蒲作为姓氏了。下图为蒲姓图腾(见图1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蒲姓概况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远古舜帝老师蒲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舜帝的时候,十八岁的蒲衣成为舜帝的老师,他成天穿着用蒲草编织的衣服,被称作蒲衣子

后来舜帝要把天下送给他,他不接受,就离开舜帝隐居起来。

在蒲衣的后裔子孙中,就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蒲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蒲氏、衣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己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舜帝裔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相传,在夏王朝时期,舜帝的裔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

源于高阳氏,出自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春秋时期,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在蒲地(今山西隰县),后建立有蒲国,蒲国王族的后代以国名为姓氏,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东晋时期氏羌西戎酋长苻洪,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蒲氏出自嬴姓,是古有扈氏的后代,世袭为氏羌西戎的酋长,至东晋时期,有酋长名。

苻洪,西戎族,先祖就是有扈氏部族的后裔,即历史上所称的氏羌西戎,苻洪是氐族人,他生于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其父亲怀归为氐族部落的小帅,家族世为西戎酋长。据十六国时期《前秦录》的记载,有扈氏酋长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原无姓氏。后因苻洪家中有一个池子,其中生长的蒲草高五丈,五节,如竹形,为时人所异,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氏。

三国曹魏时期,蒲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世为部落小帅。

晋永嘉四年(公元310),蒲洪因豪爽、公道,被宗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刘曜建前赵国,在长安称帝,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前赵国亡后,蒲洪退居陇山。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蒲洪降于后赵国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两万户下陇东,至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劝石虎徙雍州豪杰及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地区,以实京师,被石虎采纳,并拜其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

晋永和六年(公元350)春季,蒲洪遣使至江左,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冉闵杀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之,蒲洪拥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在祈告天神的祭祀中,得谶文草付应王 又其孙蒲坚背上有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为姓氏,改称苻氏。不久,苻洪被后赵国石虎的旧部将麻秋下毒杀死。

苻洪死后,其子苻健继统其众。苻健根据民心思晋的情况,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后,又遣使向晋王朝称臣,直至其称帝建号后,才正式和东晋王朝断绝关系。

史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蒲甘氏,宋朝时期原为今缅甸地区的一个泰族氏族部落,与今傣族的民族属性相近,宋末元初因助南宋抵抗元朝军队,被元军歼灭,后族人被裹胁分散为蒙古奴役,逐渐融入蒙古族。

明朝时期,蒲甘氏即随改土归流运动以原部落名称首音改汉姓为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出自中东人后裔。宋、元两朝时期,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有人以蒲作为汉姓。

据《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中记载:回族中的蒲氏为唐宋时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时期,福建省的泉州地区就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了。

回族蒲氏的来源也比较广,据文县《回教徒与中国历代的关系》中记载: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转化为蒲氏。同时,蒲氏又是由Ahu的读音而来,而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Abu一字,中国读其音为阿蒲,后省其,则视为其姓了。

作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个来源。如北宋前后,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称为蒲克,把沿海地区的外国人(多为穆斯林)和居住地称为藩浦()速满等,这些后来都变成了蒲氏。

此外,中国在北宋时对留居中国的外国人实行了一整套的都蕃蕃长制管理。这期间,外国人凡加官进爵或入籍注册,就被冠以一个特定的汉姓蒲氏,如蒲思马应、蒲河散、蒲麻勿图婆离、蒲希密等。

再有,据史籍《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蕃俗,本占城人(今越南平定),宋元间因乱,挚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蕃邦、蕃浦。今编户人所,三亚里皆其种类也。其人多蒲氏……其言语像貌,与回回相似。这一部分蒲氏,是越南穆斯林带入回民中的。

蒲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甘肃天水地区,后有在元末明初,明太祖为惩罚蒲寿庚导元倾宋之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迫害,蒲氏恐被株连,故相率改为卜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介绍文件

蒲姓迁徙历史

蒲氏源起多头,历商周而下传两汉,蒲氏名人渐有见于史册者,如西周齐人、善射弋者蒲卢胥,秦末起义将领蒲将军(一说蒲将军即英布,非姓蒲),西汉有著弋法四篇的蒲苴子,东汉有马援之师、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蒲昌。

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蒲氏郡望为河东,表明蒲氏人曾长期繁衍于该地,而且人丁兴旺,家族势力庞大,而后世繁衍于全国各地的蒲氏亦多由此分衍而出。

汉末、魏、晋时期,中原动荡,狼烟四起,北地蒲氏有避兵火而徙于今四川之地者。如三国蜀人、兵器铸造家蒲元,他的出现为后世蒲氏扎根四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蒲氏表现趋于沉寂,乏善可陈。唐末五代的动荡不安,导致北方蒲氏迁徙南方者甚众,今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均有蒲氏人入居,并有一支进入福建福州一带。

两宋时期,蒲氏尤其是四川蒲氏大放异彩,竞相争奇斗妍,从他们的籍贯来分析,表明蒲氏已广布于今成都、阆中、安岳、富顺、绵竹、青神、眉山、南部等成都平原腹地。

宋末时期,阿拉伯人蒲寿庚由广东广州徙福建泉州,降元后显贵非常,子孙散居于闽粤。

元朝时期,眉州青神人蒲源徙居兴元(今陕西汉中)。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即有以蒲作为汉姓的。回族中的蒲氏为唐宋时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时,福建泉州就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了。蒲氏的来源也比较广。如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转化为蒲氏。同时,蒲氏又是由‘Ahu’的读音而来,而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Abu’一字,中国读其音为阿蒲,后省其,则视为其姓了。作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个来源。史籍《闽书》记载:蒲寿庚其先西域人,总诸蕃互市,居广州。《心史》记载:蒲受晟南蕃人,富甲两广。文献《福建通志》中也记载: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文献《泉州府志》中亦记载:宋末西域人蒲寿晟与弟寿庚以互市至。

今多数学者认为蒲寿庚祖籍阿拉伯,公元十世纪前定居占城,约公元十一世纪移居广州,公元十三世纪初再迁居泉州。蒲氏族谱是研究中西海上航线,阿拉伯海商家族迁徙及其在中国的伊斯兰教活动和明朝以后逐步汉化过程的珍贵史料。

明朝初期,山西蒲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安徽等地。

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导致四川蒲氏有播迁云贵者,而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两湖之蒲氏徙居今重庆、四川。

历清朝至民国时期,蒲氏人分布区域较广,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均有蒲氏人入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蒲氏尤其是四川蒲氏由于就职、求学、建设三线等诸多原因,逐渐播迁于西藏和大西北各地。

介绍文件

蒲姓地理分布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蒲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大幅下降的态势。四川仍为蒲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蒲姓总人口的49%。在全国,蒲姓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湖南,这五省市大约占蒲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贵州、广东、海南、湖北、河北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四川为重心,向东南倾斜的蒲姓分布带。

蒲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表明: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广西、海南、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宁夏大部、青海东部,蒲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8%,居住了大约72%的蒲姓人群。在广西、湖南东段、广东西部、湖北、陕西中部、宁夏北部、甘肃内蒙西部,蒲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0.1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0.6%,居住了大约12%的蒲姓。

福建莆田蒲氏族谱 ()蒲慎齐纂修 据泉州蒲氏族谱抄本传抄一册

山东淄博蒲氏族谱(蒲松龄家谱) ()蒲人鸿、蒲国俊纂修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 手抄本四册 属于蒲寿庚脉下的支谱,蒲寿庚为总谱第七世

福建永春蒲氏族谱 初辑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重抄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 属于蒲寿庚脉下的支谱,蒲寿庚为总谱第七世

广东南海甘蕉蒲氏家谱 初辑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重修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 属于蒲寿庚之兄蒲寿晟脉下的支谱,蒲寿晟排列为总谱中的第五世

福建德化蒲氏家谱 系永春蒲氏族谱的翻刻版本

福建永春龙溪蒲氏支谱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 纂泉州蒲族的支脉,由总谱的第十七世开始记载

福建诏安蒲氏家谱 修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 泉州蒲氏分支迁漳浦县再分支诏安的支脉谱

 

[蒲、蒱,读音作pú(ㄆㄨˊ)]←相关的满文、蒙文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蒙文标准字库》。

 

 

 

.姓氏用字: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远古舜帝老师蒲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舜帝的时候,十八岁的蒲衣成为舜帝的老师,他成天穿着用蒲草编织的衣服,被称作“蒲衣子”。

 

后来舜帝要把天下送给他,他不接受,就离开舜帝隐居起来。

 

在蒲衣的后裔子孙中,就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蒲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蒲氏、衣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舜帝裔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相传,在夏王朝时期,舜帝的裔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高阳氏,出自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春秋时期,帝少昊后代的封地在蒲地(今山西隰县),后建立有蒲国,蒲国王族的后代以国名为姓氏,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东晋时期氏羌西戎酋长苻洪,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蒲氏出自嬴姓,是古有扈氏的后代,世袭为氏羌西戎的酋长,至东晋时期,有酋长名。

 

苻洪,西戎族,先祖就是有扈氏部族的后裔,即历史上所称的“氏羌西戎”,苻洪是氐族人,他生于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其父亲怀归为氐族部落的小帅,家族世为西戎酋长。据十六国时期《前秦录》的记载,有扈氏酋长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原无姓氏。后因苻洪家中有一个池子,其中生长的蒲草“高五丈,五节,如竹形”,为时人所异,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氏。

 

三国曹魏时期,蒲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世为部落小帅。

 

晋永嘉四年(公元310),蒲洪因豪爽、公道,被宗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刘曜建前赵国,在长安称帝,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前赵国亡后,蒲洪退居陇山。

 

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蒲洪降于后赵国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两万户下陇东,至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劝石虎徙雍州豪杰及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地区,以实京师,被石虎采纳,并拜其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

 

晋永和六年(公元350)春季,蒲洪遣使至江左,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冉闵杀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路经枋头,大多归之,蒲洪拥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在祈告天神的祭祀中,得谶文“草付应王”,又其孙蒲坚背上有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苻”为姓氏,改称苻氏。不久,苻洪被后赵国石虎的旧部将麻秋下毒杀死。

 

苻洪死后,其子苻健继统其众。苻健根据“民心思晋”的情况,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后,又遣使向晋王朝称臣,直至其称帝建号后,才正式和东晋王朝断绝关系。

 

史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称苻氏,亦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后有因避难去“艹”偏旁改称浦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先祖姓名汉化为氏。

 

蒲鲜·万奴,公元?~1233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布希·万奴、完颜·万奴;东海女真人。著名金国将领、东真国创建者与君主。

 

蒲鲜·万奴的活动,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在宋宁宗赵扩开禧二年(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六年,公元1206)。该年农历6月,南宋王朝大将皇甫斌率步骑数万由确山(今河南确山)、褒信(今河南包信店)分路攻蔡州(今河南汝南)。闻听另一战场的郭倬、李爽兵败,则退军至溱水(今河南汝水支流臻头河)而不敢进。

 

当时金国的平章政事布萨·揆(仆散·揆)派遣完颜·赛不及副统尚厩局使蒲鲜·万奴、深州刺史完颜·达吉不等以骑兵七千往击之。适逢溱水涨发,宋军扼桥以拒。完颜·赛不等人商定夜袭,当晚,由完颜·达吉不率骑兵涉水出其右,蒲鲜·万奴出其左,待两军全部过河后,完颜·赛不率副统阿鲁带以精兵直趋桥头,宋军不能遏,天明大溃。蒲鲜·万奴又率军断真阳路,阻劫宋军归路。诸军追击至陈泽,斩首两万级,获战马杂畜千余。此战金军出奇制胜。蒲鲜·万奴在这次战斗中,负责左翼军指挥和阻击任务,所任职务为副统,所领职衔是尚厩局使。尚厩局使乃掌管皇帝御马的调匀牧养之官,从五品。蒲鲜·万奴因退敌有功,不久即被金国朝廷从南线调到北线,参加了抵御蒙军伐金的斗争。

 

宋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春,成吉思汗发兵南下。金国为防范契丹人与蒙古结盟,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从而激起契丹人的反抗。

 

宋嘉定五年(金崇庆元年,公元1212),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聚众十余万于隆安(今吉林农安)叛金,自称都元帅,次年自立为辽王,后归降蒙古。

 

卫绍王遣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应战,独吉·思忠不思备战之事,结果被蒙军大败于乌沙堡。农历8月,改命完颜·承裕主兵事。

 

蒙古成吉思汗与南宋王朝联手进攻金国抚州,取奉圣,直抵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这时,已经晋升为监军的蒲鲜·万奴与招讨使完颜·九斤等率兵,号四十万,跟随金军主帅完颜·承裕驻军于野狐岭下,以遏止蒙古军南下。但是,完颜·承裕畏怯,不敢与蒙军迎战,反而退兵宣平。当地土豪请以士兵作先锋,完颜·承裕也不敢用,但问此去宣德有无小路,而连夜领兵南逃了。第二天,金军至浍河堡,与尾追的蒙军交战,金兵大败,死者漫山遍野。乌沙堡之战,特别是浍河堡之战,使金军元气大伤。卫绍王并没有因此而深责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等将官,只是“除名而已”。由于急等着用人,第二年,就又重新启用了他们。

 

宋嘉定六年(金至宁元年,公元1213),完颜·承裕又被任命为元帅右监军兼咸平府路兵马都总管,领兵攻打耶律·留哥,蒲鲜·万奴作为他的部下,跟随到东北,开始了镇抚辽东的戎马生涯。当年,蒲鲜·万奴跟随完颜·承裕来到辽东时,耶律·留哥正领导着契丹人起义。

 

耶律·留哥起义叛金,使金国朝廷十分震怒。完颜·承裕、蒲鲜·万奴到来之前,卫绍王曾命完颜·弼为元帅左监军控御辽东,但是完颜·弼不愿守东京,请求募兵回军京师,卫绍王震怒,贬完颜·弼为云内防御使。于是,征讨耶律·留哥的任务就落到了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的肩上。

 

蒲鲜·万奴来到辽东以后,两年内便与耶律·留哥打了两大仗,迁升了三职。

 

第一仗是在宋嘉定六年(金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元年,公元1213)春,随同完颜·承裕来战耶律·留哥。据说二人奉命发兵六十万,号称一百万,直奔耶律·留哥而来。耶律·留哥估计自己抵挡不过金军,便驰报蒙古,成吉思汗遂命按陈等领骑兵一千来援。双方在迪吉脑儿地方(今吉林昌图附近)展开激战,完颜·承裕、蒲鲜·万奴军被耶律·留哥军杀得大败。战后,卫绍王再次原谅了二人,完颜·承裕改同判大睦亲府事、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则擢用咸平路招讨使。第二年,蒲鲜·万奴由招讨使迁升咸平等路宣抚使,不久又代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使。

 

第二仗是在宋嘉定七年(金宣宗完颜·珣贞佑二年,公元1214),由蒲鲜·万奴亲统大军征讨耶律·留哥。金军见耶律·留哥势力日益壮大,便遣温迪罕·青狗赴广宁,以重禄诱劝耶律·留哥归降,耶律·留哥不从。温迪罕·青狗见耶律·留哥势大,反而留下来臣侍于耶律·留哥。金宣宗大怒,便派蒲鲜·万奴领四十万大军前往征讨。这时候,蒲鲜·万奴已膺任辽东宣抚使,授秩一品,执掌镇抚辽东方面的大印了。蒲鲜·万奴发兵咸平,趋兵北进,与耶律·留哥大战于归仁县(今吉林昌图四面城)北细河上,金军又被打得大败。

 

从调兵遣将和投入的兵力可以看出,金国政府对于征讨耶律·留哥是相当重视的。但是,两次大战均以金军的失利而告终。在这里,除了金军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弱和战术指挥失误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金军将帅之间的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以至于战时不能互相支援。

 

蒲鲜·万奴在咸平路任宣抚使时,为了对付耶律·留哥,曾以军兴为名,调东北路招讨使完颜·铁哥骑兵两千,泰州军三千及其户口以充实咸平力量,完颜·铁哥却认为蒲鲜·万奴此举杯有异心,“拒不听遣”。等到蒲鲜·万奴代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时,即治完颜·铁哥不发军罪,“下狱杀之”,这就大大削弱了金军在辽东的力量。

 

不仅如此,蒲鲜·万奴杀完颜·铁哥,又引起了其他将帅的不满,“北京留守奥屯马,宣差蒲察五斤,上表金廷,说万奴有异志。金主疑三人私意不协。”他们本可在耶律·留哥出战时,从背后扰袭耶律·留哥的广宁老家,给耶律·留哥以牵制。但是,南北两方都因各怀心腹事而未能这样做。所以,蒲鲜·万奴的兵败也是很自然的事。

 

宋嘉定八年(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蒲鲜·万奴逃往东京,之后叛金自立,占领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东京、沈州等地,进攻婆速府路(今辽宁丹东)、上京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等地,在农历10月自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

 

宋嘉定九年(金贞佑四年公元1216),受耶律·留哥和蒙古军木华黎的夹击,蒲鲜·万奴兵败,逃于渤海海岛。蒙古军元帅木华黎率军攻陷锦州后,蒲鲜·万奴投降蒙古。蒙古军撤退后,他又叛蒙自立。

 

宋嘉定十一年(金兴定二年,公元1218),蒲鲜·万奴由海岛返回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改国号为东真,建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城子山古城),又追随蒙古、高丽军围剿耶律·喊舍为首的契丹起义军。此后,一直割据辽东东部地区,辖有南京、恤品和开元三路,控制东至海(今日本海)、北抵松花江、西与耶律·留哥领地接壤的大片领土。

 

宋理宗赵昀绍定六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公元1233),蒙古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命皇子孛儿只斤·贵由及诸王孛儿只斤·按赤带率左翼军征讨蒲鲜·万奴,蒲鲜·万奴在抵抗中兵败被杀,东真国就此灭亡,其立国共十九年。

 

蒲鲜·万奴的后裔,称蒲鲜氏,亦称布希氏、步鲜氏,满语为Busi Hala,汉义“去毛的狍皮氏、鹿皮”,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叶赫(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蒲氏、步氏、布氏等。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蒲甘氏,宋朝时期原为今缅甸地区的一个泰族氏族部落,与今傣族的民族属性相近,宋末元初因助南宋抵抗元朝军队,被元军彻灭,后族人被裹胁分散为蒙古奴役,逐渐融入蒙古族。

 

明朝时期,蒲甘氏即随改土归流运动以原部落名称首音改汉姓为蒲氏,世代相传至今。著名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就属于这一支蒲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出自中东人后裔。宋、元两朝时期,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有人以蒲作为汉姓。

 

据《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中记载:回族中的“蒲氏为唐宋时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时期,福建省的泉州地区就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了。

 

回族蒲氏的来源也比较广,据文县《回教徒与中国历代的关系》中记载: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转化为蒲氏。同时,蒲氏又是由“Ahu”的读音而来,因为在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有“Abu”一词,汉语读其音为‘阿蒲’,后省其‘阿’,则视为其姓‘蒲’了。”

 

作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个来源。如北宋前后,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称为“蒲克”,把沿海地区的外国人(多为穆斯林)和居住地称为“藩浦”、“蒲()速满”等,这些“浦”和“蒲”后来都变成了蒲氏。

 

此外,中国在北宋时对留居中国的外国人实行了一整套的“都蕃”和“蕃长制”管理。这期间,外国人凡加官进爵或入籍注册,就被冠以一个特定的汉姓蒲氏,如蒲思马应、蒲河散、蒲麻勿图婆离、蒲希密等。

 

再有,据史籍《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蕃俗,本占城人(今越南平定),宋元间因乱,挚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蕃邦、蕃浦。今编户人所,三亚里皆其种类也。其人多蒲氏……其言语像貌,与回回相似。”这一部分蒲氏,是由越南穆斯林带入回民之中的。

 

蒲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甘肃天水地区,后有在元末明初,明太祖为惩罚蒲寿庚“导元倾宋之罪”,对蒲氏家族进行了迫害,“蒲氏恐被株连,故相率改为卜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富色哷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蒲速烈部,以姓为氏,满语为Fusere Hala,汉义“花椒”,世居屯昂阿(今内蒙古海拉尔河北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蒲氏、富氏等。

 

.满族朴佳氏,亦称飘佳氏,满语为Pi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为辽东百济国民。百济国被唐高祖李治所灭后,该氏族逐渐演化为女真族和朝鲜族,世居萨穆占(今辽宁新宾木奇镇),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蒲氏、朴氏等。

 

.满族普佳氏,满语为P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杏山(今辽宁锦州南部),后多冠汉姓为蒲氏。

 

.满族博和哩氏,亦称博和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蒲古里部,以姓为氏,满语为Bohori Hala,汉义“豌豆”,世居爱湖和屯(今黑龙江省瑷珲)、白都鲁(今黑龙江北岸流域)、黑龙江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蒲氏。

 

 

 

得姓始祖:虞舜、蒲衣、苻洪(蒲洪、符洪)、蒲鲜·万奴。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六位,人口约六十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2%左右。

 

蒲氏最早出自己姓。夏王朝时期,舜帝的后代被封在蒲邑(今山西永济),建立了蒲国,后来蒲国的王族就以封地名为姓氏,称为蒲氏,是今天蒲氏的主流起源。另有一支起源是在春秋时期,帝少昊的后代有封地在蒲(今山西隰县),后建立蒲国,蒲国王族的后代称为蒲氏。

 

远古时蒲草可当食物,长老后可织衣编席。蒲草多生在水边,被看作是吉祥之地,“端午节”无蒲草不成节。所以在一些说法中蒲氏的起源和蒲草有关。十六国春秋中说:“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其后家池生蒲,谓之蒲家,因以为氏。”意思是扈氏有后代,家里面的池子里长了很多蒲草,当时人们就成他们为蒲家,后来也就渐渐地干脆用蒲作为姓氏了。

 

蒲氏源起多头,历商、周而下传两汉,蒲氏名人渐有见于史册者,如西周时期的齐国人、善射弋者蒲卢胥,秦朝末期起义将领蒲将军(一说蒲将军即英布,非姓蒲),西汉时期著有《弋法》四篇的蒲苴子,东汉时期马援之师、颍川人(今河南许昌)蒲昌等等。

 

据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中的记载,蒲氏郡望为河东郡,表明蒲氏族人曾长期繁衍于该地区,而且人丁兴旺,家族势力庞大,而后世繁衍于全国各地的蒲氏亦多由此分衍而出。

 

汉末魏、晋时期,中原板荡,狼烟四起,北地蒲氏族人有避兵火而徙于今四川之地者。如三国蜀人、兵器铸造家蒲元,他的出现为后世蒲氏扎根四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蒲氏表现趋于沉寂,乏善可陈。唐末五代的动荡不安,导致北方蒲氏族人迁徙南方者甚众,今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均有蒲氏族人入居,并有一支进入福建福州一带。

 

两宋时期,蒲氏族人尤其是四川蒲氏一族大放异彩,竞相争奇斗妍,从他们的籍贯来分析,表明蒲氏族人已广布于今成都、阆中、安岳、富顺、绵竹、青神、眉山、南部等成都平原腹地。宋朝末期,阿拉伯人蒲寿庚由广东广州徙福建泉州,降元后显贵非常,子孙散居于闽粤。

 

元朝时期,眉州青神人蒲源徙居兴元(今陕西汉中)。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即有以蒲作为汉姓的。回族中的“蒲氏为唐宋时回教商人常用之姓。”早在南宋时,福建泉州就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了。蒲氏一族的来源也比较广。如回回名“普刺”(蒲拉)就可以转化为蒲氏。同时,蒲氏又“是由‘Ahu’的读音而来,而阿拉伯的人名之前,多加‘Abu’一字,中国读其音为“阿蒲”,后省其‘阿’,则视为其姓‘蒲’了。”作为地名和部族名,也是蒲氏的一个来源。史籍《闽书》记载:“蒲寿庚其先西域人,总诸蕃互市,居广州。”《心史》记载:“蒲受晟南蕃人,富甲两广。”文献《福建通志》中也记载:“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文献《泉州府志》中亦记载:“宋末西域人蒲寿晟与弟寿庚以互市至。”

 

今多数学者认为蒲寿庚祖籍阿拉伯,公元十世纪前定居占城,约公元十一世纪移居广州,公元十三世纪初再迁居泉州。蒲氏族谱是研究中西海上航线,阿拉伯海商家族迁徙及其在中国的伊斯兰教活动和明朝以后逐步汉化过程的珍贵史料。

 

蒙古帝国于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灭南宋后,实施强权统制,不准民众与外人交往,因而使蒲氏宗谱从南宋末至元朝无记载,其间断代十余辈。致使之后字辈混乱不堪。元朝期间也曾出过探花蒲谦益(湖北),官至翰林学士都察使,后任丞相,但因劝皇上改劣行,惹怒皇上而遭灭门。元末千总蒲正拜见元势已逐衰,假皇命招群雄反元,惹怒元主而发大军追捕,而造成湖北支派四处逃散避难。蒲正开、蒲承烈父子逃四川南充(顺庆府);蒲正彪逃江南;蒲正明逃江苏;蒲正国、蒲正甫逃贵州铜仁后迁湖南芷江、广西、贵州惠水再望漠,逃贵州遵义者后迁桐梓、贵阳,重庆綦江、大足等地,因而使后辈字辈各行议定,混乱无统。

 

明朝初期,山西蒲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安徽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导致四川蒲氏族人有播迁云贵者,而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两湖之蒲氏族人徙居今重庆、四川。

 

历清朝至民国时期,蒲氏族人分布区域较广,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均有蒲氏族人入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蒲氏一族尤其是四川蒲氏由于就职、求学、建设三线等诸多原因,逐渐播迁于西藏和大西北各地。如今蒲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渐广,尤以四川省为多。

 

 

 

 

 

 

 

.郡望堂号:

 

1.郡望: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一是指今整个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三是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泉 州:亦称晋江,是1980年以前大泉州的通称,原来的泉州仅指鲤城区一地,泉州市政府就叫晋江地区行政公署。泉州是从晋朝开始中原人士因战乱搬迁至此,怀念晋地,将居住地的河流命名为晋江,而居住地则因该江得名。历史上,泉州与晋江基本说的是一回事。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泉州夏禹时属扬州城,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地。从秦朝到隋朝的八百余年间,先后属闽中郡、闽越郡、闽越国、建安郡、闽州等所辖。秦汉时,中原汉族人民逐渐南移,此处初辟蒿莱。公元四世纪初,中原战乱频繁,晋人大批南迁,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使泉州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唐朝初年,归武荣州所辖,唐景云二年(公元711),武荣州始改名为泉州。唐朝泉州设置初期,辖晋江、南安、龙溪、莆田、仙游五县,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与漳州分治,龙溪归其所辖。唐朝中叶的“安史之乱”给中原造成严重的灾难,中原人民进一步避乱南迁,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促进泉州进一步繁荣。史载唐大历年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一些著名的寺院如明心寺、法云寺、普照寺等,均建于此时。经济上,泉州已逐渐成为南方重要的大港口,天佑午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国际港城,与交州(今越南河内)、广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并称为全国四大港口。五代时期,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泉州称清源郡。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辖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后称安溪)、长泰九县。宋朝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莆田、仙游两县为兴化郡,长泰归漳州,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七县。北宋时期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朝廷偏都临安(杭州)后,泉州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全国两大商港。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至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98)的二十年间,先后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书省衙,泉州改为泉州路。元大德二年改为泉中府,元延佑元年(公元1314)复立泉州分省,泉州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明朝时期,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司,统领各地府、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改称泉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辖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七县。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泉州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八县。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闽变事件”后成立兴泉省,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194991泉州解放,中央人民政府于99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晋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1951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归泉州。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68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5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1987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五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泉港、清蒙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一个管委会。

 

 

 

2.堂号

 

河东堂:以望立堂。

 

晋江堂:以望立堂。

 

帝师堂:源出舜帝的时候,十八岁的蒲衣是舜帝的老师。舜帝要把天下送给他,他不接受,后来就隐居起来,后人以其为堂号。

 

揖让堂:资料有待补充。

 

吉兴堂: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福建莆田蒲氏族谱,()蒲慎齐纂修,据泉州蒲氏族谱抄本传抄一册。

 

山东淄博蒲氏族谱(蒲松龄家谱)()蒲人鸿、蒲国俊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手抄本四册。

 

福建永春蒲氏族谱,著者待考,初辑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重抄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属于蒲寿庚脉下的支谱,蒲寿庚为总谱第七世。

 

广东南海甘蕉蒲氏家谱,著者待考,初辑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重修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属于蒲寿庚之兄蒲寿晟脉下的支谱,蒲寿晟排列为总谱中的第五世。

 

福建德化蒲氏家谱,系永春蒲氏族谱的翻刻版本。

 

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宗支图一卷,初辑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总修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海南省三亚市儋县。

 

福建永春龙溪蒲氏支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纂,系泉州蒲族的支脉,由总谱的第十七世开始记载。

 

福建诏安蒲氏家谱,著者待考,修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是泉州蒲氏分支迁漳浦县再分支诏安的支脉谱。

 

 

 

.字辈排行:

 

四川乐至蒲氏字辈:“正承启文廷朝秀应天兴元亨开景运明德茂中新”。

 

四川宜宾蒲氏字辈:“中国朝文登昌正世代清永远呈佛祥后()定春芳”。


四川泸州蒲氏字辈:“世萬朝中相,光先國尚賢,登明從希學,紹啟自成天”

 

四川南部蒲氏字辈:“皆维丁才继”。

 

四川南充蒲氏字辈:“大德正光明”。

 

四川万县、重庆云阳蒲氏字辈:“天地永在世大乾元耀自东荣昌承祖德继述显宗功孝友嘉祥兆忠贞福禄隆文明光国宝百代序从同”。

 

重庆九龙坡蒲氏字辈:“海红开远大德”。

 

山东淄博蒲氏字辈:“璋忠整海()永世继生槃松竹立一庭上国人英文章显业忠厚家声门多贤哲代有公卿庆延宗绪万叶长荣”。注:该支为蒲松龄家族字辈。

 

贵州铜仁蒲氏字辈:“启文廷朝秀政光照祖学”。

 

江苏连云港蒲氏字辈:“大皇明山国珍茂兆良健芝古有道传一加中华宇泽志立兴德以云恒发启昌学庆泰平”。

 

河北永年蒲氏字辈:“聚有永连宪玉治(志)继先宗荣传家仁义鸣”。

 

湖北咸丰蒲氏字辈:“郑陈启文庭朝秀应天心元亨()开井运胡德孟中兴”。

 

安徽蚌埠蒲氏字辈:“志广春绪传家统”。

 

湖南怀化、中方、新建蒲氏字辈:“添子宏秀云祖仕文永仁祖文金汝茂德承启文永茂仁显天景思志庆永万伏端元友先兴启文才学士裕宏声祖学曾师舜心传绍自唐辞君贤裕后启圣德流芳冽水家声远清凤世泽长一门忠孝盛历代姓名扬”。

 

蒲氏一支字辈:“芳连玉显天万世映成章太平长发祥”。

 

蒲氏一支字辈:“廷恒秀应天星”。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与巢由偶;为虞帝师:联典指虞舜时贤人蒲衣子,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为舜师,舜欲让以天下,蒲衣子不受而去,莫知所终。

 

龙从塞北;鳌占川西: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的珠江村蒲氏宗祠联。珠江村蒲氏宗祠是西亚阿拉伯人后裔的宗祠,宗祠保持完好,深二进,硬山顶,青砖灰瓦,木雕短柱,看起来与珠江三角洲常见的祠堂无甚区别,没有任何体现“异国风情”的地方。唯一能露出“端倪”的,是祠堂正中所悬挂的《蒲氏族谱》:无论是蒲氏的初太祖“玛稪阿”,还是其子孙“阿嘟嗻咭”、“啪”、“嗨哒耴”等,如此晦涩拗口的名字,显然不是中国人的。根据其《族谱》记载,自蒲氏初太祖起,蒲氏四代都娶汉族妇女为妻。世代混血,加上世居广州,子孙早被“汉化”。该宗祠建于清朝同治癸亥年,日寇侵华时曾受损,1997年进行了维修,现作蒲氏族人喜庆和商讨大事之地。目前珠江村里姓蒲的人有二百多名。此支蒲氏老祖宗是从“塞北”内蒙古迁徙而至,但来自何国,当今的蒲氏族人也说不清、道不明。由于该宗祠的建筑跟普通宗祠没什么不同,直到专家组对该宗祠进行核查时,才为这座“番客”宗祠正了“名”——蒲氏宗祠是西亚阿拉伯人后裔的宗祠。专家组成员之一、广东文物专家黎显衡说,众多蒲氏后人中,以宋代的蒲寿庚影响最大,他祖籍阿拉伯,南宋时随其家人由广州移居泉州,曾官拜福建安抚沿海制置使、闽广招抚使,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活动中的重要人物。他经过调查发现,,建蒲氏宗祠的蒲氏族人与蒲寿庚同出一族,应该也是西亚阿拉伯人的后裔。据介绍,蒲氏一族的迁徙,是以广州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为背景的。从汉朝始,广州对外贸易繁荣,不断有外商到广州定居。这些“番客”尤以阿拉伯、波斯商人为多,大多聚居在城西南濠东岸番舶码头区的“番坊”里,即今光塔街一带。蒲氏就出自其中的“蒲宜人巷”,即今天的普宁巷。元代海外贸易中心移至泉州,很多番客便迁离广州,但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黎显衡说,珠江村的蒲氏族人极可能就是当时留在广州并移居到黄埔的阿拉伯人后裔。

 

 

 

2.六言通用联:

 

通经源于母教;早慧可为帝师: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蒲卣自幼受业于母而中进士。下联典指上古时期的蒲衣子,十八岁为虞舜之师。

 

逊让巢由之偶;岐嶷虞帝之师:全联典指上古时期的蒲衣子。

 

 

 

3.七言通用联:

 

明代誉称清白吏;宋时荣中状元公: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崇善令蒲宗瑞,字信之,永州人。居家孝友,为官爱民如子,以疾归,遇盗,掠其行李,止竹笼一肩。其廉可知,时称清白吏。下联典指宋代状元蒲国宝,富顺人。入元不仕,耽志经史。

 

鹏起天池风九万;龙游艺苑字三千: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文学家蒲松龄自题联。

 

荡气回肠疑屈子;主义谲谏胜庄生:此联为山东省淄川蒲松龄故居联。

 

巧匠铸刀三千口;名家志异四百篇: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中的巧匠蒲元,多奇思怪想,曾于谷为孔明铸刀三千口,能断竹筒铁砂,人称神刀。下联典指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文学家蒲松龄事典。

 

 

 

4.八言以上通用联:

 

闲居丛稿,平实显易;聊斋志异,笑骂文章: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国子博士蒲道源,字得之,眉州人。所著《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文学家蒲松龄事典。

 

汲水贮瓶,证明心事;清风建阁,留戒子孙: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泉州人蒲寿,咸淳年伺任梅州知州,著有《心泉学诗稿》,具有冲淡闲远的情致。他常常汲两瓶水放在身边,当时有人写诗说:“蒲侯心事一般清。”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新井人蒲宗孟,字传正,宋皇祜年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尚书右丞,后因对司马光不满,被贬知亳、杭、郓三州。家中藏书很多,建有清风阁,曾诫子孙说:“寒冷可以没有衣服,饥饿可以没有食物,书不可一日不读。”

 

居官甘淡泊,不谋口腹;教子务读书,无虚饥寒: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泰和知县蒲尧仁,字彦性,福州人。绍兴进士,廉白端谨,自奉尤薄,或经旬不知肉味曰:“吾不以口腹累人。”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集贤校理蒲宗孟的事典。蒲宗孟,字傅正,新井人。皇祐进士。曾官毫、杭、郓三州。

 

 

 

5.典故、趣事:

 

延年术:蒲传正任杭州太守时,一天,有个方术之士前来拜谒。这方士大约九十多岁,然而面容却像婴儿一样鲜嫩。蒲传正愉快地招待他,二人谈得甚是投机。蒲传正便向他请求延年长寿术。方士回答说:“我的长寿术极为简便易行,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禁忌的,只有一件须牢记,必须禁绝性欲。”蒲传正听了,俯首沉思良久,感叹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寿逾千岁又有什么益处呢?”

.历史名人:

 

蒲衣子:(生卒年待考),本姓伊,名畴。传说中的帝舜之师。

 

据古籍记载,蒲衣常年穿一件蒲草编的粗服,所以人们称他为蒲衣,或蒲衣子,也有的古籍记为蒲伊子、伊蒲子。相传他浑浑噩噩,淡泊名利,隐居深山之中。帝尧闻其贤,特登山造访,拜他为师。《高士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说帝舜也曾拜蒲衣为师,还要把天下禅让给他,蒲衣却不受而去,继续隐居在山林之间。

 

由于这个传说,到春秋时期人们把这一带称为“蒲”,把这里的一座小城叫“蒲邑”。

 

蒲邑兴建于公元前666年,这与晋国宫廷中的一次内乱有关。起初,晋献公纳齐姜,生太子申生,又娶大戎狐姬和小戎子,分别生重耳、夷吾,最后娶骊姬生奚齐。晋献公晚年,貌美心毒的骊姬受到专宠,遂产生废掉太子申生,改立奚齐的歹念。为达到这一目的,她的党羽首先密谋将诸公子调出绛都。他们借口曲沃为宗庙所在,蒲与屈同为国防重地,鼓动晋献公下令让申生居曲沃、重耳守蒲、夷吾守屈,完成了其扫清障碍的第一步。蒲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起的。

 

接着骊姬开始了各个击破的图谋。公元前656年,骊姬趁晋献公出猎,对申生说:“你父亲最近梦见齐姜,你可速去曲沃庙中致祭,回来把祭祀的肉敬与父亲。”申生听从其言,祭毕将肉献上。六天后,晋献公猎罢归绛都,骊姬将肉“毒而献之”,结果献公以肉祭地,地面立刻鼓起;以肉喂狗,狗死;给仆人吃,仆人也死。骊姬趁机说:“都是太子搞得鬼!”献公大怒,申生吓得逃往新城,最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当时,重耳、夷吾正入朝绛都,二人恐祸及其身,于是重耳逃奔蒲邑,夷吾逃奔屈邑。

 

二公子的逃奔使晋献公对骊姬的话更加深信不疑,就派人带兵伐蒲,重耳无奈逃离蒲邑,从此开始了他的十九年流亡生涯。

 

战国时期,蒲地称为蒲子,属魏国,有魏国方足布“蒲子”币为证。战国末,这里还有个地名叫“蒲阳”,如《史记·魏世家》:“(襄王七年)秦降我蒲阳”,古代地理学家都认为蒲阳亦即蒲子,两名实为一地,但也可能是地相连属的两地名。

 

汉朝因在此置蒲子县,属河东郡。县境包括今隰县、蒲县及交口县南境。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废蒲子县,在今蒲县东南六十里黑龙关置石城县,又在今蒲县西北四十里古县村置平昌县,这样原来的蒲子县被分成两县。到北周大象元年(579),改石城县为蒲子县;又在今隰县北三十五里长寿村置长寿县,成为隰县的前身。至此原蒲子县地被分为三县。隋开皇元年(公元581),改平昌县为蒲川县,同年又将蒲子县治所从黑龙关迁至今蒲县东北三十里的故箕城。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蒲子、蒲川两县合并,改称蒲县,同时迁治于今县城东十五里略东村。唐武德元年(公元618),蒲县迁治今县城地。金兴定五年(公元1221),蒲县一度升为蒲州,领大宁县。元代复名蒲县至今。

 

蒲衣的神化传说通过蒲邑、蒲阳及蒲子、蒲川、蒲县等县名的演变,一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县北的蒲子山上还留有蒲衣庙和讲道坛的遗址,相传蒲衣隐居于此,并曾为帝尧讲道。诚如清代《蒲县志》中对悠久历史的赞叹:“帝师高隐而蒲可名国;公子分封而蒲始有诚。蒲之由来尚矣。”

 

 

 

蒲将军:(生卒年待考),著名秦朝末期项羽属下将领。

 

名不详,陈胜起义时,他在江淮地区聚众响应,后率兵归属项梁。

 

项梁死后,他率部随属项羽。

 

蒲将军以骁勇著称。楚怀王派兵北上救赵,他随项羽北上,和英布同任先锋,共率二万人渡河驰援钜鹿,于钜鹿大败秦军。后又引兵渡三户大破章邯秦军,迫使章邯投降。

蒲 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詹事。

蒲 遵:(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官吏。

蒲 元:(生卒年待考),蜀汉国人。著名三国时期铸剑师。

蒲元是刘备属下的大臣,他是一个铸造刀的能人。

相传那时的西南民族很善于铸造刀,蒲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为诸葛亮铸造了三千把刀,他说汉水不能使刀很锋利,于是派人去蜀江取水。水取来以后,他告诉取水人说这水要是不纯就不能用,取水人说是纯水,蒲元用刀划了一下水就断定其中有八升不是蜀水,取水人马上承认了。后来重新取回蜀水,打造的刀剑果真锋利无比。

蒲禹卿:(生卒年待考),成都任(今四川成都)。著名五代时期前蜀国大臣。

前蜀后主乾德四年(公元922),应制对策,直言时弊,执政欲诛之,后主以其言有益,擢为右补阙。

前蜀咸康元年,任秦州节度判官。时后主将游秦州,禹卿乃上表陈谏,凡二千余言,语意直切,但未获听用。

前蜀国灭亡,他随后主君臣北行。后主被杀,乃恸哭题诗于驿门而归蜀。

蒲师训:(生卒年待考),一作蒲宗训;蜀人。著名五代时期画家。

约活动于十世纪前半叶。幼师房从真,善人物、鬼神、蕃马,尝携画诣从真,从真高蹈拊膺曰:“子之所得,非吾授也。”

孟蜀主爱师训画艺,授翰林待诏,赐紫金鱼袋。蜀中祠庙如江渎庙、诸葛庙、龙女庙、丈人观及陵庙皆有其鬼神、兵仗、冠冕人物之作。惟画迹皆已失传。

蒲师训养子蒲延昌,亦善人物、鬼神,尤精于画狮,行笔劲利,用色不繁。广政年间(公元938965)进画,授翰林待诏,赐绯鱼袋。

蒲传正:(生卒年待考),著名学者、大臣。

蒲传正任杭州太守时,一天,有个方术之士前来拜谒。这方士大约九十多岁,然而面容却像婴儿一样鲜嫩。

蒲传正很高兴地招待他,二人谈得甚是投机。

后来,蒲传正向方士请求延年长寿术。那方士回答说:“我的长寿术极为简便易行,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禁忌的,只有一件须牢记:就是必须禁绝性欲。”

蒲传正听了,俯首沉思良久,然后感叹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寿逾千岁,又有什么益处呢?”遂不学其“长寿术”。

蒲尧元:(生卒年待考),福建福州人。著名宋朝官吏。

宋绍兴年间进士,宋朝时期的泰和知县。

他为官清廉,俸禄要得很低,经常数月不吃肉。他自己说:“吾不以口腹累人!”

蒲 卣:(生卒年待考),字君锡;阆州任(今四川阆中)。著名北宋大臣。

第进士。历三泉主簿,知金水县,提举湖北、京西常平,宛穰地广土沃,宋初募民垦田为世业,好讼者稍以易佃法,他严加禁止;有持献于权贵而降旨给赐者,又极论不可。朝廷从其议。累官中大夫。

蒲宗孟:(公元10281093),字传正;阆州新井任(今四川南部)。著名北宋时期大臣、学者。

蒲宗孟是宋皇祜年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尚书右丞,后因对司马光不满,被贬知亳、杭、郓三州。

蒲宗孟家中藏书很多,建有清风阁,曾诫子孙说:“寒冷可以没有衣服,饥饿可以没有食物,书不可一日不读。”

蒲幼芝:(生卒年待考),女,宋史中作蒲芝;成都人(今四川成都),蒲远犹妹。著名北宋文学家。

兄妹俱能文,有声于蜀中。适郫县张愈,学问文章与其夫相侔。

中州士大夫闻其兄、妹、大并时而能文,以比汉代班固、班昭、马融,称慕之。其夫死,自作《白云张先生诔》。

蒲永升:(生卒年待考),成都人。著名北宋画家。

性嗜酒放浪,善画水。性与水会,始作活水,得孙位、孙知微本意,自黄浩居采兄弟、李怀哀辈皆不及。人或以势力使之,则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

传说,苏轼曾得其画二十四幅,每观之则阴风袭人,毛发为立。

蒲寿宬:(生卒年待考),号心泉;福建泉州人。著名南宋时期大臣、诗人。

其祖先为西域人,以互市归宋。

宋咸淳初年,为右领卫将军,与刘克庄多有交往。

宋咸淳八年前后,知梅州,为官俭约。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益、广二王至泉,指使其弟寿庚闭城不纳,而纳款于元,得居甲第。

能诗,尝以“诗百三十、古赋三”求跋于刘克庄,刘称其“卷中时有三数句似四灵,古体如《九日》、《蛩菊》、《送杜生归田》、《闺意》、《投所知》、《师岩见大阅》、《蚊叹》诸篇,皆冥搜若思,变现光怪,脱换骚雅”。古赋在诗之下,皆用《楚辞》体。其词多为《渔父词》,风致亦与诗同,像“把清樽独自笑馀生,成何事”,“老来况味酸为醋,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著”之句,似晚年心境,不无矛盾。

所著《蒲心泉诗》,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心泉学诗稿》六卷。

 

蒲国宝:(生卒年待考),著名南宋状元、学者。

对宋王朝很忠诚,进入元朝以后不再做官。他对经史很有研究。

 

蒲寿庚:(公元?~1283年待考),号海云,原籍阿拉伯,一说为占城人(今越南中部),世居泉州(今福建泉州)。著名元朝官商大臣。

他拥有大量海船,为沿海地方势力首领。南宋末任提举市舶三十年,元兵南下时投降。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被任为福建尚书左丞,招东南亚各国商人,恢复沿海贸易。

 

蒲道源:(公元12601336),字得之,号顺斋;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眉州),后徙居兴元。著名元朝文学家。

初任郡学正。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被征入大都(今北京),任国史院编修官。其后,进升国子博士。

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以病告归。后又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未赴。善诗文,作品平实显易,不尚华藻。

著有《居闲丛稿》二十六卷。

蒲以怿:(生卒年待考),字德台;永明人(今湖南江永)。著名明朝大臣。

明万历中期(公元15731620),由选贡任盐亭知县。勤于政事,公暇则与诸生讲经论文,并编辑历代名家范文。

升常州通判,摄知府事。管吏持府库余金数百以进,谓“此非公帑,应归私囊”,拒不受,曰:“锱铢皆民脂膏,安得以赢余取之?”享年八十余。

 

蒲秉权:(公元?~1644年待考),字平若;永明人(今湖南江永)。著名明朝大臣。

 

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进士,授江西建昌县令。

上任后一改过去县令肆意搜刮之风,对京官们的索取也一概拒绝。天启初离任进京朝觐,建昌父老特作《去思歌》以表思念之情,并建生祠供奉。

明天启中期(公元16211627),迁吏科给事中。时魏忠贤弄权,会有袭封之命,蒲力疏争之,得罢。以亲丧归。

魏忠贤被诛,蒲起为西宁兵备道,历肃州副使。俺答入寇,购死士夜袭其巢,斩首七百级。后以病归。

明朝灭亡后,他绝食而死。著有《掖垣奏议》等。

蒲宗瑞:(生卒年待考),字信之,永州人。著名明朝官吏。

作县令的时候爱民如子,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后来他因为疾病退居乡里,在回家的路上碰到强盗,将他的行李抢去,才发现只有一个竹笼的东西,知他作官清廉,遂放过。

当时他被称为“清白县令”。

  蒲松龄:(公元16401715),蒙古族,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临淄人(今山东淄博)。著名清朝文学家。

 

蒲松龄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淄川蒲氏,自元代迁来,原籍何处,文献无征。其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并任般阳府路总管,名载邑乘,但无任职年代。墓在城西北店子村附近,旧有华表翁仲,俗称“石人坡”。故其民族成分引发学术界争议,“蒙古、女真、回族、汉人”多说并存,至今尚未定论。

《蒲氏族谱》记载,相传蒲氏为元世勋,宁、顺间曾遭“夷族之祸”。邢戮之余,只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于外祖杨家,改随母姓,元朝灭亡后,始复姓蒲,名璋(即其始祖)。其后子孙日繁,所居满井庄因而易名蒲家庄。至明万历间,全县诸生八名补廪者中,其族竟占六人。嗣后科甲相继,称为望族。

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其父槃,字敏吾,配孙氏、董氏、李氏,少力学而家苦贫,遂弃学经商,数年称素封。业余不忘经史,博恰淹贯,宿儒所不能及。但长子早丧,四十余仍无子(曾过继嗣子),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连生四子(三人进学)。生平“主忠厚”,值战乱,策划守村,出资助修城垣,故而名载县志“隐逸”中。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夜戌刻,蒲松龄诞生于蒲家庄内故宅北房中。此时,其父正梦见一位偏袒上衣、乳际粘有一贴圆如铜钱药膏的病瘦和尚进屋。而蒲松龄身上也“果符墨志”,故其以“病瘠瞿昙”降生自况。

蒲松龄在兄弟四人(兆箕少亡,过嗣者兆兴回归)中排行第三(董氏次子),上有兆专(李氏所生)、柏龄两兄,下有一弟鹤龄。因家境渐落,不能延师,兄弟四人皆从父读。蒲松龄天性聪慧,经史过目能了,尤得其父钟爱。

清顺治十四年,十八岁的蒲松龄与本县丰泉乡大刘(今罗村镇道口村)“文战有声”的庠生刘国鼎次女成亲。次日,新婚后的蒲松龄初应童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藉藉诸生间。其制艺《早起》、《一勺之多》,大为山东学使施闰章称赏。其批语:“首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又掉臂游行之乐。”

越岁,踌躇满志的蒲松龄与同窗挚友张笃庆(历友)、李尧臣(希梅)、王鹿瞻等结为“郢中社”。每聚首则放怀吟咏,寄兴唱和,诗成共载一卷。旨在长学问,消躁志,相互切磋,以补文业。

其后,蒲松龄岁岁游学在外。先去城西沈家与宁绍道参议沈润之子沈天祥(燕及)“共灯火”;又应李尧臣之邀,于康熙三年春到城东李家与之“共笔砚”。此间,虽经兄弟析箸之变,然而蒲松龄却未改求学之念。为惜时笃学,他曾接受同在李家假馆的外甥赵金人(晋右)的建议,作《醒轩日课序》以励志。再后来,面对分家后“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的现状,尤其是弱妻幼子及窘困的家境,迫使蒲松龄不得不违心的终止了在李家的借读。自康熙五年前后,他便到城西王村课蒙,开始了他的熟师生涯。这是他的初馆阶段。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秋,蒲松龄为了全家五口人(已有二子一女)的生计,也为了开阔眼界,应聘于同邑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孙蕙(树百),南下宝应县署作幕宾,帮办文牍。他骑马南行,从益都县颜神镇(今山东淄博博山区)西南青石关入莱芜县境,经沂州进苏北,渡黄河(清初由苏北入海),最后到达宝应。

宝应乃苏北古邑,隶扬州府辖,由于地处淮河下游并临大运河,当水路之冲,因而迎送官员驿站供应繁重;且遇连年水灾,土地村舍俱淹,百姓号寒啼饥,流离失所。孙蕙自康熙八年任此灾邑,处境困难,蒲松龄的到来确实帮了他的大忙。次年春,孙蕙被调兼署高邮州署。

蒲松领代孙蕙共拟书启、文告等稿九十余篇,大都体现了州县官吏的艰辛、难以强项的处境与灾区的惨状、百姓的困苦,为孙蕙赢得了一定的政声。

南游期间沿途登眺以及苏北水乡的秀丽风光,激发了蒲松龄的文学创作热情。而他亲眼目睹了仕途险恶与社会的黑暗以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灾民惨状,都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更深广的生活感受。

然而,这种代人歌哭的差事,终究难圆自己的科举梦。他决意辞幕,并于康熙十年初秋北归。

南游归来的七、八年间,是蒲松龄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阶段。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才智,会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一展鸿图,但却事与愿违,使其感慨万千。其诗句“世上何人解怜才”,“痛哭遥追阮嗣宗”,“独向陇头悲燕雀,凭谁为解子云嘲?”抒发了他壮志难酬且不为世人理解的苦衷,表露了他蔑视世俗庸人并以怀才不遇的杨雄自比的清高情怀。

这期间,他曾随淄川文人领袖高珩、唐梦赉等游览齐鲁山水,东去劳山,南登泰岱。但仍靠辗转设帐于丰泉乡王家等缙绅之家维生。科举无望,难达青云之志,而灾年频仍,缺乏充饥之粮。中年的蒲松龄身负重担,在人生道路陡坡上艰难挣扎。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已届“不惑”的蒲松龄应同邑毕家聘请,设帐城西西铺庄。毕氏乃淄川四世一品的“名门望族”。馆东毕际有(载积)之父毕自严(白阳)是明崇祯间户部尚书。毕际有原任江南通州知州,康熙二年罢归,优游林下,诗酒自娱。他与王士祯、高珩等诸多名门多有交往联姻,就连任淄官吏亦多与攀结。毕家财力富足,居第宏大。除尚书府外,有绰然堂、振衣阁、效樊堂、万卷楼等,第后石隐园方广十亩,厅台廊榭,竹石花树,景色怡人。

蒲松龄为毕家教授八个弟子,还兼职大量应酬文字,并参陪迎送接待,因而博得了信赖。他与老少东家相处融洽三十年,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读书、应试、著书的安定的生活环境。

由于毕家的优越条件和厚待,蒲松龄能在教书并处理杂物之余,得以安心预习举业,以图博得一第。但其命运不济终身未能如愿。他参加乡试的确切次数与不中的原因难以说清,仅就有记载的二次都是因为犯规而被黜。

第一次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秋,其四十八岁时,因“闱中越幅(在考场书卷时,误隔一幅,不相接连)而被黜。其词《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称:“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飘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将其在考场发现自己“越幅”后的震惊状态及颓丧心情表露无遗。

第二次在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88)秋,其五十一岁时,因故未获终试而被黜。其词《醉太平·庚午秋闱,二场再黜》称:“风粘寒灯,谯楼短更。呻吟直到天明,伴倔强老兵。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艨腾,将孩儿倒绷。”这两次失败,对他及家庭打击太大了。尽管其不死心,然而妻子却出面干预了,劝其说:“君勿须夏尔!尚命应通显,今已台阁矣。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哉!”他认为妻子说的对,可每见儿孙赴试,自己便心生欲念,往往情见乎词,而刘氏总漠置之。

屡试不第,使蒲松龄抱恨终生。其诗词及《聊斋志异》的《叶生》、《王子安》、《贾奉雉》等诸多篇章中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与逼真的描写。

蒲松龄的科举梦想破灭了,而其著述之心却始终未泯。他从年轻时即着手创作的《聊斋志异》,一直断断续续未能结集。来到毕家后条件好了,有石隐园的美景,有万卷楼的藏书,再加馆东的支持,他决心续写完成这部巨著。从此他便集中业余的精力投入到搜集素材与构思创作中。“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寒来暑往,日复一日,“集腋成裘”,“浮白载笔”,终于完成了他的“孤愤之书”。后来,他还以淄川方言撰写了《墙头记》、《慈悲曲》、《姑妇曲》、《磨难曲》等十四种通俗俚曲及《闹馆》等戏三出。其救世婆心显而易见。他在创作小说、诗文、俚曲、戏的同时还编撰了《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等多种科普资料工具书。充分体现了他的为民思想。

蒲松龄在西铺期间,由于馆东的乡宦地位条件,更因其诗文尤其《聊斋志异》的广泛传播,使其声望与交游日渐扩大。他不仅与本邑友人、省内资深的名士交好,而且还受到邑侯、宪台的青睐。其中的李尧臣、张笃庆、赵金人、高珩、王敏入、王观正、王永印、沈天祥、邱希潜、安于拙、袁藩、毕盛钰、毕盛统、华世持、韩逢、谭再生、张元、杨万春、唐梦赉、钟辕、朱缃、吴木欣、张贞、李之藻、汪如龙、张嵋、时惟豫、喻成龙、黄叔琳、王士祯等,他们同孙蕙与毕际有父子一样,都曾对蒲松龄的生活、举业、思想乃至写作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及作用。因而蒲松领与他们的交情深厚,其著作中多有记载。

至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七十岁的蒲松龄结束了在毕家的塾师生涯,撒帐归里。自此能心境闲暇,安居斗室,日以抱卷自适,或东阡课农,或时邀五老斗酒相会。

先是,他几个可爱的稚孙皆以痘殇,令他伤心不已,后来,与他共患难的妻子又不幸病逝,更让他痛不欲生。它饱含深情撰写了《述刘氏行实》缅叙妻子美德,还满怀悲伤作《悼内》等诗八首以挽悼。当江南画家朱湘鳞为其画像时,他亲笔题跋两则。妻子去世使他失去精神支柱,年后他去看望刘氏坟墓,又写诗《过墓作》怀念亡妻,读来催人泪下。

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春节,邃于易理的蒲松龄自卜不吉。农历15,他率儿孙为父槃上祭日坟,似冒风寒,医投理气之剂,自是食量尽减。至122竟倚窗危坐而逝。

蒲尚佐:(公元?~1815年待考),四川松潘人。著名清朝将领。

行伍出身。由千总升为游击。

清嘉庆三年(公元1789),随德楞泰击杀白莲教起义将领齐王氏,姚之富于郧西,擢为参将,累至副将、总兵。后转战川东,屡有战功,复升为湖南提督。

蒲 华:(公元18321911),原名蒲成,字作英,又字卓英、竹云、竹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浙江嘉兴人。著名清末画家。

工书画,尤擅草书,偶作山水、花卉。与任颐、吴昌硕、虚谷为清末海上画派先驱,其艺术个性和艺术见解对吴昌硕影响颇大。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春去日本,夏归国,作品名噪日本画坛,绘有《海天长啸图》、《海天旭日图》以记此行。

艺术上承“青藤白阳”,自辟蹊径,冲破了晚清画坛摹古保守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蒲殿俊:(公元18751934),字伯英,一字沚庵,又号雪园,笔名止水;四川广安城北北沟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蒲殿俊的祖父蒲瑞溪是老贡生,父亲蒲玉林是县学生员,在当地颇有些名望。但蒲殿俊的启老师,却是其母李氏。李氏能赋诗做文,算得上是位才女,她亲自监督、教授年幼的蒲殿俊读书习文,天资聪颖的蒲殿俊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很快。待他年岁稍长时,就拜县里的饱学之士周煦笙为师,同时也跟从祖父蒲瑞溪、叔父蒲慕学习诸子百家的文章。蒲殿俊十八岁时,就考中秀才,名列第一。关于蒲殿俊在尊经书院的学习经历,史料上鲜有记载,但书院里的新学风气,对他日后维新思想的形成,可以说关系密切。

蒲殿俊自幼天资聪颖过人,开始读书,即由他的母亲亲自课督,严格教育。年岁稍长,便拜县里饱学名儒周煦笙为师,同时在祖父蒲瑞溪、叔父蒲慕的循循诱导与严励督责下,学习诸子百家之学,数年孜孜不倦。熟读记诵经史子集,并能融会贯通,造诣不凡。所著文章,常常鞭辟人里,见解独到。蒲殿俊十八岁开始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次年又以优异的成绩为州里的凛生。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二十岁的蒲殿俊参加州科考,又得了个第一,很是踌躇满志。他的姑丈胡骏在北京做官,他就随姑丈一道,赴京赶考,却意外地栽了跟斗。他写得过于投入,洋洋洒洒,时间到了还没写完,于是落第。落第后的蒲殿俊呆在北京,开始和提倡维新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往来,思想渐渐转变。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的双重压力与日俱增,国内的维新运动高涨。在北京的蒲殿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戍六君子常有联系。特别是六君子中的刘光第、杨深秀(都是四川人)极受蒲殿俊的崇敬。

康有为、梁启超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412发起保国会第一次大会。蒲殿俊和姑丈胡骏也来到北京广东会馆参会。在两百多个维新人士和爱国军官参加的大会上,康有为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一时间,京城内外群情沸腾,纷纷倡议各省、各府、各州、各县设立分会。于是,北京又出现了保滇会、保浙会和以蒲殿俊为首的保川会救亡小团体。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蒲殿俊与胡骏受刘光第、杨深秀之嘱,邀集四川尊经书院学生,在成都创立了“蜀学会”,办“蜀学报”,与北京康梁等遥相呼应。六君子被杀害,蒲殿俊极为愤慨,他决心继承六君子未尽之志,继续做革新救国的努力。

蒲殿俊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与胡骏、顾鳌等人,在广安创办了“紫金精舍”。为增强力量,以推行新学,决定邀请有识之士前来共创大业,便礼聘了南充的张澜,西充有真才实学的罗纶,并有革新救国思想的人士为教员,按照学生的文化程度、志趣爱好,进行分科教学。所授课程,除经史词章之外,还设时务、舆地、博物等现代科学,力除旧书院讲学陋规及八股制艺词,因而学生日众。后来得到四川总督岑春煊的同意,将旧有培文、甘棠、渠江三书院并入紫金精舍,改为广安州高等小学堂。四川州县改书院为学堂,实始于广安。蒲殿俊为当时四川废八股,讲经世致用之学,倡导新学的先行者。

此时,蒲殿俊已是提倡新学的名士,但他对自己当年科举落第的事久久不能释怀。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他参加四川乡试,中了头名解元,一年后又到北京参加会试,考中二甲进士,被授刑部主事,终于当上梦寐以求的京官。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清廷派蒲殿俊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开始为川人保路而筹款,此后他一直为此事奔走,即使身陷囹圄也未曾退缩一步。

在日本,蒲殿俊深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高谈阔论。他那雄辩的口才和犀利的文笔也是在这里练就而成。但他并没有忘记远隔重洋的家乡,他鼓励家乡的少年留学日本,甚至自己出钱资助。其中两个学生郑鸿基和何庆余在日本留学回国后,分别在成都创办了四川第一所法政学堂——四川法政专门学校和四川第一所体育学堂。不久,留学日本的川籍学生发出了川人自办铁路的倡议。蒲殿俊联合川籍学生三百余人,甚至发动所有的亲戚朋友,尽力认购筑路股金,共筹得三十万元钱。

在他们的努力下,川汉铁路公司成立,遗憾的是,不懂筑路知识的官吏只知道中饱私囊,并无实质行动。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蒲殿俊约集留日川籍学生三百余人,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他被公推为该会正干事(会长)。这个改进会每月出版一期《川汉铁路改进会报告书》,并由蒲殿俊领衔,由邓榕、胡骏、邵从恩等四十四名留日学生联合署名,发表《改良川汉铁路公司议》,指出:“近年来兴学、练兵、办警察等赔款竭泽而渔,势已不支”。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秋,蒲殿俊留学归来,在北京担任法部主事兼宪政调查馆行走。第二年,清廷令各省成立咨议局。蒲殿俊久怀盛名,也是川人所推崇的通晓新政的好官员,于是成都各界纷纷邀请他回川。不久,蒲殿俊来到成都,被选举为咨议局议长。

蒲殿俊一到来,咨议局就成了民主思想的阵地,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与四川总督赵尔巽所代表的旧官吏集团“斗法”,一些不法官吏纷纷被弹劾。但蒲殿俊最热衷的,还是办报。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咨议局的机关报《蜀报》诞生,蒲殿俊任社长,他在日本练就的犀利文笔终于派上用场。他撰写了许多文章,介绍国外科学论着,评议国家大事。而那些贪官污吏的腐朽生活,也逃不脱他的笔伐。

蒲殿俊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他又办起《白话报》、《西顾》、《启智画报》等报刊,抨击守旧官吏。但此时,保路的纷争并没有解决。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5月,清廷忽然以上谕宣布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大家都非常明了,这只是个幌子,来自民间的资金全部被清廷没收,路权全出卖给了洋人。蒲殿俊知道后,异常愤慨,他在《蜀报》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以死力争之”,要“死中求生”。同年617,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成立,到会的两千多人推选蒲殿俊为会长带领众人抗争。蒲殿俊让众人到总督衙门请愿,同时散发各种保路传单,号召全省群众起来“破约保路”。保路的风潮很快传遍各地,发展到一百四十多个县,参加者达数万人。

当时成都等地的民众决定以罢市、罢课、停纳捐税的方式来支持保路运动,清廷命总督赵尔丰把此事镇压下去。消息传出后,蒲殿俊马上组织群众在川汉铁路股东大会门口散发《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这可给赵尔丰找了个好借口,他说《川人自保商榷书》“俨然共和政府,逆谋日炽”,再让保路同志会和股东大会的领头人物去督署看邮传部的电报。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九人不知是计,准时赴约。不料钢刀就架在了脖子上,九个人就这样被老奸巨滑的赵尔丰诱捕了。此后,铁路公司的文件乃至蒲殿俊、罗纶的私人信件,都被搜查,铁路学堂、股东招待所、各印刷处,《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和《西顾报》等宣传保路的报刊都被查封。

这事很快传遍成都,成都的群众纷纷涌向督署示威,要求释放蒲殿俊等人。没想到赵尔丰竟然下令手下对一大群手无寸铁的请愿者开枪,数十人当场死亡。赵尔丰竟然宣布:“三日不准收尸”,群众被赵的马队践踏受伤的亦是不计其数。大屠杀的消息传出后,城外居民人人头包白布示哀,青壮年冒雨赶来城下抗议示威。赵尔丰竟然再次命令军队镇压,数十人又被残杀,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成都大血案。

同年1010,辛亥革命爆发。惊慌失措的清廷迫于形势,于10月下旬电令赵尔丰释放蒲殿俊等人,赵尔丰却不乐意了,他说:“只能放些情节较轻者,如鼓兰村、江三乘、王铭新等,祸首蒲殿俊、张澜等还不能放。”“这几个劣绅一旦放归,必纠合党徒与群匪联通一气作乱,那其势更不可收拾矣!”但没过多久,赵尔丰就收到了清廷对他的免职上谕。无奈的赵尔丰只好在1114把蒲殿俊他们全部释放。

蒲殿俊被释后,成为“大汉四川军政府”的都督,但他没想到,这个官自己只做了十二天。这年年底,蒲殿俊在东校场阅兵,巡防军当场发动暴乱,会场大乱,阅兵台上的蒲殿俊慌了手脚,四处躲藏逃避。哗变的事情解决后,蒲殿俊有些沮丧,他知道自己写诗做文还可以,却没有打仗带兵的本事。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想请蒲殿俊担任众议院副议长。蒲殿俊不为所动,婉言谢绝,他说:“在共和国体立宪政体之下而言政治,舍政党则岂更有他道?”在北京,他与梁启超、汤化龙等人组织“民主党”,大力推行其立宪政治的主张。

民国四年(公元1915),袁世凯和蒲殿俊见面。在交谈中,袁世凯不由自主地自大了起来:“我袁世凯,恐怕就是两个曹孟德也不过如斯而已。”蒲殿俊这次却没有给袁世凯面子,他回答:“天下自认为不为人欺者终被人欺。”当天,蒲殿俊就离开了北京。

袁世凯称帝后,蒲殿俊与梁启超、汤化龙等人主持计划促蔡锷回云南起义。而民国六年(公元1917)张勋两次演出复辟帝制的丑剧,蒲殿俊则在天津每日与梁启超、汤化龙“密图匡复”,积极赞助段祺瑞讨伐张勋。

段祺瑞果然成功,理所当然地邀请蒲殿俊出任内务部次长兼北京市政公所督办。蒲殿俊雄心勃勃地走马上任,想大展才智,干上一番事业,但仅仅四个月之后,他便辞职了。因为他这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大力支持,满怀希望的反复辟斗争,“结果成功的是一个假共和的民国”。此后,心灰意懒的蒲殿俊决心“脱离政治生涯”,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尽力于舆论指导和社会教育”。

民国八年(公元1919),“五四运动”爆发,在政坛几度沉浮的蒲殿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谢绝了北洋政府请他当教育部长的“美差”,而应北京《晨报》之聘,就任总编辑。后来蒲殿俊的女儿蒲耀琼回忆,《晨报》编辑部当时设在北京顺治门大街一所大屋内,蒲殿俊一家人和编辑部周建侯一家人都住在这所房里,为了节约时间,三餐都在报馆吃。

蒲殿俊担任《晨报》总编辑之后,在李大钊等人协助下改组《晨报》副刊,增设了“自由论坛”和“译丛”两个栏目,并请梁启超、胡适、王国维、鲁迅、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冰心、刘海粟、王统照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替副刊撰稿。鲁迅脍炙人口的名篇《阿Q正传》就是以“巴人”的笔名在《晨报》副刊上连载发表的。

面目一新的《晨报》很快得到文化界人士的交口称赞。蒲殿俊自己的笔头也闲不住,他以“止水”和“蒲伯英”的笔名在报上发表文章,“凡朝政之得失,法制之良否,学风之醇肆,人心风俗之隆污,无不削切敷陈,婉曲讽谕。”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呆在北京的蒲殿俊之母因为思念家乡,常常提出要回四川。蒲殿俊是个孝子,他毅然离开《晨报》,抛下一切事务,一大家子回到广安。

他在老家倡办丝厂、染织厂和木器厂等,甚至募修公园,什么事都做,但却多次拒绝军阀的高薪聘请,过着卖文鬻字的清贫生活。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止酒从医谏,因逃恶税征。已无民畏死,安用壮拢人。饥饱凭毫瀚,兴亡听鬼神。此身浮来了,差免附朱门。”

蒲殿俊一直蛰伏到他母亲去世的1934年,此后再次举家迁往北京,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不料刚到北京,他就染上伤寒,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1028日凌晨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蒲大义:(公元19161973),四川平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红四方面军到平昌,蒲大义参加了儿童团,同年率领十一名儿童团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第二七四团第三营营部通讯员。由于作战勇敢,1934年被调到第二七四团团部当警卫班长。1935年被送到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到红五军团任侦察排排长。1936年升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第二七四团特务连连长。参军四年,负伤八次。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第七连第一排排长。在神头岭战斗中,指挥全排冲进神头村,勇猛杀敌,以伤亡五人的代价将日寇赶出了村,获刘邓颁发银质奖章一枚,所在的排被誉为“蒲大义排”。1938年升任连长,为掩护旅部和彭德怀转移,率领全连和工兵连坚守阵地,大部分人员牺牲,自己亦受重伤,被彭德怀记功一次。1940年升任副营长,为掩护李达和第一二九师师直机关战役,率部队阻击日寇,战至最后五人,第十次受伤,与主力失去联系,仍收集一百多人,作战五天,突围回到部队,获奖章一枚。在抗日战争中六次负伤,升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营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三十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在晋南战役中第十五次负伤,左腿骨被炸断。后担任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第四十五旅旅长,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二军第一八六师师长。战争年代十六次负伤,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八次,被评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八六师师长,1952年调任志愿军第四十六师师长,1954年升任志愿军第十六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1955年继续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炮兵系,任昆明军区炮兵司令员。1962年任昆明军区副参谋长。1969年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出任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73419在开会时因心肌梗塞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被中央军委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蒲振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共最早的电台工作者

蒲薛凤:(生卒年待考),著名民国时期政府官员。

蒲蛰龙:(生卒年待考),著名昆虫学家。

蒲富慎:(生卒年待考),著名农学家。

蒲保明:(生卒年待考),著名数学家。

蒲富恪:(生卒年待考),著名物理学家。

蒲家宁:(生卒年待考),著名军用油料储运专家。

蒲芝芬:(生卒年待考),著名硅酸盐工程专家。

蒲宗耀:(生卒年待考),著名化工专家。

蒲军平:(生卒年待考),著名建筑工程专家。

蒲书箴:(生卒年待考),著名海洋学家。

蒲辅周、蒲道学、蒲朝元:(生卒年待考),著名现代医学家。

蒲湘澄、蒲辅周、蒲英儒:(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医学家。

蒲开夫、蒲勇健、蒲心文:(生卒年待考),著名经济学家。

蒲慕州、蒲国树:(生卒年待考),著名历史学家。

蒲文成:(生卒年待考),著名民族学家。

蒲国良:(生卒年待考),著名政治学专家。

蒲奇军:(生卒年待考),著名社会学家。

蒲震元、蒲健夫:(生卒年待考),著名文学理论家。

蒲华清:(生卒年待考),著名现代作家。

蒲祖煦:(生卒年待考),著名现代诗人。

蒲宏湘:(生卒年待考),著名书法家。

蒲以庄:(生卒年待考),著名版画家。

蒲亨强:(生卒年待考),著名音乐教育家。

蒲以穆:(生卒年待考),著名钢琴教育家。

蒲明洲:(生卒年待考),著名现代作曲家。

蒲价人:(公元1828~),字藩侯;山东淄川人。著名《聊斋志异》手稿珍藏者。

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称蒲松龄后人的蒲价人一家三代,辗转山东淄川和辽宁沈阳、西丰三地,家藏《聊斋》手稿八十五年之久,最后,把幸存的半部《聊斋》手稿捐给了国家。

这一家三代人,已经成为《聊斋》手稿神秘历史的一部分。自从杨仁恺先生发表《谈“聊斋志异”原稿》(载《新建设》195510月号)之后,五十多年来,各种媒体上从不同角度重新介绍、讨论这件事的文章,少说也有数十篇之多。其中大多数文章的说法相差无几。但也有一个凭借可靠证据提出不同见解的人,他就是杨海儒先生。先生在《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3年第二期上,发表了《聊斋手稿何以流落辽宁?》一文,首次根据续修淄川《蒲氏世谱》中的谱表、序言、传记等资料,澄清了蒲价人一家自报世系中的一个重大谬误,那就是:他们自称为蒲松龄后人,其实只是蒲松龄远房同族的后裔。同时,先生又通过考证认定,蒲价人家藏的《聊斋》手稿,可能是在清同治初年淄川暴发刘德培反清起义之际,秘密从收藏蒲松龄遗稿的聊斋祠堂中搞到的。

蒲价人的世系与生平:

蒲世广→蒲续芳→蒲萌→蒲杞→蒲兆福→蒲珏→蒲开先→蒲大夏→蒲秉彝→蒲华→蒲国权→蒲价人→蒲英灏→蒲文珊→蒲惠章。

蒲价人生于山东淄川,配孙氏,生四子,为邑庠生,书法精邃,能写一手好字,又精通“日者术”,掌握一套占卜算命的技巧。蒲价人为人不好读八股时文,酷爱游览名山大川。为了赚取游览经费,他曾经替人充当科举考试的枪手。有一次,在青州考场为人替考,被监考官发现,落入法网。在回答学台大人的问话时,他自称是蒲松龄的后裔,因此得到学台法外开恩,破例免于惩处,还赠送给他一笔钱,立即释放回家。

清同治初年(公元1862),淄川发生刘德培抗清起义,在此历史事件中,位于县城内的聊斋祠堂被毁,其中珍藏的蒲松龄遗稿、画像等文物失落无踪,蒲价人在此期间秘密得到了其中最宝贵的《聊斋志异》手稿、《聊斋杂著》手稿和《聊斋行乐图》绘画长卷。

为掩人耳目,蒲价人便携家眷和三件聊斋文物迁居沈阳,在万泉河侧安家,以传教师职业谋生。其移家时间,最迟不会晚于同治八年,因为庄河人刘滋桂的父亲在这年到沈阳蒲价人家访问,并借阅过其家藏的《聊斋》手稿两函二十册。此事记载于刘滋桂后来刊行的《聊斋志异选编》序言中。蒲价人虽举业无成,但在当时淄川蒲氏家族中也算是一个文笔不错的读书人,在他出走沈阳十年之后,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才为奔丧回到淄川老家,并应家族之邀,参与了续修族谱工作,亲自撰写了《续修族谱序》和部分族人的小传。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才返回沈阳,此后再未回乡。

纵观蒲价人的一生,他为了保护好手中的三件聊斋文物,毅然弃绝了名利科举之途,也屏弃了旅游观光的旧日癖好,整个后半生默默地混迹于下层社会三教九流之中,从此不与官场和社会名流交接,的确做到了严守秘密、不动声色地度过了数十年平平淡淡的小市民人生,将三件聊斋文物毫发无损地传给自己的后人继续珍藏。

这一基本事实证明,蒲价人虽然社会地位卑微,但做人的品位却有常人难及的高雅之处,绝非浅薄浮躁的世俗名利之徒可比。他收藏聊斋文物,确实出于由衷的爱好,而不是为了换取金钱利禄之类的庸俗利益。他真心崇拜蒲松龄,期望通过认蒲松龄为祖先和收藏他的手稿与画像,让自己的后世子孙从中沾溉蒲松龄的文化遗泽,以期涌现出像蒲松龄那样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史评其为:功不可没,难能可贵。

蒲价人及其后人一离开淄川老家,就都自称为“蒲留仙之后”。在熟知自己来历的家乡人面前,蒲价人一家人都承认自己不是什么蒲松龄的后世子孙。可是,一旦到了无人了解他们底细的塞北异乡,他们就都众口一词地自称为“蒲留仙之后”了。

第一,蒲价人自认两重身份。首先,在家乡同族弟兄面前默认自己不是“柳泉公裔”:他曾与族弟蒲治善一起参加续修族谱工作多年。在蒲治善为他撰写的入谱小传中,记载了蒲价人急中生智,冒充蒲松龄后人以逃避皇法惩罚的轶事:“曾随学台考青州,落棚。宗师视为柳泉公裔释之,赠以金归。”宗师何以会把他错认成“柳泉公裔”?这在当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蒲价人的自白。上引小传的叙事语气,明明白白地表明,宗师“视为柳泉公裔”的认识是错误的,假如蒲价人自己否认这一点,怎么会允许和他在一起修族谱的蒲治善这样写自己呢?其次,他在沈阳家中接见来自庄河的刘滋桂的父亲时,则自报为“淄川蒲留仙七世孙价人硕庵氏”。

第二,蒲价人之孙蒲文珊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1222造访东北地方史大师金毓黻先生时,自报家门为“留仙先生之十世孙也”。

第三,蒲价人曾孙蒲惠章在1984年接受媒体专访时,自报为“蒲松龄第十世孙”。

第四,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是蒲松龄的正宗后代,却执意不改冒认祖先的初衷。以蒲价人本人来说,他亲自参加过族谱的续修工作,自己家中又有一部族谱可查,要说没读过,谁都不会相信。只要将此谱中自己家的世系表同蒲松龄家的世系表一对照,就会明白,自己这支蒲氏根本不是蒲松龄的后代,因为两家不是同系。从蒲价人十二世祖蒲世广开始的共十五代世系表中可以看出,并无蒲松龄的名字在内。蒲松龄是蒲价人十一世祖蒲续芳的弟弟蒲继芳的四世孙。蒲价人自称是蒲松龄的八世孙,而他的正宗八世祖却是蒲兆福,绝非蒲松龄。

蒲价人之孙蒲文珊在拜访金毓黻时,自报为“留仙先生之十世孙”。同时,他还为这一点提供了两点佐征。其一,他对先生说:“留仙先生之下排成十二字,依次相传,即‘竹立一亭尚国人英文章显业’是也,其本系之曾祖讳国权,祖讳价人,始移居沈阳万泉河侧,业传教师。父讳英灏,一名步瀛,清末官巡防统领,驻札围场,因移居焉,即今之西丰县也。传至文字辈,正为十世。”其二,他又对先生透露道:“其家又有族谱,叙世次甚详,前有留仙先生自序”。蒲松龄初修的《蒲氏世谱》手稿一直由他的后人世代珍藏,传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被蒲松龄的九世孙蒲英春卑鄙地出卖给日本人平井雅尾,现藏于日本庆应。

义塾大学聊斋文库,又名《般阳土著》。蒲文珊的家藏本,显然是其祖父参与续修的《蒲氏世谱》光绪版。本文开头第一节提到,杨海儒先生考证蒲价人不是蒲松龄正宗后代,可能就是根据此版族谱的谱表。他转录蒲松龄自曾祖蒲继芳为始共十四代直系世系表为:

蒲继芳→蒲生汭→蒲槃→蒲松龄→蒲箬→蒲立德→蒲一泓→蒲庭楠→蒲尚绂→蒲国钦→蒲人吉→蒲英殿→蒲文山→蒲章忠。

当金毓黻听蒲文珊提到其家藏有这件族谱,“叙世次甚详”时,立即引起高度重视,马上“托其抄赠,渠即允之,谆嘱而别”。蒲文珊从金先生的要求中警觉到,自己一旦真把这部族谱抄赠先生,这位治史名家就会不费吹灰之力,从中发现蒲价人一家冒认蒲松龄后人的铁证。因此,蒲文珊这位谦谦君子在当面爽快应允之后,却始终不肯兑现诺言,金毓黻也一直未能见到这部《蒲氏世谱》。

核以蒲文珊所说的“留仙先生之下排成十二字”取名字谱,上述蒲松龄十代后人的名字中,除“尚”字辈与蒲文珊误传的“上”字略有不同而外,其余各代无不一一相吻合。而用这同一份取名字谱去对照蒲价人一系相应各代的名字,除了蒲文珊亲自对先生例举的蒲国权、蒲英灏和蒲文珊这三个名字而外,其余七人均与十二字谱不吻合。蒲价人、蒲惠章两个名字中虽用了相应的文字“人”与“章”,但位居最后,与蒲松龄相应后代名字“人”“章”位居中间不同。

同乃祖蒲价人一样,当过小学教师和西丰县图书馆馆长的蒲文珊也是个识文断字之人,不可能没看过自己家这部三世相传的族谱。因此,他对自己这家人不是蒲松龄直系后代的事实,无疑也是心知肚明,只是不便改口罢了。

但是,无论如何,蒲价人珍留保存了蒲松龄的书稿,功在千秋,人民不会忘记他。

.王国君:

 

蒲鲜·万奴:(公元?~1233年待考),女真族,亦称布希·万奴、完颜·万奴;东海女真人。著名的金国将领、东真国的创建者与君主,满族蒲氏鼻祖之一。

 

蒲鲜·万奴的活动,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在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六年(公元1206)。该年农历6月,南宋王朝大将皇甫斌率步骑数万由确山(今河南确山)、褒信(今河南包信店)分路攻蔡州(今河南汝南)。闻听另一战场的郭倬、李爽兵败,则退军至溱水(今河南汝水支流臻头河)而不敢进。

 

当时金国的平章政事布萨·揆(仆散·揆)派遣完颜·赛不及副统尚厩局使蒲鲜·万奴、深州刺史完颜·达吉不等以骑兵七千往击之。适逢溱水涨发,宋军扼桥以拒。完颜·赛不等人商定夜袭,当晚,由完颜·达吉不率骑兵涉水出其右,蒲鲜·万奴出其左,待两军全部过河后,完颜·赛不率副统阿鲁带以精兵直趋桥头,宋军不能遏,天明大溃。蒲鲜·万奴又率军断真阳路,阻劫宋军归路。诸军追击至陈泽,斩首两万级,获战马杂畜千余。此战金军出奇制胜。蒲鲜·万奴在这次战斗中,负责左翼军指挥和阻击任务,所任职务为副统,所领职衔是尚厩局使。尚厩局使乃掌管皇帝御马的调匀牧养之官,从五品。蒲鲜·万奴因退敌有功,不久即被金国朝廷从南线调到北线,参加了抵御蒙军伐金的斗争。

 

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春,成吉思汗发兵南下。金国为防范契丹人与蒙古结盟,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从而激起契丹人的反抗。金崇庆元年(公元1212),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聚众十余万于隆安(今吉林农安)叛金,自称都元帅,次年自立为辽王,后归降蒙古。

 

卫绍王遣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应战,独吉·思忠不思备战之事,结果被蒙军大败于乌沙堡。农历8月,改命完颜·承裕主兵事。

 

蒙古成吉思汗与南宋王朝联手进攻金国抚州,取奉圣,直抵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这时,已经晋升为监军的蒲鲜·万奴与招讨使完颜·九斤等率兵,号四十万,跟随金军主帅完颜·承裕驻军于野狐岭下,以遏止蒙古军南下。但是,完颜·承裕畏怯,不敢与蒙军迎战,反而退兵宣平。当地土豪请以士兵作先锋,完颜·承裕也不敢用,但问此去宣德有无小路,而连夜领兵南逃了。第二天,金军至浍河堡,与尾追的蒙军交战,金兵大败,死者漫山遍野。乌沙堡之战,特别是浍河堡之战,使金军元气大伤。卫绍王并没有因此而深责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等将官,只是“除名而已”。由于急等着用人,第二年,就又重新启用了他们。

 

金至宁元年(公元1213),完颜·承裕又被任命为元帅右监军兼咸平府路兵马都总管,领兵攻打耶律·留哥,蒲鲜·万奴作为他的部下,跟随到东北,开始了镇抚辽东的戎马生涯。当年,蒲鲜·万奴跟随完颜·承裕来到辽东时,耶律·留哥正领导着契丹族人起义。

 

耶律·留哥起义叛金,使金国朝廷十分震怒。完颜·承裕、蒲鲜·万奴到来之前,卫绍王曾命完颜·弼为元帅左监军控御辽东,但是完颜·弼不愿守东京,请求募兵回军京师,卫绍王震怒,贬完颜·弼为云内防御使。于是,征讨耶律·留哥的任务就落到了完颜·承裕和蒲鲜·万奴的肩上。

 

蒲鲜·万奴来到辽东以后,两年内便与契丹族起义领袖耶律·留哥打了两大仗,迁升了三职。

 

第一仗是在金至宁元年春,随同完颜·承裕来战耶律·留哥。据说二人奉命发兵六十万,号称一百万,直奔耶律·留哥而来。耶律·留哥估计自己抵挡不过金军,便驰报蒙古,成吉思汗遂命按陈等领骑兵一千来援。双方在迪吉脑儿地方(今吉林昌图附近)展开激战,完颜·承裕、蒲鲜·万奴军被耶律·留哥军杀得大败。战后,卫绍王再次原谅了二人,完颜·承裕改同判大睦亲府事、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则擢用咸平路招讨使。第二年,蒲鲜·万奴由招讨使迁升咸平等路宣抚使,不久又代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使。

 

第二仗是在今贞佑二年(公元1214),由蒲鲜·万奴亲统大军征讨耶律·留哥。金军见耶律·留哥势力日益壮大,便遣温迪罕·青狗赴广宁,以重禄诱劝耶律·留哥归降,耶律·留哥不从。温迪罕·青狗见耶律·留哥势大,反而留下来臣侍于耶律·留哥。金宣宗大怒,便派蒲鲜·万奴领四十万大军前往征讨。这时候,蒲鲜·万奴已膺任辽东宣抚使,授秩一品,执掌镇抚辽东方面的大印了。蒲鲜·万奴发兵咸平,趋兵北进,与耶律·留哥大战于归仁县(今吉林昌图四面城)北细河上,金军又被打得大败。

 

从调兵遣将和投入的兵力可以看出,金国政府对于征讨耶律·留哥是相当重视的。但是两次大战均以金军的失利而告终。认真分析之,其除了金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和战术指挥失误之外,关键的因素是金军将、帅之间的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以至于作战时不能互相支援。

 

蒲鲜·万奴在咸平路任宣抚使时,为了对付耶律·留哥,曾以军兴为名,调东北路招讨使完颜·铁哥骑兵两千,泰州军三千及其户口以充实咸平力量,完颜·铁哥却认为蒲鲜·万奴此举杯有异心,“拒不听遣”。等到蒲鲜·万奴代完颜·承裕为辽东宣抚时,即治完颜·铁哥不发军罪,“下狱杀之”,这就大大削弱了金军在辽东的力量。不仅如此,蒲鲜·万奴杀完颜·铁哥,又引起了其他将帅的不满,“北京留守奥屯马,宣差蒲察五斤,上表金廷,说万奴有异志。金主疑三人私意不协。”他们本可在耶律·留哥出战时,从背后扰袭耶律·留哥的广宁老家,给耶律·留哥以牵制。但是,南北两方都因各怀心腹事而未能这样做。所以,蒲鲜·万奴的兵败也是很自然的事。

 

金贞佑二年(公元1215),蒲鲜·万奴逃往东京,之后叛金自立,占领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东京、沈州等地,进攻婆速府路(今辽宁丹东)、上京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等地,在农历10月自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

 

金贞佑四年(公元1216),受耶律·留哥和蒙古军木华黎的夹击,蒲鲜·万奴兵败,逃于渤海海岛。蒙古军元帅木华黎率军攻陷锦州后,蒲鲜·万奴投降蒙古。蒙古军撤退后,他又叛蒙自立。

 

金兴定二年(公元1218),蒲鲜·万奴由海岛返回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改国号为东真,建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城子山古城),又追随蒙古、高丽军围剿耶律·喊舍为首的契丹起义军。此后,一直割据辽东东部地区,辖有南京、恤品和开元三路,控制东至海边(今日本海)、北抵松花江、西与耶律·留哥领地接壤的大片领土。

 

金天兴二年(公元1233),蒙古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不允许卧榻边有其它政权存在,遂命皇子孛儿只斤·贵由和孛儿只斤·按赤带率蒙古左翼大军征讨东真国,蒲鲜·万奴在仓皇抵抗中兵败被杀,东真国就此灭亡,其立国共十九年。

 

 

 

 

洛阳千家姓之——蒲姓

  我国的蒲姓家族,跟一种几丈高叫做 “蒲” 的水草很有关系。蒲姓,源于黄帝,共有三支,其具体情况分别是:

  一、是上古圣君黄帝的子孙。《路史》指出:“系出妫姓,有扈氏后,世为西羌酋长。”根据考证,有扈氏是夏禹的苗裔,三代以后,世代都是西羌的酋长。他们不是外来的胡人,也不是外来的种族,而是黄帝的子孙后代。

  二、上古另一位君圣虞舜的后裔之中也有以蒲为姓的。《路史》记载:“舜裔封蒲,即蒲依旧国。灭于商,因氏。”《万姓统谱》指出:“夏封舜于蒲州,因氏,望出河东。”虞舜是黄帝后裔,所以此支蒲姓也是黄帝后裔。

  三、《姓苑》记载:“少昊裔蒲子国之后。”因为少昊系姬姓黄帝后裔,故此支蒲姓也是黄帝后裔。

  古时侯以蒲为名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在现在的河南省长垣县,是春秋时代卫国之地;另一处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俗名斩祛垣,则是当时晋国的一个邑。

  大名鼎鼎的蒲松龄,清朝康熙年间的山东淄川人,一生肆力古文,悲愤感叹,自成一家,著述甚丰,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杰出文学家之一,他写的《聊斋志异》,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老舍题其故居联曰:“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的成就,是每一位蒲姓人士的共同光荣。蒲姓名人还有:东晋时期东征大将军、冀州刺史苻洪,即出自蒲家,后改姓为苻;汉初有蒲将军;三国有蒲元;五代后蜀有画家蒲思训、蒲延昌;宋朝有画家蒲永生、尚书丞相蒲宗孟;明朝有名儒蒲大顺、清官蒲宗瑞,当代有政界要人蒲海清,等。

  蒲姓郡望:河东郡(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其堂号:揖让堂、帝师堂(舜帝时蒲18岁作舜帝的老师。舜让天下给他,他不接受而去,后不知所终)。其适用楹联:居官甘淡泊不谋口腹(宋代泰和知县蒲尧,进士,廉白端谨,自奉尤薄,或经旬不知肉味道:“吾不以口腹累人。”);教子务读书无虑饥寒(宋代集贤校理蒲宗孟,进士,曾官亳、杭、郓三州。)。鹏起天池风九万;龙游艺苑字三千(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自题联)。荡气回肠疑屈子;主文谲谏胜庄生(蒲松龄故居联)。明代誉称清白吏(明代崇善令蒲宗瑞,居家孝友,为官爱民如子,以疾归,遇盗,掠其行李,止竹笼一肩。其廉可知,时称清白吏。);宋时荣中状元公(宋代状元蒲国宝)。闲居丛稿平定显易(元代国子博士蒲道源,所著《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聊斋志异笑骂文章(蒲松龄的事典)。巧匠铸刀三千口(三国时蜀国巧匠蒲元,多奇思怪想,曾于斜谷为孔明铸刀三千口,能断竹筒铁砂,人称神刀。);名家志异四百篇(蒲松龄的事典)。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蒲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陕、鄂、皖等地。

 

 

标签:    pu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蒲姓社区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蒲氏家族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查看更多讨论帖>>
点击 回复 标题 作者 最后回复 回复时间
26376 29 四川广安蒲氏后人 124.161.139.* admin 2022-10-30 23:39
1531 4 泸州蒲姓族员请联系 pgq admin 2022-02-02 11:40
281 0 找祖籍,求帮助 蒲友瀛 蒲友瀛 2022-02-01 22:17
996 0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蒲姓,据说来自山东。 pj8228 pj8228 2019-09-07 15:46
2615 8 甘肃老蒲家 wyphf 公益馆管理员 2019-05-29 08:17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