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FANG  

03-09

293070次

3人

6个

99个

2467人

164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十、历代名人

十、历代名人
方姓历代精英辈出,显名于当世,流芳于百代者代不乏人。在科学、哲学、文学、思想、戏曲诸方面均有建树。宋代文于祥在《方氏谱序》中赞道:“方氏之先显于周汉,以迄我朝,声光煊赫,流泽及后者何其盛哉!”到了明清两代,以桐城方氏为代表的方氏诗礼世家更是使方氏的声誉达到了鼎盛。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入了方氏历代名人242名,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三十八位;方姓的著名文学家排在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第二十五位;方姓著名医学家排在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第三十一位。
中原方氏
纵览谱牒与史籍,我们可以发现,方姓的名人与地域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方氏得姓以后,历周、秦、汉代,代不管人。如方姓始祖黄帝左相方雷,与黄帝等人同游于具茨之山,被列为“七圣”之一的方明,与舜帝等为“七友”的方回,助大禹治水开凿龙门壶口的方相、方越父子,事殷伐桀,于国有功,被封为扬州六合县开国侯的商朝方灼,周朝“壮猷元老”方叔,秦朝渤海侯方琼,西汉殿前都元帅方隆,平北侯方茂贵,大司马方忻,金紫光禄大夫方伟,太傅方望等等,这一时期的方姓人口主要在中原一带。
江南方氏
到了西汉末年方纮南迁之后,方姓的重心转移到了江南一带。从西汉末的河南太守方纮,到东汉时的西河太守方雄,南郡太守、关内候方侪,太常卿、默县侯方俨,默县侯、长兴县令方观之,关内侯、安石将军方赞之,关内侯、侍中方弘之,徐州剌史方蕴,散骑常侍方文亮,桂阳太守方熙叔,上柱国方光,艾县开国侯方显,义安太守方诞,上柱国方仲等。东汉一代,方姓人世代高官显爵,声望之隆,可谓显赫一时。
魏晋至南朝时,有默县开国公方昞昊,关内侯方藏,上虞县开国公方操,上柱国方仲,在中在夫方伸,云阳开国公方庚,南城县开国侯方苋,新安太守方郊、方让、方干,襄阳太守方初,东平太守方孚,右军将军方始光,谏议大夫方法立,新安太守方隆,武节将军方惠进,持节诸军事方沾、方録,荡寇将军方君彦,吴兴郡开国公方释等。
隋唐时期,则有上柱国方惠整,会稽刺使方讚,出使新罗的文化使者翰林学子方智,睦州刺史方亮,泉州刺史方述,世袭文登郡国公方叔贤、方药师、方野岩、方待价、方干,刑部尚书方公郁,御史中丞方汉,光禄大夫方本,左神策将军方镇、方浩,河南义成郡王方元荡,神策将军方锷,光禄大夫方本,桐庐万户方肃,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的晚唐诗人方干和唐亡后隐居不仕,授徒讲学于上贵精舍有静乐先生方昊等。
宋朝时期,除了大名鼎鼎的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外,还有被称为“七贤”的方好、方广、方爱、方多、方威、方仪堂兄弟七人征兵登入仕途。宋真宗时,兄弟七人以老辞官,真宗皇帝特将他们的家乡赐名为“锦庭”,他们的后裔也就称为锦庭方氏。
宋神宗朝礼部尚书、高平郡伯方华资,和他的次子哲宗朝兵部尚书、同安郡开国男方扬近,被誉为“父子尚书”。
徽宗时,方闳、方訚、方闻堂兄弟三人同时就读于太学,每次考试,兄弟必轮流获得第一名。徽宗巡视太学时,对兄弟三人大加赞赏,特赐“进士出生”。后来,方闳官至礼部尚书,方訚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宋高宗赐号“龙亭居士”,方闻官至尚书左仆射,徽宗御书“词翰俱优”以示褒奖,时人称誉兄弟三人“两浙三方,天下无双”。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方逢辰,原名梦魁,是理学方镕的长子。淳祐十年登进士第一,是方姓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理宗皇帝特赐名逢辰。由于他的上疏条陈不避权贵,言词激烈,遭权贵贾似道、丁大中等人所忌恨,终为理宗所不喜,于是称病归里,聚徒讲学。此后又多次起用,多次罢官。度宗即位后,再度起用,累官至户部尚书,后改礼部、吏部尚书均推辞不受。宋亡后,元世祖曾诏御使中丞崔彧起用他,也遭拒绝。方逢辰家学渊源,平生得力于推究事物为穷理之乐,坚持身体力行为修已之要,在理学中自成一家,人称“蛟峰先生”,著有《孝经解》、《易外传》和《格物入门》等书行于世。

方有执与《伤寒论》错简重订学派
知道东汉张仲景的人很多,张仲景的《伤寒论》成为医方之祖,但是这本书的修订与整理工低等,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却知者寥寥了。他就是自学成村的现代医学家方有执,方有执,字仲行,明代安徽歙县城,因家人多病亡,因此愤而学医,长于伤寒流诊治。张仲景的《伤寒论》流传到明代时,已经被弄得颠倒错乱,面目全非,失去了张仲景的本意。方有执为了不负前贤又不误后学,谒尽心力历时二十载,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著成《伤寒论条辩》一书,首倡伤寒错简之说,调整篇目,重次条文,订为《经》十一篇、《法》三百九十七、《方》一百一十三,以图还张仲景原著旧貌。并指出伤寒著不限于治伤寒,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成为《伤寒论》错简重订学派的鼻祖,为发展人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方成培与《白蛇传》
优秀传统戏曲剧目《白蛇传》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长期以来盛演不衰,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93年,由《白蛇传》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新娘子传奇》风靡大江南北,一时之间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白蛇传》的剧本出自清代剧作家、医学家方成培之手。方成培,安徽歙县横山人,他不仅是清代著名的喉科医学家,而且精通音律,曾汇集诸家词曲,考证修订格律,编成词榘26卷。在方成培所有的著作中《雷峰塔传奇》最为著名,后人改名为《白蛇传》。乾隆三十六年,方成培创作的《雷峰塔传奇》问世,成功塑造了白娘子这个多情、勇敢、坚强、感人至深的中国女性形象,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并与其产生了强烈感情共鸣。历经200多年,其艺术魅力依然不减。后人虽对剧情有所修饰,但是谁也没有怀疑过“方本”是《白蛇传》的真正母本。直到现在,京剧、昆曲中经常上演的《盗仙草》、《断桥》等折子戏和“方本”完全一样。
莆田方氏
宋明时期,莆田的方氏开始大发异彩,科甲人物竟达360多人。两宋时代方氏有28对父子,26对兄弟中进士,进士多达132人,居莆田诸姓之冠。刘克庄曾赞叹道:合天下诸方,无有如兴化方氏之盛也。莆田历史上六大藏书楼中有三座是方氏所宾,其中白杜方氏的万卷楼,总藏书约在五万卷以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藏书楼。由于科举盛况,很多族人在外省为官,后裔遂定居他乡异地,以广东最多。
莆田的方姓主要有三大支系,最早迁入莆田的是唐代泉州刺史方达,后定居于莆田之方山,因此他的后代称为“方山派”。唐末因任官而侨居泉州莆田县的方廷范,他的祖父方琡曾任都督长史,因而廷范的后裔被称为“长史派”。另一支是迁居于杜塘里的文学公方仁杰之后,也世称“白杜派”。“长史派”中,自廷范定居莆田后,人相蕃盛,名贤辈出,其中尤以“八忠”为最。明正德十二年,福建巡按御史沈灼在莆田城中建祠奉宋代名臣方信孺,时任右都御史的方良永等人认为,“六桂”方姓先祖中可奉祀的不止于此,于是加上宋代方适、方轸、方喜、方廷实、方大琮五人合祀,合信孺为“六忠”,并祀于一祠,题匾曰“方氏世忠”。后来,又将明代方献夫和方良永奉祀于祠中,并称为“八忠”。
蔡京是中国历史上在名鼎鼎的人物,而他的同乡方轸却鲜为人知。方轸生于宋熹佑三年,元符三年登进士,历任太庙斋朗、右正言。大观元年,方轸上书弹劾蔡京,认为应诛蔡京,以安天下。不料宋宋徽宗却将奏章给蔡京看了,蔡京一面狡辩,一面向皇帝要求惩处方轸,方轸竟被流放岭南。不久后,徽宗又下诏将他赦回。回京后的方轸在政和年间又向登闻鼓院止书,请求皇帝收权独断,毋使国贼肆志,不想却被徽宗认为他不知悔改,发配至永州看管。几年后逢赦又放归。到了靖康元年,徽宗禅位于钦宗,时年已72岁的方轸向新皇帝上书,揭发蔡京,终于使问题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方轸平反,赴任鄞县令。蔡京被撤职,发配岭南。方轸在鄞县当了四年卸任。由于当时宋、金战争,徽、钦二帝被俘,政局混乱,卸任的方轸也清贫得没有返籍之钱,于是被迫在当地落户了。他选宅在当时属于偏远地带,风景秀美而又相对宁静的慈溪鸣鹤山,即今盐仓山,从此做了慈溪人。
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与宰相秦桧等人准备与金人议和,朝野一片哗然,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劝阻。监察御使用权方廷实在奏章中大声疾呼:“鸣乎!谁为陛下谋此也,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忠直敢言之声名流中外,也引起秦桧等人的积怨。不久,方廷 实被任命淮北宣谕使,历勘地方被金军蹂躏惨状和诸皇陵被发掘情况。归朝秦桧嘱咐他勿言他事,见到高宗后,方廷实将所见所闻据实禀告,涕下沾襟。脑怒的秦桧不久就将方廷实调离京城。
南宋开禧八年,朝奉郎、枢密院检详文字方信孺北上汴梁,准备与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订立盟约。这已是他一生中第三次前往汴梁,由于上一年枢密院都承旨韩侂胄力主的开禧北伐失俐 ,使方信孺走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作为南宋的使臣,他曾两赴汴梁,在扣押于狱中,绝水断粮,利刃环伺的险境中镇定自若,对金人提出的“反俘、归币、缚送首谋、称藩、割地”五个议和条件据理力争,面对完颜宗浩五事不从,兵南下矣的威胁,方信孺争曲直,辩强弱。对于称藩、割地两事,始终坚拒不从。计屈词穷的完颜宗浩无奈之下,只得与方信孺达成了初步协议。当方信孺奉国誓草案和百万通谢钱三赴汴梁准备订立盟约时,不料宗浩迫于金主压力而反悔,并无理责怪方信孺,又以杀戮禁锢等语恫吓,方信孺无所畏惧,不为所动,对提出增加犒军钱等新条款坚决不从,因此,议和没有成功。
韩侂胄借故论罪,把他降三级,贬临安军居住。他贬官后,朝庭改派王楠使金。嘉定元年,宋与金达成和议,方信孺一再坚持不可的条件,王楠都接受了。王楠回临安后,极力奏陈方信孺的功劳,宋宁宗因此下诏准许他自便。此后,方信孺又因盱眙之役庆功犒军行为,以侵官邀功罪名被劾,官夺三秩,终归故里,家境窘迫,情绪消沉,于45岁时英年早逝。然而,历史自有公论,宋史《方信孺传》对他年少奉使,而以意气折金人,作了高度评价,他的事迹遍见史籍,其大智大勇,优国爱民,守志报国精神广为传颂。
方大琮,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宁宗开禧元年登进士。理宗亲政后,方大琮先后担任御史、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秘阁修撰,宝章阁待制,封莆田县开国男,进宝章阁直学士,兼江南二路经略安抚史。方大琮为政事刑威,立朝又能无所忌讳,以散谏直言名重朝野,忠正睿智,政绩卓然。淳熙七年,大琮逝于任上。
宋宁宗时。金紫光禄大夫方宗元由莆田宦居南海。他的八世孙方献夫,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弘治十八年登进士。是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元老,累官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柱国、少保,入阁辅政。其间三度请辞回乡,在海南西樵山石泉书院读书讲学,著有《易经约说》、《学解诸说》等书数十卷。嘉靖二十丰病故于家中,嘉靖皇帝闻讯后辍朝一日,赠太保,谥“文襄”。
明代名臣方良永,莆田草舍里人。弘治三年,和弟弟方良节同登进士。历升北海兵备。武宗正德元年,太监刘瑾弄权。良永服阙回京,鸿胪寺官引他到左顺门向刘瑾叩头、作揖。良永却拂袖而去。刘瑾怀恨在心,把他在海南平叛海盗事构陷为命案,准备加害。幸得刑部郎中周敏等竭力为他辩诬,才让他辞官回乡。正德五年,刘瑾伏法,方良永再度起用。正德九年,吏部考核官员,方良永为政显著、才行兼优的十六人之一,调浙江布政使。当时,正德皇帝的义子钱宁,派人用自制的二万纸币,发至浙江十一府,换回三万两白银。此时的钱宁深受皇帝宠信,权倾朝野,朝中大臣无人敢言,良永明知钱宁势盛,仍上疏弹劾。被时人誉为“足落权奸之胆,宇宙间不可无此一举”。钱宁又惊又怒,逶过于下人,并派人退回白银。同时准备秘密罗织罪名加害良永。但良永一身正气,无懈可击,钱宁对他奈何不得。嘉靖皇帝即位后,良永升为右都副御使,南京刑部尚书。卒于任上,谥简肃。
白杜方氏之名,显于方仁杰的八世孙方峻,方峤兄弟,二人先后登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被誉为“大小金紫”。自此以后,白杜方氏科甲蝉联,与长史派堪称一时瑜亮。然而与长史派略有不同的是,白杜方氏更侧重于学术文化。方峻聚徒讲学,将书堂取名为“植德堂”,以才、德教育子弟。并在书堂旁边凿有一眼水井,方峻教育后代:“愿子孙居官清如此水”。方家世代收藏书籍和文物之丰,使方家成为民间图书馆和博物馆。方峻的第四子方子容知惠州时,与被贬惠州的苏东坡相交甚笃,捐俸助苏东坡构筑白鹤新居,方子容收藏的大量书画,多经东坡校正题跋。从方子容至其孙方略的几代经营,尤其是方略购书的不遗余力,终成“万卷”的规模,藏书一千二百笥,其中书画中有四百余幅是东坡的遗墨。方略的从弟方翥,在考中进士后,进“万卷楼”闭门读书十八载,尽览藏书,成为一代大家,名满天下。朱熹途经莆田时,曾亲自登门拜谒。
方峻的第五子方元寀,少年时与理学家程颐交游,结下终生情谊。二人书信来往数十贴,在书信中,程颐对元寀有“足下非混俗之流,其志道之士”等高度评价。朱熹曾把元寀收藏的三纸程颐手迹刻于“白鹿书院”。并在其后写道:“伊川先生德盛言重,不轻与人,今其眷眷如此,则方公之贤可知也。”
方峻的五世孙方耒,年少时学游建安,专程前往拜谒朱熹。宋乾道二年中进士。深受理学家张栻所赏识,张栻曾言道:“世之可与共生死,同祸福者,耒一人耳。”方峻的六世孙方壬,淳熙年间入太学学习,每次路经建安时,必定专程拜访朱熹,逗留月余。宋淳熙十四年中进士,任漳州长泰簿。当时朱熹任漳州太守,任命方壬主持学政。只要见到民间疾苦,方壬都会向朱熹禀明。后来朱熹任满离职时,将自己所著的《大学章句》交给方壬,让他出版刊示学者。
到了南宋末年,由于支派蕃衍,人口增加,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或因任官而占籍他处,再加上蒙古的入侵等因素的影响,方氏后代居于莆田者渐少。其中因任官占籍他处在南宋时期时可见到,白杜派方峻后裔有几支就是在南宋中叶以后迁居广南东路。方骥之、方麟之、方骏之三人因任官而迁居广东惠来、普宁等地,成为白杜方氏入粤各支系的始迁祖。除白杜派外,长史派方惟深的后代,也分别占籍广东番禺、南海、香山、新会等处。莆田因而也成为继歙之东乡后,方氏迁徙的又一个重要中转地和发源地。

作者:方港水   回复:4   发表时间:2010-05-04 16:58:1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十、历代名人

桐城方氏
明清两朝,毫无疑问,是属于桐城方氏时代。
桐城方氏有三支。宋末,方德益由池口迁居桐城。传六世至方懋,方懋在县城择基建房,袭其先祖方法官职名,称“断事坊”,宏丽壮观,甲于全县。都谏王瑞题其门额曰“桂林”,取折桂登科如林之意,此即“桂林方”的由来。方氏另一旺族称“鲁谼方”,其先祖约于宋末由徽州游猎来桐城定居,故又名“猎户方”。桐城还有一支方姓为“会宫方”。
方家以古文名世,代有才人,文风衍长,几百年不衰。直到当代桐城方氏都可谓是名人辈出: 如方学渐,方孔炤,方维仪,方以智,方中通,方文,方孝标,方亨咸,方苞,方观承,方维甸,方竹圃,方宗诚,方东树,方守敦,方孝岳,方东美,方令孺,方圭德(舒芜),方鸿寿,方子哥等等。桐城方氏不但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学派”, 而且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对名满天下的书香世家桐城方氏, 梁实秋曾不无夸张地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朱彝尊云:“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濬其源。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 桐城方氏把方氏书香文化传统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方氏扬名立世作出巨大的贡献。
据清代方树德所撰的《江南族谱图说略》记载,从桂林方氏五世祖方法于明建文元年乡试中举,任四川都指挥使司断事开始,仅到清嘉庆二十一年的417年间,桂林方氏受到朝庭旌表的有81人,举人以上102人,文生1143人,廷内官36人。廷外官252人。
会通自然科学和哲学、会通古今和中西的杰出思想家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法号弘智,字无可,号药地。他的曾祖方学渐,担任诸生祭酒、主持文坛讲席各各二十年著书七十余卷,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学者私谥为“明善先生”。朱彝尊对他极为推崇,说:“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明善先生实清其源。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
方以智的祖父方大镇,明大理寺方少卿,继承父学,著书六十余卷。父亲方孔诏,明湖广巡抚,不仅是一位“八战八捷”的军事家,同时嫡传家学,著述六十多卷,以文学名世。大姑母方孟式,工诗精史,著《纫兰阁诗集》。二姑母方维仪,著《清风阁诗集》、《宫闺诗史》,精通文史,兼通诗画,是明末著名的女诗人、女画家。也是方以智的启蒙老师。母亲吴令仪,工诗善画。
方以智九岁能文,十五岁博览经史子集,二十岁著书数万言。与陈贞慧、侯方域、冒襄并称为“明手四公子”。崇视十三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以智被捕受刑,幸得不不死,后逃脱至南京,与黄宗羲、顾杲等名士友善。后受南明马士英、阮大锨迫害,流L岭南,以卖药为生,二王大之为知交。清顺治七年在广西平乐被清兵逮捕,清帅马腾蛟以冠服置于左边,刀剑置于右边,威迫方以智降情。以智引颈就刃。马腾蛟被方以智浩然政权所折服,离坐亲释其缚。以智获释后,脱离宦海,削发为僧,云游各地,著书立说。
方以智博学多才,在哲学、文学、书画、音韵、天文、地理、律学、医药、物理等人自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明中期以来传统的自然科学发展到高峰的突出体现,又是近代科学思想萌芽的前驱者。他的“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不仅发展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而目对于此一时期的实学思潮起着推动的作用。其科学的哲学观和辩证思维闪烁着创近代思想的曙光。
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物理)、社会科学(宰学)、哲学(物之至理)三大类。在哲学上提出空间与时间彼此依存,整个宇宙是物质的这辩证的唯物观。第一次提出“合二为一”的命题,多次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强调哲学和科学的辩证关系。
方以智所处的时代,西方传教士已经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方以智以其“坐集千古之智,析中其间”的大思想家气魄和开放精神,提倡向外国学习,并肯定西文的质测技术。方以智与法国传教上场若望交往密切,和他共同探讨天文学。在《物理小识》中多处援引西方资料,包括地球、地理、天文、数学等知识。但方以智也指出当时西方传教士传入的知识“详于质测而不善言通几”的缺点,对于西学中不正确的地方,不是删削就是指出其讹误。他的分光实验比牛顿从事这项工作早30多年。
在文学上,他主张端本于经,练要于史,修辞于汉,析理于宋,对后来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方以智博极群书,考据精赅,《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著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等五十多种。百万余言的传世之作。
他的三个儿了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秉承父学,在科学、学术等方面各有建树,在清初有一定影响。长于中德工于史,将古今数千年的事类比著成《古事比》52卷,被称为“奇书”;次子中通是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27岁时完成他的巨著《数度衍》,涉及古今中外知识,“方圆纵横,穷极其变”,堪称数学大全。在这本书里他还论及了“对数”,是我国探讨“对数”第一人。三子中履长于经史礼乐法度,以及历象算法声韵医药,著有《古今释疑》等数十卷,大学士张英将其书十八卷进呈康熙,颇得誉评。
尤其令方姓人引以为荣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也首倡于“桂林方氏”。明末,方以智等人致力于古文兴起,开桐城派之先河。“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在他的《读史八书》、《书史记十表后》中提出“义法”主张,并在以后不断进一步明确完备。雍正十年,方苞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时,替和硕果亲王编成《古文约选》,为“义法”说提供了一部示范书。乾隆初年,《古文约选》成为官方的古文教材。自此,“义法”之说,受到士林的普遍重视。后来又经过刘大魁、姚鼐等人的推动和发展,声势大振。乾隆四十二年,桐城派集大成人物姚鼐在《刘海峰先牛八十寿序》中,正武亮出了桐城派的旗号,阐述了方苞、刘大魁以及姚鼐之间的理论继承关系,揭示桐城古文形成派系的端绪,此后桐城之名遂见于世,前后绵延200余年,汇集散文作家1200余人,并留下了2000余种传世之作。
桂林方氏以学术文章鸣于当世,却也因此饱受劫难。
清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南闱科场案”发,刚刚考中举人的方章钺,是少詹事方拱乾的第五子,还没来得及庆贺,便被人诬告,说市考官方犹不但与人家联宗并接受贿赂,无论人拱乾如何啼血讼免,罪还是降卜来了:市考官方犹等人处斩,方章钺等人被革去举人功名,责打40板,家产籍没入官,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一个家族被摧毁了,祖孙三代,男女几十口,转眼间沦为罪人,被押解到了冰天雪地的宁古塔。
在度过了一千多个日夜后,方家人终于被“赎还”了,此时的方家家产已尽,除了几册书外,就只剩下一笔。于是在穷苦中继续写作诗文,继续发扬着他们的文风。方供乾在近三年的流放生活中,写下了900多首诗,记载了白山黑水的风土人情,在秋掌故。在他回乡后,又写了《宁古塔志〉一书,成了无比珍贵的史料。他的长于方孝标,在获释后曾游历了一次云贵高原,回来追忆成书,名曰《黔纪闻》,成为边域志书的名篇。
四十年后,桂林方氏再一次大祸临头。
康熙五十年,文字狱“南山集”案发。由于戴名世今《南山集》中多采用方孝学标所著《滇黔纪闻》中的内容,案发后,已故的方孝标被清廷剖棺剉骨,他的儿子工部主事方登峰被流放黑龙江卜魁,孙子内阁中书方式济侍父出关,父子同没塞外。族人方苞因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受牵连入狱,被判死刑:方贞观等人旗籍。
在这种极度恶劣的处境中,方姓人仍刻苦钻研学问,传承文化。方式济在勤侍父亲之余,查阅大量当地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著成《龙沙纪略》,详尽记载了黑龙江地区历史沿革,名山大川,民族分布,物产贡赋等,为清代名志,收入《四库全书》。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对此评价道:“初,开原、铁岭之外皆胡地也,无读书识事者,宁古塔人知书,由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与此同时,身陷死牢的方苞将生死置之度外,治学穷经,一如往昔。吏部郎中王若霖来监狱巡视,只见他打着赤膊,汗流满面专心写作,旁若无人。同室犯人投书于地说:“不要再学了,你就要在顷刻之间丧命,学那劳什子有什么用呢?”方苞应道:“孔夫子教导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等儒学后辈,又岂能忘?”方苞于狱中写成《礼记析疑》、《丧礼或问》两书。两年后,因古文颇负时望,又得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康熙帝亲笔批示:“戴名世案内,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赦免了他,并将其编入汉军旗籍,以白衣人直南书房,作了皇帝的文学侍从。
方式济的儿了方观承,少年时饱受磨难,终成大器,是清代名臣和水利、植棉专家。从乾隆十四年起,方观承任直隶总督20余年,对境内农田水利进行综合治理,成效卓著。他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植棉经验,在乾隆三十年绘成《棉花图说》16幅,是迄今已知国内外最早而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系统地说明了从植棉到成布的全过程,同时列出每道生产工艺及经验,乾隆御笔题诗16首,备加赞许。方观承的儿子方维甸和侄子方受畴后来也先后担任过直隶总督,被誉为“一门三总督”,一时之间传为美谈。
清代中叶以后,“鲁谼方”异军突起,方东树与族弟方宗诚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桐城派的中坚力量。方东树师从于姚鼐,和梅曾亮等人并称“姚门四杰”,他通过著书讲学,继承和阐述了桐城派文论,对桐城派后期的余波蔓衍起了重要的作用。乾隆、嘉庆年间,汉学盛行。方东树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著《汉学商兑》一书,坚持桐城派文论观点。此后,在一些汉学家著作中,竟出现了调和汉、宋的观点。近代学者梁启超称编著此书是“一种革命事业”。
方宗诚少有大志,师从族兄方东树,遍览宋元后儒家之言,多有阐发。著书二百余卷。在《俟命录》一书中,宗诚研究天时、人事及致乱之源,大学士倭仁摘录其中要点,作为经筵课程。方宗诚由此驰名京都。并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过从甚密。曾国藩担任直隶总督时,推荐方宗诚担任枣强县令。方宗诚在任枣强县令的十年间,整顿吏治,兴学修志,开办义仓,储粮备荒,政绩卓著。与深州知州游智开被时人并誉为“深州游牧枣强方令”。
桐城方氏在明清两代可谓“桂冠满京华,诗文甲天下”,把方氏文化传统发扬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梁实秋曾不无夸张地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

作者:方港水   发表时间:2010-05-04 16:59:13

[回复] 回复十、历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入胜旧人。进入近代以后,方氏名人更是层出不穷,群星璀璨。
如毕生从事语言和文学的教研工作,提倡新文学,创汉语语法学的“广义形态学”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浙江衢县方光焘。
热心教育事业,捐资大陆兴建多所学校,香港“六桂堂宗亲会”的发起和组织人之,祖籍广东东芜的香港实业家方树泉。
从事哲学研究与哲学教学50余年,熔铸东西、古今文化于一炉,在海外有“一代大哲”之称的哲学家,安徽桐城方东美教授。
植物学家,四川忠县方文培教授。
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创建人之一,江西戈阳方志敏烈士。
中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开拓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曾编纂我国第一幅完整地形图的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们江苏常州方俊。
历史学家,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云南丽江方国瑜教授。
奠定了我国菌种保藏的基础,对中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贞献的工业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临颍方心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战将中,有方姓将军14人。中将:湖南平江方强、方正平;少将:湖南平江方正、方国安、方国南,湖南华容方之中,浙汀宁波方铭,安徽金寨方子翼、方升普,安徽贵池方国华,湖北黄陂方明胜,湖北大悟方毅华,江西弋阳方震,河南沈丘方中铎。
还有中国农工民主党常务主席,全国政协第六、第七国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湖南岳阳万荣欣。
全国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副总理,福建厦门方毅。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方守贤。
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江苏靖江方祖歧上将。
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被评为“全国扶贫状元”的开港协成行主席方润华。
祖籍广东开平的美国保险业巨子、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方创杰。
祖籍广东惠来的泰国实业家,泰国商联总会副主席,泰国方氏宗亲会理事长方汉标。
祖籍广东开平的加拿大实业家、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慈善家方君学。
祖籍广东开平的美国实业家、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慈善家方伟侠。
祖籍安徽寿县的前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

作者:方港水   发表时间:2010-05-04 16:59:44

[回复] 回复十、历代名人

我们是辽宁的一支方氏,祖上说自己是满族,不知道有何来历。我祖父叫方世清,父亲叫方文波,笔者的名字没有祖上排辈,儿子的名字更没有解读意义了。希望看到东北或者辽宁方氏的来历!

作者:方铁成   发表时间:2011-03-10 12:01:46

[回复] 回复十、历代名人

作者:125.123.90.*   发表时间:2011-06-17 07:05:04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