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AI  

03-05

217063次

3人

6个

70个

704人

8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

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
自2008年3月初以来,在各地史志办同志和艾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全力以赴,对艾姓源流和现状开展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一、 几项调查研究工作情况

本人学的是理工,干的也是理工,对历史研究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了,因而走过一些弯路。本着“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学以致用,不断总结,摸索前进”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条开展艾姓源流和现状调查研究的有效途径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使得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不断深入和顺利进展。回顾近两年以来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做了以下4件事:

1、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不管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历史研究,都要利用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也不能例外。我对艾姓源流和现状开展研究的第一步即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从2008年3月初到5月中旬为集中查阅资料阶段。先后到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和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有关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主要通过查阅姓氏辞典,以了解艾姓的起源、传统文化和历代先贤,先后查阅了11部古今姓氏辞典;主要通过查阅古今人名辞典,以了解艾姓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的名录及其生平事迹,先后查阅了十多部人名辞典;通过查阅各部史书的人物索引,搜集艾姓历代先贤,先后查阅了7部史书的人物索引;通过查阅相关史书和典籍,搜集艾姓历代先贤的生平事迹,先后查阅了20多部史书和典籍;通过查阅官制辞典,了解艾姓历代先贤所取得的功名和建立的业绩,以决定取舍,共查阅过7部官制辞典;通过查阅中国历史年表或大事编年,以弄清与艾姓源流、历代先贤和典故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年代和地点,主要查阅过4部中国历史年表或大事编年;通过查阅地名辞典,以弄清与艾姓相关的古代地名的衍变过程和现用名及其与艾姓的渊源关系,主要查阅过4部地名辞典;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印证与艾姓源流相关的历史事件、典故、艾姓人口增长和分布以及迁徙情形等等,还阅读了《史记》、《史记志疑》、《中国历史•先秦史》、《中国人口史》以及中国人口迁徙史等多部史书。2008年5月以后,根据需要,随时到辽宁省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参考资料”)

2、通过寄信、发电子邮件开展函调,辅以电话征询
原以为通过查阅资料即可弄清艾姓源流和现状,经过综合、整理后发现,历史资料既不能全面反映艾姓的源流,更不能反映艾姓的现状,而且有许多互相抵牾甚至错误之处,令我大失所望。经过深思后认识到 ,必须另谋途径,采取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关于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对通过查资料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充实和印证,以便更加全面、准确、翔实地反映艾姓的源流和现状。我首先想到的途径是,给凡有艾姓名人的市、县史志办发信,并请他们代为转交给艾氏宗亲的信,期望从地方志办公室和艾氏宗亲的回信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先后寄出信件一百多封,但仅仅收到了13封回信。
考虑到寄信的效果不佳,为了更快捷地发送并获取信息,于2009年5月学会了通过电子网络查阅信息和收发邮件。到2009年底,已向在电子网络上留有电子邮箱或qq号的135位艾氏宗亲发出征询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已有45位宗亲发回邮件,提供了各自宗族的有关信息;美中不足的是,2/3宗亲没有回音,一些宗亲虽发回了邮件,但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
贵州麻江县、云南洱源县、江西金溪县、甘肃通渭县等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修水县、陕西米脂县、江苏高邮、金坛县、湖北江陵县、河南洛阳市、上海浦东区等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或为我转送了信件,或给予了答复。对各地地方志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
对一些没有电子邮箱或通讯地址而有电话号码的宗亲,只好与他们通电话,先后通电话者约30人。

3、赴各地实地调研
通过函调获取信息,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了从各艾氏宗族的重要文献—族谱中获取更多的艾姓源流信息和实证材料,我想到了到艾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实地调研的途径,主要采用查阅族谱的方式,以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艾姓源流信息。江西东乡县艾顺才和修水县艾德彬首先发出了邀请,我便于2008年10月10—16日一赴江西,通过查阅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江西修水《艾氏宗谱》和以宰(九)公为始祖的江西东乡段溪《礼洞艾氏宗谱》,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令我大喜过望。
2009年初,又接到了江西吉安市艾新东的邀请,我又于2009年4月15—24日二赴江西,先后到吉安市、吉水县、永丰县、泰和县、东乡县、进贤县和新建县调研,查阅了吉水县县志、福建建宁县《艾氏族谱》、《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泰和县水槎乡艾氏族谱(手写本)、东乡县东村《礼洞艾氏宗谱》(含东乡县东村等4村、贵溪县14村、鹰潭县6村和余江县4村共28村)、进贤县《艾氏宗谱》和新建县松湖艾氏族谱(手抄件),又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受辽宁凤城县艾向群的邀请,我于9月14—16日,赴凤城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到县民委和县志办咨询和访问,对滿洲八旗艾姓、蒙古八旗艾姓和汉军八旗艾姓的起源和现状有了一定了解。
为了解决几个疑难问题和了解更多信息,于2009年10月13日启程赴南京、上海、重庆等地调研,历时42天,途经南京、镇江、常州;上海;河南商城、潢川、光山;湖北红安、浠水、武汉江夏区(原纸坊县);四川达县、泸县;重庆大足;广西桂林;湖南邵阳、零陵、冷水滩,共8个省市、17个市县区,查阅了《镇江志》、《至顺镇江志》、《金坛县志》3部志书和上海川沙、河南商城、湖北红安、浠水、武汉江夏区山坡乡、四川达县、泸县立石镇、重庆大足、湖南邵阳县、永州零陵区马回村和冷水滩区竹溪等地共13个宗族的族谱,又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
四次实地调研,共调查研究和获得了29个市县区、3个民族、22个艾氏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其中包括4个人口超万的宗族。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寄信、发电子邮件、电话征询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已与约70个大大小小的艾氏宗族取得了联系。《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六稿)》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些宗族的情况。
为了了解更多宗族的情况,拟于今年春暖花开后赴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调研。

4、 综合、整理、撰写和修改《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文稿
在搜集到一定数量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后,于2008年5月初着手撰写《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文稿,草稿约13000字;5月20日形成第一稿,约18000字;6月20日完成第二稿,约20000字;9月1日完成第三稿,约25000字;11月30日完成第四稿,约40000字;2009年4月30日完成第五稿,约74000字;6月15日,决定将文章的题目由《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五稿)》改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五稿)》,到 7月22 日,首次突破10万字;9月9日,近12万字;到2009年12月底,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六稿)》,达到146000字,2010年1月中旬突破15万字。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地艾氏宗族信息的源源而来,《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或《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文稿处于不断地修改和补充之中,不仅字数与日俱增,内容越来越充实,而且不断发现问题和修正错误,以致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表述越来越全面、准确、翔实和符合实际。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文章的变化也不为过。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文章无止境,大至文章结构和立论,中及形式逻辑和前后呼应,小到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均需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几乎每次认真审阅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找出一些不足之处,一经作出适当修改后,文章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一股快意便不觉涌上心头;而若一旦解决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获得了重大突破,一种莫名的成就感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实践,不仅仅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文章无止境,而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的研究,更是无止境。历史资料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描述往往极其简明扼要,看似只言片语,其实在这些只言片语中隐含着丰富的内涵。只有认真思考,反复查证,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查阅资料和考证,解决了一个老问题,往往随之产生新的问题。通过查阅A资料解决了B资料的某个老错误,往往A资料可能又带来了一个新错误。不同资料可能选取了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侧面,乍看起来,似有联系,又似有矛盾。例如,A资料可能选取了某历史人物去国隐居、隐姓埋名或更姓改名前的名字和活动,而B资料可能选取了同一历史人物去国隐居、隐姓埋名或更姓改名后的名字和活动,一时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孤立地将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这些不同侧面罗列在一起,往往难以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如果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这些不同侧面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他们的本来面目可能会比较清晰地显现在你的眼前。一些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的难题,“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却又立即展现在你的面前。研究越深入,越来越认识到不能迷信任何书本,即使是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诸多脱漏或错讹,需要查阅《史记志疑》加以补正。所以,每当发现新的问题,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怕发现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要发现了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将一个又一个问题予以解决,取得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发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研究就会越深入,艾姓源流就会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二、 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查阅资料、函调和实地调研,搜集到了大量的艾姓源流和现状信息,经过综合、整理和研究,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撰写出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六稿)》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近两年来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起源
汇总11部古今姓氏辞典和有关资料关于艾姓起源的介绍,共有以下11支艾姓起源:夏朝禹王之后;夏朝汝艾;商朝武丁帝的侯爵后裔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被周武王灭国后,其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春秋艾孔;春秋孔子之后;春秋吴公子庆忌出居卫国艾城,其子孙以出居地名艾为氏;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俟斤氏、艾斤氏改为艾姓;北宋时来到开封的犹太人有艾姓;明清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中有以艾为姓者。经过考证,没发现任何一支艾氏宗族是夏朝禹王之后;孔子之后没有改艾姓者,艾孔与孔子是同时代人,而且艾孔是孔子的叔叔;北魏鲜卑族俟伏斤氏(亦即俟斤氏)改为伏姓,不是改为艾姓;北魏鲜卑族艾斤氏不存在。因此,艾氏是夏朝禹王之后、艾氏是孔子之后、北魏鲜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改为艾姓不成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五稿)》已将这4支艾姓起源删除。其余7支艾姓起源得到了确认。
新发现了以下8支艾姓起源:以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始祖的修水艾氏;其余7支均是少数民族:滿族艾姓、蒙古族艾姓、回族艾姓、回鹘族艾姓、瑶族艾姓、彝族艾姓、土家族艾姓。
现已知的艾姓起源共15支,其中8支为少数民族。艾姓第一始祖—得姓始祖是夏朝少康帝的大臣汝艾,距今3820—4000年。由此可知,艾姓虽是位列215名的中小姓氏,但却是最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
迄今尚未找到以下3支艾姓起源的后裔:商朝艾国艾氏(武丁帝后裔);北魏鲜卑族艾姓(源出去斤氏);南宋回鹘族艾姓(艾忠孝后裔)。
有一篇电子网络文章说苗族有艾姓,但迄今尚未查到苗族艾姓的任何信息,故尚未将苗族艾姓列入艾姓起源中;也有一篇电子网络文章说艾姓起源于炎帝,姜姓;还有一篇电子网络文章说,周初姜太公(名望,字子牙,被封为齐国国君)的后裔有改艾姓者,因无据可查,均没列入艾姓起源中。(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的起源》)

2、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
远古、上古和中古时期,艾氏人口稀少,各时期具体人口数无从考证,但从宏观上进行分析,得知了艾氏人口比较多的地区:甘肃、河南、江西、山东、浙江。
进入近古时期,艾姓人口逐渐多起来,北宋末约有25000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8200万的0.03%,其中江苏占一半;明末达68000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约1.93亿的0.035%,其中江西占三分之一;清中期以后,艾姓人口隨同全国人口迅速增长。2006年达40万以上,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3亿的0.03%,湖南、江西、陕西、河北、辽宁、河南6省占56%,湖南占13%。
自北宋末至今的900来年间,艾姓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均为0.03%左右,说明艾姓人口同全国人口的增长率基本上是同步的。明末(1626年)艾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约1.93亿的0.035%,位列全国大姓中第173位,为艾姓在历来姓氏排名中的最高位次。说明艾姓在明朝时期的人口增长率略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

3、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人口的迁徙情形
艾姓人口的迁徙离不开全国人口迁徙的大环境,艾姓人口的宏观迁徙情形同全国人口迁徙史是同步的。明朝之前,都是北方人口南迁,历史上有3次因战乱引起的大规模北民南迁潮,北方艾姓人口也随着这3 次大潮,从故地迁往了各时期的移入地。北方艾姓人口南迁的结果,造就了江苏在北宋末年成为艾姓第一大省和江西成为明朝末年艾姓第一大省。
自从明朝起,结束了北民南迁的历史,开始了由东往西移民,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两次大规模移民潮,移民史学界将这两次移民潮分别定义为 “江西填湖广”(明初)和 “湖广填四川” (清初)。现今湖南、湖北的好多艾姓均为江西的明朝外迁后裔;现今四川的好多艾姓均为湖南、湖北的清朝外迁后裔。江西、湖南往贵州、云南、广西移民以及清初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后,福建沿海50公里范围内居民的“迁海”移民,也属东民西迁之列。当然,这是从宏观上或全局上说的,微观迁徙情形会有例外。“江西填湖广”造就了湖南成为当今艾姓第一大省,湖南人至今仍不忘“江西老表”的恩德。
自从清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山东、河北、河南近2000万人“闯关东”,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南民北迁。这一迁徙结果,造就了明末艾姓榜上无名的黑龙江和辽宁分别成为当今艾姓第5大省和第9大省,与此同时,使山东从明末艾姓第4大省退出了当今的前10位。(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人口的迁徙情况》)
综上所述,每次大规模移民潮都会造成艾姓人口的此消彼长,导致各地艾姓人口排序的改变。

4、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的传统文化
姓氏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郡望、堂号、楹联、族谱、字辈。艾姓郡望4个,都已弄清楚;搜集到部份宗族的堂号、楹联、族谱和字辈。艾姓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艾姓的凝聚力,尤其是各宗族的族谱、堂号和字辈有助于外迁后裔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为10个宗族找到了祖籍地,实现了认祖归宗;为2个弄混乱了源流的宗族实现了正本清源。(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的传统文化》)

5、 搜集到艾氏历代先贤约200名和当代名人100多名
汇总多部古代人名辞典,收入艾姓历代先贤仅仅20多人;汇总多部当代人名辞典,收入艾姓名人也仅寥寥10多人而已。通过查阅各部史书人物索引和相关史书,也只增加40来名历代先贤。查阅各宗族的族谱或史略,增加了100多名历代先贤,使历代先贤总数达到了182名,还有其功名和业绩达到了先贤标准,因其生平事迹不详而未能列入先贤名录者20多人。通过查阅网络文章,查到了当今各行各业大大小小艾姓名人100多名,其中列入《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当代名人》41人,其余名人也都在该文章中留名。
古今名人是艾姓族人中的佼佼者,他(她)们为艾姓增添了光彩,他(她)们取得的功名、建立的业绩和传承的优良传统是艾姓的宝贵财富,必将激励艾姓后代子孙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

6、 经过考证,弄清了一些与艾姓源流和历代先贤相关的典故、事件、时间、地名等的本来面目
无论是查阅历史资料,还是查阅各宗族族谱或网络文章,都发现了与艾姓源流和历代先贤相关的一些典故、事件、时间、地名等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抵牾之处,有的违背历史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有的不能自圆其说,有的似是而非,一时令人莫衷一是,甚至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不少问题得到了令本人感到满意的结果,现以时间先后为序归纳于下:

6-1、艾氏并非出自夏禹王之后
《辽沈晚报》2007年2月25日介绍艾氏时,说艾氏“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一些网络文章也有类似的说法。经查证,到目前已知的十多支艾氏起源中,没有任何一支艾氏出自于禹王之后。
艾姓得姓始祖汝艾是辅佐夏少康帝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大臣,故应该说“艾氏出自于夏少康帝的大臣汝艾”。

6-2、艾氏家族的得姓应是始于汝艾本人或汝艾的第三代,而不是第四代
《中国百家姓解说辞典》称艾氏“家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夏臣汝艾的第四代,就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四代。”这一论点存在三个错误。错误之一是概念性错误,即“王父”是祖父而不是曾祖父。各种史料均称“汝艾之孙以王父名为氏。”《现代汉语辞典》对“王父”的释义是“祖父”而不是“曾祖父”。所以,应该说,“艾氏家族的得姓始自夏臣汝艾的第三代”。有的史料称,因汝艾功高,少康帝赐姓艾。这就是说,艾氏始自汝艾。
至于“艾氏家族的得姓始自大夫艾孔的第四代”则存在两个错误,错误之一是,艾孔虽是一支艾氏宗族的始祖,但不是艾姓的得姓始祖。错误之二是,裔款以食邑名为氏,取名艾孔,更不是其孙或曾孙以其食邑名为氏。因此,以艾孔为始祖的艾氏宗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三代,更不是第四代,而是始自艾孔本人。

6-3、商朝艾国暨春秋时期的卫国艾城是最早以艾为名的国名/地名
商朝武丁帝的侯爵后裔封于艾国(故地在河南汤阴),证明河南汤阴因盛产北艾成为艾氏的发祥地之一,因有许多艾氏人口居住而得名艾;庆忌出居卫国的艾城又一次证明汤阴名艾。从商朝武丁帝(约于公元前1272—1213年在位)时的艾国到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14年前后)的艾城,汤阴名艾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河南汤阴应是最早以艾为名的国名/地名,比江西修水的艾侯国(始建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还早些,比山东莱芜市、沂源县或泰安市的艾山/艾陵/艾邑更早。

http://tieba.baidu.com/f?kz=725543649

作者:艾氏   回复:3   发表时间:2010-03-10 09:16:59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

6-4、商朝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封建修水艾侯国
通过查阅江西修水和东乡《艾氏宗谱》,获悉了一支重要的艾姓起源:商朝修水艾侯国的第一任艾侯。但艾侯国封建于商朝何时、是由哪位商帝封赐的?均不能确定。只知是商朝时期封建的艾侯国,时间跨度长达500多年;只知是某位商王封的,但不知究竟是哪一位商王封的。经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封建艾侯国的时间认定为商帝子武丁46年(即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或商帝子乙元年(约公元前1105年)或商帝子辛(商纣王)元年(约公元前1078年)。封建艾侯国的商帝只能是商朝中后期的子武丁和商朝末年的子乙或子辛(商纣王)。本人倾向于是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封建修水艾侯国。(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

6-5、商朝修水艾侯国因国君姓艾而得名
艾侯国是因国君姓艾而得名,还是因国都所在地名艾而得名?经研究后认定,艾侯国的国都到宋朝时才名艾城,在商朝时名龙岗坪,因此艾侯国不可能因国都所在地名艾而得名,只能因国君姓艾而得名,即艾侯国的国君是艾姓族邦的首领。(详见注2-2)

6-6、周朝艾佚侯被商朝艾侯国艾侯俘虏,后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
修水《艾氏宗谱》还有关于艾佚侯的记载:“古艾县有土墩,旧名陕君墩,艾佚侯之陵也。曰陕君者,周武王都陕,艾侯受封于陕,故名之。”从文意看,周武王于征伐商朝前在都城封赐艾佚侯。当时不知艾佚侯因为何事来到修水并葬于修水。2009年9月3日拜读熊耐久先生在电子网络上发表的《商时有艾侯国—古艾国》一文,文中转载了《汲象周书•世浮解》中一句话:“乙巳陈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据此推测,周武王在征伐商朝王畿的同时,派遣艾佚侯征伐商朝修水艾侯国。艾佚侯在征伐艾侯国的战斗中被艾侯打败,并被艾侯俘虏,后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迄今尚不知周武王因何故封赐艾佚侯,也未发现艾佚侯的后裔,故没将其列入艾氏起源中。(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7)

6-7、被周武王俘虏的艾侯是艾国的艾侯,而不是艾侯国的艾侯
《舆地指掌图》提到“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 2009年9月3日在电子网络上见到了艾华的文章《古艾城》,文中转述了《旧志附注》:“按罗泌《国名记》,艾为商国,其封爵甚远。武王克商俘艾侯,君俘则国易,是周世已无艾侯国。” “武王克商俘艾侯”指的是哪个艾侯?艾华是江西修水人,他引述的《旧志附注》当是《修水县志》附注。因此,这里的艾侯国指的当是修水艾侯国,其中的艾侯指的当是修水艾侯。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商朝武丁帝的一支侯爵后裔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县)。周武王灭商时,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认为被俘的艾侯是河南汤阴艾国的艾侯。
“艾侯俘佚侯”与“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两个历史事件证明:商朝修水艾侯没有被周武王俘虏,而且打败并俘虏了前来征伐的艾佚侯。商朝修水艾侯虽然获得了局部胜利,但商王朝最终被周武王推翻了。艾侯审时度势,主动前往周营大帐朝见周武王,俯首称臣。周武王将修水艾侯降为艾子,改封于山东莱芜/沂源一带之艾山。
由此可见,《舆地指掌图》和罗泌《国名记》中所说的“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中的艾侯应该是商武丁帝的后裔—艾国(河南汤阴)的艾侯,而不是艾侯国(江西修水)的艾侯。(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9)
6-8、江西修水流域留下了艾氏先民们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
到江西修水实地调研时获悉,渣津镇龙岗坪在宋朝时名艾城,一些村庄至今名艾村;途经永修县时,见到了“艾城镇”(曾经是永修县县城)的路标;后来与武宁县艾施仪通信中获悉,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武宁县城关镇名“古艾镇”。这些以艾为名的城镇和村庄是以第一任艾侯为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先民们的聚居地,是艾氏先民们历经3000多年来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反过来证明,修水流域是商朝艾侯国的领地,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1)

6-9、周武王为什么将主动来朝的修水艾侯连降两级?
“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原来对主动来朝的修水艾侯何以被周武王连降两级,由侯爵降为子爵,并由修水另封于山东牟县艾山,令其背井离乡,不知是何缘由,只好用含糊的“出于政治需要”加以解释。“艾侯俘佚侯”五个字令真相大白于天下:商朝艾侯主动来朝,俯首称臣,周武王不能不表示欢迎,给予适当封赐,但对于商朝艾侯抗拒周军征伐,打败并俘虏周军主将艾佚侯,又不能不给予适当处罚以示惩戒,于是乎将侯爵降为子爵,并另封于山东牟县艾山,令其背井离乡。(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8)

6-10、周初的艾子是山东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第一始祖
“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脉长。”人们将上联“陵邑新世第”仅仅理解为艾孔是山东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始祖,而不知在此前500多年的周初还有被周武王封于此地的艾子,更不知艾陵/艾山/艾邑因艾子而得名。“陵邑新世第”应该包括以周初艾子为始祖的山东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氏宗族和以艾孔为始祖的山东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氏宗族。(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2)

6-11、山东5个艾山/艾陵/艾邑/艾县的来历
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山东有5个地域名艾山/艾陵/艾邑/艾县: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泰安市东南;栖霞县西北;郯城县南。当时不知为什么山东有如此之多的艾山/艾陵/艾邑/艾县。2008年10月到江西修水查阅《艾氏宗谱》获悉,“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今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经过考证,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和泰安市东南的艾山/艾陵/艾邑是艾子及其家族的居住地或陵地,因艾子而得名,这一带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郯城县南的艾山/艾县,可能是艾子或艾孔的一支后裔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此地因多数居民姓艾而得名;栖霞县西北的艾山因盛产艾蒿而得名,并不是因有艾姓族群居住或有艾姓人士陵墓而得名。(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12)

6-12、孔父嘉不是微子的第8世孙,而是微子的第10世孙
江西崇仁县六家桥乡艾坊村《艾氏族谱序》称,孔父嘉是微子的第八代孙。经考证,孔父嘉不是微子的第8世孙,而是微子的第10世孙。(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13)

6-13、艾孔、季梁和裔款是同一人的三个名字
经考证,艾孔原姓孔,名季梁,鲁国人,于公元前537年因不滿三桓四分公室,君弱臣强的现实而去国隐于齐国艾陵,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为氏,以原姓为名,取名艾孔,字裔款。由此可见,在鲁国时名季梁,隐居齐国后改名艾孔,字裔款,季梁、艾孔和裔款是同一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三个名字。(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2、注4-3)

6-14、艾孔的生殁时间
艾孔的生殁时间,史无记载。经考证,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567年间,殁于公元前514年前。(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8)

注6-15:以艾孔为始祖的艾氏宗族的得姓始自艾孔本人
《中国百家姓解说辞典》称艾氏“家族的得姓,不是始自夏臣汝艾的第四代,就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四代。”这错误的。汝艾之孙以王父名为氏,而不是其曾孙以曾祖父的名为氏;《现代汉语辞典》对“王父”的释义是“祖父”而不是“曾祖父”。另外,季梁以隐居地名为氏,或裔款以食邑名为氏,以原姓为名,取名艾孔,更不是其孙或曾孙以其隐居地名或食邑名为氏。因此,以艾孔为始祖的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的得姓,既不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三代,更不是第四代,而是始自艾孔本人。(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5)

6-16、艾孔的食邑艾陵不是山东栖霞县西北之艾山,应是莱芜东南/沂源县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
《中国姓氏辞典》称艾孔的食邑艾陵为山东栖霞县西北之艾山。经考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栖霞县西北之艾山不可能在周初艾子国的领地内,不会因艾子而得名;这里也没有艾氏族人聚居地及其陵地,与艾姓无关。此地因盛产艾蒿而名艾山。艾孔的食邑名艾陵,应该是因周初艾子及其后裔而得名的山东莱芜东南/沂源县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也有可能是泰安市东南的艾陵。(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4)

6-17、艾孔不是孔子(孔丘)之后,而是孔子的叔父
电子网络文章《浦东姓氏宗族》称:“艾氏相传为山东孔子之后。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经考证,艾孔和孔子都是被周公于周成王3年封于宋国的商帝子乙之长子微子的裔孙,微子的第10世孙孔父嘉改子姓为孔姓,艾孔是孔父嘉的第6世孙,孔子是孔父嘉的第7世孙,即艾孔是孔子的叔父。若说“艾孔是孔氏之后”,则是对的,若言“艾氏为孔子之后”,则是错误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6)

6-18、艾孔是春秋时期人,不是战国时期人
《浦东姓氏宗族》称,艾孔在“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将艾孔的活动年代搞错了。经考证,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年—567年,活动于公元前537—514年间,而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秦国攻打齐国当在战国后期(注: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获悉,秦国于公元前285年派遣蒙武攻齐,夺九城,以为九县。这是秦国首次进攻齐国,比艾孔所处年代晚两百多年。)。可见“艾孔在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的故事纯属杜撰的子虚乌有。(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4)
6-19、以艾孔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子姓,并非姜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以齐国大夫艾孔为始祖的这支艾氏源出姜姓。这是错误的。当时齐国的国君姓姜,但并不是所有的齐人都姓姜,因此,齐国大夫艾孔不一定姓姜。据考证,艾孔的先祖微子是商帝后裔,子姓,其高祖孔父嘉改子姓为孔姓,故孔姓和这支艾氏均源出子姓,而非“这支艾氏源出姜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9)

6-20、艾孔与齐国田姓毫无关系
有的电子网络文章和个别资料称艾孔原姓田。毫无疑问,这是错误的。其根据有三,一是因为艾孔所处时代的齐国为姜氏齐国,还不是田氏齐国(齐国于公元前379年后才为田氏国),即使是田氏齐国,也不一定姓田;二是艾孔原名裔款,未见任何史书说裔款姓田;三是经考证,艾孔原姓孔,源出子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9)

6-21、艾孔与艾姓的得姓始祖—汝艾应无血源关系或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江西修水《艾氏宗谱》称,“汝艾至艾孔49代,艾孔至海清46代。”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金华艾氏宗族认定,海清公是艾孔的第46世孙,艾孔是艾姓得姓始祖汝艾的第49世孙。经考证,艾孔原姓孔,原名季梁,于公元前537年由鲁隐于艾陵,以隐居地名为氏,取名艾孔,字裔款;另一说是,裔款后出仕齐国,为齐景公的大夫,食邑于艾陵,以其食邑名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可见,艾孔不可能是汝艾的裔孙。如果艾孔是汝艾的裔孙,本来姓艾,又何来以隐居地名或食邑名艾(陵)为氏呢?岂不是多此一举或曰画蛇添足了。
据考证,汝艾是艾姓的得姓始祖,艾孔是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的第二始祖,汝艾与艾孔没有血源关系。以艾孔为始祖的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尊汝艾为艾姓的得姓始祖在情理之中,但两个宗族没有血源关系或直接传承关系。(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1)

6-22、吴公子庆忌出居地应是卫国的艾城,而不是吴国的艾邑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吴公子庆忌出居艾邑(故地在今江西修水西),其后代以邑名艾为氏。庆忌公的后裔—湖南邵阳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出居艾城。《要离刺庆忌》一文称庆忌公出居卫国艾城。经考证,本人认为庆忌公出居地应是卫国的艾城(今河南汤阴县境内),而不是江西修水西的艾邑(龙岗坪)。(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

6-23、庆忌公出居艾城的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而非公元前475年
湖南邵阳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出居艾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出居艾邑(今江西修水)。两者所说的出居地虽不同,但时间是相同的。《要离刺庆忌》一文认为,庆忌公出居卫国艾城的时间是庆忌之父吴王僚被刺杀的公元前515年。本人认为,《要离刺庆忌》所言更合乎情理,即庆忌公出居艾城的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而非公元前475年;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也不是公元前475年。
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年表》获悉,“公元前514年,吴王吴光遣要离刺杀前王吴僚之子庆忌。”这证明我的上述推断“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也不是公元前475年”是正确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

6-24、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姬姓,而非芈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还称:以吴公子庆忌为始祖的这支艾姓源出芈姓。经考证,吴王是周王后裔,周王姓姬。因此,这支源出吴王的艾姓并非源出芈姓,而是源出姬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1)

6-25、庆忌的儿子艾孔不是齐景公的大夫艾孔
2009年10月31日在重庆大足见到了庆忌公后裔的族谱《艾氏家谱(五修)》,谱中列出了自庆忌公以下各代的世系表:第一世庆忌→第二世孔……在孔公名下注明:“仕齐王,官拜大夫。”经考证,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即裔款,为齐景公的大夫,再没有另外的第二个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60年。庆忌公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设庆忌公此时为30岁,则他约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可见,艾孔比庆忌还大些,不可能是庆忌的儿子。据本人推测,庆忌公的儿子可能名孔,但不是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因仕齐景公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大名鼎鼎,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后人将此艾孔误为本宗族第二世祖了。(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2)

6-26、北魏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艾姓
《姓氏词典》称“北魏去斤氏、俟斤氏改为艾姓。”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宇文氏和慕容氏除外)中没有俟斤氏,但有俟伏斤氏。在国家图书馆查阅陈连庆编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获悉,俟伏斤氏乃俟斤氏的全称。《魏书•官氏志》明确记载,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艾姓。这就是说,俟斤氏改为艾姓纯属虚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6-1)

6-27、北魏艾斤氏不存在,故艾斤氏改为艾氏不成立
《中国姓氏辞典》称“北魏鲜卑族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 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中根本就没有艾斤氏,故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不成立。(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6-1)
通过有关姓氏辞典将“俟斤氏改为艾姓”和“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这样根本不存在的史实写进书本中的事例,使我深深体会到,不能轻易迷信书本,对与艾姓源流、先贤、典故等有关的史实和结论必须认真加以考证和研究,力求做到去伪存真,力戒以讹传讹,力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6-28、公元821年应是唐长庆辛丑,而不是元和辛丑
东乡《礼洞艾氏宗谱》记载,宰(九)公于唐元和辛丑(821年)中进士。经考证,唐元和年号到820年为止,辛丑(821年)是唐长庆元年,故应是长庆辛丑。(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9)

6-29、董昌作乱于唐乾宁二年,而不是唐僖宗年间
《礼洞艾氏宗谱》宰公世系录称,“唐僖宗时董昌作乱,为避战乱,迁江西临川石羊市。”经考证,董昌作乱应该在唐乾宁二年(895年),而不是唐僖宗时(875—879年)。(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9)
6-30、山东须城的艾颖才是真正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
《中国姓氏辞典》、江西修水和东乡的《艾氏宗谱》称“受<左传>而擢甲科”典出浙江金华的艾预,即艾预是“受<左传>而擢甲科” 者。经过考证,这纯属张冠李戴,应该是典出山东须城(今东平县)的艾颖1,即艾颖1才是真正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4)


作者:60.184.191.*   发表时间:2010-03-10 09:18:07

[回复] 回复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

6-31、山东须城的艾颖和浙江金华的艾颖不是同一人
注14中提到了4个艾颖,一是山东须城的艾颖1,二是浙江金华的艾颖2,三是江西东乡的艾颖3,四是贵州麻江的艾颖4。艾颖1与艾颖2仅相差20多岁,又都当过宋朝初期的工部侍郎,人们往往将他们两人当作一个人,电子网络上发表的某一艾氏族谱序将他们两人的事迹写成为一个人的事迹,因而难以自圆其说。经考证后,艾颖1与艾颖2还是很好区分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4)

6-32、“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艾颖,而不是浙江艾预
《中国姓氏辞典》、江西修水和东乡的《艾氏宗谱》称 “受<左传>而擢甲科” 典出浙江艾预;《登科记考》称典出山东艾颖。经考证,《登科记考》是对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艾颖,而不是浙江艾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3)

6-33、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江西永丰艾氏宗族并不存在成都派
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孔仕齐为大夫,食邑于艾,遂为艾氏。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从文意理解,起源于艾孔的这支艾氏后分为二派,但不知于何时分为二派,各派的始迁祖名谁。后到江西永丰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后方知,文章中指的不是以艾孔为始祖的整个艾氏宗族,而专指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江西永丰艾氏宗族。经过认真考证后,即使是永丰艾氏宗族也不存在所谓“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的问题,而是中庸公于公元974年从其祖父的迁居地陇西出发经商,途经成都,并没在成都留下自己的子孙,同年又回到了原籍地—江西吉水一都滑石滩。由此可见,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永丰艾氏宗族根本不存在什么成都派。
至于说“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则有失偏颇。我们知道,艾姓的得姓始祖是汝艾;而且修水艾侯甚至山东莱芜/沂源的艾子都比艾孔早得多。艾孔不是艾姓的得姓始祖,只是一支艾氏宗族的始祖。(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中“注解1”)

6-34、中庸公于宋初而不是五季从陇西迁回江西吉水而不是永丰
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滑石中庸公者,以赀雄,称十万公,讳正己。五季间,由陇西徙永丰一都滑石滩,遂家焉。”其中提到的时代“五季”和地点“永丰”均错了。据考证,中庸公于宋朝开宝7年(974年)而不是五季(907—960年)间从陇西迁回原籍江西吉水而不是永丰,因为在公元974年时还没有永丰县,到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分吉水县置永丰县。(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中“注解1”)

6-35、君瑜公于宋宝元己卯(1039年)而不是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
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襄,字君瑜,宋元符己卯(1099年)进士,授鄂州司户。”臧励龢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艾君瑜,宋,永丰人。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药以进,果愈。母丧庐墓侧。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诏复其家。”本人曾判断二文指的是同一人。但君瑜于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而其胞兄君潮于1041—1048年间任大理评事,二者相差50多岁,又觉得不大可能。后到永丰查阅族谱,方知君瑜于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和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两个事件中提到的两个年份都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巧合。这一巧合令我得出了“二文指的是同一人”的正确判断。应该是君瑜于宝元己卯(1039年)中进士。(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1)

6-36、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
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川沙艾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之先,实出犹太。” “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这一观点明显地有悖于历史事实。我在“艾姓起源”中列出的艾姓得姓始祖汝艾(夏少康帝时期)、江西修水艾侯国第一任国君艾侯(商朝晚期)、山东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子及其世袭后裔(周初至战国)、山东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孔(春秋晚期)、吴公子庆忌的后裔以出居城名艾为氏(春秋晚期)、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南北朝时期的公元496年)等支艾氏起源均远远早于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后,而且均有史可考,并非如张正明先生所言‘全无实据’的无稽之谈。我在“历代先贤”中列出了44位先于公元1050年的艾氏历史名人,如战国时的艾子、唐朝的御史大夫艾敬直、后周左散骑常侍、宋初工部侍郎艾颖等等,他们的名字均可在史书或典籍中查到。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于公元1050年前后来到中国的犹太人虽有艾姓,但人数不多,数十人而已,即使在当时尚不太多的艾姓人口中所占比例也极小。(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7)

6-37、金坛进士庆长、庆增两兄弟可能是镇江名医钦文之二孙
至顺镇江志》19/23记载,南宋名医艾钦文之子谦是举人,其二孙皆中进士。没有注明二孙的名字。
《至顺镇江志》18/16记载了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生平事迹,兄弟二人皆进士,没有注明二人之父和祖父的名字。
经过分析,本人推断,镇江艾钦文的两个孙子可能是金坛的庆长和庆增兄弟。其理由有四:一是按钦文、谦、庆长和庆增兄弟活动的年代看,似是祖孙三代人;二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同是进士,满足钦文“二孙皆中进士”的已知条件;三是四人可能都是镇江府金坛县人,也可能都是镇江府人,庆长和庆增兄弟后来迁徙到了金坛县;四是庆增之子去病和其子坚父子二人好像都会医术,继承了名医钦文的家学。究竟庆长和庆增兄弟是否是钦文的两个孙子?希望他们的后裔出面予以澄清。(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1)

6-38、陕西米脂“小艾”、上海川沙艾氏可能是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
《艾氏原始》称,先贤希淳公所在的陕西米脂“小艾”和先贤可久公所在的上海川沙艾氏是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上海川沙《重修艾氏家谱序》转述了《艾可久墓志铭》中的一段话:“艾之先,家江西抚州。自明初而别,一徙陕西米脂,一徙江苏松江北郭,其地因名艾家桥,是为始迁祖舟梩公。”这段话说明,可久公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同宗,祖籍同为江西抚州。《艾氏原始》写于1583—1591年间,先贤朴(阳溪)公还在世,《艾可久墓志铭》写于可久公去世时的1593年或稍后,二文基本上是同时期写成,是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的。将《艾氏原始》同《艾可久墓志铭》中这段话联系起来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米脂“小艾”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2)

6-39、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
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川沙艾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之先,实出犹太。” 他认为,犹太艾姓于公元1050年前后到中国后,《百家姓》中才有艾氏,“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我们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多支艾姓起源远远早于犹太艾姓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历代先贤”中有44位早于公元1050年,上古和中古时期就有多个以艾命名的县以上地名,成于公元960—978年期间的《百家姓》中就有艾姓,位列第334位……大量事实胜于雄辩,不是在犹太艾氏于公元1050年前后来到中国前“无艾氏踪影可寻”,而是张正明先生对大量的史实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以片概全。艾氏并非出自于公元1050年前后才来到中国的犹太人,而是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6)

6-40、自修公是云南邓川州人而不是河南邓州人
有资料和不少网络文章称,明朝贤儒艾自修是河南邓州人。经考证,自修公是云南邓川州(今大理洱源县)人,而不是河南邓州人。一字之差,差之数千里。

6-41、万年公率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的地点应是甘肃宁州而不是江西宁州
有文章称,万年公率3000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于江西宁州(今江西修水县)襄乐村。经考证,明朝时,有两个宁州,一是江西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二是甘肃宁州(今甘肃宁县,西魏时名襄乐县)。万年公时任孤山副总兵,卫戍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平凉离甘肃宁州不远,我认为万年公率3000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的地点应是甘肃宁州湘乐村,而不是江西宁州襄乐村。

三、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调查和研究,虽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商武丁帝(公元前1271—1213年)封其子为艾国国君,侯爵。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国名为氏。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回鹘族(今维吾尔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这3支艾氏起源已清楚,但至今没找到这3支艾氏的后裔。期望这3支艾氏的后裔尽快现身,提供本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

2、有几篇网络文章称,苗族有艾姓。迄今尚未查到有关苗族艾姓的信息,故尚未列入艾姓起源中。期望苗族艾姓人士尽快现身,提供本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

3、根据《艾氏原始》和《重修艾氏家谱序》中转述的《艾可久墓志铭》综合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但上海川沙艾氏第18世孙民言认为,老谱书关于本宗族源流的介绍是错误的,本宗族是犹太人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7)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的起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4、贵州独山县艾氏宗族的始迁祖登云公与四川泸县立石镇艾氏宗族的始迁祖守膺、守定公的三弟守拳是否是同一人,值得进一步研究。(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人口的微观迁徙情况》2-13)

5、江苏在北宋末是艾姓第一大省,有二分之一的艾姓人口居住在江苏。江苏从明末即退出了前7位,当今更退出了前20位。迄今已联系上的各地艾氏宗族几乎没有声称是从江苏迁徙而来的。江苏的艾姓人口到底哪里去了?

6、周初,周武王将修水艾侯降为子爵,另封于山东莱芜艾山,是为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第一始祖。历代艾子在山东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食邑在山东艾陵的艾孔比第一任艾子晚500多年,是为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第二始祖。迄今已知有多支艾氏宗族声称是艾孔的后裔,尚未发现艾子的后裔。从历代艾子及其后裔在山东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来看,以艾子为始迁祖的莱芜/沂源艾山/艾陵/艾邑艾氏宗族在历史上曾经人口众多,艾子的后裔到底哪里去了?

7、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金华艾氏宗族声称既是得姓始祖汝艾的后裔,又是艾孔的后裔。汝艾和艾孔是两支艾氏的始祖,他们没有血源关系。海清公到底是哪位始祖的后裔?

8、天水郡、陇西郡、河南郡、汝南郡四个艾姓郡望在南北朝时是艾姓人口最多的地区,时至今日,天水郡治所通渭县仅有1户艾姓,其他3地尚未找到艾姓同宗,看来艾姓人口也不会太多。这4地的艾姓人口迁徙到哪里去了?

9、对位列艾姓人口前6位的陕西、河北、黑龙江和河南等省,迄今联系到的艾姓宗亲甚少。亟需得到这些地方的艾姓源流和现状信息,希望陕西、河北、黑龙江和河南等省的艾姓宗亲踊跃提供信息。

10、我国56个民族中没有犹太族,犹太人的后裔(包括艾姓犹太人)如何填写简历中“民族”一栏?

邀请各位宗亲参加研讨,尤其请知情者踊跃提供信息。

艾东尧撰艾东尧 <ady121@163.com>
6-19、以艾孔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子姓,并非姜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以齐国大夫艾孔为始祖的这支艾氏源出姜姓。这是错误的。当时齐国的国君姓姜,但并不是所有的齐人都姓姜,因此,齐国大夫艾孔不一定姓姜。据考证,艾孔的先祖微子是商帝后裔,子姓,其高祖孔父嘉改子姓为孔姓,故孔姓和这支艾氏均源出子姓,而非“这支艾氏源出姜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9)

6-20、艾孔与齐国田姓毫无关系
有的电子网络文章和个别资料称艾孔原姓田。毫无疑问,这是错误的。其根据有三,一是因为艾孔所处时代的齐国为姜氏齐国,还不是田氏齐国(齐国于公元前379年后才为田氏国),即使是田氏齐国,也不一定姓田;二是艾孔原名裔款,未见任何史书说裔款姓田;三是经考证,艾孔原姓孔,源出子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4-9)

6-21、艾孔与艾姓的得姓始祖—汝艾应无血源关系或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江西修水《艾氏宗谱》称,“汝艾至艾孔49代,艾孔至海清46代。”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金华艾氏宗族认定,海清公是艾孔的第46世孙,艾孔是艾姓得姓始祖汝艾的第49世孙。经考证,艾孔原姓孔,原名季梁,于公元前537年由鲁隐于艾陵,以隐居地名为氏,取名艾孔,字裔款;另一说是,裔款后出仕齐国,为齐景公的大夫,食邑于艾陵,以其食邑名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可见,艾孔不可能是汝艾的裔孙。如果艾孔是汝艾的裔孙,本来姓艾,又何来以隐居地名或食邑名艾(陵)为氏呢?岂不是多此一举或曰画蛇添足了。
据考证,汝艾是艾姓的得姓始祖,艾孔是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的第二始祖,汝艾与艾孔没有血源关系。以艾孔为始祖的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宗族尊汝艾为艾姓的得姓始祖在情理之中,但两个宗族没有血源关系或直接传承关系。(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1)

6-22、吴公子庆忌出居地应是卫国的艾城,而不是吴国的艾邑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吴公子庆忌出居艾邑(故地在今江西修水西),其后代以邑名艾为氏。庆忌公的后裔—湖南邵阳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出居艾城。《要离刺庆忌》一文称庆忌公出居卫国艾城。经考证,本人认为庆忌公出居地应是卫国的艾城(今河南汤阴县境内),而不是江西修水西的艾邑(龙岗坪)。(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

6-23、庆忌公出居艾城的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而非公元前475年
湖南邵阳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出居艾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出居艾邑(今江西修水)。两者所说的出居地虽不同,但时间是相同的。《要离刺庆忌》一文认为,庆忌公出居卫国艾城的时间是庆忌之父吴王僚被刺杀的公元前515年。本人认为,《要离刺庆忌》所言更合乎情理,即庆忌公出居艾城的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而非公元前475年;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也不是公元前475年。
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年表》获悉,“公元前514年,吴王吴光遣要离刺杀前王吴僚之子庆忌。”这证明我的上述推断“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也不是公元前475年”是正确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0 09:18:42

[回复] 回复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

6-24、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姬姓,而非芈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还称:以吴公子庆忌为始祖的这支艾姓源出芈姓。经考证,吴王是周王后裔,周王姓姬。因此,这支源出吴王的艾姓并非源出芈姓,而是源出姬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1)

6-25、庆忌的儿子艾孔不是齐景公的大夫艾孔
2009年10月31日在重庆大足见到了庆忌公后裔的族谱《艾氏家谱(五修)》,谱中列出了自庆忌公以下各代的世系表:第一世庆忌→第二世孔……在孔公名下注明:“仕齐王,官拜大夫。”经考证,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即裔款,为齐景公的大夫,再没有另外的第二个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60年。庆忌公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设庆忌公此时为30岁,则他约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可见,艾孔比庆忌还大些,不可能是庆忌的儿子。据本人推测,庆忌公的儿子可能名孔,但不是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因仕齐景公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大名鼎鼎,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艾氏宗族后人将此艾孔误为本宗族第二世祖了。(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5-2)

6-26、北魏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艾姓
《姓氏词典》称“北魏去斤氏、俟斤氏改为艾姓。”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宇文氏和慕容氏除外)中没有俟斤氏,但有俟伏斤氏。在国家图书馆查阅陈连庆编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获悉,俟伏斤氏乃俟斤氏的全称。《魏书•官氏志》明确记载,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艾姓。这就是说,俟斤氏改为艾姓纯属虚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6-1)

6-27、北魏艾斤氏不存在,故艾斤氏改为艾氏不成立
《中国姓氏辞典》称“北魏鲜卑族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 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中根本就没有艾斤氏,故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不成立。(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6-1)
通过有关姓氏辞典将“俟斤氏改为艾姓”和“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这样根本不存在的史实写进书本中的事例,使我深深体会到,不能轻易迷信书本,对与艾姓源流、先贤、典故等有关的史实和结论必须认真加以考证和研究,力求做到去伪存真,力戒以讹传讹,力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6-28、公元821年应是唐长庆辛丑,而不是元和辛丑
东乡《礼洞艾氏宗谱》记载,宰(九)公于唐元和辛丑(821年)中进士。经考证,唐元和年号到820年为止,辛丑(821年)是唐长庆元年,故应是长庆辛丑。(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9)

6-29、董昌作乱于唐乾宁二年,而不是唐僖宗年间
《礼洞艾氏宗谱》宰公世系录称,“唐僖宗时董昌作乱,为避战乱,迁江西临川石羊市。”经考证,董昌作乱应该在唐乾宁二年(895年),而不是唐僖宗时(875—879年)。(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9)
6-30、山东须城的艾颖才是真正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
《中国姓氏辞典》、江西修水和东乡的《艾氏宗谱》称“受<左传>而擢甲科”典出浙江金华的艾预,即艾预是“受<左传>而擢甲科” 者。经过考证,这纯属张冠李戴,应该是典出山东须城(今东平县)的艾颖1,即艾颖1才是真正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4)


6-31、山东须城的艾颖和浙江金华的艾颖不是同一人
注14中提到了4个艾颖,一是山东须城的艾颖1,二是浙江金华的艾颖2,三是江西东乡的艾颖3,四是贵州麻江的艾颖4。艾颖1与艾颖2仅相差20多岁,又都当过宋朝初期的工部侍郎,人们往往将他们两人当作一个人,电子网络上发表的某一艾氏族谱序将他们两人的事迹写成为一个人的事迹,因而难以自圆其说。经考证后,艾颖1与艾颖2还是很好区分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4)

6-32、“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艾颖,而不是浙江艾预
《中国姓氏辞典》、江西修水和东乡的《艾氏宗谱》称 “受<左传>而擢甲科” 典出浙江艾预;《登科记考》称典出山东艾颖。经考证,《登科记考》是对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艾颖,而不是浙江艾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13)

6-33、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江西永丰艾氏宗族并不存在成都派
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孔仕齐为大夫,食邑于艾,遂为艾氏。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从文意理解,起源于艾孔的这支艾氏后分为二派,但不知于何时分为二派,各派的始迁祖名谁。后到江西永丰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后方知,文章中指的不是以艾孔为始祖的整个艾氏宗族,而专指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江西永丰艾氏宗族。经过认真考证后,即使是永丰艾氏宗族也不存在所谓“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的问题,而是中庸公于公元974年从其祖父的迁居地陇西出发经商,途经成都,并没在成都留下自己的子孙,同年又回到了原籍地—江西吉水一都滑石滩。由此可见,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永丰艾氏宗族根本不存在什么成都派。
至于说“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则有失偏颇。我们知道,艾姓的得姓始祖是汝艾;而且修水艾侯甚至山东莱芜/沂源的艾子都比艾孔早得多。艾孔不是艾姓的得姓始祖,只是一支艾氏宗族的始祖。(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中“注解1”)

6-34、中庸公于宋初而不是五季从陇西迁回江西吉水而不是永丰
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滑石中庸公者,以赀雄,称十万公,讳正己。五季间,由陇西徙永丰一都滑石滩,遂家焉。”其中提到的时代“五季”和地点“永丰”均错了。据考证,中庸公于宋朝开宝7年(974年)而不是五季(907—960年)间从陇西迁回原籍江西吉水而不是永丰,因为在公元974年时还没有永丰县,到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分吉水县置永丰县。(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中“注解1”)

6-35、君瑜公于宋宝元己卯(1039年)而不是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
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襄,字君瑜,宋元符己卯(1099年)进士,授鄂州司户。”臧励龢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艾君瑜,宋,永丰人。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药以进,果愈。母丧庐墓侧。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诏复其家。”本人曾判断二文指的是同一人。但君瑜于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而其胞兄君潮于1041—1048年间任大理评事,二者相差50多岁,又觉得不大可能。后到永丰查阅族谱,方知君瑜于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和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两个事件中提到的两个年份都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巧合。这一巧合令我得出了“二文指的是同一人”的正确判断。应该是君瑜于宝元己卯(1039年)中进士。(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1)

6-36、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
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川沙艾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之先,实出犹太。” “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这一观点明显地有悖于历史事实。我在“艾姓起源”中列出的艾姓得姓始祖汝艾(夏少康帝时期)、江西修水艾侯国第一任国君艾侯(商朝晚期)、山东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子及其世袭后裔(周初至战国)、山东莱芜/沂源一带的艾孔(春秋晚期)、吴公子庆忌的后裔以出居城名艾为氏(春秋晚期)、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南北朝时期的公元496年)等支艾氏起源均远远早于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前后,而且均有史可考,并非如张正明先生所言‘全无实据’的无稽之谈。我在“历代先贤”中列出了44位先于公元1050年的艾氏历史名人,如战国时的艾子、唐朝的御史大夫艾敬直、后周左散骑常侍、宋初工部侍郎艾颖等等,他们的名字均可在史书或典籍中查到。怎能说在有较多的犹太人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无艾氏踪影可寻”呢?!于公元1050年前后来到中国的犹太人虽有艾姓,但人数不多,数十人而已,即使在当时尚不太多的艾姓人口中所占比例也极小。(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7)

6-37、金坛进士庆长、庆增两兄弟可能是镇江名医钦文之二孙
至顺镇江志》19/23记载,南宋名医艾钦文之子谦是举人,其二孙皆中进士。没有注明二孙的名字。
《至顺镇江志》18/16记载了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生平事迹,兄弟二人皆进士,没有注明二人之父和祖父的名字。
经过分析,本人推断,镇江艾钦文的两个孙子可能是金坛的庆长和庆增兄弟。其理由有四:一是按钦文、谦、庆长和庆增兄弟活动的年代看,似是祖孙三代人;二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同是进士,满足钦文“二孙皆中进士”的已知条件;三是四人可能都是镇江府金坛县人,也可能都是镇江府人,庆长和庆增兄弟后来迁徙到了金坛县;四是庆增之子去病和其子坚父子二人好像都会医术,继承了名医钦文的家学。究竟庆长和庆增兄弟是否是钦文的两个孙子?希望他们的后裔出面予以澄清。(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1)

6-38、陕西米脂“小艾”、上海川沙艾氏可能是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
《艾氏原始》称,先贤希淳公所在的陕西米脂“小艾”和先贤可久公所在的上海川沙艾氏是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上海川沙《重修艾氏家谱序》转述了《艾可久墓志铭》中的一段话:“艾之先,家江西抚州。自明初而别,一徙陕西米脂,一徙江苏松江北郭,其地因名艾家桥,是为始迁祖舟梩公。”这段话说明,可久公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同宗,祖籍同为江西抚州。《艾氏原始》写于1583—1591年间,先贤朴(阳溪)公还在世,《艾可久墓志铭》写于可久公去世时的1593年或稍后,二文基本上是同时期写成,是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的。将《艾氏原始》同《艾可久墓志铭》中这段话联系起来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米脂“小艾”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2)

6-39、艾氏并非出自犹太人
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川沙艾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之先,实出犹太。” 他认为,犹太艾姓于公元1050年前后到中国后,《百家姓》中才有艾氏,“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我们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多支艾姓起源远远早于犹太艾姓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历代先贤”中有44位早于公元1050年,上古和中古时期就有多个以艾命名的县以上地名,成于公元960—978年期间的《百家姓》中就有艾姓,位列第334位……大量事实胜于雄辩,不是在犹太艾氏于公元1050年前后来到中国前“无艾氏踪影可寻”,而是张正明先生对大量的史实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以片概全。艾氏并非出自于公元1050年前后才来到中国的犹太人,而是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6)

6-40、自修公是云南邓川州人而不是河南邓州人
有资料和不少网络文章称,明朝贤儒艾自修是河南邓州人。经考证,自修公是云南邓川州(今大理洱源县)人,而不是河南邓州人。一字之差,差之数千里。

6-41、万年公率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的地点应是甘肃宁州而不是江西宁州
有文章称,万年公率3000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于江西宁州(今江西修水县)襄乐村。经考证,明朝时,有两个宁州,一是江西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二是甘肃宁州(今甘肃宁县,西魏时名襄乐县)。万年公时任孤山副总兵,卫戍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平凉离甘肃宁州不远,我认为万年公率3000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的地点应是甘肃宁州湘乐村,而不是江西宁州襄乐村。

三、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调查和研究,虽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商武丁帝(公元前1271—1213年)封其子为艾国国君,侯爵。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国名为氏。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回鹘族(今维吾尔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这3支艾氏起源已清楚,但至今没找到这3支艾氏的后裔。期望这3支艾氏的后裔尽快现身,提供本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

2、有几篇网络文章称,苗族有艾姓。迄今尚未查到有关苗族艾姓的信息,故尚未列入艾姓起源中。期望苗族艾姓人士尽快现身,提供本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

3、根据《艾氏原始》和《重修艾氏家谱序》中转述的《艾可久墓志铭》综合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是江西永丰艾氏的外迁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3)但上海川沙艾氏第18世孙民言认为,老谱书关于本宗族源流的介绍是错误的,本宗族是犹太人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27)陕西米脂艾氏和上海川沙艾氏的起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4、贵州独山县艾氏宗族的始迁祖登云公与四川泸县立石镇艾氏宗族的始迁祖守膺、守定公的三弟守拳是否是同一人,值得进一步研究。(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人口的微观迁徙情况》2-13)

5、江苏在北宋末是艾姓第一大省,有二分之一的艾姓人口居住在江苏。江苏从明末即退出了前7位,当今更退出了前20位。迄今已联系上的各地艾氏宗族几乎没有声称是从江苏迁徙而来的。江苏的艾姓人口到底哪里去了?

6、周初,周武王将修水艾侯降为子爵,另封于山东莱芜艾山,是为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第一始祖。历代艾子在山东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食邑在山东艾陵的艾孔比第一任艾子晚500多年,是为山东莱芜/沂源艾陵艾氏第二始祖。迄今已知有多支艾氏宗族声称是艾孔的后裔,尚未发现艾子的后裔。从历代艾子及其后裔在山东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来看,以艾子为始迁祖的莱芜/沂源艾山/艾陵/艾邑艾氏宗族在历史上曾经人口众多,艾子的后裔到底哪里去了?

7、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金华艾氏宗族声称既是得姓始祖汝艾的后裔,又是艾孔的后裔。汝艾和艾孔是两支艾氏的始祖,他们没有血源关系。海清公到底是哪位始祖的后裔?

8、天水郡、陇西郡、河南郡、汝南郡四个艾姓郡望在南北朝时是艾姓人口最多的地区,时至今日,天水郡治所通渭县仅有1户艾姓,其他3地尚未找到艾姓同宗,看来艾姓人口也不会太多。这4地的艾姓人口迁徙到哪里去了?

9、对位列艾姓人口前6位的陕西、河北、黑龙江和河南等省,迄今联系到的艾姓宗亲甚少。亟需得到这些地方的艾姓源流和现状信息,希望陕西、河北、黑龙江和河南等省的艾姓宗亲踊跃提供信息。

10、我国56个民族中没有犹太族,犹太人的后裔(包括艾姓犹太人)如何填写简历中“民族”一栏?

邀请各位宗亲参加研讨,尤其请知情者踊跃提供信息。

艾东尧撰
2010年2月8日

艾东尧,1942年12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竹溪,196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系,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高工、主任,1990—1995年任沈阳市和平区政府副区长,2002年12月退休。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任《竹溪艾氏族谱(二修)》主编。艾东尧 <ady121@163.com>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0-03-10 09:19:4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