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06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习武成为刁家习惯 父子两代传承武功



在他的禅房里,少林武术教练刁山多说:“在那次给蒋介石演练武功时,我父亲参与了。老蒋看罢直叫好,还动了带走几个人的念头。至于为什么最后没有带走人,我父亲也说不清。”

刁山多是登封郭店村人,郭店村离少林寺二三公里远。山多的功夫是他父亲刁俊卿手把手教出来的,据说他的功夫十分了得,曾多次带队去国外演武,还时常到登封几所武校授课。刁俊卿的功夫是少林僧人贞俊教的,贞俊的师父可能是湛谟,而湛谟的师父是谁,就说不清了。少林功夫便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这种代代相传的作品,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一年前,“少林功夫”作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中国申报项目已开始启动筹备程序。

“武术传到我们手里,最兴盛的时期已经过去。到我们这一代,武术已经衰落了。我亲眼看到过前辈大师的功夫,所以敢这样说。” 刁山多说。

刁山多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三四岁开始习武,有一肚子先辈尤其是他父亲的故事。说起已过世多年的父亲,刁山多的语气里、眼神里都透着仰慕:“我爸的功夫练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我领教过一次。我家院里有一石磨,养了一头黄牛。那天我妈套了牛拉磨,牛闹罢工,怎么劝都不听使唤。我爸从屋里出来,二话没说,只是一掌下去,打得那牛卧倒在地,站了两站,愣没站起。再说打拳的速度,三四十个动作,我40秒打完,我爸只用17秒,望尘莫及呀!”

刁山多还讲了他父亲刁俊卿打豹子的故事:“那是1964年的事了,我爸我妈抱着我姐从二祖庵下来,遇上了豹子。豹子卧在山道上,拦住了去路。山里人知道豹子奔跑速度惊人,这时候要逃跑是来不及了。我爸那时不知怎么身上还带着三个雷管,可三个雷管全没放响。豹子站了起来,我爸对我妈说:‘你拿个尖石头,豹子扑过来,我抱它,你用石头砸它的眼。’于是,我爸往前逼,可能是想以气势威逼豹子退却,哪料豹子一跃而起……”

说到节骨眼上,山多话锋一转:“你知道吗?少林拳中有大量仿生动作,光仿豹子的就有‘豹子缩身’、‘豹子出洞’、‘豹子翻身’、‘豹子擒羊’、‘金豹回头’等等。一百多年前清朝大员麟庆到少林观武,夸赞少林功夫是‘熊经鸟伸’,这说的正是少林武术‘物我合一’的仿生传统。”

豹子蹿将过来,结果呢?我问。

“豹子那速度,想象有多快就有多快。我爸矫捷一躲,闪将过去,豹子用力过猛,一头撞到树上,树叶哗啦啦抖落了一片。豹子一看没扑到,可能有点胆怯,一股风似的窜了。”

六七十年前,在师父贞俊引领下,刁山多的父亲刁俊卿和另外四位师兄弟在蒋介石面前演练了一番。刁俊卿4岁就入了少林寺,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还俗回家。“文化大革命”时不准百姓练武,每到夜深人静时,刁俊卿就领着一家老小找个僻静处偷偷练。习武对于刁家人来说,是习惯,这习惯一直传了下来。

民国年间,少林寺有三大武功支柱:恒林、贞俊和贞绪。寺里的五六个小和尚,是少林的苗。为了培养这些幼苗,寺里专门从外面请了师父教小和尚功夫。

“我爸为什么跟贞俊学武,还有段故事呢。”刁山多所有的故事,都是听来的,“那个外面请来的师父文武都教。一次他出门,就给小和尚们布置了作业:三天后等我回来,每个人都要背会《楞伽经》。别说三天,《楞伽经》半年也难背会呀!两天后,师父就回来了,正遇上小和尚们在外面玩耍,既没练功,也没念经。一怒之下,那师父在每人脑袋上用烟袋敲了一个‘电灯泡’。恰好贞俊从那儿过,看到了这一幕,便停下来看个究竟。”

贞俊问:“你们把《楞伽经》背会了吗?”

其他小和尚都低头不语,只有刁俊卿说:“我会背!”

贞俊让刁俊卿背,刁俊卿果然一字不漏地背了,弄得那位师父很尴尬。于是贞俊说:“这孩子跟我吧。”从此,刁山多的父亲刁俊卿就跟了贞俊,那年刁俊卿七八岁。据说贞俊不单会武,还会推拿、针灸、点穴、号脉开药方。除了武和禅,医也是少林绝活。

作者:117.95.19.*   回复:4   发表时间:2010-07-20 08:28:25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习武成为刁家习惯 父子两代传承武功

刁山多示范的七星拳是少林武术中最古老的拳法之一,它攻防突出,结构严谨,架势小巧,灵活多变,且实战性强,套路短小精悍,拳打卧牛之地,制敌于的方寸之间。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嫡传少林拳法。

作者:刁品安   发表时间:2010-07-20 08:32:57

[回复] “罗汉兄弟”打拼“老”功夫

www.zynews.com  2007-09-04 00:59 中原网-郑州晚报

昨日,《少林寺之僧兵传奇》的一些演员到少林寺罗汉院体验古代师徒练武场景。据身为少林寺教头的释永智院长介绍,今年以来,已经接待了来体验生活找感觉的演员、导演10多次了。

  少林寺罗汉院是由释永智、释永修两兄弟创办,练习的全都是传统的少林功夫,学员还要学习与武相关的佛学,在习武中悟禅,在悟禅中悟
武,还针对不同的人进行琴棋书画的熏陶。

  释永智俗名刁山多,释永修俗名刁慧音,两兄弟从小在少林寺习武,藐视现代武术中的“花拳绣腿”,坚持传承原生态的少林功夫,立志教出一帮“铜墙铁壁”的徒弟。

  

  两兄弟自幼结下少林情缘

  

  刁家两兄弟上世纪60年代生于少林寺旁的郭店村,从小跟着父亲习武。4岁的时候,刁山多被送到了少林寺,拜在少林寺三十二代高僧释行书大师门下,法号释永智,修习佛法禅学及少林传统武功。

  释永智大师作为少林寺武僧教头,曾多次带领武僧团到世界各地进行少林文化的交流、表演。在1998年少林寺拍摄的《十大名拳》中,刁山多演练的《大洪拳》被誉为传统经典和代表。2000年被授予“少林十八罗汉”称号,国家武术七段。同年获得少林拳大赛传统套路一等奖。先后出版了《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功传世秘笈》系列丛书、《浅谈少林禅武文化的内涵》等著作。

  

  立志传承原生态少林功夫

  

  少林寺罗汉院的练武场,学员们双手合十,齐声诵读佛学《心经》,刁慧音解释说,习武前诵经是为了培养他们在心中升起禅的意境,逐步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尔后,他们就分开练习,几十个学员用掌和肘击向沙袋,这是在练习铁砂掌和铁肘功,还有几十个学员在真树桩中,左冲右杀,把树桩打得啪啪作响,刁山多说,这是梅花桩,是让学员在用身体对抗树桩中练出一身“铜臂铁腿”。

  学员们练的为什么和别的武校不一样?刁山多不由得笑了,他们练习的少林功夫,是仿照以前少林寺古老的传承教习方式,一个师父带几个徒弟的师徒式教习,师父根据徒弟练习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突出少林功夫的原始真功。刁慧音说,学员经过铁砂掌、铁肘功、梅花阵、七星阵等各种练习之后,才能练成“铜臂铁腿”。

  

  武林茶圣一片深情注清泉

  

  《笑傲江湖》中,爱好琴棋书画的梅庄四位庄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释永智大师因为嗜好茶书琴棋,成为武林怪杰,其中的品茶、调茶功夫,独步武林,很多人以曾经喝过刁山多的茶为荣,甚至许多风雅之人,专门从千里之外赶来,和他一起品茶话禅。

  

( 晚报记者袁建龙 )

作者:117.95.19.*   发表时间:2010-07-20 08:41:59

[回复] 回复习武成为刁家习惯 父子两代传承武功

刁山多 1968年生,中国武术六段,擅长少林大洪拳,梅花螳螂拳、月牙铲。参与挖掘整理《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功传世秘笈》。

作者:117.95.19.*   发表时间:2010-07-20 08:45:30

[回复] 回复习武成为刁家习惯 父子两代传承武功

释永智,俗名刁山多。19××年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南登封的武术世家,其父刁俊卿是登封著名的老拳师,少林俗家弟子,刁山多受其父的启蒙,对武术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爱好。四岁跟随少林寺高僧释行书潜心苦修,深得少林功夫内外兼修之精髓。19××年,为弘扬佛法,光大少林功夫而创办嵩山少林寺精武馆。

作者:117.95.19.*   发表时间:2010-07-20 09:00:51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