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TAN  

03-07

437648次

5人

16个

364个

4632人

424部


[主楼] 谭姓寻根龙山行(转载)


文/图 谭雨明 谭鸿策
谭姓源自嬴姓。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被封于谭国。公元前684年,谭为齐国所灭,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是为谭氏。又有出自姒姓之说,即上古圣君夏禹的后裔。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见灭于齐桓公,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此两种说法皆认同谭姓出自谭国,而古谭国遗址就在今山东省章丘市西之龙山镇。

4月的泉城干燥多风,并不是踏青的好时节,但我们却怀揣盎然春意踏上了这片土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曾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春天济南泉水暴涨,正值游泉之时,我们却无暇顾及欣赏美泉,而是径直乘车赶往此行的目的地——龙山镇。



龙山镇


说起龙山镇,知道的人可能寥寥,但言及龙山文化,便知之者甚众了。龙山古镇正是著名的龙山文化的命名地。1928年,我国第一代考古学者吴金鼎先生,在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并于1930年、1931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将其定名为“龙山文化”。


车沿济青公路东行四十分钟,便进入了龙山镇。朝公路北侧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高出地面三到五米的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坦,这就是2600多年前的古谭国故城——城子崖。汽车驶进离城子崖遗址不过几百米远的龙山镇政府大院,镇党委的闵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曾多次与我电话交流,这次更是放下手头繁忙的公务陪同我们踏访故地。


据闵书记介绍,因城子崖位于武原河畔的高台上,地势隆起,远远望去,宛若城墙,当地称“鹅鸭城”,故名“城子崖”。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薄沙、黄土之上一米左右的文化层,即为谭国故城遗存,史称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谭文化代表。下层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为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她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初称为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


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考证:“城子崖,即古谭国之城,谭建国在殷之末叶。”徐北文在《平陵城上雨丝丝》中也认为,城子崖到了商代,即建立了国家——谭,并由原始社会的居民点发展成为一座城堡,修筑了城池。


闵书记告诉我们,谭国故城的文化堆积,体现出当时城内已集居了相当可观的人口,目前国内学者多认为龙山时代居民数量为5000至10000人,到了谭国时期已不少于15000人。遗址中井的发现印证了古史传说中“伯益作井”的记载。井的发明与使用,进一步说明了谭国故城人口的高度密集,生产的日益扩大和经济之繁荣。


谭城周围20余公里的范围内,远近不同地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同时代遗址。他们如灿烂的群星映托着谭国都城。这更说明谭国时期,已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和乡邑、村落分级构成的政治地理结构和谭国政权严密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彼时的谭城处于大周王朝通往东方各国的周道上,不难想象,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曾放射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光。


然而古谭国最终也没能躲过历史的嬗变,在前进的车轮中灰飞烟灭了。关于谭国的灭亡,说法竟是极富戏剧性的。谭国地处齐、鲁、燕、卫等大国之间,以与大国的政治联姻为一贯国策。齐襄公即位后,齐国内乱一触即发,公子小白流亡路经谭国,谭国国君礼貌不周。十余年后,公子小白战胜公子纠,回国登基,是为齐桓公。当时诸侯皆遣使道贺,惟独谭国毫无表示。桓公二年(前684年)夏,桓公整军伐宋,于乘丘(今兖州境)大败宋军。冬,桓公班师回国,途经谭国,即以当初谭君无礼貌、不朝贺为罪名,趁势占据谭国,谭君逃奔莒国。自此,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谭国遂告灭亡。


谭国作为历史上的文明古国,自伯益皇覃氏始,历唐虞以迨夏商,自周初再分封于谭后,又历三百八十余年,历史延续时间较长。灿烂的谭文化是谭子的祖先和后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东夷文化渊源主干的延续,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丰富、充实了龙山文化的宝库,使之似喷发不息的源头,注入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独具丰姿而又卓立不群。


一行人来到城子崖遗址的东北角,这里坐落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章丘市博物馆馆长宁阴堂先生已在此等候我们。宁馆长介绍说,博物馆是1994年投资600万元在谭国故城址建起来的,主体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由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一瞥间,博物馆的外形好似谭国先民崇拜的图腾凤鸟。远远望去,又如同2700多年前的古谭城再度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既以雄浑苍茫的历史风貌引发今人凭吊古人的幽情,又足可领略龙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动人风彩。


博物馆第二展厅内陈列着城子崖遗址出土的文物及照片。“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壳,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的黑陶制品尤为瞩目。在“第一期城子崖发掘”的展橱中,有第一期发掘时的现场照片和城子崖遗址发现者——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的巨幅照片,以及由吴先生撰写的我国第一部考古专集《城子崖》影印本。正是金先生的一双慧眼,揭开了尘封已久的龙山文化,使我们得以拜读谭文化的风采。


在博物馆的城子崖遗址西城墙、南城墙发掘保护现场,我们见到了一幅“三城叠压”的壮丽景观。龙山、岳石、谭国三个历史时期长方形版筑夯土城墙叠压的遗迹呈现在眼前。最下层是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城,中层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城,最上层则是周代的谭文化城。这种城圈重叠的事实说明,城子崖在古代一直是筑城立国的理想之地。


据了解,自战国以来一直在龙山本地世代相传的谭姓人基本已寻觅不到,现居此处的谭姓人家多是从山东别处迁来的。我们顺道去了城子崖南城墙根下的三城村,拜访了村里的谭鸿福老人。在一户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前停下脚步,一股质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谭鸿福老两口听说我们是特地从吉林到龙山来寻根的,热情地将我们让进屋,端茶倒水,不亦乐乎。闲聊间,我们得知谭鸿福老人一家是从山东潍坊迁来的,子女多在外地打工,年过花甲身体尚佳的二老在家务农,不愁吃不愁穿,过着让我们羡慕的恬淡日子。天色已晚,主人留我们吃饭,香稠的小米粥就着大饼卷大葱、韭菜合、豆腐卷,平凡的农家菜在我们看来却是地道的美味,空气中弥漫着幸福与祥和。


第二天,我们由宁馆长陪同驱车前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以西一里之遥的武源河畔,参观那里正在建设中的龙山谭氏宗祠。


尚在建设中的宗祠以一座蓝顶红柱的仿古牌楼作为标志。据宁馆长介绍,谭氏宗祠总造价360万元,资金分别由龙山镇政府、香港谭氏宗亲会和海内外谭氏宗亲、仁人志士捐助,其建造得到了龙山镇党委闵书记的大力支持。宗祠由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我们到访时,庭院围墙,正殿、配殿房基等一期工程均已完成。从设计图上看,该祠为仿西周帮君宗庙建筑,古朴典雅。步入正中大殿,欣喜地抚摸着一扇扇木制古式门窗,仿古的大青砖墙体,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这里将来会供奉谭氏始祖谭子、谭氏西宗之祖谭伯和东宗之祖谭拾子之神位,供海内外谭子后裔祭拜。


建成后的谭氏宗祠将会是一组集现代科技与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体,“武源献瑞,万派朝宗说一脉;龙山有灵,传神写意话同根”。它将为海内外谭姓人的寻根溯源绘上重要的一笔。


从宗祠出来,宁馆长提议说:“附近还有东平陵故城和西河遗址,要不要去看看?”我们一听都来了劲,当即说好,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前往位于城子崖遗址东北约2公里处的东平陵遗址。东平陵城,始自春秋,兴于两汉。汉代为济南郡,济南国治所。曹操在184年曾任济南相,而济南历史上惟一的皇帝王莽,也出生在东平陵城。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洗刷,我们眼前的遗址仅余下了一段甚不起眼的城墙模样的黄土堆,仅仅是在劲风的吹拂下,那些摇摆着的不甚挺拔的树木才让我们隐隐碰触到这里曾经的生机。


龙山镇南边20多公里处的垛庄镇,是古谭、鲁两国的交界处。该镇的朱家峪村据说保留有一条谭鲁故道。朱家峪村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和古泉,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我们用去了一天的时间来感受这里独特的历史风貌。村子为梯形聚落,上下盘道高低参差,三面环山,北依平原,南达胡山与圣水灵泉,东依长流泉,西连半井龙泉与胡山森林公园。谭鲁故道就蜿蜒在平凡的农舍与田畴之间,没有任何醒目的标志。灰白的石块平静地躺在我们脚底,那种踩在历史上的感觉真真难以言喻。


我处心多年,寻觅着先祖的来龙去脉,试图探索谭氏5000年深邃之根基,以昭列祖浩荡之德业,述先泽传世之源远……这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酝酿多年的寻根梦终于得以实现。


资讯链接:


山东章丘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市域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市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小泉城”之称。市政府驻地明水镇有济南东部最大的泉群百脉泉泉群。


龙山镇位于章丘市最西部。面积43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人口 276万人。该镇西距济南市区35公里,东距章丘市驻地明水12公里,距济南机场25公里,北靠济青高速公路,南邻济王公路,胶济铁路横贯龙山镇腹地,交通便利。龙山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龙山黑陶、龙山小米、龙山豆腐名誉华夏。

作者:谭皓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3-31 14:59:5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