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AI  

03-05

217215次

3人

6个

70个

704人

8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http://www.docin.com/p-45503012.html
http://www.docin.com/abb233
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由艾东尧先生撰写
大家可以任意下载无病毒,共有149页内容全面详细,供大家修改有建议再告知艾东尧先生。艾东尧 <ady121@163.com>

作者:艾氏   回复:26   发表时间:2010-03-10 09:11:11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经分析,上述两处的君瑜是同一人。其根据有二,一是籍贯相同,都是江西永丰;二是,活动年代相吻合,君瑜若于1099年中进士,郡守已知其名,此后郡守闻知君瑜孝顺母亲,便奏报朝廷,约于1108年下诏令其回家。两文的要旨不同,各取所需,《艾氏原始》记其功业,而《中国人名大辞典》记其孝道。本文则合二为一,既记其功业,又记其孝道。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其胞兄君潮生于宋祥符2年(1009年),君瑜若于1099年中进士,设此时30岁左右,则君瑜生于1069年前后,兄弟二人相差60来岁,不大可能。君瑜中进士的时间似应在1040年前后;君瑜若于1040年中进士,则距1108年近70年,也不大可能。或许有两个君瑜,待到永丰查阅族谱后方可确定。
2009年4月16日到永丰县八江乡华溪艾家村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该谱书详细地记载了襄公的生平事迹:“襄,字君瑜,号乐天,宋祥符5年(1012年)3月15日生,宝元2年(1039年)进士,任鄂州司户。据邑志记载: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药以进,遂愈。母丧,庐墓3年,哀毁逾礼,服除不改。监司郡守以事闻,上嘉之,命复其家。皇祐5年(1053年)7月16日殁。”这说明“两处的君瑜是同一人”的推论是正确的,但是《艾氏宗谱•艾氏原始》关于君瑜中进士的年代和《中国人名大辞典》关于君瑜为其母守墓的年代都是错误的。这也是一种巧合,如果有一处是正确的,我便无法得出“上述两处的君瑜是同一人”的推论。用其兄君潮生于宋祥符2年(1009年)6月12日相印证,谱书的记载无疑是正确的,故先贤名录中君瑜的生平事迹以谱书的记载为准。

注21:庆长、庆增兄弟可能是钦文的孙子
《至顺镇江志》19/23记载,南宋名医艾钦文之子谦是举人,其二孙皆中进士。没有注明二孙的名字。
《至顺镇江志》18/16记载了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生平事迹,兄弟二人皆进士,没有注明二人之父和祖父的名字。
经过分析,本人推断,艾钦文的两个孙子可能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其理由有三:一是按钦文、谦、庆长和庆增兄弟活动的年代看,似是祖孙三代人;二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同是进士,满足钦文“二孙皆中进士”的已知条件;三是钦文的籍贯为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其子谦的籍贯为丹徒(今镇江市),庆长和庆增的籍贯为金坛(今江苏金坛县)。虽然他们的籍贯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钦文及其子谦的籍贯为镇江府,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籍贯为金坛县,但是,当时金坛县隶属镇江府,也可能是不同作者在写籍贯时选择了不同级别的地名,前两人的籍贯选取了府级地名—京口或丹徒(均为镇江府治),而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籍贯选取了县级地—镇江府金坛县,实际上他们可能都是镇江府金坛县人;也可能是他们都是镇江府人,庆长和庆增兄弟后来迁徙到了金坛县,遂为金坛县人。上述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庆长和庆增兄弟到底是不是钦文的孙子?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9年10月19日在镇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查阅《至顺镇江志•郡县表》获悉,金坛县在宋朝时隶属镇江府,而今归常州市。故在镇江市没查到《金坛县志》,只好再到常州市查阅《金坛县志》。《金坛县志》记载,金坛籍人士在历代科举中登第者228人,其中竟无庆长和庆增兄弟二人。试图通过查阅《金坛县志》了解庆长和庆增兄弟二人的更详细情况,以弄清他俩是否是钦文的孙子的意图落空了。不过,在《至顺镇江志》中查到了庆增之子去病的生平事迹:“仕宋承信郎,镇江府节制司准备差遣。归附(元朝)初,授西津巡检,掩骼埋胔以千计;道旁病锇者,给以粥、药,全活甚众。迁金坛、溧阳、武康主簿,除承事郎、衢州路龙游县丞。子坚,试郡曹,大德丁未岁饥疫,奉府檄赈饥民,瘗(掩埋)遗骸,具著劳绩。授丹阳县儒学教谕,以父荫入仕。”从去病对“道旁病锇者,给以粥、药,全活甚众”和其子坚“奉府檄赈饥民,瘗(掩埋)遗骸”分析,父子二人似都会医术,好像是名医钦文的后代。在上述三条理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理由。由此推断,去病之父庆增兄弟是钦文的孙子的可能性很大。究竟是否?希望他们的后裔出面予以澄清。

注22:〈艾氏原始〉考证
江西修水征村艾氏宗族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修成的《艾氏宗谱(四修)》转载的《艾氏原始》是一篇记述艾氏源流的重要文章,因无作者名和成文时间,不知为何人在何时写成,特作如下考证:
1、作者:应是江西永丰艾氏宗族后裔,其活动年代与先贤艾朴(号阳溪)同时或稍晚些,明嘉靖41年(1562年)至万历19年(1591年)间,是其主要活动时期。
2、成文年代:从文章的内容可以推断出大致成文年代。该文记述的人物中,湖南平江艾穆是最晚者,该文未记载穆公于明万历19年(1591年)擢升右僉都御史的事迹,说明该文写于1591年之前;记载了穆公于万历11年(1583年)“累官至光禄寺少卿”,说明该文写于1583年之后。可以断定该文写于1583—1591年期间,距今已有400多年。
3、该文的重要价值
3-1、历史价值
该文记载了39位永丰艾氏先贤的功业,入选本文历代先贤名录者31位,其中23位是史书和其他资料中查不到的,约占历代先贤总数182人的12.6%。
永丰艾氏宗族及其外迁后裔所出历代(唐、宋、元、明、清)先贤名列艾氏各宗族之首,其中永丰县35,米脂县25,还有平江的艾穆和上海川沙的可久,共62人,约占艾氏历代先贤总数182人的34%。(见编者按)
该文还简要记载了该宗族自北宋中期(1068年)至明万历19年(1591年)500多年间的迁徙情形。
仅以上两点可见,该文在记述艾氏源流方面填补了史书的空白,保存了一支重要艾氏宗族—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永丰一都艾氏宗族的历史资料,记载了这支艾氏宗族自宋朝中期(1068年)至明朝万历19年(1591年)500多年间的迁徙情形和39位先贤的功业,其重要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2009年4月16—17日,我到永丰县八江乡华溪艾家村调研,认真地查阅了《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31位入选本文历代先贤名录者,只有修、文学、南亩3人未查到,但新增了5人:元2、继、潮2、子仁、翰,也许遗漏的3人是新增的5人中同人异名者。这说明《艾氏原始》确实是一篇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而且,其作者应是江西永丰艾氏后裔,因为外宗族的人是无法看到《永丰艾氏族谱》的,也就是说,是无法知道这39人的生平事迹和族人迁徙情形的,因而是不可能写出《艾氏原始》的。不知以海清公为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是如何得到《艾氏原始》一文的?为了避免同人异名者重复出现,决定以《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为准,在“历代先贤”中加进元2、继、潮2、子仁、翰5人,删除修、文学、南亩3人。
3-2、现实价值
该文记载了永丰艾氏宗族后裔的迁徙情形,为其外迁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重要线索。有为在《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姓源考略》中称,米脂“小艾”始迁祖旺公原名贺老二,原籍安徽,为避仇人杀害逃至山西,后见米脂风情地貌俱佳,遂落籍米脂。我曾打算在“艾姓起源”一节中单列一支:“贺改艾”。当我读到“景泰三年,一枝问追(迁)陕西米脂”时,尤其当读到“又据阳溪公寄永宗派云:徙陕西派希淳,嘉靖中进士,兵部侍郎;杞,嘉靖中进士,副使;梓,嘉靖武进士,总兵”时,如获至宝,激动异常。我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一信息是可靠的,以这一信息为线索便可弄清米脂“小艾”的源流。阳溪公即本文“历代先贤”名录中的艾朴,与希淳公是同年进士;阳溪公以县令擢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升十三道总都御史,与希淳公同为朝廷大官,又是同宗宗亲(阳溪公为中庸公第21世孙,希淳公可能是中庸公第22 世孙),两人一定是好朋友。上述信息肯定是阳溪公从希淳公口中得知。希淳公是米脂艾氏第4代裔孙,从始迁祖旺公到希淳公之间只相隔2代,旺公约殁于1488年,希淳公生于1514年,两者只相隔了26年,到希淳公于1531年中举,也只相隔43年,希淳公对其曾祖父的生平和来历等虽不能说是了然于胸,但应该是相当清楚的,他提供给阳溪公的信息应是准确无误的,是相当可靠的。而且,文章中提到的“景泰三年”,即1452年,与有为在《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人口与迁徙》中所说“旺公于1465年入籍米脂”基本相符,期间的13年为旺公从永丰到安徽,自安徽迁山西,再从山西徙米脂所花的时间。阳溪公历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十三道总都御史,他在1566年(梓任总兵的年份)后写信回老家永丰,向与米脂艾氏宗族同一支派的永宗派报告了从希淳公口中得到的信息。《艾氏原始》的作者将这些信息写进了文章之中。我看到这条信息后,便打算去永丰调研,并托东乡县经贸委主任艾国平与永丰县经贸委联系,请他们帮助寻找艾氏宗亲,可惜未能如愿。我一回到沈阳立即给有为写信报告了这一喜讯,因为我知道,有为知此信息后会比我更高兴。如果找到永丰艾氏宗族后裔,只要查阅老谱书,找到永宗公支派,即可弄清陕西米脂“小艾”的来龙去脉。到那时,有为就会重写《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艾氏姓源考略》。我早已给永丰县地方志办公室和艾氏宗亲去信,可惜至今(2009年3月底)未见回音。
弄清米脂艾氏宗族与永丰艾氏宗族的渊源关系是我二赴江西调研的重点之一。2009年4月16-17日,我认真地查阅了《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遗憾的是,既没有查到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也没有查到《艾氏原始》一文。我当时想,于1583—1591年之间修成的《永丰艾氏族谱》应该刊登《艾氏原始》一文,也有可能收录了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我期望看到尽可能早的老谱书,可是于1998年参加过续谱的月启说,不知哪里保存有老谱书。所幸的是,查到了《艾氏原始》中提及的一个人:永宗。谱书记载:君琠公派下总第19世(中庸公第17世孙)复安,生于明洪武15年(1382年),生子一:贞保;贞保生子一:永宗,生殁葬缺。永宗以下没有传人。按每两代相隔25年计,永宗当生于1432年前后,到问追于1452年迁米脂时20岁左右。按年龄分析,也许旺公、问追同永宗是堂兄弟,同为中庸公第19世孙。《艾氏原始》中提及的另一个人名问追,没有查到此人,但中庸公第19世孙中有多名以问字为班辈的人,如《永丰艾氏族谱(七修)》主编名问仁,说明“问追”其人是存在的,只是没有收入谱书中。永宗和问追都是中庸公第19世孙,是同一支派兄弟。也许旺公兄弟中一人名问追,一人名永宗;也许为躲避仇人耳目,永宗或问追改姓易名,对外声称姓贺名旺,对内仍姓艾却名旺。问追、永宗、旺公已外迁,与老家失去了联系,老家修谱时无法将他们收入谱中或者生殁葬缺。如果说能够从修水《艾氏宗谱》中找到《艾氏原始》的话,那么只有从1583—1591年间修成的永丰谱书中才有可能找到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这封信是确定米脂艾氏宗族与永丰艾氏宗族渊源关系的最直接证据。期望永丰艾氏宗亲,尤其是西房子孙尽最大努力找到尽可能早的老谱书,查到阳溪公寄永宗派的信。只要找到这封信,米脂艾氏宗族与永丰艾氏宗族渊源关系就会迎刃而解。如果查不到这封信,则寄希望于查到外迁名录中有问追或旺公等人的名字。令我不解的是,没有查到1583—1591年间的族谱序言,第四修在1501年,第五修为1745年,其间相隔了245年。对于人才辈出、历代人才济济的永丰艾氏宗族来说,相隔245年才续修族谱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查阅朴(阳溪)公世系录时发现,不仅朴公的生平事迹十分详尽,而且画有朴公肖像,这不像是朴公去世后150年的人所为,而是与朴公同时或稍晚的人所为。据本人推测,永丰艾氏在1583—1591年间续修了族谱,与此同时撰写了《艾氏原始》一文,《艾氏原始》是族谱首卷中的重要文章,族谱主编可能就是《艾氏原始》的作者。
2009年3月10日收到湖南平江艾氏第27世孙隆辉发来的邮件,文中说,该宗族源流曾有混淆,一说是中庸公后裔,一说是海清公后裔。《艾氏原始》极有助于弄清该宗族源流的真相。据我对《艾氏原始》和先贤穆公撰写的《熟宾公传》综合分析,平江艾氏应是中庸公后裔。
编者按:湖南平江艾氏已确认本宗族是永丰艾氏外迁后裔,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否确是永丰艾氏外迁后裔,尚未得到这两个宗族的回应,有待进一步研究。2010年1月18日重读张正明先生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序中转述了《艾可久墓志铭》中的一段话: “艾之先,家江西抚州。自明初而别,一徙陕西米脂,一徙江苏松江北郭,其地因名艾家桥,是为始迁祖舟梩公。”由此段话可知,可久公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宗族与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同宗,祖籍同为江西抚州,但未说明是否是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艾氏原始》写于1583—1591年间,先贤朴(阳溪)公还在世,《艾可久墓志铭》写于可久公去世时的1593年或1594年,二者成文前后相距不到十年,二文所记载的史实应该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将《艾氏原始》关于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永丰艾氏外迁后裔的介绍与《艾可久墓志铭》中的这一段话联系起来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究竟是否,最终应由陕西米脂艾氏、上海川沙艾氏和江西永丰艾氏确认。

为了便于永丰艾氏外迁后裔寻根问祖,将我从《艾氏原始》中摘录的一部份附于后。
附件:《艾氏原始》摘录及注释
“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孔仕齐为大夫,食邑于艾,遂为艾氏。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其在永丰滑石,分吉水、新淦、乐安、临川者,成都派也(注解1)。滑石中庸公者,以赀雄,称十万公,讳正己。五季间,由陇西徙永丰一都滑石滩,遂家焉(注解2)。生四子,列为东西南北四房。长冲霄,东房祖,传25世内,讳宗,任东平教授,遂家焉,后徙上海(注解3)。次冲虚,西房祖,生五子:长夭,次君潮,居滑石滩后,景泰三年,一枝问追(迁)陕西米脂;三君瑜,生三子,次广,居冷陂,后十世内一枝徙浙江定海,即今虎山派,一枝徙平江,十九世内,又一枝徙平江;四君珪,生三子:长宪,元祐庚午徙新淦渐源;五君琠,生一子,曰宣,虔化令,熙宁中徙乐安望仙源。三冲和,南房祖,子孙居永丰一都南房。四冲汉,北房祖,子孙居一都江口。
至考历代簪缨,则东房子孙泰伯(注解4),天禧中乡荐,京山令;召伯,临川教授;观,祠部郎中;修,新淦教授;遵,虞部郎中;震,至和进士,衡山令;宗,太平教授;琠,绍圣进士,常山令;文学,隆兴中韶州刺史;龙,大观己丑进士。西房子孙君潮,庆历中拜大理评事,迁岭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国…… 璧,治平进士,保昌令;襄,字君瑜,元符己卯进士,鄂州司户;宪,嘉祐进士,洪州团练使…… 节,绍兴进士,翰林直学士、承正郎;居中,绍兴进士,宣城令;益,嘉定进士,虞部郎中;养蒙,淳熙进士…… 惟有,绍兴进士…… 南亩,进士,知县…… 广,永乐乙未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改授给事中,差广东巡抚,升大理寺副…… 朴,号阳溪,嘉靖乙未进士,河南道御史。南房子孙君琦,庆历进士,汉阳令。北房子孙冲汉,天圣中登科,官司户;公立,熙宁中进士,嘉兴令;国泰,绍兴中进士;麟,嘉定中进士,山阴令 …… 必正,进士;应,嘉定中进士,衡州尉;守义,熙宁中进士。又据阳溪公寄永宗派云:徙陕西派希淳,嘉靖中进士,兵部侍郎;杞, 嘉靖中进士,副使;梓,武进士,总兵。其上海派,可久,嘉靖进士。 ……平江派穆,嘉靖戊午乡荐,累官至光禄寺少卿 ……。”
注解1:经查《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获悉,中庸公第10世祖德容公始占籍应天府(今南京市),因第9世祖朋澄和朋清兄弟获重罪,抄籍,全家30多人逃离应天府,流落到江西吉水县。自第10世祖德容公至曾祖父仲信公等全家族均居江西吉水县,仅仅祖父爽公一人由吉水县迁甘肃陇西,生子一:贞,贞生5子:正心、正意、正己、正模、正德,长、次、四、五子留居陇西,三子正己,字中庸,于974年外出经商,经四川成都,同年到达永丰一都滑石滩,遂定居于此。由上述可知,中庸公仅仅是经商途中路过成都,短暂停留而已,并没在成都留下自己的子孙,根本不存在所谓成都派,而且,仅仅爽公一人迁陇西,家族大多数人留居吉水县,因此,后分陇西、成都二派无从谈起。应该说,中庸公的原籍为江西吉水县,祖籍为江苏应天府,而非甘肃陇西。(编者按:经查阅地名辞典,永丰县境原归吉水县,于北宋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分吉水县置。可见,中庸公于974年应是回到原籍吉水县一都滑石滩,而不是永丰县一都滑石滩,因为当时还没有永丰县。)
注解2:中庸公于974年回迁江西吉水,应是于宋朝初而非五季(907-959年)期间由陇西迁吉水。
注解3:经查《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获悉,宗为中庸公第5世孙,《艾氏原始》误为第25世。
注解4:以中庸公为第1世,文中所列中庸公子孙的世次如下:第2世冲霄、冲虚、冲和、冲汉;第3世泰伯、召伯、君潮、君瑜、君琦、君琠;第4世遵、璧、宪、宣、公立;第5世观、震、敬内;第6世琠;第7世龙、潮(安民)、国泰;第8世节(鼎);第9世居中、潮(直润)、守义;第10世养蒙、必正;第11世惟有、益、麟、应;第17世广;第20世穆;第21世朴。
《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以爽公为第1世,中庸公为第3世。本文中均以中庸公为永丰艾氏宗族的始祖,即第1世。所以,本文中各人的世次与族谱中的世次相差2。

注23、上联“祖孙双进士”典出明朝希淳公与其曾孙毓初公先后考中进士。下联“兄弟两贤儒”典出明代学者自新和自修兄弟俩均精通理学,自新尝纂《希圣录》,得宋儒宗旨;自修尝纂其要,著有《理学纂要》,学者皆从其说。事闻于朝,旌曰:“当代贤儒”。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2 15:11:17

[回复] 回复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注24、此联由米脂艾氏后裔有为推荐,为陕西米脂艾氏宗族第12世孙、清嘉庆7年(1802年)进士、文林郎肇端公为宗祠题写的17字长联。此联的主旨是,米脂艾氏宗族自从希淳公于1535年考取进士后,百余年(泛泛而论,实际上是两百多年)来之所以人才辈出,后代能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功德,关键是重视并下气力培养和教育子孙。

注25、此联为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外迁后裔—湖南东安县新圩艾氏宗祠的楹联,作于1920年前后。其中的“北应”指新圩艾氏宗祠所在地,当时名称北应乡,“东乡”指湖南永州竹溪艾氏的祖籍地—江西东乡县。原联为:
族开北应长流水
派衍东乡世泽长
2009年11月21日偕《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会长寿元和副主编上真等6人访问新圩艾家时,交谈中听小高叔背诵出此联。本人听后顿足道:“两年前若得悉此联,岂不能省我许多思虑和考证时间!”因为下联明确注释了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祠的堂号—东乡堂的由来,指出江西东乡县是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的祖籍地,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是江西东乡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上真叔说“长流水”对“世泽长”不大工整,本人也有同感,便建议将“长流水”改为“家声远”。上真叔说“家声远”对“世泽长”贴切,无论是词性、词义,还是音韵,都对仗工整。小高叔等新圩艾氏宗亲也无异义,但小高叔希望保留原联,故在此录出作为备忘录。

注26、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与张正明先生商榷
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川沙艾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由来,旧谱存二说……俱属晚出,全无实据,碍难信从。《姓氏考略》以为艾氏之先远在夏后之世,尤为无稽。今考,艾氏之先,实出犹太。”还加按语称,“一赐乐业者,今译以色列也。一赐乐业改汉姓虽在元明之际,但来华不久即以汉字译犹太姓名如俺都剌者,后乃有俺氏,艾氏亦然,故《百家姓》有艾氏,而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 张正明先生是上海川沙艾氏第17世中信公之外甥,第18世民言之表兄,自称是清华大学潘光旦先生的学生,治史成癖。民言认为表兄是学历史的,言必有据,对张正明先生的上述观点深信不疑,也认为老谱书对本宗族源流的叙述是错误的,认定川沙艾氏是犹太人后裔。如果只是民言认定川沙艾氏是犹太人后裔,本人不便多加评论。但是,张正明先生的观点是“艾氏之先,实出犹太”,“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这是对整个艾氏源流的认定。对于这一明显有悖于历史事实的观点,本人实难苟同,相信大多数艾氏宗亲也难以接受。
史实胜于雄辩。据有关资料称,在北宋中期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其祖先在公元前2世纪70年代离开本土,流徙到印度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1100多年后,于11世纪中叶遁海道东进,到达中国,散居于都城汴梁(今开封市)、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以开封为最多。这就是说,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在公元1050年前后。此前果真如张正明先生所言“无艾氏踪影可寻”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我在“艾姓起源”中列出的艾姓得姓始祖汝艾(夏少康帝时期)、江西修水艾侯国国君艾侯(商朝晚期)、山东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子(周初)、山东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孔(春秋晚期)、吴公子庆忌的后裔以出居城名艾为氏(春秋晚期)、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南北朝时期的公元496年)等支艾氏起源均远远早于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后,而且均有史可考,并非如张正明先生所言‘全无实据’的无稽之谈。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我在“历代先贤”中列出了44位先于公元1050年的艾氏历史名人,如战国时的艾子、唐朝的艾敬直、五代至宋朝初的艾颖等等,他们的名字均可在史书或典籍中查到,又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再则,居民的居住地往往以居民的姓氏为名,上古和中古时期有多个以艾为名的地域,如今河南汤阴在商朝武丁帝时称艾国,在春秋时是卫国的艾城;今江西修水在商朝晚期称艾侯国,东周平王封为艾子国,春秋时名艾邑,秦汉时置艾县,艾侯国的都城龙岗坪在宋朝时名艾城;今山东莱芜市—沂源县一带在周朝至南北朝时有艾邑/艾陵/艾山,至今仍有绵亘数十里的艾山;今山东郯城县至江苏邳县间有艾山,南北朝时东魏置为艾县;还有许多以艾命名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如江西武宁县县城在“文革”前名古艾镇,永修县县城曾为艾城镇,浙江建德县寿昌镇在北宋时有艾原、艾水等等,许许多多以艾命名的地名是艾氏先民们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又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我在“艾姓起源”及其相关注释和附录及“历代先贤”中对以上史实作了详细介绍、考证和论述,毋需赘述。
至于张正明先生认为因有犹太人艾姓的出现,《百家姓》中才有艾氏,则是历史常识性错误。因为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之前,《百家姓》就已经问世了。《辞源》对《百家姓》作了注释:“村塾杂字书,以姓氏编成四言韵文,其数有百,故名。书无编者姓氏。通行本共472字。宋朝王明清《玉照新志三》云:‘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鏐)而下后妃。’”经查《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获悉,钱镠受后梁太祖(908—911年)之封,始称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国王,到978年钱俶献两浙诸州于宋朝,吴越国亡。由此可知,最早的《百家姓》成书于宋朝建立的公元960年至吴越国灭亡的978年之间,比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后早70年以上。艾氏在最早的《百家姓》中位列第334位。这足以证明,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艾姓在国人中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致使编著《百家姓》的、偏居一隅的吴越国无名氏都能将艾姓列入《百家姓》中,而不是什么“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更不是因有犹太艾姓的出现,《百家姓》中才有艾姓。
为了证明川沙艾氏确系犹太人后裔,张正明先生将“先世居江右”解释为“即进西洋布之犹太人留居汴京也。” 即将川沙艾氏的先世认定为留居汴京的犹太人。这里涉及一个地理概念,即“江右”究竟指的是哪个地域?张正明先生认为“江右”指汴京。我们知道,汴京位于黄河南岸,即使要区分左右,也只能说是 “河右”,而非“江右”;顾名思义,“江右”一般指长江两岸的某一地域。《辞源》称:“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又云:“长江在安徽境内向北斜流,直达江苏镇江,这一水路两岸,唐以前有江西、江东之称。”《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解释:“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又云:“江右本指安徽芜湖、江苏南京市长江以西地区,后又为江西省的别称。” 《辞源》也云:“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后来称江西省为江右。” 《辞源》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都说唐以后称江西省为江右。由此可见,张正明先生认为“江右”指汴京是没有根据的。张正明先生又犯了一个地理概念性错误。《艾可久墓志铭》云:“艾之先,家江西抚州。”清嘉庆18年的《艾氏家谱序》云:艾氏“先世居江右。” 《艾可久墓神道碑》云:“公先世出抚州……先代从江右徙松江北郭。”《艾可久墓志铭》、《艾氏家谱序》和《艾可久墓神道碑》对上海川沙艾氏祖籍地的称谓与《辞源》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江右”的解释是一致的。这就是说,川沙艾氏的先世是家居江西抚州或江右的艾氏宗族,而不是什么留居汴京的犹太人。《艾可久墓志铭》由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王锡爵撰写,《艾可久墓神道碑》由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位于万历23年(1594年)撰写。王锡爵和张位是可久公同时代人,同为朝廷大官,他们对可久公的生平和家世了然于心,他们对可久公祖籍的认定应是正确无误、信而有征的。400年后的张正明先生武断地推翻了他们的定论,是经不起推敲的。我真诚地希望民言兄不要再受张正明先生的蛊惑,以免失足于数典忘祖的泥淖之中。
自诩“治史成癖”的张正明先生竟犯了上述简单的历史常识性错误和地理概念性错误,只能说明张正明先生对艾姓的起源和历史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考证和研究,不然就不会对大量的史实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以片概全。这不能不引起专业或业余的治史者们的高度警惕:一切历史结论应该建立在经过认真考证的史实之上,切不可自以为是,信口雌黄。

注27: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起止年代问题
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和张习孔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关于夏、商、西周的起止年代有较大差别。《中国历史年表》称:夏朝公元前2205—1766年,商朝公元前1766—1122年,西周公元前1122—722年,而《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夏朝公元前2033—1562年,商朝公元前1562—1066年,西周公元前1066—771 年;《中国历史年表》称,夏朝少康帝于公元前2079—2058年在位,而《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夏朝少康帝约于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二者相差211年;《中国历史年表》称,商朝武丁帝于公元前1325—1266年在位,而《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商朝武丁帝约于公元前1271—1213年在位,二者相差54年。据说,各代历史学家对周武王灭商的年代推算结果达数十种。柏杨和张习孔所依据的史料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给出的年代大相径庭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9年6月下旬,借阅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沈长云教授编著的《中国历史•先秦史》(2006年6月第一版)。该书采纳了近期的考古成果,认定夏朝公元前2070—1600年,商公元前1600—1045年,西周公元前1045—771年,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比较接近。本文中涉及夏、商、西周的年代,原来多依据柏杨著的《中国历史年表》,从2009年9月23日起,改为多依据《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少数参考柏杨著的《中国历史年表》和《中国历史•先秦史》。不管以哪个年表为主,都难免有相互抵牾之处。奉劝各位读者,对本文中涉及的夏、商、西周年代不要过于认真,知道大概时间就行了。
八、附录
附录1 相关的历代官职、勋阶、爵位名称及其品级
历代官职、勋阶、爵位名称繁杂,各朝不一,有些虽名称相同,但职权范围有别,品级也不一样。官职中分职官、散官、文官、武官、文官兼武官、教官、医官等。职官或职事官,即是有职守、有实权的官;散官,即是闲散、没有职事的官。散官称号表示官的级别,职事官称号表示官的职务。唐朝以散官定班次,以职事官定其职守。同一人所任职事官的品级与其所授散官的品级也许一致,也许不一致。散官按资而叙,职事官则由君主量才任职,故有时职事官品级高,而其散官品阶则较低,这一般是年富力强者;清朝也有高品阶之衔而任低品阶之官者,这一般是资格老而才中庸者。文、武散官各有多级,一般为18级,文散官名称为╳╳大夫、╳╳郎,如光禄大夫、文林郎,武散官为╳╳将军、╳╳尉,如振威将军、武毅都尉、昭武骑尉、奋武校尉等。
爵位在春秋战国时分卿、大夫、士三级,隋唐至宋多分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9等,明分为王—公—伯—子—男5等,清朝除了给宗室封王等爵位外,世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以上又各分三级)—轻骑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9等,还有滿语名称。
除了封爵外,自隋朝起,又加封勋官,勋阶的名称各朝不一,级别也多寡不一,隋分11等,唐、宋12等,明朝分文勋10阶和武勋12阶,如唐、宋的勋官名称及品级为:上柱国(正二品)—柱国(从二品)—上护军(正三品)—护军(从三品)—上轻车都尉(正四品)—轻车都尉(从四品)—上骑都尉(正五品)—骑都尉(从五品)—骁骑尉(正六品)—飞骑尉(从六品)—云骑尉(正七品)—武骑尉(从七品)。
介绍历代官制的书籍也很多,辽宁省图书馆有7套,对历代官职、勋阶、爵位的解释大同小异,但也有少数不一致之处。
本附录只选取本文中涉及的官职、勋阶、爵位及其品级;不按部门或品级大小为序,而以在本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同一朝代同一官职、勋阶、爵位,只在第一次出现时列出一次。主要参考资料为《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辅以另外6部辞典。本文引用史书或其他典籍涉及的少数官职、勋阶、爵位名称,上述辞典没有标注出对应的品级,本附录只好避而不提。
本附录列出文中涉及的官职、勋阶、爵位及其品级,其目的是让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艾氏历代先贤所建立的功业大小及得到的相应褒奖级别。

 大夫:殷、周至战国官爵名。周代贵族爵位分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名。秦汉时期爵位分为二十等,大夫为第五等。比照九品十八级官制,大夫的品级比正三品。
 四门博士:教官名,北魏太和20年(496年)始置四门博士,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及有才干的庶民子弟。北齐为正九品上,唐朝为正七品。
 牙门将:武官名号,简称牙门。魏、晋皆五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用以取代旧建威将军,地位较前低。南朝宋之建威将军为五威将军之一,四品,北魏亦置,从四品。南燕与北魏同时,南燕牙门,当为从四品。
 南北朝太守:上郡正四品,中郡正五品,下郡从六品。南燕东平太守可能是正五品。

 唐朝翰林学士:专掌内命诏敕,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由于亲近皇帝,得闻密命,故权任极重,时人目之为内相。唐代翰林学士大约6人。宋朝正三品。
 唐开封府事:府的长官,唐称府牧或府尹,宋朝以京官充任,称为知某府事,简称知府。唐府牧从二品,府尹从三品。
 唐朝奉大夫:文散官。宋朝从三品。
 唐州司马:大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从六品下。
 唐朝议郎:正六品上。
 唐御史大夫:御史台长官,正三品。
 唐州长史:大州从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
 唐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下
 唐上柱国:十二等勋级中最高一等(十二转),正二品。
 唐治事别驾:州职官,刺史的属吏,上州从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州从五品;都督府别驾,正四品。
 唐工部侍郎:工部次官,正四品。
 南唐浙西判官:判官为节度使司副长官,品秩自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
 南唐江都少尹:唐朝设置,为都城或地方重要府级行政副长官,从四品下。
 后周左散骑常侍:掌侍奉规劝,备顾问应对,为皇帝侍从官。唐朝属门下省,正三品下;后周从九命,比从一品。

 宋工部侍郎:从三品。
 宋虎贲校尉: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正五品。
 宋安抚使:隋朝有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的兼职,由二品以上官员担任。唐朝前期临时派大臣巡视各省,负责处理省或路一级地区的军民事务,称安抚使。宋朝则为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官员,称安抚使或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有“帅司”之称。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由二品以上官员充任时称安抚大使。
 宋都总管:守郡官。宋英宗时将都部署(隋唐时为行军统帅,宋时为地方的军事长官)改称都总管。宋朝某些军事要地以知府、知州等地方官兼马步军都总管之职,掌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事,督捕盗贼,肃清治安。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一路管辖多府,故路都总管的品级应在四品以上。
 宋太常寺少卿:掌管礼仪事务,从五品。
 宋户部侍郎:户部次官,从三品。
 契丹节度副使:宋节度使为从二品,与宋同时的契丹节度副使似是三品。
 宋观察使:正四品
 宋监察御史:正八品至正五品。
 宋转运使:宋朝在各路设转运使和都转运使,掌一路或两路以上财赋的收入、监察各州官吏。《中国历代官制辞典》注明都转运使管理两省以上,五品以上;各部《中国历代官制辞典》均未标明转运使的品级。根据艾仲儒由转运使擢升户部员外郎分析,员外郎为正七品,当时转运使的品级当为八品至从七品。
 宋太子洗马:东宫官,北魏四品上,唐从五品下。
 左谏议大夫:宋朝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之长,掌规谏讽谕。唐为正四品。
 宋司户:司户参军的简称,掌管户口等。
 宋大理评事:大理寺属官,从八品下。
 宋节度使:都督带使持节者。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剌史、郡守为其下属。从二品。
 宋节度使推官:唐朝始设。宋朝诸州幕职皆有节度使推官,负责审判案件。正七品至从六品。
 宋银青光禄大夫:散官,从三品。
 宋御史中丞:宋御史大夫不常设,只为加官,从二品;御史中丞为台长,从三品。
 宋上柱国:正二品。
 宋县令:正七品。
 宋团练使:地方武官,掌管本州军事,高于剌史。宋朝剌史为正五品,团练使似应是从四品。
 宋给事中:内廷官,备皇帝顾问。唐朝正五品,金从五品。
 宋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勘书籍,订正漏误。从八品。
 宋员外郎:宋朝设置六部24司,各司主官为郎中,次官为员外郎:正七品。考功员外郎是吏部第四司—考功司次官。
 宋兵部侍郎:兵部次官,从三品。
 宋节度判官:宋朝设置府、州、军、监等地方行政机构,军与府、州平级。节度判官,唐末五代藩镇佐属,位行军司马下;宋元丰改制,定为从八品。
 宋翰林直学士:从三品。
 宋剌史:宋朝政和以刺史为武官,正五品。
 宋吏部天官冢宰:吏部尙书的别称,吏部长官。冢宰即太宰,明朝称吏部尙书为太宰,因为吏部尙书居九卿班首,地崇权高。正二品。
 宋虞部郎中:隋唐后,郎中为六部24司诸司的长官,分掌各司事务,为正五品以上清要官。虞部为工部四司之一。
 宋枢密副使:后唐清泰元年(934年)置,宋朝沿置,枢密院副长官。宋朝文武宰相、副相合称“宰执”。宰相和枢密使为从一品,副相(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为正二品。
 宋礼部正奏:礼部尙书的别称。正二品。
 宋通义大夫:文散官名。正四品下。
 宋防御使:唐宋武官名。宋制,防御使官阶高于团练使,团练使高于刺史,似应是正四品。
 宋迪功郎:宋朝无此名,明朝迪功郎为正八品。
 宋司农少卿:正六品。
 宋朝议大夫:文散官名。正五品下。
 宋奉直大夫:宋朝无此名,明朝奉直大夫为从五品下。
 宋宣议郎:从七品下。
 宋儒林郎:正九品上。
 宋登仕郎:正九品下。
 宋教授:学官名。府学、太学设教授,负责教授生员。正七品。
 南宋太子中书舍人:东宫侍从官。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始掌职事,从七品。
 南宋翰林学士承旨:翰林院主官,正三品。
 南宋西台中丞:西台,御史台的别称,中丞即御史中丞。宋神宗元丰改制后成为正员职事官,从三品。
 南宋朝议郎:正五品下。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2 15:11:34

[回复] 回复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4、 需解决的几个疑难问题
钦文与庆长、庆增兄弟是否是祖孙关系?
上海川沙县孙桥镇艾氏宗族是否是江西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
查证四川泸县立石镇艾氏宗族7名明朝进士(述唐、魁兰、琏、大儒、仲儒、鸿儒、应龙)的真实性;
弄清四川泸县立石镇艾氏宗族8名元明清三朝同知以上先贤(起凤、锡龄、继禹、魁兰、锦州知州、应龙、应甲、景恬)的生平事迹;
立石镇艾氏宗族发迹于山西、河北北部一带还是江西?
解决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3支外迁后裔字辈中的错误;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疑难问题。



2009年10月10日

注:因需回湖南查阅永州竹溪《艾氏族谱》,以便弄清四川达县艾氏宗族的源流等原因,故增加了回湖南调研的历程;由于出外时间过长,天气已甚寒冷,因而未去山东济阳了。
附录6 艾姓的迁徙
2009 年5月8日查阅《百度贴吧•艾姓吧》,其中艾华于2007年8月6日发表的《艾姓起源、迁徙、郡望、堂号、字辈、名人》中的“迁徙”一节介绍了艾姓自秦汉以来的宏观迁徙情形,现抄录于下,供读者参考。
艾姓源起多支。先秦时分布于山东沂源和江西修水一带。历秦汉而降,艾姓逐渐离开祖居地,繁衍至今甘肃临洮、天水、河南平舆、河南洛阳等地,并在当地繁衍成大族,其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昌盛为艾姓陇西郡望、天水郡望、汝南郡望和河南郡望。北魏汉化改革后,由他族汉化而来的艾姓也繁衍于北魏之新都洛阳,与汉人艾姓相融合,使艾姓河南郡望鼎盛一时。此后隋唐,艾姓以上述地区为中心,逐渐播及北方诸省。唐末五代时,艾姓同其它中原人士一样大规模避乱南迁,进入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南方省份,并有一支远徙崇山峻岭的福建。宋元之际,艾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愈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艾姓迁入。明初,山西艾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中叶以后,渐有浙、闽、粤沿海之艾姓移居台湾。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有山东等地贫民伴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东北三省谋生,后主流北移至黑龙江流域。下传至民国,艾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艾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黑龙江、江西、河北、陕西等省为多。目前,艾姓人口列全国第259位。
附录7 关于犹太人中的艾姓
7-1、《百度—艾姓吧—艾姓起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犹太人艾姓的来历,现抄录于下,供读者参考。
犹太后裔中的艾姓。10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以色列经过丝绸之路来到宋朝首都开封。在接受了宋朝廷“归我中华、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约法三章之后,这些犹太人决定定居下来。开始有17个大家族,到现在只有7个姓氏:石、高、艾、李、张、赵、金,其中除了赵是宋朝皇帝赐姓外,其他姓都是根据原来的犹太姓氏转译的,例如李是“利末”的音译,而石和金则是犹太姓氏的意译。目前开封犹太后裔还有618人,其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开封,散居到了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成都、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2007.4.11)
7-2、网络文章《犹太回族源流》介绍,开封是犹太人在中国的最早聚居地。在开封居住的犹太人又称蓝帽回回。犹太人语言为希伯莱语,现在留居中国的犹太人已无人会希伯莱语。
利玛窦的手稿记录了开封犹太人的情况:16世纪末到17世纪早期,开封只有10—12户犹太人。据说,他们在此居住了五、六百年。利玛窦于1605年接待了一位声称来自开封的中国犹太人艾田。利玛窦的手稿还说,有大量的犹太人居住在杭州。
据1987年的统计数字,开封共有犹太后裔66户,159人,其中艾姓17户,32人。
注:利玛窦是意大利耶稣会天主教来华传教士。于明万历10年(1582年)来到中国广州,万历29年(1601年)到北京,在北京建立第一座中国天主教教堂。通中文,会汉语。不仅致力于传教,而且致力于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绘制世界地图,介绍全球有5个洲;同礼部尚书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皇帝很赏识他的远行和贡献,不仅接见了他,而且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在华30年,卒于北京。被视为将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的第一人,是早期来华传播西方文化的著名国际友人。
7-3、网络文章《艾姓犹太人—犹太人的经商智慧》介绍,犹太人进入中国始于唐代;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是在北宋中期。在宋朝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其祖先在公元前2世纪70年代离开本土,流徙到印度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1100多年后,于11世纪中叶遁海道东进,到达中国。散居于都城汴梁(今开封市)、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以开封为最多。宋朝时开封有犹太姓氏73个,大姓氏有17个,共500多家。《重建清真寺记》只提到7姓:李、赵、艾、张、高、金、石。
编于明崇祯15年(1642年)的开封犹太人家谱记载,当时有7姓8家:艾、赵、张、石、金、高和两家李姓;有男性453人。
明崇祯15年(1642年)9月,明军决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军,冲毁了开封犹太会堂,仅有200多户犹太人幸存,流落河朔。1662年重建开封后才返回。
1847年,香港基督教徒邱天生调查开封犹太人情况时,在日记中谈到了上述7个姓,其中的张姓和一个李姓已经湮没,只剩下6姓。
1987年统计,尚存犹太人6姓:石、李、艾、赵、金、高;共66户,159人,其中石姓64人,李姓42人,艾姓32人,赵姓11人,金姓7人,高姓3人。
1952年国庆节,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开封犹太人后裔艾凤鸣进京祝贺。
附录8 我国各历史时期移民情况
8-1、吴松弟著《南宋人口史》摘记
①、 北方汉族人民的3次大规模南迁
 西晋永嘉之乱时期(307—313年);
 唐安史之乱及五代时期(750—959年);
 北宋靖康之难后(1127年—1279年)。
其中靖康之难后的移民潮规模最大。
这3次北民南迁,对南方汉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晋永嘉之乱后南迁的边縁大致在今天的四川盆地中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和浙江中部。据谭其骧的研究,此次北民南迁潮中北民占迁入地人口的主体部分或1/3左右的移民密集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大巴山—汉水—长江下游南岸平原以北。
唐晚期及五代的北民南迁,大致以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上海市、浙江省北部、四川盆地和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为最多,其次是江西北半部和今苏、皖两省的江淮地区、今湖北的长江以北和河南的南部地区。
靖康之乱后,移民的密集区,即移民占区域人口主体部分的地区除了秦岭—淮河以南、大巴山—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和汉水流域外,今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湖南的洞庭湖西部平原以及杭州、南京、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两宋之际当地人口严重下降和北方移民的大量迁入,北方移民也已成为人口的主体部分。移民密集分布区在长江以南的范围大大超过了前两次。
②、 北宋靖康之难后的北民南迁
南宋与金、蒙元之间的边疆在大多数时间内都稳定在秦岭—淮河一线。故北民南迁即指迁入此线以南的区域。
靖康之乱后的北民南迁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半世纪,贯穿整个南宋时期。比较集中的移民潮可以分为3个阶段:
 靖康之乱后:1126—1141年,16年;
 南宋—金对峙时期:1161—1164年、1206—1208年、1217—1224年,共18年;
 南宋—蒙元对峙时期:1274—1279年。
这3次北民南迁中,以两宋之际为最多,约占这3次移民总数的89%,仅两浙路、江东路、江西路、江陵府等路,绍兴32 年已有移民及其后裔138万户,约718万人,其中移民约500万人。

8-2、《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摘录
孙晓芬编著、2005年10月出版的《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详细介绍了各时期全国各地往四川移民的情形,重点介绍了明清时期江西和湖广(主要指湖北和湖南)向四川移民的情况。有关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艾姓人口于不同时期、从不同地点迁徙到四川的情形,特将有关部份摘录于下:
①、中国历史上的8个移民发源地、集散地
 南宋时珠江三角洲的南雄珠玑巷。
 明朝时期5个:江西瓦屑坝(位于江西饶州波阳县莲湖乡),是安徽安庆一带移民后裔心中的故里;苏州阊门,不少苏北人视为祖先的来源地;山西洪洞大槐树是许多华北人心中的根;山东兖州枣林庄是安徽凤阳府人心中的祖源记忆;河北小兴州。
 明清两朝时湖北麻城孝感乡,是当今为数众多的巴蜀湖广移民后裔心中的故乡。
 客家人(汉民族中颇有影响的一个民系)的闽西宁化石壁,其影响远达海内外华人及其后裔。
这8大移民发源地中,影响最大的是山西洪洞大槐树、湖北麻城孝感乡和闽西宁化石壁。

②、历史上战乱造成的3次北民大规模南迁
 西晋永嘉之乱:晋怀帝被胡人掳去,晋室南迁,中原仕宦避乱南迁江南,其中有些在江西西北落籍,有的顺赣江进入吉泰(吉安、泰和)盆地定居。
 唐代安史之乱和唐末动乱:江西成为北民南迁的主要到达地,尤其以吉泰盆地为其福地。如唐西平王李氏后裔举家迁徙江西,“西平李”在庐陵分布甚广;四方大族避乱到泰和县的有曾、张、陈、严、王、肖、刘、倪等姓。
 北宋末年(1126年)的靖康之难:北民离开家园,追随宋皇,上千万人迁徙到江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六记载:“中原仕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

③、历史上四川人口的6次大迁入
按时间先后依次列出:
 秦灭蜀国、巴国之后(约公元前301年),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
 从西晋末年(约公元310年)开始,全国性的人口南迁,邻近四川地域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
 北宋初年(公元960年起),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陕西、甘肃移民大量进入四川。
 元末明初(约1361—1387年),南方移民首次进入四川,这就是湖广地域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标志着移民来源发生了以南方人居多的变化。
 清代前期(约1650—1750年),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为以湖广(辖湖北、湖南和广西一部分)的移民最多,故称之为“湖广填四川”。移民持续百余年,移民人口达170多万。
 抗日战争前期(1937—1940年),江苏、浙江等省和京、津、沪、宁的学校、工厂、机关和居民疏散入川。据统计,约有700多万人从北方和沿海地区进入四川。抗战胜利后,虽有部分入川人员返回故乡,但不少人定居在四川。

④、明初洪武大移民
洪武大移民在全国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史无前例。据不完全统计:
 迁入京师地区293.2万人(占总人口438.9万的66.8%);
 迁入湖广省173.4万人(来自江西的移民约占2/3,故有“江西填湖广”之说。其中湖北98.3万人,湖南73.1万人,约占当时湖南总人口278.7万的26.2%);
 迁入山东省204.4万人(占总人口594.3万的34.9%,其中山西移民达121.4万人,占移民总数的65.9%);
 迁入北平地区110.4万人(占总人口276.3万的40%,其中山西移民34.5万人,占民籍移民总数84.8万的40.6%);
 迁入河南118.9万人(占总人口285.9万的41.2%,绝大部分来自山西)。 移入上述5个地区的移民合计894万人。
 迁往北方边疆、西南边疆的军籍移民及军人家属221.9万人。
以上共计1115.9万人,再加上四川等省的军民籍移民,共达1200万左右。
南方以江西省的移民最多,北方以山西省的移民最多。

⑤、元末明初四川人口统计及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数量
 元朝至元19年(1282年),四川仅仅12万户,约60万人。
 元朝末年明玉珍率部从湖北入川,军人及其家属共约40万人,加上原居民,四川共约100万人。
 经元末明初战乱,到1371年,四川仅存约40万人。
 洪武年间入川的军籍移民约20万人,民籍移民约80万人,到洪武29年(1396年),四川人口达到180万人。
入川的民籍移民中,以湖广为最多;湖广籍移民中又以湖北麻城孝感乡最多,湖广193族移民中,麻城孝感乡达111族,占76%。

8-3、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对清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的介绍
该书第十六章第三节“人口迁移”称:在南方,直到乾隆41年,广东、广西的人口分布仍然是相当稀疏的,如广州府,地处平坦的珠江三角洲平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200人,惠州府不足50人,肇庆府只有70人,雷州、廉州的人口密度均相当低。广西除郁林州外,其他各府、州人口密度没有超过50人的。除了云南府、瀓江府外,云南其他各府人口密度不超过50人,其中大理府、蒙化厅人口密度稍高,分别为48人和38人,其余各府人口密度不超过30人。贵州大部份地区的人口密度少于每平方公里50人,可算是人口的极稀疏区。四川的情况略有不同,成都平原已经跻身于中国人口密集区之列,而成都平原以外的其他地区人口则要稀疏得多。在北方,直隶的口北三厅和承德府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山西晋中北部和晋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亦低,每平方公里不足50人。陕西南部的汉中府为26人,兴安府和商州不超过7人,陕北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大都不超过30人。在甘肃,宁夏、甘州、凉州、西宁、秦州、阶州、肃州和安西等府、州,人口密度都相当低。东北地区的情况亦大体如是。这样,直到乾隆41年,在中国内地核心区之外的边缘区,出现了一个人口密度极为稀疏的地带,这一地带不仅是清代初年开始的移民迁入区域,也是乾隆41年以后移民继续迁入的区域。
并不是所有的人口稀疏区都有能力接纳移民,例如南方山区,大片土地是不可耕作的,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又如陕北和陇西,由于降水、积温、无霜期等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的经济产出较低,所以也无法接纳更多的人口。清代初年开始移民大潮,主要流向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可耕地较多的的人口稀疏区。大体说来,清代的中国移民潮 ,仍主要表现为由内地核心区向四周边缘区的流动。
具体地说,在清代前期的南方诸省,来自湖南南部、湖北东部、江西中部及广东东部山区的人口大规模迁入四川;湖南、湖北及江西移民迁入湘西、鄂西南及云南和贵州;闽西、粤东山区的移民迁入赣南、赣西北、湘东和赣东北丘陵山区;闽西移民迁入浙南山区;粤东移民迁入广州、肇庆、惠州等府的沿海平原,也有相当数量的移民迁入广西;福建、广东移民大规模渡海迁台,构成台湾史上最大的移民浪潮。在北方,来自山东、直隶等地的移民迁入辽东;山西、直隶内地的移民迁入土默特、察哈尔;来自关内的移民迁入乌鲁木齐和巴里坤等地。
乾隆、嘉庆年间,来自湖南南部、安徽西部及四川的移民大批迁入陕西南部,形成了对清代前期开始的“湖广填四川”运动的延续。来自安徽西部安庆地区的移民也迁入皖南山区。清代中期至清代后期,山西、直隶及山东等处人口对长城以北地区的移民继续进行,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

8-4、康艳华撰《张作霖父子将闯关东推向高潮》
一部《闯关东》大剧吸引了亿万观众,也让人们对当年的闯关东大潮有了些许的认识,但却鮮有人知,在闯关东浪潮中,身居东北的张氏父子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930年的调查,流民中,1878年—1911年来东北的只占10%,其余90%均是1912—1930年迁来。尤其是1923年—1930年的7年间,移民人数每年竟多达100多万。可见,张氏父子统治时期是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最高潮。
历史上的闯关东
满清入关执政,将大批人口带入关内,使本来人口就很稀少的东北,十地九荒。
入主中原,却有可能荒了祖地,这是满清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为此,1653年清廷正式向全国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奖励和降低赋税的办法,鼓励关内人民出关开垦,由此形成了闯关东的第一次大潮。
但其后的发展却让睿智的康熙皇帝多了一层忧虑,如此大规模的迁徙浪潮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长此下去,难保不会破坏了满清的龙兴之地。于是,1668年,一纸《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从北京城发出,如一把森然的利刃拦腰斩向方兴未艾的流民潮。此后满清的子孙们严格执行着老祖宗的这一旨令,从乾隆到嘉庆、道光、咸丰,无不延续着这种封禁政策。
东北肥沃土地的诱惑,怎是一道废止招垦令就能禁止得了的?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和直隶省农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或北渡渤海”,不惜铤而走险,闯关而进入东北。在封禁的200多年间,闯关东的潮流并没有中断过。
此后,面临国内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和日俄两国妄图鯨呑东北的狼子野心,无奈之中,清政府做出了开禁的决定。但这时的开禁却是边走边看,并没有全面彻底执行。一直到1904年,东三省才全面开禁。至此,推行了200多年的封禁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出“清丈策”,分田分地
多少人不惜铤而走险闯关东,无非是为了东北那广阔无垠的肥田沃土。既然土地是老百姓的最大吸引源,执政之初的张作霖就抓住了农民渴望土地、渴望富足的心理,在土地问题上先做文章。
1916年,时任署理奉天军务兼代理巡按使的张作霖首先推出了对土地进行清丈的《晓谕》。为什么要清丈呢?原来清朝虽然被推翻了,但其皇室和满、蒙八旗王公手中占有大量土地。而这其中的绝大部份土地由于无力耕种,故而形成了有主的荒地。一边是占着土地却不耕种,一边是无土地可种。这时出台的清丈政策就是要将这些有主的土地收回来,再把它们分配给关内的流民。
为了将清丈工作落到实处,张作霖先后在西丰、锦县、辽源、金州设清丈事务所。一边清理王庄及牧场,一边将清室在东北各地的祭田、官山、贡山,丈放给无地户。从1915年到1924年,奉天省被丈放王公庄地即达190万亩。经过十余年的大规模丈放和变卖,东北占主导地位的官庄旗地基本上都被收回。这些荒地对于关内难民来说,确是巨大的诱惑。由此,关内移民开始大量移入东北,形成历史上罕见的移民浪潮。
张学良令出,东北开始抢地
土地丈放,实行全面放垦后,东北境内很多有钱有势之人大肆包揽土地,却不开垦耕种,妄图等到地价上涨之时高价出售。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张作霖制定了催垦章程,其中规定:“凡报领生荒各户,自指拨之日起,三年内开垦成熟。违反规定者,即将荒地撤销另放,所交各款没收充公。”
到了张学良时期,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制定出了比其父还要直接的“抢垦”章程。规定“沿边各县大段官荒无论已放未放,凡未经开垦者,概准抢垦”;“抢垦户报领荒地,分三年垦齐,其垦熟之地以四成归原领户,以六成归垦户”;“垦户有牛犁一具,只准抢一方,不准多报”;“因无力置买牛具,只用人力刨垦者,准每男一口垦20垧”。这个章程的关键在这个“抢”字上。一字之差直接将政府监管改为群众监管了。你们都互相盯着,看他这块地领回去种不种,若不种,你就抢来,然后,打个报告,政府就把这块地给你了。这可比原来的那个催垦章程厉害多了,直接少了一道程序,既减少了政府的一项工作压力,也让一些营私舞弊的机会得以降低。
各种催垦、抢垦措施的实行,对关内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一时之间,“直鲁农民扶老携幼,结群北来。”
来东北,免租免税三年
张家祖上即为闯关东移民到东北的,故张作霖对于闯关东而来之人的境遇有着深深的体会。
针对大量两手空空的“闯关东”移民,张作霖早在1923年在东蒙设立垦务局时就规定,对凡愿移往开垦地的农民,将发给旅费、种子和农具,新垦土地将免租、免税3年。这是多大的优惠啊!你来东北,不仅给你免租、免税,发给你种子和农具,还给你报销路费!1925年2月6日,张作霖召集三省军政大会,决定在各省设屯垦会办一人,专门负责屯垦的事。后来,为了将屯垦办得更好,辽宁省又设立了垦务局,并拨公款350万元作为开垦费,用来购买农具、食料、农具、种子等必需之品。为将屯垦事业进行到底,张作霖还以东北边防屯垦督办的身份亲自抓屯垦,除在各地设立招垦局,他还“派专人远至山东登莱各属招徕移民。”
同年,张作霖在天津组织了移民局,专门制定了《难民救济规定》及《新入境难民救济规定》。不久,奉、吉、黑三省就设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难民收容所和救济会,几乎遍布了整个东三省。
在东北地方当局的大力倡导下,各级政府也纷纷表示愿意安置和收容难民。辽宁省金川县县长魏连衡曾致电省政府,要求于境内安插难民。到1929年时,“直鲁豫陕诸省灾区甚广,灾民甚众,东北救济会拟转致各处灾赈会,如有灾民愿出关就食者,准由各灾赈会调查确实,设法遣送”,再由东北筹赈会预备车辆接送出关,“分拨产粮各地方暂时设法交置,以收移民就食之效”。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解除了移民的后顾之忧,减少了移民的盲目性和分散等问题。
京奉铁路,一路绿灯
“闯关东”的关内移民,绝大多数贫困至极,根本就无力承担昂贵的车费。在二十年代,山东三口之家移至北滿的费用至少需要百元,但据同期统计,移入东北的山东农户有一半携带的旅费在50元以下。50元的旅费只够一半的路途,余下的就只有沿途乞讨,甚至卖儿卖女。
针对此,张作霖实行国有铁路减免关内移民的票价政策,令京奉车对于携有农具之移民,只收车价十分之四,并对于12岁以下之儿童及农具等,免收车费、运费。
1928年2月,奉天省政府在其颁布的《奉天救济直鲁难民总事务所简章》中规定,国有和省有铁路各局均应优待直鲁难民,他们经过京奉、四洮、奉海各铁路,无论男女老少,一律给发免票。
1929年,吉林省制定《组送垦荒难民暂行规定》,规定难民按照普通三等标价,男子核收三成,女子核收一成五,小孩在12岁以下者免费。
据统计,在京奉线,天津铁路局出售可移民一家的移民票,1922年仅售出8340张。到1928年,也就是减免政策出台后,猛增至13224张,到1930年更是增加到了98201张。据海关统计,20至30年代初由天津经铁路去东北的总计在40万人以上。有的专家认为,20世纪30年代前,每年从冀鲁豫去东北的约有40—50万人,最多的年份超过百万,其中循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前往的约占1/3。可见这一政策对吸引流民的重大诱惑力。
张氏父子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吸引流民的政策之后,闯关东的人越来越多,迁入东北的人数呈逐年上涨的态势,1915年35万,1920年42万,1925年是49.2万,从1927年到1929年的三年间,分别为101.6万、113万、108万之多。
千余万关内移民的到来,推动了东北的开垦热潮,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繁荣。1930年时的东北,国民生产总值和富有程度在全国均名列第一。
依靠着雄厚的财力,张作霖建起了一支厐大的军队,其人数、武器装备在全国均属第一,光飞机就有将近300架。
(该文刊于2009年5月27日《辽沈晚报》B13版)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2 15:18:59

[回复] 回复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附录9 《两大刺客》摘录
阿蒙编著的《闲品吴越春秋事》中“两大刺客”记述了吴公子姬光派遣专诸刺杀吴王僚和吴王阖闾派遣要离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两个历史故事,现转录于下,供读者特别是以庆忌公为始祖的湖南邵阳县和重庆大足县艾氏宗族的宗亲们参考。对个别不当称谓、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作了更正,如王僚改为吴王僚等,特此申明。
逃离楚国后,伍子胥怀着丧父失兄的深仇血恨流落四方。他首先逃奔到宋国,不久又避难于郑国,最后辗转乞食,约在公元前522年来到吴国。伍子胥来到吴国后,先投在吴国宗室公子光的门下做了宾客。当时,公子光正在网罗人才,他看到伍子胥文韬武略兼备,又逃难异域,急于为其父兄报仇,正是可用之人。而伍子胥也看出了公子光有远大抱负,为了在吴国立足,进一步借公子光的力量报仇,所以常主动为他出谋划策,并很快成为了公子光的心腹谋士。伍子胥还通过公子光的引见拜见了吴王僚,建议吴王僚发兵伐楚,然而却为公子光断然否定。公子光认为伍子胥的建议是出于报私仇,此刻攻伐楚国定是凶多吉少。公子光的这番梗阻,使得伍子胥有些尴尬,但他并不泄气,因为他从中觉察到公子光的隐秘,那就是图谋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
推究事件的原由,还应从公子光和吴王僚的祖父吴王寿梦说起。吴王寿梦有四子,依次为诸樊、余祭、夷昧、季扎。寿梦认为小儿子季扎德才兼备,欲传位于他,但季扎不愿占夺按传统应属于长兄的王位,寿梦只好仍立嫡长子诸樊为太子。诸樊继位后,为了实现其父生前的愿望,不立太子,而传位于余祭,令余祭传位于夷昧,夷昧再传位于季扎。这样总有一天季扎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吴王,但怎料直到夷昧死后,季扎仍坚辞不就王位,夷昧之子僚便乘机继承了王位。公子光原是诸樊的长子,他认为自己的父亲不将王位传给自己,本是为了叔叔季扎,而季扎既然不愿即位,那就应溯本求源,由他这个寿梦的嫡长孙继位。只是由于吴王僚父子两代相继,朝中大臣多是僚的心腹,所以即使他有所不满,一时也不敢公开。公子光便通过私下收买人心,网络人才,积极筹划,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即发动政变。
伍子胥在洞察到公子光的这一心理后,就把自己所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让专诸去为公子光完成谋刺夺位的大事。
专诸是出了名的孝子,一次在街头和一个大汉厮打,众人都劝止不住,其母一唤,他马上停手。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伍子胥看到,于是与之结交,并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并献计,投吴王僚爱“鱼炙”之好,藏剑鱼肚,伺机行事。为此,专诸特意前往太湖边学烧鱼的技术,练得了一手炙鱼的好手艺。然后见公子光,公子光将专诸藏于家中,让他勤练那一刺的威力,等待暗杀时机的到来。
吴王僚12年(公元前515年)春,吴王僚乘楚昭王新立之际,发吴师大举攻楚,但是吴军作战不利,遭遇楚军的前后夹击,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而吴师的远征,又造成吴国国内兵力空虚、能臣羁旅。公子光分析形势后,认定这正是自己夺取王位的最佳时机,禁不住激动万分,兴奋地表示,“此其时也,勿可失也。”并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时机已成熟,公子姬光入见吴王僚,说:“有庖人从太湖来,善炙鱼,味甚鲜美,请王辱临下舍尝之。”吴王僚欣然允诺,答应来日便去。公子光连夜预伏甲士于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约死士百人,在外接应。
吴王僚虽答应,但恐公子光有阴谋,赴宴时戒备森严,从王室到公子光家厅堂内外布满甲士,操长戟,带利刀,吴王僚身穿三重盔甲,亲信更是不离左右。
酒过数巡,公子光托言脚痛难忍需用帛裹紧,借口躲入地下密屋。过了一会儿,专诸进献鱼炙,手托菜盘,两列武士夹专诸赤膊用膝盖前行。专诸已将锋利的“鱼肠”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五大剑中的三把小型宝剑之一)暗藏于烧好的鱼肚之中,行至吴王僚座前时,忽地抽出宝剑,猛刺吴王僚,因力大,宝剑透过三重盔甲后,又刺穿脊背,吴王僚大叫一声,立即死亡。旁边的卫士一拥而上,刀戟直下,将专诸砍为肉酱。
公子光见行刺得手,立即出动伏兵格杀吴王僚的亲信和卫士,将他们悉数歼灭。大功最终告成,公子光登上国君之位,号吴王阖闾(一作“阖庐”),掀开了吴国历史发展新的一页。
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
伍子胥因帮助公子光谋刺吴王僚有功,被阖闾封为客卿。阖闾是一位有勇有谋、雄心勃勃的政治强人。登上王位后,他大权在握,便着手实现自己革新图强、争霸天下的政治抱负,首先是铲除吴王僚的残余势力。
吴王僚被刺死之后,其子庆忌逃出吴国,暗中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并周游诸国,希望联合诸候,共同出兵讨伐阖闾。庆忌有“万人莫当之勇”,可“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阖闾曾派骑兵追杀他,竟追之不及。又命人乱箭齐射,却被庆忌空手接住或打落。如此看来,庆忌可当“天下第一勇士”之称。而且庆忌也不仅仅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而已,阖闾评价他是“明智之人,归穷于诸候,不下诸候之士”。对这么一个可怕的对手,阖闾自然会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又与伍子胥商量对策。伍子胥便向他推荐了要离。
要离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击剑能手。
要离尽忠义之心,献用苦肉计。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便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常在左右,同谋举事。
不久,庆忌领军渡江,准备攻打吴王阖闾。要离趁庆忌不备,左手持矛从其身后狠狠刺去,当即刺穿庆忌胸膛。不料庆忌未立即死去,竟返身一把抓住要离的小腿,将其头下脚上倒提起来,大笑着将他浸入江中三次,又坐下将要离放在膝上笑道:“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要离,庆忌阻拦道:“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命令放要离还吴,自己却拔出长矛,喋血而死。
庆忌死后,左右欲释放要离。要离不肯行,对左右说:“吾有三宗罪不容于世。”众问曰:“何谓三宗罪?”要离说:“为给国君做事而牺牲我的妻子,不仁;为新国君而杀故国君之子,不义;为了成别人之事,而使我残身灭家,不智。有此三罪,何面目立于世哉!”说完,遂投身于江。舟人捞救出水。要离说:“捞我何意?”舟人说:“你回国后,必有爵禄,何不欣然接受?”要离大笑说:“吾不爱身家性命,何况爵禄?你等带我的尸体归国,可取重赏。”于是夺从人佩剑,自断其足,复刎喉而死。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告诉吴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是感谢庆忌的知遇之恩,所以他只有死了,凄凉而又悲壮。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专门为专诸等人立传,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这五位刺客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而专诸、聂政、要离、荆轲又被后世公认为四大刺客。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2 15:23:09

[回复] 回复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附录10 辽宁凤城县艾姓考证
据祖上相传,凤城县红旗镇满族艾姓由长白山四道沟迁徙至凤城县城南50公里的红旗镇艾家堡子落户,属正红旗。根据本人多年的走访、调查和考证,并依据满族的习俗特征得出的结论表明:凤城地区艾氏均称自己是满族人(旗人),其实不然。清时八旗分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因此,凤城地区艾氏不仅仅有满洲旗人,还有汉军旗人和蒙古旗人。
满洲旗人艾氏世居红旗镇和宝山镇一带。由于这支艾氏先祖久远,其后裔树大枝茂,散居各地,没有统一订定字辈,以致虽为同宗,但各分支字辈各异。红旗艾氏始迁祖艾必达公于清康熙26年(1687年)到凤城任正红旗防御,几年后署凤城城守尉,有6子,现已知其长子、次子和第六子后裔居红旗镇,其字辈为:德茂允福宏,世传咸忠厚,国恩恒嘉庆,善继克昌荣;第四子后裔居宝山镇,其字辈为:凤明长吉庆,荣和玉保春。据传,本家族原来没有姓氏,始迁祖艾必达是名字。约于清同治(1862—1874年)中至光绪(1875—1908年)初年,传到第8世,始以始迁祖艾必达的名字第一字艾为姓。
汉军旗人艾氏属正黄旗,世居凤城镇内及周边的大堡镇、刘家河镇、鸡冠山镇、通远堡镇和城北一带。该艾氏宗族的字辈为:宝昌德立厚,纯世启文明,成龙兆圣瑞,联玉子和平。
蒙古旗人艾氏属正蓝旗,世居凤城蓝旗三家子、杨木双庙子等地。该艾氏宗族自第11世起的字辈为:正兴长立本,荣新恒茂春,昌明传世远,崇圣贵鸿恩。
如何确定是满族、蒙古族,还是汉族?关键是看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满洲旗人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在西山墙的正中间,蒙古旗人供奉祖宗牌位的位置在西山墙的一端,汉军旗人则在房屋北墙较高处的正中间;满族旗人供奉祖先是龙门架和祖宗匣,摆设香碟,祭祀时烧鞑子香;蒙古旗人所供奉的祖先像称为神影;汉军旗人则是家谱挂画。
作者:凤城县正红旗艾氏第10世孙艾向群
编者按:凤城县驻防的八旗兵除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兵外,还有一支巴尔虎部蒙古游牧旗兵。前者于康熙26年从北京派驻凤城,后者于康熙31年驻防凤城。顺治元年(1644年)凤城设城守官,康熙26年(1687年)改设城守尉。下设巴尔虎佐领1人,满洲防御7人,满洲骁骑校7人,蒙古骁骑校1人,巴尔虎骁骑校1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领催62人,马甲573人,匠人9人,共762人。八个旗内均有满洲旗人、汉军旗人和蒙古旗人,是混编的,三族旗人没有规定比例。汉军旗人是较早归顺清政权的汉人,与汉族民人相比,受到特殊待遇。城守尉是分驻一地的八旗军军官之一,武职正三品,一般领有几百人。防禦(或防守尉)也是分驻一地的八旗军军官之一,是城守尉的下属,武职正四品,一般辖兵几十人至一、二百人,个别达几百人。







附录11 我国各历史时期人口数
(1)、《中国姓氏》介绍了我国各时期人口数和汉族姓氏数:
朝 代 年 份 人口数(万) 汉族姓氏估计数
西 汉 公元前87年 3200 1800
西 汉 公元前02年 5790 2000
东 汉 公元188年 5960 2020
西 晋 公元300年 2240 1680
隋 朝 公元609年 5140 1960
唐朝初 公元752年 6000 2020
唐朝中 公元813年 3840 1860
北宋初 公元980年 3530 1830
北宋末 公元1102年 8200 2140
南宋中 公元1210年 10820 2250
元朝初 公元1279年 5520 1990
元朝末 公元1351年 8760 2160
明朝初 公元1381年 6720 2060
明朝末 公元1626年 10000 2220
清乾隆 公元1762年 21040 2540
清道光 公元1835年 40800 2850
民国初 公元1912年 40660 2850
解放后 公元1953年 60200 3050
二普查 公元1964年 72300 3150
三普查 公元1982年 103200 3360
四普查 公元1990年 116000 3420
五普查 公元2000年 129600 3490
抽 查 公元2006年 130000 3100

(2)、《中国人口通史•先秦卷》介绍了先秦各时期人口数
 中国的史书没有商代人口的记载,《帝王世纪》记有西周初的人口数为1371万,夏代为1355万,其间的商代当在1300万左右。
 春秋中后期各诸候国人口之和约1400万。
 战国中期12国人口总数约3030万。
 秦统一全国后人口3000—3400万。

(3)、《中国人口通史•东汉卷》介绍了东汉有关年代人口数
 光武帝中元2年(公元57年): 2100万。
 汉顺帝永和5年(公元140年):4915万。
 汉桓帝永寿3年(公元157年):5649万。

(4)、《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第二卷,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2002年出版)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的户口数和人口数:
隋平均每户5.17人,唐和五代平均每户6人。
 隋初(581年),690万户,约2900万人。
 隋大业5年(609年),约907万户,约4600万人。
 唐贞观13年(639年),3041871户,约1825万人。
 唐天宝11年(755年),91877548户,约5998万人。
 唐会昌5年(844年),4955151户,约2873万人。
 五代末期,约4646746户,约2788万人。

(5)、《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第三卷,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2000年出版)介绍了辽宋金元时期的户口数和人口数:
宋朝平均每户5.4人,辽、金平均每户6.5人,元朝平均每户4.5人。
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约4166万人。
 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约9866万人。
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达到北宋人口峰值,约10481万人。
 南宋初年人口相当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南方人口,约6098万人。
 南宋灭亡前夕约6343万人。
 辽约901万人。
 西夏约300万人。
 金约6421万人。
 其他小国的人口:大理500多万人;吐蕃约56万人;回鹘、西辽等约60万人。
 北宋、辽、西夏、大理、吐蕃等国峰值人口之和约12300万人。
 南宋、金、西夏、大理、吐蕃等国峰值人口之和约13430万人。
 元世祖至元7年(1270年),约873万人。
 元至元27年(1290年),达到元朝人口峰值,约7500万人。
 元至顺元年(1330年),约6040万人。
 明崇祯3年(1630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接近20000万人。
 明末清初,在战争、灾荒和瘟疫三重打击下,大约减少了4000万人,仅存15250万人。

(6)、《中国人口史•清时期》(第五卷,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2001年5月出版)介绍了清时期和1953年各省和全国的人口数(万人):

省 份 1776年 1820年 1851年 1880年 1910年 1953年
直 隶 1779.9 2308.2 2705.5 3158.7 3732.8 4191.5
河 南 2315.0 2740.7 3077.1 2621.8 3108.7 4324.0
山 东 2790.2 3232.6 3558.5 3897.8 4388.1 4926.6
山 西 1226.2 1433.0 1583.8 882.7 1186.7 1621.4
陕 西 796.5 1213.4 1326.9 707.5 954.5 1583.4
甘 肃 1591.8 1781.6 1899.0 495.5 716.1 1411.0
(含宁夏)
新 疆 86.2 110.5 136.3 139.2 216.9 476.2
青 海 28.0 30.0 31.4 32.9 34.4 36.7
西 藏 114.0 119.0 123.1 127.0 131.2 137.4
内蒙古 185.5 229.0 265.6 305.2 349.7 425.0
辽 宁 61.0 175.7 258.2 409.0 1069.6 1854.5

省 份 1776年 1820年 1851年 1880年 1910年 1953年
吉 林 29.4 56.7 123.8 256.9 547.7 1129.0
黑龙江 10.8 16.8 37.0 77.5 198.1 1189.7

江 苏 3243.6 3943.5 4471.9 2949.1 3235.5 4129.3
安 徽 2585.7 3206.8 3738.6 2139.2 2519.7 3058.8
浙 江 2236.5 2733.5 3027.6 1602.9 1849.0 2282.5
江 西 1878.3 2234.0 2428.6 1331.6 1496.3 1661.4
湖 南 1526.5 1898.1 2180.9 2251.2 2632.0 3322.6
湖 北 1617.3 1948.2 2218.7 1896.5 2207.7 2745.3
福 建 1287.9 1475.8 1840.7 1416.7 1547.1 1314.4
广 东 1844.5 2140.5 2385.9 2644.7 2946.1 3447.0
广 西 741.6 946.1 1096.2 1259.2 1453.5 766.2
云 南 788.4 1029.9 1267.5 1164.5 1346.8 1762.8
贵 州 567.2 747.8 879.4 1025.4 1204.8 1523.7
四 川 1681.1 2356.6 2946.5 3646.1 4563.3 6510.8

全 国 32113.1 35908.0 43508.6 36438.8 40636.3 56231.2

(7)、《中国人口史•民国时期》(第六卷,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2001年11月出版)对1912年—1948年期间的大量人口数据,主要运用人口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尽可能完整的研究,得出了几个年份的人口统计数(人):

省 份 1912年 1928年 1936年 1946年 1948年
江 苏 32282781 34125857 36469321 36160417 36080123
安 徽 16229052 21715396 23354188 21842039 22462217
江 西 23987713 20322837 15804623 12836619 12506912
湖 北 29590308 26699126 25515855 21271862 20975559
湖 南 27616708 31501212 28293735 26171117 25557926
四 川 48129596 47992282 52706210 47088591 47437387
山 东 30988852 28672419 38099741 36289177 38865354
山 西 10081896 12228155 11601026 14725102 15247059
河 南 35900083 30565651 34289848 26994209 29654095
河 北 26657683 31232131 28644437 28529088 28719057
陕 西 12363860 11802446 9779924 9649168 10011201
浙 江 21440151 20642701 21230749 19657551 19958715
福 建 15849296 10071136 11755625 11084333 11143083
广 东 28010564 32427626 32452811 29128924 27209968
广 西 7789480 13648200 13385215 14543528 14636337
云 南 9467696 13821234 12042157 9284579 9065921
贵 州 9665227 14745722 9918794 10528293 10173750
辽 宁 12133403 15233123 15253694 18581884 17627350
吉 林 5580030 7634671 7354459 11322291 10877255
黑龙江 2028776 3724738 3751109 4131956 6505183
新 疆 2097763 2551741 4360020 3730051 4047452
省 份 1912年 1928年 1936年 1946年 1948年
宁 夏 303042 1449869 978391 737536 759002
甘 肃 4318228 6281286 6716405 6765744 7090517
青 海 367737 6195057 1196054 1317364 1307719
热 河 4629790 6593440 2184723 6546591 6196974
察哈尔 1622458 1997015 2035957 2032994 2185774
绥 远 629732 2123768 2083693 2057753 2233226
西 藏 1160756 3722011 3722011 3722061 1000000
蒙 古 340257 6160106 6160106
北平市 725035 1550561 1688335 1772840
其 他 16393209 10836579 7426207
合 计 419640279 474787386 479084651 455592065 463493418
作者修正数 507635540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变迁经过几个梯级:西汉至唐代,在6000万人这个梯级上下徘徊;宋朝至明朝末期,在10000—20000万之间变化;清中叶突破20000万,然后节节攀升,不断刷新3亿、4亿人口纪录。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2 15:24:05

[回复] 回复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七稿)

九、主要参考资料:
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袁义达主编 2007年出版
 《中国姓氏》 袁义达主编
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慕容翊编撰 1985年出版
 《姓氏辞典》 王万邦著 1991年出版
 《中国姓氏辞典》 陈明远、汪宗虎主编 1995年出版
 《中华姓名辞典》 柴玉文编 2002年出版
 《通志•氏族略》 宋朝郑樵著
 《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 陈连庆著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魏嵩山主编 1993年出版
 《中国历史地名词典》 顾廷标主编
 《中国地名词典》 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等12个单位合编
 《中国市县大辞典》 閰崇年主编 1991年出版
 《中国人名大辞典》 臧励龢等编
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 吴海林等编 1983年出版
 《中国人名大辞典•古代人物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人名大辞典•当代人物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谭正璧编 1981年出版
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张品兴等主编 1992年出版
 《中华文化名人录》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著 1993年出版
 《中国美术家大辞典》 孙濌著 1934年出版
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俞剑华编
 《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龚继先主编 1990年出版
 《中国中医人名辞典》 史宇广主编
 《中医人名辞典》 李云主编 1988年出版
 《中医人物词典》 李经纬主编 1985年出版
 《中国军事人物大辞典》 吴如嵩主编 1985年出版
 《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
 《北朝四史人物索引》
 《唐五代人物资料综合索引》 傅璇琮等编 1982年出版
 《旧五代史人名索引》
 《宋史人名索引》 俞如云编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台湾大学昌彼得等人编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文史哲出版社编辑室 1982年出版
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汪庆柏编 2005年出版
 《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资料索引》 王继祥主编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 《史记志疑》 梁玉绳撰
 《登科记考》(唐朝及五代)
 《资治通鉴》 司马光
 《晋书》
 《魏书》(南北朝北魏史)
 《旧五代史》
 《宋史》
 《图绘宝鉴》
 《宋诗纪事补遗》
 《明史》
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
 《清史》
 《至顺镇江志》
 《嘉定镇江志》
 《躬耻斋文钞》 宗稷辰著
 《中国历史年表》 柏杨著 2006/11
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张习孔主编 1985
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冯君实主编
 《中国大事典》 何兹全主编
 江西东乡《礼洞艾氏宗谱》 艾文叔等人主编 1274
 江西修水征村《艾氏宗谱》 1375
 湖南永州《竹溪艾氏族谱》 艾赞薰等人主编 1914
 江西《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 艾子安主编 1996
 福建建宁《官庄坊艾氏族谱》 艾培生、美文编 1996
 江西进贤《艾氏族谱》 1999
 《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 艾有为编著 2004/11
 湖南邵阳县《艾氏族谱》 艾传超编著 1993
 上海川沙县《艾氏家谱》 艾民言主编 1992
 河南商城县《艾氏宗谱》 艾金山主编 1994
 湖北浠水县《艾氏宗谱》 艾耀东主编 1994
 湖北红安县《艾氏族谱》 艾长照主持 1992
 重庆大足县《艾氏家谱》 艾方绪主编 1992
 四川安岳县《艾氏族谱》 艾昌锡主编 1863
 四川泸 县《艾氏宗谱》 艾泗儒倡导 1999
 贵州独山县《艾氏宗谱》 艾锡和主编 1994
 湖南零陵县《艾氏族谱》 1917
 《艾氏原始》 (注23)
 《中国历史•先秦史》 沈长云著 2006/6
 《中国人口通史•先秦卷》 焦培民著 2007/2
 《中国人口通史•东汉卷》 袁延胜著 2007/4
 《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 葛剑雄主编 冻国栋著 2002
 《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 葛剑雄主编 吴松弟著 2000
 《中国人口史•清时期》 葛剑雄主编 曹树基著 2001/5
 《中国人口史•民国时期》 葛剑雄主编 侯杨方著,2001/11
 《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 孙晓芬编著 2005/10




作者简介:
艾东尧,1942年12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竹溪,196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系,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高工、主任,1990—1995年任沈阳市和平区政府副区长,2002年12月退休。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任《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主编。艾东尧 <ady121@163.com>
通讯处:沈阳市东陵区文富路17-1楼251号;邮编:110015。
若有感兴趣者,请告诉电子邮箱或qq号,我可以发给你们,征求你们的意见。
请你们提供以下信息:贵宗族的始迁祖名字、何时从何地迁本地、有几修族谱、堂号、字辈或派诗、历代名人、现有多少人等等。期盼得到你的支持。静候回音。
顺祝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2 15:24:34

第一页 [1] [2] 3 跳到 页/共3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