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89494次
2人
4个
142个
1869人
159部
施氏堂号:临濮堂,石渠堂,渠阁堂,中秘堂,愚山堂,靖海堂,恭敬堂。 临濮堂:典出春秋时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施之常。 施之常,名树德,字子恒。春秋时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受业于孔子,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赠乘氏伯;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追封临濮侯。自施之常以降,是施氏后人曾一再封于临濮。因此,“临濮”成为施姓的共同标帜,亦即施姓之堂号。(参阅《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石渠堂、渠阁堂:皆典出汉代博士是施雠。 施雠,字长卿,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东)人。与孟喜、梁丘贺从田王孙学《易》。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前53-前50年)中,曾于石渠阁参与《五经》同异之议。“石渠(或渠阁)堂”源出于此。雠授《易学》于张禹,鲁伯,并再传彭宣、毛莫如等,门下弟子英贤辈出,于是《易》有《施氏之学》。著有《章句》二篇。。(参阅《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见《汉书》卷八十八“施雠传”) 中秘堂:典出唐代秘史书丞施典。 施典,河南光洲府固始县人。官秘中书丞。昭宗天复四年(904年)南迁入闽,择居晋江牙水之右钱江乡(今晋江市龙湖镇前港村)。诞育二子。长敬敷,唐授宣教郎,传衍本邑石夏份十一乡。次敬承,唐授宣议郎,传衍本邑前港份九乡。尔后开枝散叶,裔孙遍播于海内外。为缅怀祖德,其后人咸以“中秘”为堂名。 愚山堂:典出清代吃侍读施闰章。 施闰章(公元1618-1683年),江南宣城人,字想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所至有治绩。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北方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青原志略补辑》、《矩斋杂记》、《蠖斋诗话》等。史载闰章精于刑狱,善断大案、奇案,贤能誉于朝野,施愚山之名称闻四方。其后人因以“愚山”为堂号。 靖海堂:典出清代靖海侯施琅。 施琅(公元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十七.八都(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识,文武兼修,知兵善战。清明鼎革之际,初从明总兵郑芝龙,任职至左冲锋。清顺治三年(1640年),被郑成功激入抗清队伍,常为郑出谋献策,战功卓著,施、郑关系如鱼得水。后因与郑偶生嫌隙,父、弟及子侄被杀戮而投清。历任同安副将、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左都督、靖海将军、内大臣,封伯爵。曾两题攻台,四请专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奉敕率福建水师由铜山(东山)岛开驾,专征台湾。施琅亲冒矢石,历经七天血战,一举攻克澎湖列岛,追使郑克爽集团纳士归降。为靖海宁疆,施琅力排众议,向朝廷奏呈《恭陈台湾弃留疏》,论述保留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和利害关系,促使康熙皇帝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拔兵一万名防守,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使台湾真正成为中国的领土。同时采取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和促进台湾稳定发展的有效举措,如创修府学、书院、鼓励屯垦等等。以功晋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解赐御衣龙袍,褒赐诗章。卒赠太子少傅,钦赐祭葬,谥“襄壮”。有《平南实录》,《靖海纪事》等书传世。其族人为缅怀先贤之伟烈奇勋,遂以“靖海”为堂号。(参阅《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见〈清史列传〉卷九“施琅传”)(注:本堂号,原堂号为“树德堂”。) 恭敬堂:典出汉代太尉施延。 施延,东汉沛国蕲人,字子君。少为诸生,明于五经,兼通星官风角。家贫母老,佣赁以养。安帝亲政之初,举有道高弟,拜侍中。顺帝时官至太尉。卒年七十六。延事亲恭敬,其后人缅怀先泽,传承家风,即用“恭敬”为堂号。 以上资料摘自“晋江地区临濮堂第六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及晋江市施琅学术研究会首届成立志庆”参考材料之中(“施氏浅谈”——施澄渊) 浔海施氏二十五世孙 纯坦 抄于 二零一一年元月吉日
作者:83.81.33.* 回复:24 发表时间:2011-01-26 03:24:58
更改:石渠堂,渠阁堂:皆典出汉代博士施雠。 施纯坦 敬上
作者:83.81.33.* 发表时间:2011-01-26 04:00:38
作者:83.81.33.* 发表时间:2011-01-26 04:00:40
施贵,安徽省舒城人,明洪武13年被朱元璋赐银章,授拜守侯,厥配崔氐亦皇赠宜人。明初曾参加过南征陈友谅的潘阳湖大战;东战张士诚的平江战役;二次参加过北伐元朝蒙古政权,镇守过太原和大同。洪武15年南征云南,胜后留守边疆7年。后举家隐居云南深山,死后葬龙泉山。近年在墓地发现其后人立"功德碑"。碑文记载有简平功绩。我是后24代孙。
作者:182.150.184.* 发表时间:2011-04-03 17:09:06
石渠堂是我们的堂名 是同堂的联系我把 江苏省淮安 施士强 13813318512
作者:施士强 发表时间:2011-04-22 21:29:33
贵德堂是我们的堂号,同堂联系人施海亮13980650318
作者:施海亮 发表时间:2011-04-30 15:41:47
增加:贵德堂的始祖是施贵,生平和事迹简介见前面信息。
作者:施海亮 发表时间:2011-04-30 15:45:34
我们浙江温州永嘉的是哪一个堂的呀,正在寻族谱呢。也不知道自己排行字第。
作者:120.65.255.* 发表时间:2011-05-01 14:58:08
本人培德堂下施增钦!qq1512560075
作者:222.128.65.* 发表时间:2011-06-07 18:12:52
本是同堂一家亲。。。
作者:施生帆 发表时间:2011-06-28 14:15:56
安徽青阳施氏根据族谱记载: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从鲁地——山东迁徙到九华山东麓居住,是孔子弟子施常的嫡传子孙。唐朝贞元年间有先祖与韩昌黎(韩非子)同朝为官,卒于京都,韩昌黎为之铭其墓,日:先生之祖氏自施父其后施常事孔子以彰誉为博士延为太尉。大明天国皇帝洪武帝称“好一朝的大官”,大明嘉靖帝赐予“池阳首族”之美誉。其族名人有:施丰礼,洪武八年进士,赐荣禄大夫少保太子太傅,官至工部尚书前都察院右御史;施笃臣,嘉靖十七年进士,赐中顺大夫少保太子太傅加俸一级,官至湖广正使,京都府尹,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施尧臣,施笃臣之子,嘉靖丙寅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施承绪,崇祯甲子年进士,官至漳州太守,户部侍郎。施达,字下之,施氏三十一世子孙,明末大儒,隐士,曾隐于九华山天柱峰设《天柱堂》,教授经学,文韬武略,天文地理无一不精,有三名弟子中状元,享誉江南。明崇祯帝闻其名,三次派钦差大臣请其出山,御赐金牌“征君”称号,崇祯乙寅年加封为“太师”。青阳施氏渊源远流长,人材辈出,枝繁叶茂。现有人口二万多,各行各业精英尽显。振兴我族是我辈重任,谒诚希望青阳施氏在外的游子到青阳寻根问祖。
作者:施翔 发表时间:2012-02-07 13:43:18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