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916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残缺生命 如山父爱  [精华]

undefined

2010-07-23 03:27:00 
  他是一位双腿截肢的父亲,他有一双半身瘫痪的儿女;他乐对多舛命运,毅然担起生活重担,悉心照顾子女;40多年含辛茹苦,他的乐观开朗鼓舞着子女奋发图强,他的女儿被网友誉为东方“文学才女”。他的如山父爱、自立自强,感动着所有认识他和知道他的人……他,就是辽宁丹东79岁的老人刁守臣。

  家住辽宁丹东振兴区兴七路的刁艳华常年从事网络散文和小说的创作,因作品视角独特、充满生活气息,被网友誉为东方“文学才女”。然而,谁能想到,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却是一位半身瘫痪、腰椎弯曲得厉害的残疾人。

  40多年来,她与生活同样不能自理的哥哥,完全依靠老父亲的照顾。而他们的老父亲、79岁的刁守臣也是一位双腿截肢的残疾人。

  祸不单行

  照顾残疾儿女的父亲遭遇截肢之痛

  年轻时的刁守臣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可儿子在1周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终生不能行走。1963年,刁艳华的出生给他带来很大慰藉,因为她不仅健康,也很可爱。然而,在刁艳华1周岁时,命运再次捉弄了这个家庭,她也跟哥哥一样患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丧失了自由行走的能力。但刁守臣对他们细心照顾、疼爱有加,生活虽然艰难,但依旧充满欢乐。

  然而,祸不单行。1967年夏天,因为脉管炎,刁守臣的腿已不能走路,他被同事用担架抬到北京。第二年春天,他从北京回来,女儿刁艳华惊讶地发现父亲的一只裤腿下居然是假腿!那一年,刁守臣才36岁。

  虽然截肢了,他依然是以前那个深爱儿女的父亲:为女儿梳妆打扮,带孩子去自己的单位……对于孩子的要求,他几乎有求必应。

  可不幸再次降临。两年后,刁守臣的另外一条腿也被截肢了。

  爱子心切

  “我要争取多活几年,我在,这两个孩子才有个家”

  1992年冬季里最寒冷的一天,刁艳华的母亲离开了人世。第二年,妹妹也出嫁了,此时家里只剩下刁守臣、刁艳华和哥哥三个人。

  刁守臣打起精神照料他们。他清楚,只有他在,这个家才能存在。刁守臣不忍心可怜的儿子被送到福利院去,更担心性格倔强的女儿会选择一条悲情之路,他要带领他们顽强地生活下去。

  刁守臣每天除了做饭还要打扫卫生、洗衣服(图一 龙慕云摄)。做饭的时候,煤气灶就摆在厨房中间,刁守臣每天要三次坐在地上给他们做饭。他的身边摆满了砧板、洗菜盆、饭锅……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奏响的是他们家的《生命交响曲》。

  为了让儿女能多吃几口饭菜,刁守臣总尽量变着花样做吃的。每次做好饭, 刁守臣把饭菜和碗筷分别放在两三个盆里,然后把这几个盆纵列排好。由于家里走廊狭窄,不能使用轮椅,他就坐在一个带有4个小轱辘的木板车上,一路推着这几个盆,像一列小火车一样“浩浩荡荡”地来到房间内,依次把饭菜端到桌上,然后开始喂饭。

  每天不停的劳作使刁守臣周身疼痛,可是他不能停歇,因为一旦停歇,他的儿女会连饭都吃不上。刁守臣说:“我要争取多活几年,我在,这两个孩子才有个家。”

  这些年来,刁守臣只给自己放过一次假,那还是因为住院治疗,并且只有一个星期。

  生活再苦再累,也改变不了刁守臣乐观的心态,艰辛和磨难只能锻造他坚强的品格。

  悉心培养

  “早就知道你能写,却没想到你能写得这么好”

  刁守臣年轻时曾有个愿望,就是写一部长篇小说。双腿截肢后,他再也没有握过笔。当发现刁艳华有写作的天赋后,他很高兴。他为女儿找来许多文学杂志,希望对她的写作有所帮助。

  2006年春天,好心人刘先成给刁艳华买了台电脑,并给她交了网费。刁艳华在键盘上敲出《窗外的世界》,被朋友送到了《丹东日报》编辑的手里,最后发在了副刊上,这给了她莫大的鼓舞。


  看到女儿的文章接二连三地发表,刁守臣噙着眼泪,激动地对她说:“早就知道你能写,却没想到你能写得这么好!”凡是能收集到的发表了女儿文章的报纸,刁守臣都会放到抽屉里珍藏起来,女儿的点滴成绩是他最大的安慰。

  “孩子生病后,命运只赋予了我一个角色——那就是父亲。哪怕我只剩下半截身子,我也要让孩子和常人一样,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和阳光。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他们就会蓬勃地活下去!”刁守臣用宣誓般的语言说。

  残缺的生命也可以如此美丽!这位老人那短短的半截躯体里,装着的是对儿女们如山的爱!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117.95.16.*   回复:7   发表时间:2010-07-23 04:59:4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残缺生命 如山父爱

undefined

作者:117.95.16.*   发表时间:2010-07-23 05:00:35

[回复] 回复残缺生命 如山父爱


残缺的定义,不在于身体的缺陷,而是指思想观念的不健康。身体残障的人士,我们称之为「行动不便者」,这是我们这里的看法与说法。只要活的有意义,只要活的有阳光,就没有所谓「残缺生命」。

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同时也会给你开启另一扇窗。

守臣与艳华宗亲是我们长山村刁氏的族人,是我刚从大陆回来后不久认识的,艳华与我是同辈,是「培」字辈的。我们在讲电话时,我就可以感觉到她一定是专职「写作」或「教书」这行的人,因为她的口才更是流利顺畅,今天又认识了守臣宗亲,非常感动。我们都是当初从长山村逃难出来的刁氏族人的后代,希望以后常常保持联系。以下是艳华写给我的一篇有关族人的「短文」:

『关于长山村刁氏后人的发展』
长山村刁氏发生灭族之灾时,在四散逃亡的人群中有一对亲哥俩从海路坐船逃来到了现在的大连庄河鞍子山乡。长兄名为刁玉林,二弟名叫刁则林。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并繁衍生息,随之便有了如今的刁家屯。
可是长兄刁玉林这一支却始终人丁不旺,没有断了香火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后来他的后人又从庄河搬迁到了安东市的东沟县(现在的东港市)新农乡,来到新农乡的先祖还是以务农为本。要想种好庄稼,当然是离不开水的浇灌,再加上当时水患频发,常常祸及作物,于是,他们便建了座小型的水库。这就是今天还算有点名气的刁家坝水库的原身。当然了,我的祖先当时建筑的堤坝并不是今天这样如此大的规模,应该就是个简单的土坝而已。真正的刁家坝水库是1943年在原址上正式建立,猜想应该是日本占领中国时期建成的。
刁家人世代务农,直到我的祖父刁希山成年在安东(今天的丹东市)开了间皮铺,家道才开始逐渐富裕起来。但我的祖父不是会理财之人,家中的财物任由他人挥霍,再加上当时时局动乱,日本占领了东三省,便难以使家业繁荣昌盛。
从我曾祖父那代算起(往上无法得知),家庭经济状况虽然一般,但无论男女都识文断字,不管是否进过学堂,都可以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

我的二大爷刁守德,在乡里当了一辈子的会计,为人正直,有口皆碑。

我父亲读书不多,二十几岁便在省报和市报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只可惜因为家庭成分有点高,无法入党,也就影响了仕途。更为遗憾的是他在三十几岁的年纪便因脉管炎而双腿截肢,再也无前程可言。
大连庄河刁家屯的后人应该比较有发展,但因目前尚无法联系,而不敢妄言。

--辽宁省丹东市 刁艳华提供--2010/7/19 (一) 2:06:42 PM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23 13:47:58

[回复] 艳华的小品

聆听春的声音
(2010-05-03 19:04)
虽然春节已过,但春节里的春对于地处东北的丹东来说顶多是对春的期盼和希冀,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春。很快来到了三月,可是我们这里的三月还会时不时地下起雪来,还会动不动地刮起寒风,如果硬要冠以春的名号,那也是春寒料峭。当我们一路搜寻着春的讯息终于追逐到了四月的时候,刚刚在明媚的春光下绽开自己被冻僵的脸,却不料还有个乍暖还寒,于是,那张笑脸便迅速冻结了。
不管丹东的春天是否真的来临了,到了四月五日是一定要停止供暖的,这倒是比天气来得准时,因为春季到了。
我放眼寻找春的痕迹,哪怕是一点点,可是没有。今年的天气似乎格外地冷,不要再提什幺暖冬

以下是刁艳华的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diaoyanhua

作者:刁培俊   发表时间:2010-07-23 18:15:32

[回复] 回复残缺生命 如山父爱

undefined
志愿者白昀博推着刁守臣老人登上长城,给老人讲解长城的风光。 记者 金松 摄
79岁的丹东的刁守臣老人是第一次来到北京看升国旗,心里的高兴真是说不出来:“多亏了辽沈晚报,要不我哪能有这个机会啊! ”

作者:221.181.132.*   发表时间:2010-08-26 14:10:18

[回复] 回复残缺生命 如山父爱

undefinedundefined

作者:221.181.132.*   发表时间:2010-09-05 16:32:34

[回复] 回复残缺生命 如山父爱

上帖图片均由记者 金松 摄
参加辽沈晚报“借你一双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爱心圆梦行动的残疾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下合影留念。

  志愿者白昀博推着刁守臣老人登上长城,给老人讲解长城的风光。

作者:221.181.132.*   发表时间:2010-09-05 16:35:33

[回复] 刁守臣一家有望得到中国残联康复部救治 可先获得医学器械


来源: 辽沈晚报
关键字:刁守臣;康复;医学;中国残联;医师
作者:王传刚 2010-10-23 11:04

  特派丹东记者王传刚报道“你好,我是中国残联康复部医师,看到您报道的姓刁的一家,父亲照顾两个残疾儿女,希望能给他们以帮助,可以帮助联系他们么?”

  昨日下午,来自中国残联康复部医师张君鹏的一则短信出现在本报记者手机上,给刁守臣一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张医师称,自己看到了本报对丹东残疾老人刁守臣一家的报道后,很受感动,中国残联康复部已经决定竭尽所能对这个不幸的家庭给予帮助。

  刁守臣是丹东市一位残疾老人,今年已经79岁,自从30多岁起就失去了自己的双腿。更不幸的是,他的一对儿女自小也是身患残疾,自从他的妻子去世后, 3个人就相依为命。每天醒来,先把孩子们的需求安顿好,是老人的头等大事,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40年。今年8月份,本报对刁守臣老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张医师昨日与刁守臣老人的女儿刁艳华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了刁守臣一家三口的病情。刁艳华证实,中国残联康复部工作人员不久将赶赴丹东,对三人的病情做进一步检查。

  张医师在电话中称,自己已经着手联系相关事宜,准备先为这一家三口提供一批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医学器械,减轻他们脊椎和腰椎的痛苦。”

  新闻到底:

  《爬行40年照顾一对残疾儿女》新闻闪回:79岁的丹东残疾老人刁守臣,在年轻时

  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没有向命运屈服,反而全心全意照顾着一对残疾儿女,3人共同支撑起一个特殊家庭。


作者:125.39.173.*   发表时间:2010-10-23 15:57:23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