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1826次

4人

5个

100个

1234人

1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东莱郝氏家乘

山东莱州郝氏家族的始迁祖——郝伯全
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族的始迁祖
作者:郝维新

袁义达张诚先生著《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称:“当代郝姓人口已达到360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又称:“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山西三省,大约占郝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陕西、辽宁、内蒙古、河南,这五省的郝姓又集中了25%。山东居住了郝姓总人口的25%,为郝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郝姓人口在山东分布广泛,但不均衡。根据袁义达、张诚先生的研究,山东省郝姓人口分布主要在东部地区,即胶东半岛及其附近地区。

胶东半岛地区的郝姓人口从何而来?其中重要的一支系源自掖县(今莱州市),郝伯全(1264—1358年)是掖县北陵郝氏的始迁祖。根据家谱记载,郝伯全是宋朝章陵枣阳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间(1264年),郝伯全出生在章陵枣阳(今湖北省枣阳县)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南宋末年连年战争,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郝伯全为避战乱,于元朝至元甲申年间(公元1284年)率本房家室离开章陵枣阳北迁河北省枣强县定居。他在枣强创办私塾,从事教育几十年,培养了几代人,可谓桃李满枣强,深受枣强学子的敬重。元统癸酉年间(公元1333年)他又率全家东迁山东省掖县北陵瞳落藉。他在北陵生活了二十五年,于公元1358年逝世。他活了九十多岁,是一位老寿星。他临终遗言:“掖县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这里。”子孙遵照遗嘱,将始祖葬在北陵瞳后西北地,墓地九亩九分,四周黄花灌丛,成为北陵郝氏先茔地。从始迁祖至八世祖考妣均葬在这里(住掖县的),六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北陵郝氏的祭祖中心。北陵疃位于今莱州市平里店镇西北障村的西北约一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变迁,北陵疃早已不复存在。抗战期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掖县,无法进行祭祖活动。记得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清明节,我曾随本村(莱州市柳行村)郝氏七甲族人几十人去北陵先茔地上坟祭祖。此时先茔地仅剩下几块墓碑。大跃进年代,连这些墓碑也无踪影了。六百多年的祭祖中心也随之消失了。但郝氏后代仍称郝伯全为北陵郝氏始祖。

始迁祖郝伯全娶徐氏为妻,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始祖认为,孩子长大了,不应让五个儿子都留在身边,应让他们离家自谋发展。于是他在晚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分家。他于公元1356年正月初二日,备置酒席,广邀亲友,大宴宾客,并将五房子孙召集齐全。在席间当众宣布他的决定,将郝家数十年积蓄的财产,铜钱万贯,金银八称,分成五份。令五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他决定除留二儿子郝表正奉养老人外,其余各房子孙均需离家,另立基业,自谋发展,不许恋此一方故土,相地而居。郝伯全决定孩子离家自谋发展、开拓创业,是培养后代的英明之举,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始迁祖的决定,各房子孙陆续分赴各地,另立基业。

他的长子郝仁邦(二世祖),到河北省枣强县定居落藉,成为河北省枣强县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马氏,生了两个儿子(绍远、文远),成为枣强县郝氏一大支系。

始迁祖的三儿子郝成通(二世祖)到青州府益都县落藉,成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个儿子(绥远、仕闵、彦昭),其后裔已发展到山东省北部地区,成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

始迁祖的四儿子郝宗礼(二世祖)娶王氏,生了二个儿子(遵远、明达)。郝遵远、郝明达(三世祖)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迁徙即墨市落藉,成为即墨市郝氏开基祖,这一支系已扩展到崂山、胶州、高密、平度等地,成为青岛市郝氏一大支系。

始迁祖的五儿子郝高仪(二世祖)东迁蓬莱市定居落藉。为蓬莱市郝氏始迁祖。高仪娶江氏,生了三个儿子(崇远、荣卿、继可)这一支系留在蓬莱市城东的郝氏人数虽不多,但其后裔多去东北三省定居形成东北郝氏支系。在蓬莱市湾子口村有其后裔十七户的支系。

留在始迁祖身边的二儿子郝表正(二世祖),生于公元1309年,卒于1399,他以行商为业,以忠孝传家,为始祖养老送终。表正娶唐氏,生了三个儿子(明远、文强、仕举)成为莱州市郝氏的开基祖。

郝表正的大儿子郝明远(三世祖)也遵照始祖的离家开拓创业的教导,于明朝洪武戊申年间(公元1368年)由北陵迁徙栖霞市城关村开拓创业。成为栖霞市郝氏始祖。由于栖霞市郝氏支系,在明、清二朝出了三位进土,特别是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为祖争光,使栖霞市郝氏名声大振,家族昌盛,形成当地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十七个乡镇,七十二自然村,共有二千一百二十八户。形成当地一大旺族,也是始祖郝伯全后裔中最大的郝氏支系。

另外,始祖郝伯全的后裔在招远市、也有很大的发展,招远市南院庄村有其后裔近五百户,成为南院庄郝氏一大旺族。在招远市张星镇大郝家村现有郝姓二百多户,成为大郝家村郝氏一大支系。

莱州市是始祖郝伯全的根据地。六百七十年来,其后裔有了较大的增长发展,分布较广。从四世祖郝迪、郝真从北陵西迁柳行村开拓创业,其后裔先后集中到柳行村,随着北陵疃的消失,柳行村也就成为北陵郝氏新的中心。在柳行村已有始祖郝伯全的二十四代嫡孙。现有郝姓三百余户,是莱州市郝姓人口最多的郝姓大村。此外,在莱州市还有过西镇沧北村,大原镇三教村、梁郭镇前郝家村、后郝家村、平里店镇诸流村均有其后裔支系。

总之,郝伯全的后裔如同瓜藤一样在胶东半岛地区不断滋生扩展。六百七十多年来,人口备兴,繁衍昌盛,已蔓延全国各地,其后裔有的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定居。 始祖郝伯全所倡导的开拓创业精神永远激励着他的后代,不断开拓创业,不断发展。莱州市郝氏后裔永远怀念始迁祖郝伯全。而在河北省枣强县的郝氏支系亲切地称始祖郝伯全为鲁伯。

郝伯全19世孙 郝维新,2003年12月
通讯信址:北京邮电大学18431信箱, 邮编100088

作者:124.131.111.*   回复:29   发表时间:2014-02-09 14:44:34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东莱郝氏家乘

从安陆到襄阳•安陆分支襄阳郝氏
当郝姓的历史长河流淌到赵宋阶段之时,郝伯全的一位先人从安陆县洑水邨徙居襄阳,遂开襄阳郝氏之族,虽说襄阳郝氏始于洑水,最后郝伯全又徙居枣阳,但论到对郝伯全的影响,却以襄阳郝氏为最,郝氏在安陆时间长达近百几十年才四、五代,同样在枣阳也仅居两代数十年,而郝氏在襄阳却生活了七、八代三百年之久,且襄阳郝氏为当地望族,远非昔日安陆与当时枣阳郝氏所能比拟。
襄阳郝氏始祖郝拯,宋仁宗景佑元年举进士,原籍安陆县洑水,仕宋为襄州推官,郝拯携带妻子女从安陆北来,从此便在襄州铁碓臼定居下来,开襄阳郝氏一派。郝拯原配罗氏,名四娘,合塟唐白水河口下崖,郝拯与罗四娘共生三子;济廉、世廉、孝廉。郝拯公去世后,郝济廉兄弟们为守父母墓庐,遂留住铁碓臼里,后裔绵延蕃衍,蔚为巨族。
襄阳郝氏始祖郝拯的三个儿子都建立了功名事业,其中长子郝济廉官任拱卫上将军、襄州团练使,后徙居琚湾乡蔡阳,开蔡阳郝氏一派,次子郝世廉,据说谋略过人,壮貌雄伟,宋英宗皇帝见状惊奇壮貌,拜为莱州刺史兼番汉总管,后来又升为节度使,宋神宗熙宁八年,特旨移镇宁海州,卒于宋高宗绍兴三年癸丑,时年八十五岁塟在襄阳十四都柿铺邨汉水河北岸。老三郝孝廉也官补常侍承旨,后徙居襄阳石堰邨发迹。
郝济廉晚年曾被卧龙乡绅士庞元献聘任命为擢给事,特敕守秘书,娶阎氏生三子;潞芳、潞川、潞陵。其长子郝潞芳携妻儿子女郝万邦等,于宋徽宗时徙居四川绵州绵竹县;次子郝潞川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举进士,官光禄卿;三子郝潞禄不乐仕进,读书教子,果有大成,后以子贵赠奉直大夫,妻张恭人生一子;经邦。郝经邦十岁能诵【诗经】,缮写文章,弱冠游京师入太学,补内舍生。宋高宗建炎初举进士,官任荆州团练使,京山军政事等职,后徙居襄阳城北张湾邨,所著【诗经集解】、【孝经衍义】等多种。郝伯全为他亲自撰写【祭曾祖奉使直阁文】和【郝公行状】。
郝经邦娶妻李氏、胡氏共生三子;寿昊、福昊、禄昊,次子郝福昊,字明照,荫袭父职从事郎,妻王氏恭人、张氏夫人生二子;丕烈、宏烈。
长子郝寿昊,南宋时四门博士,隐居家乡,尊德乐道,不喜仕进,去世也塟于襄阳七都地名张湾岭,墓为金斗型梁上穴庚山转作壬丙向,传说在宋理宗宝庆年间,有个大风水先生曾相郝寿昊墓后,说;此地风水极好,当出一贤人,聪明如孟子。
时值金兵南侵,郝禄昊纳帅师救鄂抗金有功,累任滁州刺史带御器械、枣阳观察使、应山军节度使,赠开府仪同三司等显职,妣姚氏生二子;绳烈、继烈,为避乱始离开张湾又迁回蔡阳。
郝宏烈年轻时被襄阳军节度使胡文忠,推荐知什邡县,晚年为避乱离开张湾北迁双沟,成为双沟郝氏始迁祖,郝宏烈夫人岳氏生三子;伯全、秀全、颖全。长子郝伯全自幼过继居住在蔡阳即枣阳县蔡阳邨叔祖父郝禄昊,为国子监明经生;次子郝秀全官任楚州录事、参军;三子郝颖全,为国子监司业。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20:12:00

第一页 [1] [2] 3 跳到 页/共3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