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561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愚人节遐想 □刁锦付 于 2010/4/3



前言:在用钢筋水泥等文化浇灌的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了,我们渴望着回归自然,向往着高山、大漠、森林和雪原。我们不再把自己与自然分割,一如孩子不再和母亲分离。就此让我们毅然踏上返乡的途程吧……

又到了所谓的“愚人节”。我本不是一个对西方节日感兴趣的人。而让我开始记住“愚人节”的还是七年前那个4月1日。因为这一天,香港一代天皇巨星张国荣跳楼自杀了。张国荣的自杀的确曾深深震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但也因此让人们记住了“愚人节”的灰暗和残酷,以至于每年这一天,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张国荣,追悼张国荣。

也许令人颇为费解的是,拥有无数“粉丝”,名利具有的张国荣为何要轻生,又为何要选择如此的方式告别人世?这又使我想起前些天发生在身边的跳楼自杀事件以及福建南平的持刀杀人事件,这一连串的悲剧(暂且说是悲剧)事件,让我深感生命的脆弱,生活的残酷。有时候真有些弄不明白,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现代人究竟怎么了?

前晚上《美学专题》的课程,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了生态美学的问题,其中大家都谈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问题,探讨了这个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日益深刻的精神危机。正如蒋老师所言:“80年代,人们还存有生存理想;90年代,人们只剩下物质追求;现在21世纪,人们却到了精神极度空无的状态。”物质的高度繁荣,精神的极度空虚,这是现代人最大的悲哀。卢梭认为:“思考的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的状态,能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虽然这样判定人类的文明似乎有点偏激,但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把人从原始自然的生存方式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使人日益与自身的本质发生异化,在“对物的依赖性”中“丧失了自己”。加上“上帝”在人间的消失,人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变成了孤独的流浪者,在焦虑痛苦中生存,在荒诞而冷酷的世界中备受煎熬而无能为力。

因此,死亡和永生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成为一种多余。特别如张国荣这样的公众人物,或许在华丽的镁光灯照耀下灿烂辉煌,而背后面对的可能是重重的生活重担、厚厚的生存压力:公众过高的关注和期待扼杀了自由的空间,物质的繁华欲望摧残了精神的栖所。灵魂与肉身的异化分离,“本我”内在需求与“超我”外在表现的冲突碰撞,最终击溃了生存的信念。

一个人没有了生存的信念是最可怕的。没有了信念、信仰的生活,就像在旅途中没有了归宿。在航行中失去了目标一样,会使人产生一种漂泊无依、无家可归的放逐和孤独感,甚至会使生存本身变成一种不堪忍受的重负或者变成一种没有意义的纯粹偶然。因此,为什么现代人的自杀率居高不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时候,真的很怀念儿童时那个“诗意”的年代。曾经常与人谈起小时候的趣事:春天下水里捉小鱼,夏天在地上捉蜻蜓,秋天到山里抓小鸟,冬天在田野里放牛烤红薯……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总之,白天,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在田野里追逐游戏,捉鱼游泳。晚上,坐在屋檐下听大人们讲故事。生活虽然过得并不富足,但人们却过得充实自在,没有任何的生存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灿烂之极归于平淡,是返回自然的时候了。在用钢筋水泥等文化浇灌的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了,我们渴望着回归自然,向往着高山、大漠、森林和雪原。我们不再把自己与自然分割,一如孩子不再和母亲分离。就此让我们毅然踏上返乡的途程吧……

可是现在,我们生命中的那片家园,心灵中的那片净土还存在吗?现代化的机器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村村通公路成为了现实,却再也找不回从前那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再也见不到鸟、鱼的踪迹。每次回到家,总有一种压抑的窒息感袭来,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沉重。乡人为世俗的物质利益变得斤斤计较,记忆中纯朴热情的乡亲不见了。物是却人非,我记忆中的那个厚实的精神家园再也没有了!!

海德格尔说:“请赐我以双翼,让我们满怀赤诚,返回故园……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本源的接近,绝非其它。”而我的故乡,我记忆中那片“诗意”的家园又在哪里呢?

每天行走在一个闭抑、衰朽而又充满聒噪的都市里,心灵的溃败本不可阻挡。形形色色的暴虐、骄横,千奇百怪的压抑、欺凌,朝不保夕的工作,日益恶化的环境,疏远的亲情,嘈杂的机器声,无往而不在的谎言陷阱,争取有限生存空间的严酷现实,这一切都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真的渴望返回“故乡”,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是命中注定的。正因为如此,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方可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返本。因为他在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

可现实是,我们已无乡可还,因为,不管城市还是乡村都已被所谓的现代文明和工具理性所占据了。我们已迷失在物欲繁华的世界里,日益远离“诗意”的天空,再找不到自己的家园。

我只能仰天炮问:人类何时才能“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作者:112.2.221.*   回复:7   发表时间:2010-09-18 16:53:29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刁锦付 于 2008/7/15


从远古茹毛饮血的年代,
从黑暗专制漫长的中世纪,
从残酷的死亡之流那边,
睡梦中苏醒的人类,
如同在荒漠中寻找甘凉的清泉。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追寻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那如饥似渴的眼神,
那不屈不挠的坚韧,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一群又群,
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
这只因为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

我仿佛听到,
古罗马角斗场奴隶们歇斯底里的吼声,
奥斯威辛集中营里犹太人被残酷折磨的悲号,
还有关塔纳摩监狱里囚徒们的吼叫。
处在同一个世界,却有着不同的遭遇。
但是人类向往和平和友爱的呼声却从未停止,
象征和平友谊的圣火从未熄灭!

从奥林匹亚山上传播开来的火种,
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那里集结了,
古希腊先贤圣哲们激情睿智的思辨,
古希伯来先知先觉们大义凛然的殉道精神,
还有那闪耀数千年的——
“仁义”当先、“和谐万邦”的中华悠久文明的曙光。

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一千九百八十八年巴黎那一场——
回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寻找生存智慧的讨论,
强有力地吹响了人类应对未来的号角。
而今,
代表和平与希望的火炬,
即将于华夏土地上点燃传递,
奥林匹亚精神终于来到了孔子的故乡。
在这同一个世界里,将圆同一个梦想。
自信地放飞白鸽,
让它衔着代表和平与希望的橄榄枝展翅飞去,
向着那人间传播人类追寻了几千年的梦想吧!

作者:112.2.221.*   发表时间:2010-09-18 16:55:17

[回复] 诗行 □刁锦付 于 2008/7/15

一个孤独的行者,
深夜流浪在唐朝的星空下,
——那是诗的故乡。
夜色悠远,天际苍茫;
一个王朝美丽的背影,
不停地在眼前摇晃;
虽历经千年历史的风霜,
而流淌出的却是亘古的人性光芒。

那思妇的眼泪,
一直流向空旷的沙场,
形成一条悠长悠长的雨巷。
明知惟有重逢在黄泉的路上,
可翠楼月下的伊人啊,
依然还在痴情地守望——

天河浩瀚,星光明亮,
茫茫星河上的鹊桥璀璨着爱的芳香。
一次遥远的相会,
却从茫茫的天际流向人世间
永远坚定着人们对爱的信仰。
……
这千年爱情凝固的忧伤!!


作者:112.2.221.*   发表时间:2010-09-18 16:57:00

[回复] 人与神的悲哀 □刁锦付 于 2008/7/15

前记:看了周氏父子前几天做客凤凰的谈话,心里颇有感受。凭着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了解,想为此写下点什么。于是又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再次拜读完鲁迅的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希望从这两册反映先生心灵世界的散文集中管窥见先生作为凡人的面目。从而希望世人不要再对鲁迅有苛刻的褒贬。



诚然,《野草》和《朝花夕拾》是摆在案头我喜爱的两本读物,这不仅是因为其诗意般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因为读鲁迅的散文,让我感受到先生的亲切与真实。

《野草》篇目不多,共只有24篇不长的文章,《朝花夕拾》也只有十多篇文章,但是从这些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章中,我们既看到了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少年鲁迅,更看到了一个充满绝望地站在黑夜中不断反抗的孤苦寂寞的老年鲁迅。在这里,没有“狂人”对吃人世界的恐惧,没有阿Q跪在断头台上仍在致力于完美划押和人血馒头病的悲哀,没有吕纬蒲坐在酒楼上的风尘哀叹,没有单四嫂子对“明天”的期待向往,也没有孔已己和祥林嫂的悲惨不幸;但是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趣事,有对恩师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好友范爱农君的沉痛悼念之情,有对父亲的病日益延宕而不能愈的痛惜伤感,更有的是在黑暗中沉默与空虚之间孤苦徘徊的人生独白。

所以,读《野草》和《朝花夕拾》,看到的是一个活在人们之间的真实的鲁迅,而不是“怒向刀丛觅小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众人顶礼膜拜、被认为是“新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鲁迅。但是正如孔圣人在翻云覆雨的历史之间总不能盖棺定论一样,关于鲁迅也总是有是是非非的言论,甚至说鲁迅是汉奸的也大有言是。

于是,我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署名清水君的作者写的题为《鲁迅是非》的文章。它里面说到:鲁迅拿着国民政府的俸禄,却“滥用着那多与少的民主问题”,整天在疯狂地挖苦嘲讽攻讦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民政府,而面对日寇日益进逼且已侵占我大半个中华的形势却不提一个抗日言论,总是质疑和批判中国的医药中国的历史,认为中医中药应该取缔、中国的历史只写着“吃人”两个字,于是得出结论说鲁迅是汉奸不为过,而说鲁迅是“民族魂”“圣人”是极其荒谬、可笑和无耻。

看后,我亦觉得颇有道理,也被作者所罗列的大量事实和论据所说服。于是查阅了《鲁迅全集》和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发现鲁迅关于日本及日本人的文章确实不多,对日本侵华的抗议檄文也甚少,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只有他的回忆散文《藤野先生》。而在鲁迅生命的历程中,日本及日本人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从1902年4月到1909年7月作为留学生,在日本度过了近八年的青春时光,并且在此期间遇到了他一生最为爱戴的恩师藤野先生。而在晚年他也经常与书商内山完造等日本友人来往,并且几次在内山等人的帮助下脱险。在病重期间,给他治病的也是两位日本医生,甚至临终时站在他床前的也是三个日本人。可见鲁迅与日本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当然,这一个重要原因是内山完造等日本友人对鲁迅的友好和爱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鲁迅晚年正是日本加紧侵华的时期,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又发生了八.一三事变,日本侵占了我东三省;而1935年又发动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之际。作为民族精神领袖的鲁迅为什么此时却如此沉默,却没有带领文坛勇士们积极的呐喊抗议呢?这确实是个颇令人费解的问题。

对此,我只能这样理解——鲁迅对于日本及日本人始终抱有某种信赖和爱心,但对江河日下的中日关系以及中国的现实状况却充满着揪心的痛楚和无奈的绝望,于是宁愿保持痛苦的沉默,于绝望的现实之间生存。所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的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我读完《野草》后的体悟。在《野草》晦涩的文字中,我看到了鲁迅生命的真实。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读《野草》是研究鲁迅生命哲学的根基”。开始接触到这句话,我不太理解。现在回味想想,才发觉其甚有道理。我觉得,作为思想者的鲁迅,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有的和最深刻的部分,不在于他的文明批判、社会批判,更不在于济世策划、经国方略,而在于他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探索及对人性的批判。正如尼采之于德意志民族的价值不在于他提倡和鼓吹所谓的“超人”哲学,更不在于他曾为德意志民族而战的英雄壮举,而在于他敢于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哲学思想及其作为德意志民族一位伟大诗人和思想家而存在。

但是鲁迅似乎比尼采更其不幸,更其痛苦。尼采可以一生把音乐当作情人,可以江河滔滔地宣泄自己所看到的黑暗与虚无。而鲁迅只能于夜深人静之际在生命的荒园中整理着自己的野草,于指间袅袅的烟气中独白着虚空的人生。虽然他没有像尼采那样在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发了疯,但他对现实亦充满着绝望与痛苦。站在对人性探索和批判的至高点,俯首发现周围全是愚昧的“看客”,这是他的不幸!站得最高,本着普渡众生的欲愿,却感到没有神超然万物的力量。于是在绝望的沉默中体味着人世间的悲凉,在孤独的苦痛中承受着生命的重压。然而更其不幸的是,他在“负着虚空的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时,却还要强装着给人以希望的力量,“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正做着好梦的青年”。虽然他相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却告白:“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于是“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的到来”,并且“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这是怎样的矛盾和痛苦!又是怎样地孤独和绝望!但这孤独和绝望之间,却总是不为人理解——生前被人诟病,死后又要么被人奉为神灵,要么被人列为汉奸。这是鲁迅作为一个思想者的悲哀!生存在人与神的夹缝中,既不能像神那样超然万物地普渡众生,又不能如神那样以永恒的沉默注视芸芸众生。这注定他得承担人类最深层最孤洁的痛苦。

今天,我们在谈论鲁迅是与非之时,难道应该苛求于鲁迅作为一个圣人而存在吗?虽然他整天骂当局执政者,但正如他所理解的,跑到国外去骂本国政府那是最没出息、最可耻的表现;虽然他对日本及日本人始终抱有信赖和热爱的情感,但也绝不像某些毁谤家们说的鲁迅是汉奸,也不会像王朔之流所说的鲁迅如此一文不值。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德意志民族能容忍和肯定一位“疯子哲学家”那样去对待鲁迅呢?

我无意亵渎鲁迅的伟大与崇高,我也无意为其辩解什么。虽然,我没有先前那样崇拜鲁迅了,但我自觉在情感和距离上更加亲近了鲁迅。因为我在超越于人神之间,发现了一位作为人而存在的真实的鲁迅!


作者:112.2.221.*   发表时间:2010-09-18 16:58:44

[回复] 柏杨走了,谁来为民族作反省? □刁锦付 于 2008/7/15

柏杨终于于89岁的高龄走了。这对于一个曾经身陷囹圄十来载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算已经是完美的结局或可说是寿终正寝了。我们知道,在中国能够容忍一个敢于仗义执言、敢于揭露自己伤疤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五四时期的鲁迅先生算是一个,但是他笔下塑造的“阿Q、孔乙己、狂人”等丑陋的中国人形象却被贴上了反封建的政治标签,才得以在现今中小学教材中被广泛流传;而且他本人也被贴上了“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自由战士而被封为“民族魂”才得以在中国大陆地区成为家户逾晓的人物,由此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主要指中国大陆地区)的泰斗。

然而,柏杨却是另一类型的“秉笔直书”的有骨气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心怀整个民族和国家,却流落孤岛,乃至被专制统治者定位“问题型”人物。但是柏杨却是直言不讳的传统中国文人中的不幸之中的幸运者。不幸的是他于爱我民族之深,恨我民弊之切而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却被关进牢里度过十年的光阴,这对于一个以写作为生的文人,一个心怀国家的思想者来说是不幸之至的。然而,柏杨却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生活在一个从专制改革走向民主自由的社会,最终让他有表达自己思想自由的空间,最终还是能够寿终正寝。即使行动不方便时还是敢以绝食来向陈水扁当局的“戒严说”提出自己的强烈抗议。所以柏杨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的幸运者。

说来惭愧,认识柏杨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很早的事情。只是去年冬天逛书店不经意间看到摆在书店前排的柏杨作品《丑陋的中国人》,我才开始了解柏杨的。或许柏杨对于我们这批出生在大陆的八零后一代人来说都是较陌生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切注重经济效益的今天,柏杨这个文化人就更容易被人遗忘了。因此,今天当我再次拿起那本摆在案头至今还没有完完整整、仔仔细细地看过的《丑陋中国人》时,心头才涌起一种说不出的莫名的悲哀。或许是为自己,或许是为柏杨,或许是为整个民族的现况。历史的厚重感、现实的沉重感、自我的“罪恶感”一并涌来,窒息着这颗自诩为具有民族意识而又无奈脆弱的心灵。因为在看着一篇篇悲悼抑或说是纪念柏杨的文章时,我也在审视着自我灵魂深处的“丑陋”。这一丝丝的丑陋在柏杨的人格和文字的鞭笞之下似乎显得更加显眼和狰狞。让我无地自容。我深知道,作为一名在中国“酱缸文化”熏陶和成长起来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自己自然会有柏杨所剖析的国民劣根性特点,自己自然也在柏杨批判的人物行列。只是多与少或严重与否的问题。

虚伪自大、趋炎附势、盲目从中、自我膨胀、死不认错……一系列可以看的见的丑陋行为,在官场、商场甚至在文化场合等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可看见。因此,今天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温一下柏杨的《丑陋中国人》,特别是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国泰民安的假象下把国人的劣根性掩饰的近乎完美无暇的时代, 柏杨的精神、柏杨的文字就像一根道德的神鞭,不断地鞭笞着生活在这个虚伪浮华的时代下的国人,让我们能够时刻的反躬审视自身灵魂深处的丑陋和阴暗。他为追求真实的自我、自由的人生、民主的社会,承受过种种的痛苦和磨难;他没有李敖的洒脱,可以把失去的光阴和自由变成立身社会、审视历史、拥抱现实的资本,可以快意恩仇的笑傲江湖。但正因为这样,方显出了柏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舍身成仁的崇高与伟大。因此,柏杨的伟岸崇高的人格和精神,就像一座丰碑,永远伫立在具有反省能力的所有中国人的心目之中。

所以,虽然柏杨走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却仍然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就像我这样一个80后的青年,虽然柏杨及其思想传入大陆的时候,我们或正是乳臭未干的小孩或是还在母亲的襁褓中,但是当我接触到其思想时,却不由自主地为其犀利的批判,为其爱之深、痛之切的“大爱若恨”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怦然一震,尽管很多人对其诟病良多,但让我们每一个青年感受到的却是其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无限热爱的良苦用心。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个中国人在为人出事时都会俯下身躯来审视自己身上的“丑陋”和”污垢。

而今柏杨终于离开了,离开了这个他为之心系一生的国度。对于对其诟病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庆幸,而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却是一种损失,损失了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敢于坚持真理的知识分子。因为他留给国人的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所以我在听到噩耗之余只有一个反应:柏杨走了,谁能再为我民族作反省?


作者:112.2.221.*   发表时间:2010-09-18 17:00:11

[回复] 读放翁词有感 □刁锦付 于 2010/4/1

飘香的黄昏,
雨打着寂寞的凭栏,
此刻柳絮飘飞的沈园,
满城春色,
在红尘迷恋中,
静静地感受着你的气息。
还记得残阳如血,
春波亭下的惊鸿玉影,
满怀着几年离索后的愁绪;
呜咽的泪水浸湿了香衫;
深沉凄婉的忧伤,
像一滴跌落的音符,
在梵阿玲上奏出串串的清泪。
灯火阑珊里的强颜一笑,
杨柳岸,如水的柔情,
总不见熟悉的跫音的飘来。
最终,只能把一生的忧伤,
收藏在落满烟尘的词卷上。


作者:112.2.221.*   发表时间:2010-09-18 17:01:55

[回复] 音乐-我生命中的精神导师 □刁锦付 于 2010/4/3

我喜欢音乐,无论是寂寞、忧伤、得意、快乐的时候,音乐始终是我生命中的精神导师。
每当更深夜半、孤枕难眠,周围的人们都都进入甜美的梦乡时,一个人独自坐于青灯案前,埋头苦读或伏案而作,但心灵总免不了有点孤寂;此时,如果你耳边响起一曲柔和优美的旋律,或许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将扣动你的心旋,触动你的灵感。孤独、寂寞、惆怅、忧伤,一切随着这动人的旋律进入你生命中的每一个音符。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呢?
累了,从书海中回来,伸伸懒腰,端出一杯热茶。凝视眼前杯中袅袅的热气,耳中仍旧传来那豪迈奔放的乐章。此时,也许你会突然的发现,音乐是如此的玄微,生命是如此的奥妙;或许你又会想到生命究竟起源于哪里,又将终止于何方?
成烟的往事又将随着这跳动的音符涌现在你的心田——忧伤的、快乐的、痛苦的、幸福的......一切尽在这美妙的乐曲中。音乐赋予了生命一种色彩,或是阳光普照,或是雷霆大雨;更赋予了灵魂一种超越的感受。
夏日的傍晚,雨过天晴,天空横躺着一条七彩的长虹。此时,你走向河边,独自坐在青青的草丛中,对着眼前碧绿的荷叶上滚滚的水珠,拿起口琴吹响一曲悠扬的旋律,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对生命的享受?此时,通过这悠扬的琴声,也许你会情不自禁地把心交给大自然;也许你会感到你的生命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你会聆听到大自然壮美的呼声。一切尘世的纷争、烦忧尽随着这冶人的音符,如眼前滚滚东流的溪水般流逝。什么战争、杀戮;什么贫穷、饥饿;什么失恋、痛苦和挫折;什么权力、欲望......一切都在这个世间消失。
是的,音乐赋予了大自然无限的美。真的,不敢想象,没有了音乐的世界将会怎样?因为有音乐,世界变的更加精彩!因为有音乐,生命变的更加绚烂。
所以,我喜爱音乐。在我成功时,我会高唱一曲《男儿当自强》;在我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会倾情奏起《水手》。有时,我会陶醉在《高山流水》的优美旋律中,同时也为俞伯牙失去钟子其这样的知音而遗憾;有时,我会沉浸在《梁祝》忧伤的曲调中,同时又为梁山伯和祝英台坚贞的爱情故事而感动;有时,我会痴迷于《二泉映月》那哀婉凄凉的余韵,同时又为阿炳悲惨的遭遇而忧伤。
所以,音乐已成了我精神的导师。人不能没有精神的导师。每当夜半无人私语时,我都会按响动人的音符,聊慰我心灵的孤寂。曾经每当我跌倒在人生的低谷而处于彷徨苦闷之时,我都会独坐河边,奏起悠扬的旋律来抚慰我心灵的创伤。
成功抑或失意,喜悦抑或悲伤,音乐都会像一位多年的至交,时时陪伴着我。成功时,她会为我喝彩;失意时,她会给我抚慰;喜悦时,她与我一起分享;悲伤时,她激励我奋进。
音乐似宁静的港湾,让我心灵的船舶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停靠在她宽广的的怀抱之中,无声无息......
(注:本文已以另笔名发表在佛山科技学院校报)

作者:112.2.221.*   发表时间:2010-09-18 17:03:42

[回复] 回复愚人节遐想 □刁锦付 于 2010/4/3

立鸿鹄之志 树报国之心
——做时代的开拓者

刁锦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文学与艺术学院中文系, 广东 佛山 528000)

青春是美丽动人的。它是盛开的鲜花,用艳丽的花瓣铺就着人生的道路;它是奔腾的河流,用它磅礴的气势冲击着陈旧的樊篱。是的,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的青春美丽动人起来,让自己的人生过的有意义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现在我们正在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里度着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是挥霍虚度?还是拼搏奋斗?答案必须是后者。因为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要立下鸿鹄大志,树起报国雄心,明德博学、修身端行,自强有为,努力争取做一名时代的开拓者,站在时代的潮头,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当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么如何做一名时代的开拓者,开拓出属于自己,也属于国家和民族的新天地呢?
一、立志有为
志向即是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是的,没有理想,没有志向的人,就像一艘航行在浩瀚大海中的帆船,没有航程的导向,没有航行的归依,直至触礁沉没也不知所以然;没有志向的人,他的生命也必定是干涸的,如同荒芜的沙漠,冷冷清清,没有色泽。所以,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不能没有志向。
尽管每个人的理想或志向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在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刻,我们的命运就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无论在那里,我们都有义务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为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每个人力量大小不一,但我们却无法逃避肩头所负的这份责任。所以,立志还得与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结合起来。
大家一定还记得九十多年前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课堂上传出的那位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稚嫩的声音。那时中国贫穷落后,民不聊生,被列强肆意蹂躏欺凌——而这一切却深深地印在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心里。于是他心头立下了明确而远大的志向:为了把列强赶出中国,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和崛起而读书。并且为了这个理想,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而今天,中国不再是九十多年前的中国了。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生逢盛世,有了无比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好历史时期。所以我们更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树立为祖国强大和繁荣而奋斗的理想目标,把自身的价值与民族复兴大业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充实。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多同学却在大学宽松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彻底的沦为了堕落的俘虏。他们自进入大学以后,便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失去了人生的理想,生活盲盲目目,浑浑噩噩,终日沉迷于电脑游戏、电影、恋爱以及其他的消遣方式中,最后来也空空,去也空空。而相反,有的同学却很早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所以他们依旧能像高中那样勤奋地学习,拿到各种竞赛奖章和奖学金;或者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最终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就是有志之人与无志之人的区别。有志之人能够得到时间的青睐,无志之人终将被时间抛弃。
因此,作为青年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必须胸怀大志,珍惜时间,立志有所作为,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明德修身
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塑造品格和德行。中国古代“四书”中的《大学》开篇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荀子》中亦有“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之说。诸葛亮也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人生的一个信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更应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端正品行,自强自律。养成不怕磨难、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富有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良好品质。
然而,修身对自己来说是不容易的。人最难战胜的永远是自己。战胜自己就是要让我们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于去解读自己,剖析自己,勇于去证实自己的个人存在与价值;要有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的态度。而对他人负责的前提与基础是先对自己负责。总之,修身既是修“德”,也是修“行”,修“性”。
大家都听说过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的事迹。洪战辉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儿子,12年来几经家庭的变故,但他靠自己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考上大学。他在上学的同时,还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来的钱,把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供其读书。洪战辉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自立、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发扬的精神,也是很多人所缺少的。跟洪战辉相比,我们很多人都应当感到惭愧。我们的学习条件要好得多,生活的压力要小得多,但却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很多人反而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闷闷不乐、顾影自怜、怨天尤人,甚至选择自杀。前不久传出的一串串有关“大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更是骇人听闻。这跟洪战辉事迹相比,简直应该感到汗颜和羞耻。
“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只有不断的修身,磨练坚强意志,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才能德才兼备、素质高雅,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最终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三、博学报国
曾经在我们周围有一个讨论的非常热烈的话题,那就是:我们来到大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当时有很多答案,有人说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也有人慷慨激昂地说是为了报效国家、报效社会。我们暂且抛开话题的结论不说,我觉得学习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人如果不能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其生命除了一切生理机能还在运转外,精神世界却是空虚的,甚至是濒临死亡的。但是学习需要有广博的境界,有了广博的知识才算是真正的有知识。所以,我们还必须博学,然后才能使自己得到提升,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博学,就是要通过学习与实践,使自己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专才,成为触类可旁通的通才。而博,正是专的基础。惟有“博学”,术业才能专攻,触类才能旁通。《四书》十九章亦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明学习必须广泛的猎取,做到博大和精深,视野才能开阔,为学才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
大学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在大学里,我们才真正接触今后在工作中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青年学生必须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博取,用广博的知识去充实自己,广泛积累知识,努力成为既专又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博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出去,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曾经有许许多多老一辈的革命家和科学家们,他们青年时期都怀着救国救民,博学报国的理想,漂洋过海留学国外,忍辱负重而努力学习。但当他们学有所成、满腹经纶之时,他们宁愿抛去国外优异的生活条件,历尽艰险,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今天,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深受党和国家的栽培和教育,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所以我们更需要自觉地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联系起来,在迈向自我成功之路、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但是报国不是抽象的、空谈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所以我认为,博学报国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之心,从热爱身边的人,热爱周围的社会开始。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大学的一个大学生,端午节这天他母亲提着一篮粽子去学校看望他,可是该大学生因为怕同学看见母亲的寒酸衣着,竟把母亲拦在校门口,连正眼都没瞧一下那一篮饱含着母亲对儿子深深关爱的粽子,那母亲最后满含委屈地默默离去。看到这样的消息时很是气愤。我想,一个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爱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爱国爱社会。一个连最基本的道德和良知都没有的人,即使学到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所以,博学报国就要从热爱亲人,热爱同学,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开始。这样我们才能不会辜负了自己满腹的经纶。虽然,我们不能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那样匡扶济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让我们立下鸿鹄之志,树起报国之心,“明德博学,自强有为”,誓做一名时代坚定的开拓者,为报效祖国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努力!

作者:60.168.25.*   发表时间:2012-05-23 21:36:41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