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冯如

2011-04-03

16716次

1人

1个

0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 字号: ]

 

      

                 冯如和他的飞机

冯如,男,原名冯九如。汉族,广东恩平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在第一次制造的飞机试飞不成功后,第二次制造并试飞获得成功,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另有冯如同名图书等。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00年前的一个黄昏。

冯如2号机在准备飞行 图为冯如(左1)与3名助手

    1909年9月21日,美国奥克兰市郊匹满高地的伍·吉·典梓农场。一架升降舵装设在飞机前部的鸭式布局轻型飞机在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由慢而快地滑行着升上天空。地面上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的呐喊:"飞起来了","成功了""上天了"……

    几个简单的中文词汇惹得白人农场主和太太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跑出屋子,向飞机起飞的小土山方向眺望。他看到在一群衣衫简朴的华人疯了一般地蹦跳着朝天空挥动手臂,在他们的头顶上方,一只奇怪的大鸟正在围绕着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

    100年前的那个傍晚,几万万中国人谁也没有听见远隔太平洋的异国土地上这微弱、单薄的呐喊。今天,这呼喊却穿过100年的电闪雷鸣,越来越响亮地震荡着全体中国人的耳膜--

    那个驾驶着简陋的飞机在10~15英尺之间的低空飞行了约半英里航程的年轻、挺拔的身影,犹如一道永恒的闪电,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天空上--冯如。

    中国航空之父,首位驾驶自制飞机上天的中国人。

    幼年遭遇奠定"国家富强"的远大志向

    冯如,被美国人誉为"天才的发明家",他走过了一条与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莱特兄弟开创的动力飞行揭开了人类航空史的第一页。冯如成长的年代,正值古中国千年变局之际,中国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枪炮胁迫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劳苦大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中艰苦度日。

    恩平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美国旧金山出现淘金热以后,就有不少恩平人漂洋过海去谋生。幼年的冯如时常从来往的华侨那里听到他们谈论外国科学进步,实业发达的情况,由此萌生了出国增长见识的念头。读书时,冯如常常把《论语》中的"父母在,不远游" 按照粤语近音念成"父母在,得远游"。

    这一年,在美国旧金山作小本生意的舅父吴英兰回乡省亲。辍学在家的冯如便缠着他要随其前往旧金山谋生。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年仅12岁的冯如踏上了背井离乡之途。

    冯如到了美国以后,目睹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城市,接触了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尝谓国家之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必有赖于机器。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

    冯如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发明家和航空事业的拓荒者,与他内心深处图谋"国家富强"的情怀是分不开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的精神传统。

冯如:世界制空权理论的朴素先声

    旧金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这座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冯如终其一生的对于机器和工业的迷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白天在工厂劳动,晚上回家学习,研读各类科技书籍。经过十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特别是他制造的小型发电机,不但运输、移动方便,而且发电效率优良。他设计制造的抽水机、打椿机、发电机、无线电报机等轻便耐用,深得社会赞誉。

    1906年前后,有两件事情给冯如内心带来了强烈震撼。一是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自制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揭开了世界载人动力飞行史的第一页。冯如萌生了效仿莱特兄弟试制飞机的念头。二是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我国东北的特权,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1905年9月两国在美国的调停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和约竟规定将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大连及附近海域转让给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也交给日本所有。这件事情更使他坚定了研制飞机的决心。冯如为祖国的不幸痛苦不已,他的"机器梦"破灭了:"是(指制造机器) 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从此,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的思想,发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

    1906年,冯如从纽约重返旧金山,经营机器制造、销售业。青年华侨朱竹泉对冯如高超的机器制造学识和技术十分钦佩,遂拜冯如为师,学习机器。

    冯如对朱竹泉说:"日、俄战事大不利于祖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以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之飞机,价廉工省。倘得千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

    冯如萌生这些思想是在人类的第一架动力载人飞机刚刚问世的第3年,飞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所具有的潜力尚未被人重视。冯如的思想可以说是15年之后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制空权"思想的朴素先声。

    冯如也是提出自力更生发展本国航空事业的第一人。 "壮国体,挽利权"是冯如的代表性思想。面对灾难深重、倍受欺凌的祖国,他誓言"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他一开始就把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置于自制飞机、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他以自己的航空实践和奋斗历史启示人们:要发展祖国航空事业,"壮国体,挽利权",就必须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割据各地的军阀为了打内战,竞相向外国购买飞机,不但利权外溢,而且无不被帝国主义操纵利用。历史事实完全证明了冯如的航空救国思想和实践的正确性,他为我们展示了航空救国应走的道路。

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

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的冯如2号

    研制飞机,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冯如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仍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到当地华侨中去募集资金。华侨们听说冯如要造飞机救国,都非常感动,但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光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制造出飞机的。他们生怕制造飞机失败,投资受损,只有黄杞、张南和谭耀能3人,毅然伸出援助之手,出钱出力,予以支持。冯如一共筹得资金1000余美元,1908年5月租得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的一间面积仅80平方英尺的屋子作厂房,定名为"广东制造机器厂"。 年仅25岁的冯如,怀着"固吾圉,慑强邻。壮国体,挽利权"的雄心壮志,带领他的3位志同道合的助手,以坚毅沉着的精神,在这里开创中国人前所未有的伟业--制造飞机。

    冯如勤奋学习、研究,先后从《美国科学》、《航空学》《航空器》和《昆虫式飞机》等当时著名的航空科学书刊上,搜集了大量制造飞机的技术资料。为了探索飞机的制造和驾驶技术,冯如通过观察飞鸟的飞行情况,领会到要制造一架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要有合理的外形,良好、稳定的操纵系统,而且要达到最大功率和最小重量的完满结合。

    经过充分观察研究之后,冯如选定以莱特式飞机为设计飞机的主要蓝本,同时参考花曼、寇蒂斯、伯里利奥等当时著名飞行家的飞机图形绘制成飞机结构施工图。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购置足够的生产工具,飞机的大小零部件都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手工操作完成,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制成一个合规格的零部件。冯如的家人也屡屡催促他回国团聚,冯如复信婉言劝慰,并毅然宣布,"飞机不成,决不归国。"

    经过3年的努力,冯如终于在1909年9月中旬,制成了一架可以载人飞行的动力飞机。1909年9月17日傍晚,冯如驾驶这架飞机,飞上了四分之三英里的高空。在行将着陆时,飞机发动机的气冷装置由于过热而停止工作,冯如来不及操纵飞机着陆,飞机即失控坠落地面,起落架的一个车轮与地面碰撞损毁。

    1909年9月21日傍晚,冯如驾驶着经过检验和更换了新车轮的飞机,冒着强风,在伍·吉·典梓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着一座小土山,飞机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15英尺之间。在未经试飞证实确属安全之前,冯如不打算冒太大的风险,进行更高的飞行。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这架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如意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1909年9月23日,美国《旧金山考察家报》、《旧金山呼声报》等英文日报,分别以《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中国人驾驶自制的飞机在空中飞行》为题,报导了冯如制造飞机及试飞成功的经过,大大地鼓舞了旅美华侨投资支持冯如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信心和兴趣。于是冯如联合旧金山的华侨青年黄梓材、刘一枝、朱竹泉等,于1909年10月28日把"广东制造机器厂"扩充为"广东制造机器公司",由冯如担任总机器师,负责领导制造飞机,并以"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试办飞船招优先股"名义,公开招集优先股份,仅从1909年11月3日至1910年2月19日的3个月期间,即招得优先股东67人,筹得股金5875元。

    1911年1月,冯如终于制成一架"顿异前制"飞机。这架飞机是以花曼式飞机为参考蓝本,并借鉴莱特、寇蒂斯等式样飞机的制造方法,吸取第一至第六架飞机制造失败的经验教训制成。1月18日,冯如驾驶这架飞机,在奥克兰市的圣佛兰西斯科海湾岸边的艾劳赫斯特广场公开试飞。

    飞机在地面滑行了约100英尺,便如飞鸟凌空一般,飞上40英尺的空中,环绕广场飞行了约1英里,再向海湾飞去,最后掉头,成一弧形航线飞返广场降落,飞行历时4分钟。如果说,冯如1909年9月21日的第一次正式试飞,由于飞机装配上存在缺点,只能算是基本成功的话;那么这次试飞,无可否认是一次完全成功的飞行。这是中国人制造成功的第二架飞机。

为国捐躯,精神永存

 冯如广场被命名为2010年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 恩平信息网  时间: 2011.04.01
 为弘扬冯如精神,发挥冯如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教育青少年做新时期恩平人。3月31日上午,我市在冯如广场隆重举行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和纪念冯如活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坚伟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城管局、团市委、妇联、教育局等有关领导和鳌峰山管理处代表、恩城中学与开平市长师附小部分师生共3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冯如广场被命名为第三批“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我市的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加到4个,标志着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据悉,冯如广场于2009年9月由恩州广场改建页面,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广场除纪念教育功能外,兼有日常休闲、观光旅游、文化演出等功能,是集广场文化、华侨特色文化和航空特色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冯如广场建成后,其作用愈加明显,成为了我市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纪念、庆典的重要场所。目前,该广场已成为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践基地。

  活动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坚伟向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授予牌匾,学生代表向冯如铜像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冯如铜像三鞠躬并庄严宣誓。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坚伟在仪式中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之一就是树立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他希望市城管局要以这次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改进管理工作,为广大的单位、团体、市民开展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

冯如广场被命名为2010年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如后人和相关单位的代表在恩平市牛江镇为“冯如航园”奠基。

    冯如制造飞机和试飞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国。当时国内发生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岐想利用冯如为其建立航空部队,电召冯如归国,许以破格录用。航空是当时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冯如完全可以用他掌握的航空科学技术知识,在美国经营航空事业,赚取大量金钱。但他一心想的是"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实现"壮国体,挽利权"的夙愿。在征得广东制造机器公司股东同意后,冯如将公司易名为"广东飞行器公司",招收一批普通股,增强公司经济实力,并迁回祖国广州,为发展祖国航空事业效力。

    1911年2月22日,冯如率领广东飞行器公司的技术人员朱竹泉、司徒璧如、朱兆槐,带着飞机两架(其中一架在装配中)及制造飞机的器材设备等,乘船离开旧金山回国。3月22日,船抵香港。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岐派当时两广地区吨位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宝壁号军舰前往迎接,以示荣宠。宝璧号军舰抵达广州后,张鸣岐又在广州东郊燕塘,为冯如划定飞机制造厂厂址和飞机场。但冯如只接受其军舰接载及划定厂址、场地,始终没有担任清政府的职务。

    由于冯如拒绝任职,加上1911年4月8日比利时飞行家云甸邦在广州燕塘表演飞行,清政府广州将军孚琦前往参观,归途被华侨革命党人温生才击毙;继之黄花岗起义爆发,清政府对冯如也是怀疑有加,严密监视其行动。

    冯如在清政府的监视下,不能公开表演飞行,广东飞行器公司的业务也无法开展。1911年6月21日,冯如为检验放置在仓库内数月的飞机是否仍然完好,在广州燕塘大操场做非公开的检验飞行。结果飞机在船运途中受湿,机件銹蚀,机力受损,刚起飞即坠落,幸而飞机虽毁,冯如没有受伤。

    正当冯如陷于极度苦闷之中时,辛亥革命爆发了。冯如率领他的3个助手一起参加革命,被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飞机长。他的助手朱竹泉为飞机次长,司徒璧如、朱兆槐为飞机员。冯如接受任命后,立即在燕塘恢复了广东飞行器公司制造、装配飞机的业务,用从美国带回来的自制飞机零部件和在广州搜集到的竹木布匹等材料,在燕塘制造飞机。革命军委任冯如组织飞行侦察队,配合北伐军对驻守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冯如用了约3个月的时间,制成飞机一架。飞机制成后还没有来得及北上参加作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已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政府垮台。冯如虽然没有北上参战,但他以中外闻名的飞行家身份担任广东革命军飞机长一事,有力地增强了革命声势。

    为了普及群众航空知识,唤起国人对祖国航空事业的认识与支持,经广东军政府核准,冯如于1912年4月,在广东华侨最多的台山县城南门桥表演飞行,到场观看表演的群众达两千多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驾驶自制的飞机在祖国领空上公开进行飞行表演。

    1912年8月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做第二次飞行表演。这一天,天气晴朗,闻讯前来参观的人很多。起飞前,冯如先向观众讲述飞机如何利用、如何制造、如何驾驶等内容,听者无不鼓掌称善。随后,冯如驾驶飞机凌空而上,飞行高度约120英尺,东南行约5英里,观众鼓掌之声不绝于耳。冯如意欲使飞机飞得更高,将两手所持之机关一抽,不意用力过猛,该机直上,头高尾低,冯如两足浮松,全身下坠,飞机亦即坠落。冯如头、胸、股各部均受重伤。当时虽有红十字会医生及军医急救,但药料太少,难以支持,在场医士随即将他抬到北较场陆军医院。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撒手人寰。一代英豪,就此长眠,时年29岁。

    弥留之际,冯如仍然心系祖国航空事业。他吃力地把失事原因告知助手,勉励他们"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之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又嘱将其遗体葬于黄花岗,与72烈士英灵长相做伴。

    冯如牺牲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11月16日下令褒扬冯如始创中国飞行的伟大贡献,冯如后人及其飞机助手等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遗体葬于黄花岗。墓上建一花岗石的方形碑塔,冯如事迹及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褒扬、抚恤镌刻其上,以垂青史。1933年,冯如墓迁葬广州云鹤岭空军坟场。1966年"文革"期间,冯如墓被毁,遗骨被辗转迁往广州东郊三宝墟附近荒山。198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黄花岗重建冯如墓,将冯如遗骨迁回安葬,并将此地公布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如出生地杏圃村建有冯如纪念楼,杏圃村的冯如故居被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向恩平县冯如纪念馆、牛江镇冯如纪念公园赠送退役战斗机各1架,永为纪念。

    今天我们缅怀中国航空之父冯如100年前的人生轨迹,不仅为了纪念冯如,更要将由冯如身上的忠诚、勇敢、探索、挑战的精神意志溶入我们的血液,转化为建设强大空中力量和民族航空工业的动力。

国人不可忘却之“冯如精神”——写在中国航空百年之际
2009年05月31日 08:04:18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我们要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也将迎来人民空军建军60周年大庆。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不由得让我们想起百年前的一个历史瞬间:1909年9月21日,中国人冯如在美国奥克兰市派蒙特山附近空地上,成功试飞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有人驾驶的飞机“冯如一号”。这是中国人研制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同时揭开中国载人动力

    飞行史第一页。以冯如试飞载人飞机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至今恰好走过百年历程。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件非常值得庆祝的大事。

    一切有意义的纪念,都是为了唤醒明天的觉醒和奋进。我们这代人,有幸站在中国航空百年的历史里程碑上,回首百年来我们头顶上发生的一切,认真思考我们国家天空中未来的挑战、前进的方向。

    我是一名从业数十年的航空人,巧得很,我与这个中国航空百年史的开创者冯如先生恰好同村、同族。我比冯先生晚一辈。由于这个关系,我对冯如先生的生平比其他人可能稍多一些了解;亦因为这种了解,而对冯如先生之风范由衷地敬佩和景仰。冯如先生之于中国航空,如莱特兄弟之于世界航空。对于今天的航空界,甚至对于当代的每一个国人来说,“冯如精神”都是一种不可忘却的至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航空百年来临之际,我们极有必要再次重温、重拾这种精神。

    什么是“冯如精神”?根据我的学习和理解,至少包含下面3个方面。

    其一,振兴中华的大志及科技报国的宏愿。冯如先生从小就立有大志。当时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侨居海外的他,决意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当时,随着莱特兄弟的成功,航空已作为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登上历史舞台,影响到各个方面。冯如敏锐地意识到飞机在未来世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可贵的是,在试制成功世界先进的载人飞机,并成为世界知名飞行家之后,他拒绝了美国人的高薪聘请,不顾国内航空环境空白、器材严重不足等困难,毅然将自己在美国创办的飞机制造厂迁回祖国,将自己研制的两架飞机带回祖国,为祖国开拓航空事业。他还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思想的中国人。回国后,他奔走呼吁,大力倡导航空救国思想。他说:“吾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他认为“倘得千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为此,特提出以“壮国体,挽利权”的口号作为开创航空的宗旨,号召国人共同努力,强大国家,抵御外侮。

    其二,自主、自力、自强,创新进取的精神。冯如先生研制成功的飞机,是第一架没有外国人指导下完成的载人动力飞机。据史料记载,他的飞机,汲取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莱特型”飞机的优长,参考和吸取了“花曼”、“寇蒂斯”等型飞机的特点,在机翼、起落架、机体结构等方面,都作了许多独特的改进,最终成就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冯如型”飞机。他的第一次飞行,高度、距离都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而且,当时航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一个少有人涉足的尖端领域,作为一名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甚至封建迷信思想尚很深厚的国度走出的冯如,自信地涉足高科技领域,不妄自菲薄,不空谈,低调而扎实地努力,大胆探索,敢于创新,敢于抢立世界科技前沿,这样的精神尤值得后人学习和仿效。

    冯如先生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创下多项第一:他不仅是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飞机设计家、第一个飞机制造家、第一个飞行家,还是第一个革命军飞机长,第一个民办飞机制造公司的创办人。这么多的“第一”,足以说明,冯如先生是一名敢于探索、勇于担当,极富创新精神的先驱。

    其三,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精神。冯如先生一生,对自己钟爱的事业锲而不舍,直至舍生忘死。他没受过多少学校正规教育,但凭着矢志攻坚的精神,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弥补了这一弱点。在环境不允许他既照顾父母妻子,又不放慢他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速度时,他宁愿舍弃照顾父母妻子,把精力完全投入到他的事业上。倾其全力于航空科学,不怕艰苦,不避危难的精神,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1912年8月25日,在国内作飞行表演时,冯如先生不幸因飞机操纵系统失灵失事,身受重伤,又因救治不及时而牺牲。弥留之际,冯如先生仍心系祖国航空事业,吃力地把失事原因告诉助手,并勉励他们“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又嘱将其遗体葬于黄花岗,俾能与七十二烈士英灵长相作伴。

    今天,我们重拾冯如精神,对于提振国家的航空事业,甚至改造我们的民族精神,都有特殊的意义。

    第一,启示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及国家空中力量建设。

    冯如的第一次试飞,虽然比莱特兄弟晚了6年,但在飞机性能上有更大的提升。尤其是1911年经改进完善后的“冯如二号”,曾创造时速105公里、航程35公里、飞高110米(350英尺)的成绩。其成绩已超过1909年国际飞行比赛速度冠军寇蒂斯(时速75.2公里)的成绩。对此,海外航空界给予高度评价。

    今日世界,综合实力靠前的强国一定是航空大国。而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水平、所拥有的空中军事力量的强弱,国民的航空意识,国内航空运动开展的氛围,都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国整体实力的象征。

    未来,我国空天领域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复杂,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都与空天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航空高科技是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大成,空军是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相联的具有战略地位的军种,二者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投入,更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关心。

    第二,振奋民族精神,为国家和平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当下,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而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需要民族精神的崛起,其次是需要号召一大批志向远大、忧国忧民的青年英才投身于报国的洪流。大力提倡“冯如精神”,对于鼓励年轻人树立远大志向,强化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航空事业可以产生很好的影响,对于号召海外侨胞关心祖国建设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第三,弘扬创新的文化,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们国家正处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需要高举创新的旗帜,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创新的氛围,塑造创新的文化、打造创新的产业。冯如是航空的先驱,也是创新的先驱。他的创新举动,对当代人同样具有强烈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标签: 冯如   航天之父  

以上内容由网友共享上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族谱录赞成该内容或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该介绍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可以 对其进行修改补充>>

同时您还可以 进入冯如吧 与其他爱好和关注冯如吧的网友进行交流讨论。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话题: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

   

湘公网安备 430181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