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610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新记《大公报》时期的经营分析/刁苏彬

刁苏彬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2005级研究生
[内容概要] 《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负有盛名的民营大报。以往对它的研究多局限在其政治立场方面。坚奉“文人论政”理念的《大公报》报人在经营方面也有相当建树,做到“文人气节”与“商业经营”的平衡,并依靠经营收益支撑起报纸的发展。
[关键词] 《大公报》 经营 胡政之

百年《大公报》史大致共分为四个时期:1902年至1916年为英敛之时期;1916年9月至1925年11月为王郅隆时期;1926年9月至1949年6月为“新记公司”时期;自1949年9月至建国后为新生时期。
而《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就是“新记”时期。不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社会动荡不安,报纸的经营发展大受影响,业务难以为继。另外,1935年吴鼎昌入阁做官,公开辞去大公报社长一职,离开大公报。1941年9月6张季鸾在重庆辞世。本文考察的时期主要是从新记公司接办到抗战爆发前。
报纸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国家很快完成基本统一,国民政府也开始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整顿国内社会秩序。在相对平静的1927-1936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10%左右,是有史以来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号称“黄金十年”。大城市天津、上海等人口继续增多,商业经济显现繁荣景象。
《大公报》在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于当年9月1日复刊。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三人志同道合,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吴当时是盐业银行的行长,出资5万元盘下《大公报》;张季鸾是一代文人,文笔极佳;胡政之当时已是著名记者,并且自己也办有通讯社。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接办之初,《大公报》职工不过70人,月支出不满六千元,发行量仅2000多份,广告收入仅200元左右,每月亏损达三、四千元。到第二年5月份时,即达到了收支平衡。1927年年底时,发行数已达1.2万余份,广告收入达每月3200元,开始有了盈利。到1936年上海版创刊,职工人数增加到700人,是当初的10倍,月支出10万元,全国分销机关达1300多处,发行量超过10万份,资产翻了10倍,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舆论重镇。胡适曾一再称许《大公报》是“矮人国”里的“巨无霸”。(1)
探寻《大公报》的发展轨迹,几下几点值得学习;
1、胡政之的管理才能。提《大公报》的经营管理就不得不提胡政之。老大公报人陈纪滢曾说:以经营为本,以办好报纸为目的,在经营管理上如此用心,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办报经验的,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恐怕就只有胡政之一人。胡政之做过记者、编辑,办过通讯社,对报纸可谓了若指掌,为以后经营打下了基础。
文人办报常常鄙于求利,不考虑从印刷到发行,从广告到旅费,从营业到销路,报纸无法长久。而胡政之在报业经营上眼光远大,以铁腕著称。筹备之初,胡政之出面召回了原《大公报》的许多工作人员,并从其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抽调一批骨干人员,组成了新记《大公报》的基本班底。用人方面,他“不养剩人,不养闲人”,用人唯贤。曾任《大公报》要闻版编辑的郭根说:“我觉得《大公报》的成功,大部在于中层干部的健全。以全国报馆来说,没有一家拥有像《大公报》那样素质高的中坚分子,无论是内勤与外勤。”这一点是与主持报馆人事、经营工作的胡政之是分不开的,他精心罗致人才,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不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引进报社,也从来不搞派系。在用人上,胡尽量启用新人,而不是录用那些已经成名的人,在当代报业史、新闻史上出名的金庸、徐铸成、萧乾、范长江等人,可以说都是由胡发现、由大公报培养起来的。1935年,《大公报》资助默默无闻的青年范长江以“特约通讯员”名义去遥远的大西北旅行,在《大公报》连载发表他的旅行通讯,轰动大江南北,后来结集出版了畅销不衰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一举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名记者。在胡政之的带领下,大公报所有的人都把大公报当成自己的事业,从而奠定了大公报的鼎盛。(2)
2、一整套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制定《大公报社职员任用及考核规则》,其中包括六项考核标准、三项奖惩办法。职工福利方面,也有四条规定(恤养金、子女教育补助、医药补助费、婚丧补助费),这些制度始终都得到了贯彻。后来,成立《大公报》同人福利委员会,通过了《大公报社旅费支给规则》。此外,还有编辑经理两部人才通用内外互调、年终奖金等一整套完善的、具有现代企业精神的人事制度。这些制度确立与贯彻,保证了报纸的稳定有序运转,奠定了《大公报》的成功。
3、各司其职、集体领导。每天清晨,胡政之就赶到报社,第一件事就是巡视经理部,了解发行和广告势头,然后上二楼看报。胡政之大量翻阅各种报刊,一是比较这些报刊的优劣,二是找出《大公报》与优秀报刊的差距,同时还要找采访线索,及时指令记者去采访。张季鸾通常是下午两点多才到报社,先看全国各地的报纸,看通讯社的稿子,会见来来往往的客人。通过会客,他获得很多信息。晚饭后,再到报社处理稿件。到晚上十一点多,他开始考虑当天的社论。社论基本是当天写,第二天见报。吴鼎昌因为是盐业银行的总经理,通常夜里才能赶来报社,与胡政之、张季鸾议论时局,研究社论,并负责购寸外币事项。当时印报用的新闻纸全靠进口,纸价的变动随汇率变动,掌握不好,便招损失。吴鼎昌是金融家,通晓外币结汇,大公报因此得益不少。繁星四起之时也正是《大公报》“三巨头”聚齐之时,此时,也是《大公报》社最繁忙的时候。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管理、张季鸾的文章,三者构成了《大公报》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种资本、管理、文章三者有机组合的运作模式一度领风气之先。
4、共同理念支撑。刚接办时,吴鼎昌曾说:“一般的报馆办不好,主要因为资金不足,滥拉政治关系,拿津贴,政局一有波动,报就垮了”。他计划拿5万元开一个报馆,准备赔光完事,不拉政治关系,不收外股。在《本社同人声明》中,写道:“没有干预言论的股东,也不受社外任何势力的支配。因此言论独立,良心泰然。而我们同人都是职业报人,毫无政治上事业上甚至名望上的野心。就是不求权,不求财,并且不求名。”最出名的是“四不方针”。张季鸾对“四不方针”的解释是:“曰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曰不卖: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资,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智识及感情,而断不以金钱所左右。曰不私: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它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曰不盲:夫随声附和,是为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限于盲。”《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其实已经跟现代的新闻专业理论十分接近了。(3)
吴鼎昌、胡政之与张季鸾间的完美搭配充满着偶然性,他们同留学于日本,有着相似的主张与理想,他们对待事物的观点或许有差异,个人所长也不同,但在整体方针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与远见。当吴离开后,《大公报》仍继续发展着,初步印证了共同理念维持下体制的可延续性。
5、完善的设施,开阔的视野。就其形态而言,《大公报》在30年代前后的表现已经相当成熟。从国外购进大型高速轮转印报机,价值20万元,在华北首屈一指。“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广、机动性强、反应灵敏的记者、特派员、通讯员网络,打破了依赖通讯社办报的陋习。做到地方通讯、本埠新闻完全由自己采写,甚至一个时期要闻版完全用自己的专电。”(4)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消息,京津地区各大报均用“东方社电”,唯独《大公报》使用“本报上海专电”。《大公报》还具有世界视野,关注国内外局势。它对于世界局势的广泛兴趣、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关注令人吃惊。它派记者前往苏联采访工业建设,披露30年代初的国际贸易报告,它关于“农村破产”、中国共产党在西北的状况与抗战沦陷区的报告令人震惊。它开辟的类似“经济周刊”、“科学周刊”,“星期论文”等严肃副刊力图拓展中国人的智性生活。翻阅《大公报》时,你会发现该报几乎号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精英,胡适、丁文江、傅斯年、梁实秋、张申府------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直接参与了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的重组,构成了耳目一新的“人才内阁”。
6、举办社会活动,扩大影响。1936年,为纪念《大公报》续刊10周年,报社拿出3000元,分别设立了“科学奖学金”和“文艺奖学金”,以鼓励该领域的人才,受到好评。热心社会公益,如倡导戏剧和体育,组织大公篮球队和大公剧团;募集捐款,慷慨救助全国各地的灾难。
7、广告经营有方。虽然声称经营不为营利,但《大公报》的商业运作也做得非常成功,营利颇丰,这与《大公报》广告经营有方不无关系。“为招徕生意,每晚派人到戏院门口抄写次日的戏码,便利了读者,也获取了认可。商业广告则劝诱广告公司来包寸数,大率每三个月或半年加增包价一次,或则逐渐减少出包的篇幅,这样不到两年,销数日广,广告渐多。”(5)在全国设立分销处达1300余处,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打开《大公报》,你会感觉几乎每份报纸中广告版面占据了版面的很大篇幅。广告的内容五花八门,版面设计争奇斗艳,当今许多知名企业都能从中找到它们的身影,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广告史上的百科全书。
正是有了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手《大公报》,才将《大公报》带到了最辉煌的时期,报业史上也可以将《大公报》的这个阶段称为“吴胡张时期”。《大公报》开创性的努力是经济独立,它逐渐向一个更成熟的商业与公众机构演进。今天报纸的经营管理是热点,也是难点,我们应该多向历史寻求借鉴。
[引用材料]:
(1)《〈大公报〉》的资金与股份变动情况》,百年潮,2001年8月4日
(2)《报界巨子胡政之》,今传媒
(3)《〈大公报〉的“四不方针”》,青年记者,2004年第5期
(4)《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5)《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参考材料]:
《关于近代〈大公报〉、〈申报〉在新闻理念、经营管理上的初步比较研究》,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220.114.151.*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5-31 11:18:4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