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LI  

03-08

1549214次

8人

10个

500个

36113人

173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李氏源流浅说李  [精华]

作者: 李贤浚

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聚居着三大部落群,即中西部的炎帝部,北方的少典部和南方的九黎部。炎帝原是各部落群的总首领,他教民耕种,是中华农业文明的领头人,得到各部落的拥戴。但他的继承人却不思进取,不得人心,各部落盼望有一个新的领袖。这时少典部出了一位首领叫轩辕,他手下有很多能人,发明了文字、舟车、养蚕缫丝等,深得人民的拥护,各部落纷纷归附。炎帝部于是兴兵攻打轩辕部,大战于阪泉。炎帝部战败,轩辕统一了炎黄两部。九黎部又来进攻,结果也战败,轩辕擒杀了九黎部的首领蚩尤。各部落都来归顺,尊轩辕为黄帝。从此形成了统一团结的中华民族,“炎黄”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各姓氏均尊黄帝为始祖。但从黄帝至尧舜时七八百年的世系,谁也说不清楚。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虽从黄帝写起,并说尧、舜、禹乃至商、周、秦的祖先都是黄帝的后裔,但是世代却弄得很乱。例如《史记·武帝本纪》记述尧为黄帝的四世孙,继尧之位的舜却是黄帝的八世孙,相差何其远。

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史记所记的内容都是确有其人其事的信史,怎么会出现世系不清的事呢?这也难怪。正如太史公在《五帝本纪》结尾处说的:学者们多称说五帝,而五帝的年代太久远了,《尚书》只记载尧以来的事,其他各家叙说黄帝,文字不够雅,不够恰当,真正有学问的人也难以说出所以然来。说不出所以然,不等于不信。数千年来,中华各姓氏均尊黄帝为始祖,这存在一个民族情结问题,凡是炎黄子孙自然要承认黄帝为始祖;反之,不承认黄帝为始祖,当然不是炎黄子孙,那就成了“夷狄”了。谁愿做“夷狄”呢?因此,各姓宗谱排世系源流,都从黄帝排起,我李氏也不例外。这就是我族老谱世系从黄帝排起,而又排不清楚的原因。

从黄帝至尧舜之时,有七八百年,世系只排了七世,当中少了约二十世。但是没有任何资料,我们不能凭空增补,只能阙如。不要是不行的,乱增补更是不行,那就还是保存老谱原样吧。

《新唐书》和各谱都记皋陶为我李姓血缘始祖,皋陶及其子孙均为理官,以官为姓,系为理氏。从此以下的世系应该是可靠的,但从尧舜之时的皋陶至商纣之时的理徵有一千一百多年,老谱只排了伯益、恩成两代。秀一庄谱不知根据什么资料补上了仁道、知周等二十三代,总比空缺一千多年要好得多。

利贞母子因避纣王的追杀,逃至伊侯之墟靠吃李树之果活命,遂改理氏为李氏。于是李利贞就成为我李氏得姓的始祖,此后的世系应是确实可信的。虽然其中也有颠倒错落,但总的来说应该是不错的。特别是经过北宋大史学家、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正史《新唐书·宗族氏系表》中一写,想不信恐怕也不行。中华各姓氏的源流世系在国史中如此大书特书的,我李姓是第一家,也可能是唯一的一家。这与我天下第一大姓的地位是相符的。

周景王(前544——前520年在位)柱下史李耳,字伯阳,一名聃,人称“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孔子曾向他问礼,并称道“老子其犹龙乎”。他是古籍中记载的第一个李姓人物,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到战国后期,李崇为陇西太守,封南郑公,安家于陇西,为陇西房始祖。从此“陇西传世”成为李氏的代名词。至十六国时期,李暠建立西凉政权,自称武昭王,唐时追封为兴圣皇帝。这是陇西李氏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李暠也可以算是陇西李氏的第一位皇帝。隋朝末年,李暠的八世孙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开三百年大唐基业。唐朝可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朝代,“唐人”至今成为海外华人的代名词,“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文治武功的唐太宗李世民堪称千古一帝。太宗三子郁林王李恪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太宗曾曰:“此儿英果类我。”本欲立为太子,为国舅长孙无忌所反对,不仅未继承大统,在太宗驾崩后,还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郁林王虽被人害死,但他的子孙却繁衍昌盛,人才辈出,在有唐一代历任宰相、文武大臣。至唐末李衜弃官隐逸于江西修水之磨刀,有子四人:轩、辕、軿、辂。此四房由江西发展至鄂东南,而发展至全国,乃至海外,子孙昌盛,人才济济。轩公次子德淮公派下,通公、文公父子先后任宋朝参知政事(副宰相),翰林学士,官至平章事(宰相)。至宋末,季八公自南昌提兵率属至麻城抗金,遂安家于麻城。元朝时,省一公,讳达,诰赠通奉大夫,由麻城坝上迁居蕲春永福乡,后世以公名命此地为李达冲,子子孙孙,世居于此。

正如诗仙李白的诗句所云:“我李百万叶,柯条遍神州。”愿我李氏子孙万世万代繁衍昌盛,为我中华民族,为我伟大祖国贡献更多杰出人才。

作者:123.112.208.*   回复:2   发表时间:2008-09-19 18:56:33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李氏源流浅说李

宋元之际,因战乱固始民多逃离。明建文元年(1399年)三月,泉州黄廷端撰《李母刘氏墓志铭》记载,“李之先世曰光州固始移居泉之惠安白奇乡”。刘氏名福奴,其夫李吕礼,子英瑶、英福。吕礼祖千五、父千七,孙宁孙、宁奴、宁从。

“远祖是河南光州府固始县人,宋末元初荡乱之际,干戈扰攘,迁徙来闽,卜于泉州清源山之麓家焉。一世未载名,迨二世金童公来惠肇基,为白奇之始祖。生有四子,孝、悌、忠、信。分作四房:东庵、东埔、西厅、后壁。及后,有一房出祖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塘头居住。”现居玉环坎门镇是福建惠安迁过来的.现有5万人姓李.欢迎李家族人联系我13906545288有那位知道/我的联系方式13906545288.qq513885744欢迎李家族人联

作者:123.97.57.*   发表时间:2011-02-15 02:01:31

[回复] 回复李氏源流浅说李

请李姓族人。或知情人,知道定天明文秀,长发積善餘。的排行者与我联系。谢谢。手机;13008382000
。发短信我回电话。

作者:183.69.41.*   发表时间:2011-04-14 23:58:42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