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687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愚公刁大富  [精华]

来源: 黔西南日报?2009-12-26? 金州一版
刁大富出生在兴义市则戎乡枇杷树村董家坪生产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干部。几十年来,凭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凭着一颗为家乡父老乡亲谋幸福的热心,与则戎乡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身处逆境不气馁,立足山区求发展,带领全乡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僻壤穷乡”的阴影,不靠天,不靠地,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家乡的命运,开辟了通往小康的道路,让人们折服于则戎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则戎乡位于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东南面,座落在国家级风景区万峰林中,全乡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
则戎乡是一个“山高水远石头多,一出大门就爬坡”、“有女不嫁本地人,小伙外出去上门”、“山高水远石旮旯,山药苦荞包谷粑,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做月生娃娃”的地方,边远偏僻,贫穷落后。到处是石旮旯,崇山竣岭,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昔日的则戎,没有一条平坦的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路又陡又窄。没有一口泉水,没有一条沟渠,人畜饮水靠接“望天水”。全乡6000多亩土地就镶嵌在400多座大山那纵横交错的石旮旯里。“遍地乱石窝,亩地一大坡”。一亩地分成一千多小块,有“三窝包谷不在一块地”的说法。大片大片的石旮旯地广种薄收,多数人家每到青黄不接时都缺口粮,靠政府救济,紧巴巴地过日子。

由于土地太小块,不能用牛犁,只能用特制的“人拉犁”、“鸡嘴锄”耕种庄稼。“春种一大片,秋收几箩箩”。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在这里生活的人倍感艰辛和无奈。
则戎的干部群众在缺水、少土、欠粮的困境中左冲右突,疲于奔命。温与饱这两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成了他们的奢望。为了生活下去,有的人甚至不惜变卖家产,外出寻找生存之路。有的举家外迁云南、广西等地,背井离乡,拓荒度日。但“官出于民,民出于土”,离了土,老百姓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搬家毕竟是无奈之举,故土难离啊!

生存的欲望使老百姓思考着,寻找着;强烈的责任感使作为中国共产党基层干部的则戎一班人思索着、寻求着。
1963年,刁大富任枇杷树大队的大队长。1968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想,自己作为干部,解决群众的困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解决群众的困难,最关键的是要改造生存的环境,多收粮食,让人民吃饱肚子。于是,受大寨改天换地的事迹和河北遵化沙石峪人民农田建设做法的启发,一个“立足本乡本土,炸石造地,从根本上解决吃粮问题”的想法在他脑海萌生了。于是,他跑东家,串西家,动员联络村民,团结一心,向贫困宣战,向石山进军。炸石造地,从此拉开了序幕。

其他法是:先将泥巴从石旮旯里掏出来放在一旁,然后,将露出的石头炸碎,填平,再砌成坚固的地埂,形成一块块平整的地基,再把掏出来的泥巴填回去。这样,一块块梯地就形成了。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全村将一些乱石旮旯改成了64亩平整的梯地,粮食亩产第一次达到400公斤。紧接着,埋石造地逐步漫延到周围各个村寨。

1976年,调到公社任副书记的刁大富甩开膀子搞坡改梯的信心更足了。他经常和王芝龙书记一起下队参加劳动,到施工现场严格检查,和乡亲们同甘共苦,经常是披星戴月,顶风浴雨,跋涉在崎岖山路上。

1984年,刁大富任则戎乡党委书记。
从1975年到1990年,在刁大富的带领下,经过15年的奋战,则戎乡共改造出梯地4400亩,净增耕地900多亩。粮食产量增加了106万公斤。则戎乡坡改梯的事迹被写成长篇通讯登在《贵州日报》上。则戎以治山改土、炸石造地的形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贵州的沙石峪”,声名远扬。

1991年,国家决定实施粮食以工代赈坡改梯,建设基本农田。则戎人民的干劲更足了。国家以工代赈坡改梯实施5年,全乡累计投劳92万多个,完成土石方150多万立方米,群众投入资金70多万元,改出梯地3700多亩,新增耕地800亩。1992年栽种杉苗12万株,杜仲7万株,花椒4万株,油桐500亩,竹子600窝;1993年至1995年,全乡种植杜仲40万株,油桐3500亩,柑桔5万株,桃子、李子、芭蕉3万棵、花椒6万株。

1991年12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贵州遵义视察,亲切接见了刁大富。他是贵州省三名农林先进代表之一。江总书记关切地问:“大家都学则戎,则戎有哪些经验?”刁大富向总书记汇报:“则戎乡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大搞坡改梯,地改田。荒山陡坡广种经济果木,向‘山上建银行,山下建粮仓’的目标奋进……”足足汇报了15分钟。

江总书记越听越高兴,翘起大拇指称赞说:“则戎的路子走对了,贵州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走这条路。你要好好带领群众干,争取早日实现你们的目标。”
握着江总书记温暖的手,刁大富保证:“总书记,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厚望!”得到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刁大富干劲更足了,回到则戎后,又带领全乡群众改地8000多亩,造田1000多亩,每亩田都建起了水池保灌溉。有了保水田,则戎人民结束了生娃娃才吃白米饭的历史。

1996年,刁大富任则戎乡人大主席,1999年退休回到他的家乡枇杷树村董家坪村民组,继续进行坡改梯、地改田、修水池的工作。现在,他和老伴一起,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依然奋战在坡改梯工地上。石匠出身,古稀之年的刁大富,干劲仍然不减当年,摆弄着手锤、灰刀砌石墙。还新修了两口共520立方米的水池,灌溉他家的五亩水田。

则戎乡原党委书记陶绍祥曾说:“刁大富造的田,是则戎人民的代表作。”
现任则戎乡党委书记黄莉和乡党政领导一起,正带领着则戎人民逐步实现“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粮坝子”的宏伟目标。在山顶种植白枝树、苦楝、酸枣等树木,山腰种植花椒、金银花、桃子、李子、核桃、桔子、板栗等经济药材和果木。在山下地改田,修水窖水池,彻底解决人畜饮水、灌溉靠天下雨的历史。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和中央西部大开放战略实施后的今天,则戎正在朝着通往小康的道路迈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村修通了公路,村民安居乐业。

刁大富说:“我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离不开党的培养,家乡人民的哺育。我要继续保持不畏艰辛,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像愚公移山那样,为山区人民作出应有的奉献,为则戎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发挥余热,为描绘家乡:更美好的蓝图谱写创业新篇章!”乡亲们劝他:你老了、该休息了,还苦什么?刁大富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改好了,子子孙孙都受益,我虽然老了,但还要发扬“沙石峪”精神,给子孙作榜样,为家乡人民作更多贡献。

作者:117.95.16.*   回复:5   发表时间:2010-02-07 08:17:35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愚公刁大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冷洞村有耕地638亩。但是1亩地被岩石分割成几十块甚至上百块,散落在纵横交错的石旮旯中。贫瘠的耕地每亩平均产粮190公斤,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每年都要靠国家救济粮过活,人均年收入只有50元左右。为了生活,有的人甚至变卖家产举家外迁。如何才能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走上富裕之路?则戎人开始了求生存、求发展之路的探寻。当时在则戎公社任副书记的刁大富向记者回忆起了那段炸石造地时光。
刁大富:炸石造地来讲,我们是在1973年就正式在搞。大石头给它开花,小石头搬家,便于耕作,不用人挖,可以牛去犁,讲的是一碗泥巴一碗饭。

刁大富给记者讲述那段炸石造地时光 本网记者 夏杰/摄
受到大寨村改天换地事迹和河北遵化沙石峪农田建设的启发,则戎干部群众萌生了“立足本乡本土,炸石造地,从根本上解决吃粮问题”的想法,“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当时则戎公社党委和冷洞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冷洞人吹响了向大山宣战、向贫困宣战的号角。

刁大富:村干部各个方面带头,乡里面,书记来讲要先喊自己的儿女带头。如果你搞假了是害子孙后代,搞好了是给子孙后代造福。

炸石造地,坡改梯。这是有饭吃的第一步。第一年,在仅能种20多株苞谷的石旮旯里造地0.4亩,当年收获玉米182公斤,折合亩产455公斤,比一坡石旮旯地的总产量还多。这带来的不仅是鼓舞,更是希望和信心。

当年炸石造地的场景
刁大富:在七几年就是一千几,八几年是三千多亩。则戎乡现在不得了,我遇到老百姓我说我们带你们那几年是受苦了,现在不但你们享福了,你们儿孙都买起摩托车,这个福是大家享。
公社党委一呼百应,短短几天就组建了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民兵为骨干的8支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一场轰轰烈烈地炸石造地在全乡正式打响。则戎一举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到七十年代末,彻底告别了“吃救济”的年代,而且开始向国家交纳公余粮。时势造英雄。在炸石造地的伟大壮举中,诞生了“八大英雄”,从此作为一面旗帜,引领则戎人继续前进。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9:21:08

[回复] 回复愚公刁大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03
六十年沧海变桑田

———退休干部刁大富谈则戎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30年,则戎人均收入不过50元,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于全县水平;改革开放后的29年,则戎历届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实施坡改梯、地变田,不断绿化山头坡坎,


———退休干部刁大富谈则戎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30年,则戎人均收入不过50元,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于全县水平;改革开放后的29年,则戎历届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实施坡改梯、地变田,不断绿化山头坡坎,使全乡的经济收入和群众的生活环境均实现良性循环。2008年,全乡人均收入2500余元,足足增加50倍。60年,沧海桑田,60年,换了新天。


生态环境好多了


则戎乡坐落万峰林腹地,四面环山,过去是敬南区下属的一个公社。由于不通公路,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驮,苦不堪言。则戎有个分销店,布匹、盐巴、煤油、火柴等群众生活必需品,要通过两条山路人力运输。一条是敬南至则戎,20多里,负重翻山越岭要走两个多小时;另一条是从兴(义)巴(结)公路旁的常家丫口到则戎,10里山路。小型日用品从敬南方向运来,大型物资如煤油等必经常家丫口。
曾带领则戎群众炸石造地的退休干部刁大富说,则戎缺水,主产包谷、小麦、黄豆和山芋,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均低于全县。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土地产出与人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人们开始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垦荒上,许多垦荒者将镰刀锄头投向先民们未触及的山顶。树砍光了,山变秃了,荒垦完了,能种粮的地方都种上了,可新增的土地仍然无法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80%人家为解决温饱发愁。“满山石头多,种地就爬坡,只听锄头响,秋收几箩箩……无水、无电,土地不出种,好多人家都有搬家的念头!”1971年,一股搬家的热潮从则戎启动,不少人家变卖微薄家产、拖儿带女,进册亨、去望谟,过广西,上云南……一人搬家,数人流泪,党委干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深沉的思考过后,党委决定发动群众开展一场群众性的、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攻坚战,充分利用土石交换律,向石山要地,向大地要粮。
“1974—1978年,共造地2800亩,1983—1991年,造地321亩,造地投资89.5万元,国家补助6万元,修水井1300口,投资25万元,自筹13万元,开、挖、填、砌土石方405.8万立方米,修1米高、0.8米宽的平直地埂468公里,改地后,粮食总产量比改地前增长100万斤,增产的粮食,主要出自新造的土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1985年,乡党委政府出台了‘谁造谁有,20年不变’的政策,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并组建专业队有偿服务,加快了炸石造地进度。”
1992年,市政府将则戎、安章和洋坪三乡合一建立则戎乡后,乡党委政府抓住兴义市建设第一批国家初级电气化县(市)的机遇,实现了村村通电。同时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文章,提出了“山头绿帽子(绿化),山腰钱袋子(经果林),山下粮坝子(种粮)”的发展思路。
“1993年,则戎老百姓将原来的1900多亩石旮旯地改为3400亩‘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地,净增耕地1500多亩,粮食平均亩产30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近300公斤,人均纯收入357元,‘望天田’就变成‘保水田’则戎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0年全乡在石旮旯中改地8000多亩、造田1000余亩,每亩田都建起水池保灌溉,则戎人民结束了‘过年才能吃顿白米饭’的历史。此后6年,全乡共种金银花11000亩,种植篁竹草5000亩;种植花椒4000亩、麦熟李500亩,建设无公害早熟蔬菜示范基地2000亩;6000多亩石旮旯地变成19580亩耕地,其中水田6800多亩,旱地12780亩,粮食产量7431吨,人均占有粮食359公斤,90%以上的农家都吃上大米。全乡70%的农户已实现‘四个一’(即户均实现一口小水窖、一个小水池、一亩良田、一口沼气池)目标,土如珍珠水如油,一碗泥巴一碗饭的状况成为历史。”
这是刁大富当年记述的几组数据。这些数据,记录着则戎人民自力更生、开拓生存之路的战斗历程。顺着历史的长河溯源而上,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建设者们的起跑线上。
“现在好多了,修了水窖、水浇池,拉通了电,建立了沼气池,修了通村通组路,农民种地还不交粮,一年还有近3000元的收入,这要感谢党委和政府!”


家庭收入高多了


“解放之初,连吃饭都成问题!”
“现在的家庭收入整整是60年前的69倍,我们的收入高多了!”刁大富的经济账成了60年来则戎群众增收的缩影。据刁大富回忆,他们家由于人口多,土地少,解放之初,全家只有351.2元收入,随后在20年中基本没有太多增长。
1949—1957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期,平均每年递增6.6%,农民人均收入由43.8元上升到62.9元,增长66.4%,年均增加3元,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1956—1978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年均增长2.44%。其间,1959—1966年农民收入呈负增长,1966—1970年受“文化大革命”破坏,农民人年均收入仅增加3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增加1.6元。1971年实现良种化,则戎农民收入增长有所加快。1978年,则戎农民人均纯收50元。此后,随着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战线潜在能量的释放,经济出现快速增长。到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元,年均增长13.95%。1992年后,乡党委政府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则戎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出现相对过剩。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增产不增收。”刁大富说,“由于物价上涨,农业投资过大,实际上农民的收入是停滞不前。2005年党中央出台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举措是增收的关键。另外,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也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支出项目也在逐年增长。”刁大富说,1950年他们家消费支出是7.85元,1995年买一台18英寸黑白电视机、买一台电风扇;2007年买一台冰箱、买一台洗衣机。到2008年,全家共用去3466元,送人情礼用去3760元,足足高出近500倍。如今,他们家的人均纯收入从50多元上升到2500多元,支出后仍有积蓄。


现代化用品都有了


该乡洋坪办,距兴义城区20公里,这里草木葱郁,绿树成荫。由于交通不便,世居在这里许多人家从前几乎没有出过远门。现在,许多人家住在宽敞明亮的平房里,家居用品和家电都充满现代气息,花钱给孩子买东西丝毫不比城里人逊色。
今年70岁的王老伯家的堂屋里摆着一套崭新的休闲组合家具,上面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说是给儿子结婚的礼品。
说起现在的生活,坐在沙发上的王老伯说:“50年前,最羡慕地主家的大房子、新家具,想都不敢想有一天我也能拥有这些。”
不止是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连做过供销社售货员的何大婶也曾深深体会过物质匮乏时期的艰辛。她曾在则戎供销社工作生活近30年,40元工资挣了8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每月才拿51.5元。“全家人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家里还是没几件像样的家具。大家都知道不是国家不给我们解决,实在是条件有限。直到临近退休,才一步步有了席梦思、沙发和现行的家具家电。”何大婶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讲述着一个时代的困境。
1976年以前,则戎乡未通电,全靠点煤油灯照明,1988年以来,全乡陆续开始通电,1995年,全乡通电率达到100%,1997年1月20日至3月初,安章地区闭路电视第一期工程完工,场坝、硐村、纳具及乡机关230余户看上闭路电视。全乡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600余座,电视用户达3500多户。嗣后,通过协调联系,将则戎闭路电视网与州电视网络并网,增多了节目内容,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乡电视覆盖率达92%以上,普及率达65%。组合家具、沙发、写字台、大衣柜等大宗耐用家具,几乎每家都有。截至2008年12月,则戎乡完成财政收入96.75万元。其中,国税25万元,占任务的100%;地税60万元,占任务的100%;耕地占用税1190元;契税1360元;行政事业性收费11.13万元;其他收入完成367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3.23元。年末大牲畜出栏2010头(匹);生猪出栏4.04万头;山羊出栏270只;家禽出栏8.25万羽。生产总值实现6300万元,增长9%。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9:22:52

[回复] 回复愚公刁大富

1991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贵州遵义视察工作时,亲切接见了则戎乡党委书记刁大富。听了刁大富的汇报,江总书记充分肯定则戎乡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群向贫困宣战,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大搞坡改梯、地造田,荒山陡坡广种经果林,向“山上建银行,山下创粮仓”目标奋进等做法,他说:“则戎的路走对了,贵州要改变贫穷旧貌就必须走这条路。你要好好带领群众干,争取早日实现你们的目标。”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9:31:50

[回复] 回复愚公刁大富

羊肠山道变通途
兴义市则戎乡党委原书记刁大富
来源: 黔西南日报 2008-12-17 十八版


  则戎人民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关怀,发扬则戎精神,艰苦奋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衣、食、住、行变化巨大,在我看来,单“行”就是一篇大文章。

  则戎乡坐落万峰林腹地,四面环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敬南区下属的一个公社。由于不通公路,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驮,苦不堪言。则戎有个分销店,布匹、盐巴、煤油、火柴等群众生活必需品,要通过两条山路人力运输。一条是敬南至则戎,20多里,负重翻山越岭要走两个多小时;另一条是从兴(义)巴(结)公路旁的常家垭口到则戎,10里山路。小型日用品从敬南方向运来,大型物资如煤油等必经常家垭口。

  当时,分销店驻地场坝大队新场坝小队的两名社员黄荣刚和黄荣方,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做事把稳。分销店选中他俩专事“挑工”。他们从则戎分销店挑起两箩筐鸡蛋或其他农副产品,送到敬南供销社,再从敬南挑回工业品。有时山路因雨稀滑,他们用棕绳或稻草捆在鞋上防滑,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崎岖的羊肠小道。从常家垭口运煤油到则戎也不轻松,煤油桶连油带桶400多斤,用两根木杆将煤油桶夹紧捆牢,木杆两端各有两人用肩扛着,像抬花轿那样抬煤油桶。平路上,每人肩上100多斤;上陡坡时,前面两人肩上担子不算重,可肩上的肉被木杆往后扯得生痛,后面两人几乎承受了所有的重量,累得喘不过气来。煤油桶抬到则戎,几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连裤腰带都没有干的!老百姓养头肥猪想卖好价钱,也必须像抬煤油桶那样,把肥猪抬到常家垭口或敬南。

  这是则戎人民没有公路时的生活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因交通不便造成的困难。后来,得到上级关怀,则戎人苦干加巧干,村组公路四通八达,客车货车开到家门口,拉进运出不发愁,出门想乘车招手就是。今年夏天,常家垭口通则戎、敬南的公路已用水泥硬化,客车货车跑起来平平稳稳,黄荣刚和黄荣方这样的“挑工”早就失业啦!

  1991年,我因工作成绩突出,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的亲切接见,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则戎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干群在喀斯特地区战天斗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铸就了闻名省内外的则戎精神。总书记听着高兴,翘起拇指称赞:“则戎的路走对了,贵州要改变贫穷旧貌就必须走这条路。你要好好带领群众干,争取早日实现你们的目标。”我握着总书记的手保证:“一定不辜负您的厚望!”之后,我把总书记的鼓励带回则戎,和党政一班人带领群众奋斗不止,到2000年全乡在石旮旯中改地8000多亩、造田1000余亩,每亩田都建起水池保灌溉,则戎人民结束了“过年才能吃顿白米饭”的历史。

  几年后,我退休回家。接下来的几届党委政府领导有方,比我们干得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前几天,本村的几个老人对我说:“现在,则戎人的生活比解放前地主过的日子好百倍!不信,你去调查,解放前的地主哪家有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哪个地主家门口通水泥路?哪个地主老爷出门招手就可以坐车?”

  (本报记者 黄贵华 整理)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06 19:35:55

[回复] 回复愚公刁大富

标题: 石旮旯变米粮仓
发布时间: 2008-10-27 10:11:28
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义市则戎乡曾被誉为“贵州沙石峪”,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这里的各族群众不断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向贫困宣战,向大山宣战,历经三次攻坚,用“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的不屈精神,彻底改变了吃不饱穿不好的贫困状况,昔日的山旮旯变成了如今的美好田园。
内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义市则戎乡曾被誉为“贵州沙石峪”,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这里 的各族群众不断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向贫困宣战,向大山宣战,历经三次攻坚,用“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的不屈精神,彻底改变了吃不饱穿不好的贫困状 况,昔日的山旮旯变成了如今的美好田园。
  
   位于兴义市东南面的则戎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则戎一直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我们这里以前的生产和生 存条件非常困难,一年种的粮食只够半年吃,要想吃顿米饭,一年只有一次,那就是年夜饭。”回忆起以前的岁月,现年68岁,曾历任则戎公社的党支部书记、则 戎乡党委书记、因带领群众炸石造地成绩显著而于1991年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切接见的刁大富感慨万千。
  
   由于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缺水少土,则戎乡6000多亩土地被400多座大山分割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石旮旯地。“春种一大片,秋收几箩筐”。一些村 民不堪忍受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举家外迁,另谋生路。然而更多的则戎人选择了坚守,向大山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坚战。“根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改变生 存环境,就要改善生产条件,因此,我们就组织群众向大山开战,炸石造地,向石旮旯要粮食。”刁大富介绍。
  
   随着声声炮响,从1975年3月起,则戎人开始了改天换地的历程。他们把珍贵的泥土从石缝里一锄锄、一撮撮掏出来,把一座座石峰、石柱和磐石炸碎,然后 砌成地基,再把泥土回填在上面,一块块平整的土地硬是由此而造成。则戎各族人民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在贵州引起了强烈反响,则戎也被称为“贵州沙石峪”。在 炸石头造地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刁大富一样的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曾经参加基本农田专业队,被表彰为“贵州省新长征青年突击手”的李仕琴,就被人们亲切地称 为“千锤姑娘”。李仕琴回忆道:“我还是姑娘的时候干劲足,八磅重的大锤,一口气可以打上千把锤,所以大家开玩笑,就喊我“千锤姑娘”。正是因为则戎人有 了这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仅仅两年的时间,则戎人就炸石造地1051亩,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通过炸石造地,广大群众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了,这个时候千百年来只种包谷的则戎人又打起了种水稻的主意,并发起了第二次攻坚战——蓄水改田,把造出来的 地变成田。而此时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则戎人炸石造地、蓄水改田的热情越发高涨,他们在地边修起一个个水池,将改出来的平地变成了一亩亩良田。 到1991年,则戎人建造了3400多亩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原来只产包谷的石旮旯里也产出了白花花的稻米。家住则戎乡枇杷村的刁光明一家就建 造了5亩这样的良田。据刁光明介绍,他家造的田种一年吃五年都吃不完,多余的还可以拿去卖。
  
  通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攻坚,则戎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有了改善,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但大家还是不满足,还想把日子过得更好,所以又开始了向大山要钱——他们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再一次向大山发起了新的攻坚战。
  
   和第一轮第二轮的攻坚相比,则戎人向大山发起的第三次攻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提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的目标。退耕还林,绿化山头;在山腰种植花椒、金银花、石斛等经济作物;在山下推广良种良法种植。同时打通每个村组通往山外的经济路。如今走进则戎乡,昔 日的山旮旯已经变成了美好田园。
  
   数据显示,三十年来,则戎共新增耕地2800亩,建成水池水窖5636口,实施地变田3235亩。人均占有粮食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不足100公斤上升到 370公斤,90%以上的人家一年四季都吃上了大米。70%以上的农户实现了户均拥有一口小水窖、一个水浇池、一亩良田、一口沼气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 世纪七十年代的350元上升到2007年的2297元。

   则戎乡党委书记黄莉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则戎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战天斗地的历程中创立并宏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则戎精神”。今后则戎的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弘扬则戎精神,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让则戎这 个老典型焕发出新的活力。”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HFC兴义之窗(黔西南综合信息门户,金州人民网上家园)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1-20 15:42:01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