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53948次
2人
2个
87个
6384人
285部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已亡佚。 据福建谢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谢宗楷先生多年调查、发掘、整理,初步发现共有谢氏族谱401部,其中,福建省 166部,涉及44个县市,江苏3部,浙江 23部,安徽5部,江西8部,山东4部,河南3部,湖北2部,湖南6部,广东8部,广东2部,四川1部。 苔湾档案机构藏谱目录168部,泰国2部。 另有《世界谢氏通讯》报道的 《城都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银山谢氏族谱》《广东南海谢氏族谱》等多部族谱,可见谢氏谱牒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 这些族谱,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文天祥《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宋代以后,谢氏由于分散全国各地,随着私家修谱之风的兴起,各地的谢氏族人也纷纷修谱,发放给族中宗亲,并定期续谱,不,断更新。每当新谱一出,旧谱除留少数几部由族长保存外,其余全部销毁,加上社会动荡和天灾人祸,早期家谱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目前t湾谢氏族人保存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所修的《谢氏统宗志》,大概是较早的一部家谱。至于在此以后的各种落谱牒,较为常见者,有民国时期所修《谢氏宗谱》、明万历《海沧石塘谢氏族谱》、清同治《南海丹山谢氏世谱》、《番禹芳村谢氏族谱》、《西贡沙角尾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眼山谢氏族谱》、浙江上虞《盖东谢氏宗谱》等。 1947年,由硕儒谢鸿轩发起并主持,约请各地谢氏宗亲,开始编写一部新的家族通谱。经过多人一年时间的辛勤耕耘,新谱于次年冬至日全部修毕,并请谱师来宗祠中雕版印谱。 又过了半年,新谱雕印完毕,共32部,每部12册,定名为《谢氏宗谱》,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目前这部家谱完整的只有两套。 另在苔湾的大半套,是由修谱者本人于1949年从大陆带去的。 当时修谱者正在督印新谱,来不及将谱印完,仅带一些印毕的纸页匆匆上路。至苔湾后经分捡整理,编为家谱的第二至十册。 另外三册终因海峡隔阻,多年来一直未能补齐。 近年来俩岸关系解冻,寄居苔湾的谢姓人纷纷回思念多年的家乡寻根祭祖,又从家乡访得新谱的第一、十一、十二册,带回苔湾,使分散的家谱终于合璧。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就笔者所见,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作者:222.131.13.* 回复:52 发表时间:2008-06-09 17:25:01
我家是湖广填川的,只知道部分辈分如下:文章开世太,玉。。。前后不知道,请问有谁知道,务必告知,谢谢
作者:222.172.247.* 发表时间:2009-06-16 10:34:58
我家是河北秦皇岛的。明永乐年间从山东迁至河北林榆县(现河北秦皇岛)我知道的辈分是:(爷爷)连;父)春;我)庆;子)守或谢X新
作者:60.7.7.* 发表时间:2009-06-19 14:59:18
我是河北秦皇岛的。听老人讲,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山东迁到此地。我家的辈分是这样的:爷)连;父)春;我)庆;子)守或谢X新。欢迎同宗寻访
作者:谢庆杰 发表时间:2009-06-19 15:06:31
我只记得我们这个辈分的,我是华:恒泰松花长,显耀照三光,春和祥云现,剩下的记不得了。祖籍是辽凤城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我在吉林。15800380005
作者:202.121.32.* 发表时间:2009-07-15 11:53:29
我是南京江宁的,我只知道我们这的辈分是:......广德子来安 明正天兴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族谱在文革期间烧毁了。
作者:谢兴慧 发表时间:2009-08-30 18:19:21
湖北崇阳县的谢氏族谱以56字排辈分,同宗继祖盛南邦,丛守先模作俊良。中正懋修全秉受,恒培芳树堂阶映。亮恭班效佐朝章,高振鸿仪海宇扬。开定徽言登曾己,贤嗣兴起扑廷长。
作者:124.240.100.* 发表时间:2009-09-11 21:59:18
我是江西九江的,我们这是,贤 良 汝 振 兴 邦 安 国 就知道这些 我们属于哪支
作者:117.45.194.* 发表时间:2009-10-04 02:11:35
湖北潜江县的谢氏族谱也是以56字排辈分:同宗继祖盛南邦,从守先模作俊良。中正懋修全秉受,恒培芳树堂阶映。亮恭班效佐朝章,高振鸿仪海宇扬。开定徽言登曾己,贤嗣兴起扑廷长。我是“守”字辈同宗请联系:laienzhou@163.com
作者:61.133.222.* 发表时间:2009-10-28 12:39:52
我是江苏连云港的,我知道的家谱为:广(爷爷辈),兆(父辈),达,启字辈,我是达字辈,同宗请连系,QQ号839301016
作者:111.121.20.* 发表时间:2009-12-18 23:38:18
怎么没有四川谢氏家谱我是长字辈的我家家谱是苏东坡提写的清未自家出一大学士修谱至令
作者:218.29.80.* 发表时间:2009-12-26 16:10:10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