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06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什么是“雨岛效应”?/刁一伟的解答

2010-06-14 08:24 来源:解放日报

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问者:任烨(上海宁波路)

  解答者:刁一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博士)

  问:近段时间我国多个省市连遭暴雨袭击。有人说这与“雨岛效应”有关。请问,什么是“雨岛效应”?该如何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

  答: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建筑物增多、空调等超常排放热量而带来热岛效应、下垫面阻碍效应及空气污染的凝结核作用,会使得降水增加。这种现象,被人形象化地描述为城市“雨岛效应”。

  应该说,城市化对降雨量的影响问题,是城市气候学中争议较多的一个课题。有观点认为,城市化对降水没有什么显著的影响;也有人表示,城市化有使降水减少的效应;但更多的专家认同城市化有使城区及其下风方向降水增多的效应。为此,美国曾在中部平原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及其附近郊区设置稠密的雨量观测网,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了持续5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证实,圣路易斯城及其下风方向确有“雨岛效应”。

  我国各大城市群的核心区近年来呈现“强降水频次减少―超强降增多”的局面。例如,今年5月份以来,广州、南昌、海口等多座城市遭到罕见暴雨袭击。这些灾害性天气现象与“雨岛效应”有关,并有扩大之势,城市突发性气象灾害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公共安全。

  为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城市气象灾害。首先,做好规避灾害风险的政府规划,建立城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发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技术。其次,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快速防洪排涝能力;开展防洪标准检查,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洪水设防标准及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最后,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经常性地开展社区安全教育,组织气象防灾避险演习。当然,广大市民也要养成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良好习惯,有效掌握自救避险的方法。

作者:222.184.28.*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6-14 18:11:04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