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06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骨子里都是商业细胞的女人刁艳华



作者:臧喆 来源:牡丹江晨报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21
几番沉浮毅然弃政从商

说起刁艳华,许多市民都耳熟能详:东安区法院办公楼、1223片西安区街坊开发改造工程、1225片牡丹江时代广场、江南新政府大楼……这些牡丹江的城市建设代表作中都有着她的身影。而在这些光环背后,是她的艰辛经历。

刁艳华是林口县人,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大学后却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1981年因生活所迫下海从商,她还记得做的第一个买卖是卖水果、烤鱼和茶叶蛋。22岁时,她向别人借了5000元钱,又把自家的房子抵押开了个食杂店,之后又置办了一个小吃摊,扑腾了十几年,终于攒够钱圆了她的大学梦。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政府机关成了一名公务员。

然而,安稳的工作并未给她满足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一个项目,并滋生了对房地产业的浓厚兴趣。她毅然决然选择了第二次下海,投身房地产业。

“当初从很多人羡慕的公务员队伍中跳出来,可能是因为我骨子里的商业细胞在作祟。不过说实话,当初也没想到会做成现在的规模。但,这越做越大其实是被逼出来的。”为了能表述这个观点,刁艳华还讲了一个笑话:富翁的女儿要出嫁,必须要找个勇敢的男人娶他的女儿,怎么界定勇敢呢?有个鳄鱼池子,谁能在里面游上一圈,富翁就将把女儿嫁给他。这时池边扑腾跳下来一个人,三游两游地上了对岸。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勇敢?他把脸上的水抹完了说:刚才是谁把我踹下去的?

刁艳华告诉记者,其实她的境遇跟那人差不多,不知道是怎么就掉下去了,但为了生存,她拼命地游,不游就死在那里了。凭借着胆大,她在牡丹江的房地产业居然生存了下来,而且越做越大。

刁艳华说,其实当初辞职,也想过脱下制服后的后路问题,但想清楚了也就无所谓了,最糟糕的状态无非是重新开始做小买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事业上永远向上看,做出点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灿烂。人的意志力与奋进的意念是非常重要的。

打了一个个漂亮战役

2000年时,第二次下海的刁艳华已经40岁了。刚接触房地产业,她就接手了西安区的一个项目。她说:女人做房地产,初入行确实艰难,当初买完土地后上政府办事,主管部门并不太相信她这样一个没有太多经验的女人有能力干开发。只说先把钱拿来再说。等她把钱筹到,主管部门还是半信半疑。批件拿到后,就是货币动迁,拿出这么多钱她心里没底?。更让她心烦的是她的投资人在这时又有病了,谈事情也谈不了,当初约定的四成投资干脆没了着落,只能借钱完成工程。这时,“诚信就是财富”就体现出来了,凭借着多年来的人缘和诚信,她向别人借钱,不借给她的很少。

为了项目,刁艳华哭过,也委屈过。但天生的倔强和她骨子里的商业细胞产生了“化学作用”,她置之死地而后生,凭借着大胆与果敢,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事实上,靠着这种劲头,刁艳华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战役。

记者也采访了刁艳华的员工与合作者。作为老板,她的员工形容她虽然严格却不乏温情,丁是丁卯是卯、赏罚分明。而在她的合作者眼中,刁艳华有魄力、有能力、能吃苦、爱学习。与她合作常常忘记她是个女人,不会有性别上的歧视心理。

要把生意做到北京去

凭借着在事业上永远向上看的态度和她特有的坚韧与果敢,刁艳华在牡丹江房地产行业里居然生存了下来,而且越做越大。2008年她的企业创税500多万元,她也因此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奖励。

事业做大了,责任也就大了。她没忘家乡的发展,捐资60万元在民安路和圆通讲寺间修葺了一条路,并用她的名字命名为华通路;为白血病患儿捐资25万元,为心血管医院的“拯救天使”行动捐资20万元;为敬老院捐资10万元;为省运会捐资5万元;为同一首歌捐资20万元;为修葺文化广场捐资3万元、当选过省三八红旗手、投资300万元拍摄电视剧《镜泊湖的枪声》……

如今,刁艳华的事业越做越大。她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在我市正在谋划的几个项目外,她还准备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把生意做到北京去。

作者:117.95.108.*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8-01 14:39:4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