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68995次
5人
36个
130个
702人
59部
上官的来源:据《天水郡上官氏源流》、《辞源》记载:姓上官者系黄帝后裔,出自芈姓。黄帝第五代孙陆终,生六子,其中第六子季连为芈姓。季连之子附叙被封于熊。附叙生子为穴熊。穴熊的后裔鬻熊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老师。后代以熊为氏。周成王时代,朝廷选拔和敕封文武贤能之士的后代,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封于楚,属子爵,子孙仍以芈为姓。至周桓王时代,已九传至熊通。熊通见周室懦弱,诸侯纷起,不听周天子号令,遂有僭号称王之志,以威力制服诸侯,于公元前740年,自立为楚武王,定都于郢。楚武王十六世孙楚怀王。楚怀王的第二个儿子子兰于公元前298年封为上官大夫。上官是楚国的名邑(地名),天水是子兰居住的地方。古代以邑为氏,以居为郡。子兰后裔遂以上官为姓,以天水为郡,奉子兰为上官始祖,这就是天水郡上官氏开源的来历。?? 从东周列国纷争到春秋战国离乱,上官氏一脉世系,难以考查。有据可查的应为汉朝时出现的上官氏杰出人物上官杰,在汉武帝和汉昭帝时代做高官,拜左将军,封安阳侯。上官杰的后裔上官胜生二子:一个叫上官茂,居住上封,号西祖;另一个叫上官先,居住洛阳陕州,号东祖。迁移福建姓上官者为东祖之后裔。东祖上官先的后裔中的杰出人物为唐代的上官仪。官的来源: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七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 寻根溯源 官姓来源有四:1、据《姓源》所载,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2、据《姓苑》、《左传》所载,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姓。3、由关姓改姓而来。据一九七六年台东所修《官氏族谱》所载,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关膺,于黄巢起义时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改姓官。4、出自他族。新疆锡伯族官加(关佳)氏汉姓为官;今满、仫佬、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刘定公夏。周代人,周大夫刘康(一说为刘康公)之子。刘康史无记载,刘康公为春秋时人,其事迹见于《左传》。刘定公夏可能夏为其名,其它不详,后世官姓有尊其为始祖的。 繁衍播迁 官姓之具体得姓地不详,但其得姓于北方应无疑问。这支得姓于北方的姓氏后世却昌盛于南方,由于官姓在产生以后一直表现的很沉寂,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宋元,故官姓早期之繁衍情况令人难知其详。据《姓苑》所载,官姓郡望为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郡望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产物,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表明在古时官姓曾长期繁盛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另外,有资料讲“官熙,宋时平度州上蔡人,州巨族”,表明宋时在平度州上蔡(今山东平度)一带也聚集着官姓大族。宋元之际,在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北方省份均有官姓人家,而在南方的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官姓已经广布,且人口众多。据台东《官氏族谱》载,官膺本姓关,解良人,黄巢起义后,携祖母避居宁化石壁,改姓官。元至元间,遭祸乱,其第四代孙四兄弟,官耀迁广东大埔,官擢迁福建诏安,官跃迁广东海丰,他们的后裔又陆续迁往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明初,山西官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山陕豫等地之官姓渐有西入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者。而广东、四川、湖南等地之官姓渐有徙居广西、云南之地者。明末清初之湖广填四川,则有两湖之官姓入居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平度一带之官姓则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历民国而今,官姓在全国散布之地愈广。如今,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官姓约占全国汉族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先在由于各地方的家谱资料缺乏.造成很多家族没有家谱!没有家谱也就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来源!很多小部分的官姓只好和自己地区旁边有家谱的官姓合族.也造成许多真正的单官姓不知道自己祖先真正的来历.我在网上看过上官秀岩老先生发表一篇文章说关改官和东阳堂和天水堂两堂是同一个祖先.我认为这一说法还有欠妥之处.台湾的家族人现在还在说自己是关改姓而且别人的家谱记载的很明确.不承认自己是关改官不能否定官姓中没有关姓所改的.在一个就是东阳堂只事.明确的说东阳堂和天水堂是二回事.我们的家谱上所记载的说我们系出东阳!东阳姬姓而上官的呢望出天水出自芈姓.不提别的就芈姬二姓来说.根本就是二回事情.所以说东阳和天水堂是如出一辙那是错误的.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多的错误不排除人为更不排除历史.在如今我们有这个条件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们就不能一直错下去了. 这是湖北赤壁和湖南岳阳的单官家谱所记载的来源.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官和上官是二回事情.(?从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乎天者自生,生而不已。本乎祖者亦世,世而相承。维我官氏系出东阳,东阳姬姓也!自周成王破玉分封,肇基於唐赐之以密须之鼓阙巩之甲唐叔虞子燮改号日晋。传至昭侯叔父成师於曲沃。武公灭翼以宝玉赂周西王(胡齐)遂有晋国周之宗盟载在史册。无如子孙蕃衍俞繁俞别,俞远俞忘。厥后赐姓受封。以官为氏夫。官氏乃唐叔之后则晋公只苗裔无疑矣!幸而天未灭晋必将有后.至宋明两朝有谦(官鉴)廉(官廉)二公出焉。书院佐役石鼓之芳声莸存景州勘田访民之德政尚在。此非徒为炳炳朗朗故意侈谈者抑史臣珥笔而书班班可考也於戏继往者已远,开来者未兴。此际之纂修实属创建。若我辈不为而矣后人为之。诚恐后人而复矣后人也不亦良可悲乎!)
作者:221.218.40.* 回复:0 发表时间:2008-09-21 12:18:0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