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06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东北民间寻根“千古之谜”:“小云南”探源  [精华]

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之说后,由此引发全国诸多读者广泛关注,经一年来归纳整理浮出水面的“小云南”渊源之说已有七种之多。

   昨日,鞍山市铁西区原史志办主任,67岁的胡忠奎首度出示:他和国内部分史学家及史学爱好者经近一年来调查取证,绘制出的一幅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小云南”先祖跨越元、明、清三代,由全国各地征讨云贵,军屯驻守,迁移山东,辗转关内的宏大历史画卷。他自言“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的众多观点中最为翔实、可靠。
   另据了解,胡忠奎的考证已引起国家民政部门的关注。

   胡忠奎研究“小云南”出处始于1985年。他在修订当地地方志过程中,鞍山境内的八家子、陶官、永乐等街道的许多老者,“十有八九”称祖先来自“小云南”,但都说是老辈人世代口传,“小云南”究竟何处均不明悉。这不禁引起胡忠奎的极大兴趣——还在他孩童时期,祖母曾跟他讲过:“你的祖先是打‘小云南’过来的”。
   在一种探索血脉起点及工作责任感的推动下,胡忠奎先后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图书馆,请教专家并查阅古籍,都没有找到有关“小云南”的资料。他又两下山东蓬莱,但县志办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人失望:过去和现在,山东省都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蓬莱县志办也曾对此做过调查,无果。

   但许多在蓬莱县街头巷尾的老人也都众口一辞地告诉胡忠奎,他们的祖先来自“小云南”。

   1988年8月,胡忠奎再赴山东到烟台市史志办,查阅到了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此即推动“云贵说”诞生的首例佐证。

   胡忠奎又查阅《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北地方史稿》等资料证实,“乌撒卫”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胡忠奎认为,正如东北人对“边外”、“关里”的称谓以及有的地区自称“小上海”、“小深圳”一样,“小云南”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 
  
   “云贵说”随即产生另一个疑团:云南、贵州历史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是“小云南”的东北人却又大都是汉人。胡忠奎昨日出示他和吉林谭雨明、山东张方纲等人共同研究得出的最新史学成果:揭示“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最终辗转至东北扎根的“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

   “路线图”的绘制取材《蓬莱王氏家谱系》、《蓬莱王氏家谱》、《乌撒考》等民间资料、《威宁县志》、《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史料。山东的张老先生等人甚至多次亲赴云贵实地考察。

   胡忠奎等人认为,“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万大军。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

   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
   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
   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

   张方纲在“路线图”中仅举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
  
   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汉人到辽东垦荒。此时,在乌撒卫参加过军屯,而后又调防山东各卫所的部分明军后裔,不断随移民潮涌入东北,投旗者为汉军,未投旗者为民籍。

   胡忠奎表示:“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出处就湮灭成了‘千古之谜’”。
  
   目前,除“云贵说”外,“小云南”出处另有山东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共七种。东北各地的众多家谱编撰者及史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了由报道引发的大讨论,各抒己见。

   综论各方观点,“小云南”所在地可能涉及五省七地。其中,“小云南”在山西的呼声较盛。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40多年时间,山西向外省进行了多次移民,其中包括向山东移民。而“小云南”在山西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民国《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之说。

   另有“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之说,也被部分史学家视为权威观点。《徐霞客游记》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经《中国国家地理》考证,徐霞客笔下的“小云南驿”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南18里的云南驿。

   但是,上述多种观点以及胡忠奎所持“云贵说”在向云南和贵州以及各地史志部门求证时,均未得到相应证据支持,或没有移民迁出资料,或当地从未有过“小云南”地名之说……不足而论。小云南的最终“确认”还有待进一步探证。(张健 报道)

作者:刁培俊   回复:3   发表时间:2010-06-26 20:56:19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致吉林省辽源市 刁爱民

(刁爱民曾在刁氏留言网站上留言)

   吉林省辽源市 刁氏字辈:文、同、吉(或继)

  我叫刁爱民45岁我们家姊妹四个俩哥哥、俩妹妹都生长吉林,我的爷爷刁文海十九岁那年根我的太爷爷及老乡在1921年由山东费县十里铺创关东。落脚于吉林松江河镇东岗村,我的爷爷这代哥四个,大爷爷刁文山留在了十里铺,二爷刁文彬1963回关里了,有二十年我们没有联信了,我的爷爷听我的太爷爷说他的祖籍是小云南的,家族人左小脚趾甲盖均是两半的,我的父亲刁同昌,我这辈应是发(ji)音、不知是用记或吉或继或季等,请大家指教。在留言板,留言。谢谢咱刁氏大家族。电话:13634472778
  
   (供参考)

   河北清河的刁姓

   河北清河刁楼庄的刁姓是从山西洪洞迁移,在他们的脚趾上的指甲是夹层。据县志记载迁移始祖是刁玉梅。因各种原因不知道为何在谱中从重使用了“玉”字。
  
   字辈是:
   一世是单名、二世是克字、三是兴字、四世是建字、五世是单
   河北清河(刁楼庄) 刁氏字辈:
   迁移始祖刁玉梅。
   后来始祖单名成(1世)、
   克(2世)、兴(3世)、建(4世)、单名(5世),
   玉(6世)、英(7世)、延(8世)、茂(9世)。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26 21:00:55

[回复] 回复东北民间寻根“千古之谜”:“小云南”探源

河北清河刁楼庄

河北清河刁楼庄的刁姓是从山西洪洞迁移,在他们的脚趾上的指甲是夹层,我亲自查验过。据县志记载迁移始祖是刁玉梅。因各种原因不知道为何在谱中从重使用了“玉”字,无法查证。

字辈是:
一世是单名、二世是克字、三世是兴字、四世是建字、五世是单名、六世是玉字、七世是英字、八世是延字、九世是茂字、十世的就不知道了。

请本家朋友们提供线索,谢谢了!
联系QQ997598001,或fenge2008@126.com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26 21:32:53

[回复] 回复东北民间寻根“千古之谜”:“小云南”探源

刁秀秀寻山西潼关刁姓

我爷爷一辈从山西潼关迁到江苏宿迁。辈份知道广 明 万 毅 家 我是家子辈,但是下一辈就没有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续上去。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6-26 21:33:27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