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61634次
2人
2个
22个
263人
39部
????中华甄姓源流与岭南甄氏族系 ??史籍和谱牒记载,甄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五帝时代,属帝舜后裔,其源流演变几与中国姓氏发展史同步。兴与两汉,盛与魏晋南北朝,延至隋唐,八百余年甄姓成中国著姓望族;唐宋以后式微,然族人坚忍不拔,保宗延族,生生不息,甄姓始终挺立与中华姓氏之林。 一 ? 关于甄姓起源,史籍有如下记载: ? 东汉圈称《陈留风俗传》:“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唐代张说《广州都督甄公碑》:“昔胡公绍舜,奄有大邦。楚子县陈,乃成乐土。当烈王之世,有陈通奔周,王以为忠将,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职,命为甄氏, 赐姓因生。”宋代庄绰《鸡肋篇·甄氏旧谱·甄复》:“舜子商均后,周封于陈,为楚惠王所灭。至烈王时,有陈通奔周,王以为周将,以舜居甄陶之职,命为甄,皆通之后而居中山,于邯郸为近。” 以上关于甄姓起源诸说,皆认同甄姓出于帝舜后裔。前说是帝舜在瓠子河滨帮助东夷部落人制造陶器,其子孙后人因职业,职官以“甄”为姓氏;这些甄氏后人,大都出于中山、河南这两郡的望族。后说是周灭商后,封帝舜子商均后裔妫满于陈,楚灭陈后,胡公妫满后裔陈通因忠于周天子而被赐甄姓,其后人居于邯郸附近的中山国(郡)。 ??东汉与唐宋人的著述,有司马迁《史记》相关记载可考。今人胡尧据《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的记载,在《中国姓氏寻根》里考证说:“由于舜仁义慈爱,所居之处人民纷纷前来归附,往往一年成村落,二年成城邑,三年成都市,因此他烧陶的地方很快形成一个城邑,叫做鄄城(在山东鄄城,古代甄、鄄通用)。舜有子孙留在鄄城任甄官,后来就成甄氏。” ??对甄姓起源于帝舜,各地甄氏后人族谱也有记载:明万历年间进士黄淳为《广东甄氏族谱》序云:“甄氏之族,古谱谓舜陶于河滨,逐取甄陶之义,而以甄为氏,是甄之先固系出虞姚,盖亦轩辕裔胄也。”山东鄄城县甄庄和鱼台县东甄庄保存明嘉靖年间编修之《甄之族谱》记载:“陈胡公生二子,长名犀,袭爵于陈,为申公;申公早卒,次子皋羊代立为相公,后逊位于侄。周成王改封皋羊于甄为陶官,即陶甄故地,其后世便以甄为姓氏。”此说与《史记·陈杞世家》所记相契合,并提供可考线索:即帝舜血统胡公妫满的子孙,从陈地到陶甄故地,与帝舜先前“陶甄河滨”留下来的甄氏子孙汇合,从而构成了后来固定的甄姓。 ??根据史籍和谱牒的记载,可以合理认定:中华甄姓起源与帝舜,山东鄄城乃甄姓之发祥地。 二 ??古代,有“中原甄氏无极枝”与“中山五姓甄第一”之称。《汉书》、《后代书》记载,西汉前期,甄氏先祖已在中山无极境内聚居,在土地兼并中出现高门大户。原以举孝兼取得官职的人士,乘势平步青云,上升为大僚名宦,著名的人物有甄丰、甄邯、甄寻、甄阜等。甄邯的岳父孔光,是辅助过汉成、衰、平三帝的丞相。甄丰、甄邯由地方官员擢升为皇宫内侍大臣。王莽新朝时,甄丰官至大司空,爵受广阳侯、广新公;甄邯官拜大司马,爵受承阳侯、承新公。到西汉未年,无极甄氏家族,已成为中山郡的“仕宦望族”。 ??东汉末年,无极甄氏家族与争霸天下的袁绍、曹操、司马懿三大家族联姻,受赐赏封,家道殷福,满门显贵。甄邯后裔甄洛,先嫁袁绍子袁熙为妻,后被曹操子曹丕纳为夫人,生子曹睿。魏黄初七年( 226 ),曹睿称明帝,追谥母甄洛为文昭皇后,追赠外祖父甄逸为安乡侯,对甄氏家族赏赐累钜万。外祖母去世,封赠 安喜 君,魏明帝身穿孝服,亲临吊唁,百官陪位。尔后,有十数人受封公爵、侯爵和入朝拜官,时有“甄半朝”之称。无极甄氏家族步入鼎盛时期。 ??两晋、南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时期。此时无极甄氏家族,仍朝中职官如云,保持其公侯世卿地位。代表人物西晋有甄德父子,南朝宋有甄法护兄弟,南朝梁有甄彬父子,北朝魏有甄凝、甄琛、甄楷祖孙三代,北朝周有大数学家甄鸾等。甄德先后娶司马师、司马昭之女为妻,官至大鸿胪,加侍中、光禄大夫。甄彬有“赎苧还金”之美誉,深受梁武帝赏识重用。甄琛是北魏三朝元老,官至吏部尚书,任内颇多建树,去世后,孝明递追赠其为孝穆公,并亲临祭奠,扶舆出殡。甄鸾北周时任司隶校尉、汉中郡守等职,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军事数学的学者,主要著作辑存于《算经十书》,并精通天文历法,编有《天和历》,颁行十八年。 ??隋、唐朝代,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无极甄氏家族虽不及前时显赫,但仍有不少人官居高位。如甄鸾子甄族为汾州刺史,孙甄绍为沁州刺史,绍孙甄封为宋州刺史。甄封第四子甄亶,是盛唐时期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他文武双全,博览经史典籍,精通书法;八次挥师疆场,战功显赫,五次出使藩国,政绩斐然,深得一代女皇武则天赏识。开元年间,甄亶出任广州都督兼岭南按察五府经略讨击使,集南中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任职期间,致力改善岭南人民的居住及医疗条件,为岭南地区的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唐天宝年间甄济,在“安史之乱”中视死如归,以大智大勇保存气节。其子甄逢因父名未列国史而奔走,后得元稹、韩愈力荐,天子追爵甄济四品官。 ??甄姓名人见诸《二十五史》者 59 位,大都出于无极甄族。考其显赫世系,可知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是中华甄氏族发展的主脉。 三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因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迫使中原汉族人民大南移,这对民族融合和氏族的流变,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甄姓氏族的播迁,大抵也是随着几次中原人口南迁大潮,从北方流向东南、华南、西南等地区。据统计资料显示,现代中国甄姓人口不多,但播迁散居面很广。 1988 年 3 月,沛县、鱼台县甄姓合修祖谱,范围竟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河北五省二十五县二百余村乡。此外,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以及东北、西北地区均有甄姓人居住。然而,当代中国甄姓族人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广东省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邑”。 ??据明代宗景泰二年( 1451 )及明万历庚辰年( 1580 )的广东《甄氏祖谱》记载,并对七百余年前先祖墓葬考证:岭南甄姓族人,系出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甄彬、甄琛、甄济支脉。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仕途的无极甄族人,随着官职迁调流寓各地,后有宗脉落籍广东。“安史之乱”后,甄济应大将来真之聘,到湖北襄阳做官,定居宜城。济翁后裔甄延宣,南宋高宗时考取进士,任国史修撰,出仕南京安庆州,定居安庆。延宣翁孙甄善庆,南宋光宗绍熙癸丑科进士,任广东南雄州推官。善庆翁在任上去世,长子景福携眷扶父灵柩回安庆,次子景贤落籍南雄珠玑里。景贤生四子,取名如金、如璧、如圭、如锡。次子如璧,便是岭南甄姓开族“始迁一世祖”甄舜河公。 ??南宋末年,因避战乱,甄舜河家族从南雄珠玑里向珠江三角洲二度迁移。第一次,南宋度宗咸淳九年( 1273 ),因“怀王失妃”,沿乡搜捕,珠玑人纷纷避祸南迁。舜河公率子世茂、长孙可立、曾孙素善、仕达、举家从南雄珠玑里沙水村迁往冈州(新会)大岳甄村。第二次,南宋祥兴二年( 1279 ),元军追击南宋王室攻陷崖山,丞相陆秀夫背宋帝赵昺在崖门投海自尽,南宋覆亡。冈州人四处逃避兵祸,其时舜河公已八十高龄谢世,由四世素善、仕达率族西迁新宁(台山)德行都(今年开新昌地区)。此后,甄舜河家族在此落籍生根,逐渐衍成遍布岭南及海外的宏大族系。 四 ??德行都位于潭江和宁阳河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舜河族人在此定居后,家业渐兴,人丁日旺。甄素善有五子十三孙,始居旺北,后分支霞坑;甄仕达有三子十三孙,始居石海,后分支簕冲。经过若干代繁衍,形成旺北、霞坑、石海、簕冲四大房系。“虽其间徒居他境者亦不一而足,而总以马蹄冈堡之四村为大宗。”(《岭南中山甄氏重修族谱序》) ??四世素善后代分支情况是:五世云谥(素善长子),官任东莱府太守、云南提学副宪。他生五子,长子畴卿居霞坑,后代分支恩平平塘和锦地冈、阳春、台山冲蒌霞洲和下川岛;次子余卿裔居新会城;其余三子逐卿、奇卿和益卿裔居旺北,分支台山三合、开平金鸡镇盘村和广西。五世云嵩(素善次子),生一子善卿,迁居广东高州。五世云聚(素善三行),官任广西巡检,生三子仁伯、仁长、仁寿,仁长裔居广东德庆。五世云岫(素善四子),生三子达明、理明、得明;五世恩(素善五子),生一子仁日,裔居情况族谱未见记载。 ??四世仁达后代分支情况是:五世连山(仁达长子),官任连州太史,生四子昆祥、昆玉、昆彦、昆政,裔居石海,分支新会五显冲、恩平那吉镇等地。裔孙甄松年,清乾坤己酉科进士,诰授奉政大夫,历任文渊阁检阅,武英殿分校,金殿傅胪,内廷方略馆纂修等职,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去世后,乾坤皇帝赐御葬,墓地在新宁德行都,建有石牌坊和石狮子。五世台山(仕达次子),生三子广大、广逐、广安,由石海迁居开平仙塘(沙塘镇),分支恩平那歧、沙湖和电白县。五世云山(仕达三子),生六子文保、文益、文卿、文质、子文,昆泽,裔居簕冲,分支台山县花瓶、上川和阳江、南海、始兴、逐溪、惠州及广西等地。 ? 随着支脉繁衍,甄姓族人遍布广东、广西各地,但主要聚居在广东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形成以“四邑”话为谱系特征的岭南甄氏宗族血轮。清代以前,甄姓族人向外地迁居不多,清初仍保持着旺北、霞坑、石海、簕冲四大乡村聚居为主的格局。后来,人口、房派日增,才逐渐出现大量向外迁移的势头。从清乾隆元年( 1736 )起,四大房系子孙先后向台山县海宴地区大规模迁徙,在该地建成甄姓人聚居的乡村。后来,又有许多舜河子孙到台山县的广海、三台、冲蒌、端芬、白沙、下川岛等地落户。据不完全统计,台山市现有甄姓族人近三万之众。 ?? 广东“四邑”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鸦片战争后,帝国列强在广东沿海掠夺廉价劳动力,“四邑”第一代华侨中,有不少人被“卖猪仔”到国外当苦力。甄舜河子孙也加入了“契约华工”的行列,随着历史的进步,华侨地位改善,出洋的人更多,这成为甄族后人向外发展的重要出路。香港、澳门开埠后,大量甄族人又到两地谋生,从事经商和各种职业。现在,据不完全统计,甄舜河子孙在香港、澳门定居的有近三万人,移民海外的有近五万之众。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中,在美国的人数最多,尤以三藩市、洛杉矶、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为集中。旅居海外以港澳的舜河子孙,还成立了“甄氏宗亲会”,三藩市的“甄舜河堂”组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甄姓族人在海外始建的“第一堂”。这些宗亲组织,为维护甄姓侨民的合法权益、兴办各种福利事业、增强对祖国家乡的凝聚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中华甄姓源流数千年之演变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盛衰兴替及现代社会之嬗变。甄姓先祖,从小康人家上升为名门望族,又从显赫世家走向式微,长期在战乱和饥荒的艰苦境况中顽固奋斗,终于求得族运再兴,子孙昌盛,族人遍布四海。这种坚忍不拔求生存、共发展的精神,堪称中华甄姓氏族之灵魂,后人自当发扬光大,为振兴中华努力作出贡献! 公元二○○六年五月丙戍仲夏 舜河始祖二十五世孙、历史学研究员 甄炳昌(甄人)敬撰
作者:甄锦藻 回复:1 发表时间:2008-09-30 16:32:44
你们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中国四大仕姓为:按顺序、名气排为崔、卢、郑、王。并且古代他们除这四大姓之外,不通婚。
作者:218.98.166.* 发表时间:2008-11-06 14:35:28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