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纪念论坛 该吧是一个特殊吧,只有管理员授权的用户才可以编辑此吧!

03-24

50326次

0人

2个

2033个

62人


[主楼] 从失去亲人的黑洞中走出

  永失生命中的最爱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经历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如果我的故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那么我想我妈妈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此而高兴吧。
  
  学成归来,妈妈却走了
  
  小时候,我一直是妈妈的乖宝宝,她对我的教育方式永远是耐心加鼓励。而我也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那就是让自己成为妈妈的骄傲。大学毕业,我顺利地出国留学。在国外的那些日子,每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妈妈的声音总能够给我最大的安慰。
  学成归来之时,我以为我从此可以永远地留在妈妈身边孝顺她。没想到,等待我的是一病不起的妈妈!我一回国,就踏进了医院,一直照顾妈妈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其间我得知爸爸其实比妈妈更早检查出患了癌症,是妈妈一次次从死神手里把爸爸拉回来。为了让我安心求学,她隐瞒了所有的真相,独自把一切都承受了下来。可是当爸爸渐渐痊愈时,妈妈却病倒了,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妈妈最后的那些日子,我每天都陪在她身边,她所有的痛苦我都感同身受。我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试图去挽救妈妈的生命,可是妈妈的生命日渐衰弱。妈妈走得非常痛苦。那一幕幕镜头,永远地刻在我的心里,一想起,便是硬生生的痛。送走了妈妈,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工作。
  我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一直以来,我之所以学得那么认真,做得那么优秀,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来报答亲爱的妈妈,可是,现在我觉得一切都太晚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每当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带着孩子的妈妈,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每天晚上,我都盼望能够梦见妈妈。可是每次梦见妈妈时都无法看清她的脸。越是这样,我就越是想看清她,一着急,就从梦中惊醒过来。
  
  爸爸成了我仇恨对象
  
  妈妈走后,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矛盾。好的时候,我们互相安慰,我会尽量做些家务,照顾病后体虚的爸爸。但是情绪不好时,我会不停地指责他、抱怨他。我一直认为,妈妈病倒时,爸爸并没有尽最大的努力。我甚至想,如果不是因为爸爸的病,妈妈也不至于会走得这么早。我的言行中开始出现对爸爸的诸多不满。我们开始互相伤害。用让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恶毒语言相互攻击。每当这个时候,我内心对于他的愤怒和仇恨就开始不断升级。同时,我更加怀念我的妈妈。我们家的一些亲戚纷纷上门来劝说,他们无法理解,一向乖巧的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不可理喻。
  这样的父女关系,像一场噩梦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开始计划离开这个家。
  我找了工作,每天很早去公司,走进公司大堂的那一刹那我精神抖擞;大家都下班以后,我会在公司里加班到深夜。我成了一个彻底的工作狂。
  可是我的心并没有因为工作而快乐起来。除了清早那么一会儿的振作,其他的时间,我的眼前都是灰色的一片。
  
爱微


  悲伤是一种极富杀伤力的恶性情绪之一。早在1961年,著名精神科医生恩格就曾指出,人因为失去亲人所承受的悲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创伤或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
  
  “居丧反应”不应超过6个月
  
  据市三医心理科主任黄国胜介绍,当一个人经历亲人去世的时候,那么他(她)可能就要面临心理学上所称之为的“居丧反应”,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焦虑、疲倦、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胃部空虚,胸部压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以及呼吸急促、有窒息感、缺乏精力、口干等。不要否认这些感受的出现,而是要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感受。这将有利于我们度过居丧期,恢复正常生活。
  有时一些障碍的出现会使居丧期变长,如经历另一种新的丧失或经历一种新的挫折或打击。但正常的居丧反应一般都应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就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以使自己尽早走出悲伤和抑郁的阴影。
  
  哀悼是调适失落的必要过程
  
  在心理辅导中,哀悼被认为是调适失落的必要“过程”。一般来说,度过失去亲人的悲伤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不少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发现自己常常会产生去追寻逝去亲人的欲望等。这些情绪将使失去亲人者在悲伤过程的第一关就停滞了。
  第二阶段,是经历悲伤的痛苦。这痛苦不仅是情绪上的,也包含生理和行为上的。有些人试图用某种方法逃避痛苦,比如只想逝去者不好的一面,以免除不舒服的感觉;有的把自己深深地投入到工作中;也有人借饮酒、吃药或者到处旅行来逃避悲伤。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正视现实,以免一生都背负这种痛苦。
  第三阶段,是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

  放手,也是一种思念的方式
  
  爱微之所以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走出来,是因为有几个“心结”在影响着她:一是她拒绝接受妈妈已经离开的现实,所以抓住痛苦就意味着抓住“妈妈”。二是她认为爸爸是某种意义上的“罪魁祸首”,所以为了表达“对妈妈的感情”,不放过爸爸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三是爱微在现实生活中开始扮演了“妈妈”的角色,这个角色让她带着妈妈所有未完成的心愿以及可能存在的怨恨,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与“爸爸”发生冲突。四是在爱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满足妈妈的期望”成了唯一的标准,除此之外,别无心愿、毫无目标。五是爱微即使拼命工作,它背后的意义仍然与“丧母之痛”不可分割。因此爱微只有真正地对妈妈“放手”,才能够从伤痛中痊愈。

温州商报 - 群芳 周煊
(转自:http://wzdaily.66wz.com/wzdsb/html/2007-11/13/content_22385668.htm)

作者:族谱录   回复:1   发表时间:2010-08-21 12:09:5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从失去亲人的黑洞中走出

一般来说,度过失去亲人的悲伤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不少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发现自己常常会产生去追寻逝去亲人的欲望等。这些情绪将使失去亲人者在悲伤过程的第一关就停滞了。
  第二阶段,是经历悲伤的痛苦。这痛苦不仅是情绪上的,也包含生理和行为上的。有些人试图用某种方法逃避痛苦,比如只想逝去者不好的一面,以免除不舒服的感觉;有的把自己深深地投入到工作中;也有人借饮酒、吃药或者到处旅行来逃避悲伤。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正视现实,以免一生都背负这种痛苦。
  第三阶段,是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

作者:刘士辉   发表时间:2010-08-25 08:20:0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