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彭梦庾

08-08

2189次

1人

1个

1个

0人


吧主: [申请吧主]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彭梦庾

彭梦庾(1920—1994),原名彭炳全,漹城镇人。幼时所居的彭家,一直被人们视为“叛逆”、“赤化”之家,梦庾的大哥彭明先(原名彭炳鑫)早在三十年代初就是共产党员,彭家常常有地下党同志往来或居住。受党的影响:他读过不少进步书籍,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青年读书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刚满16岁的梦庾急切地想奔赴延安,后经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邹风平介绍,于9月间离开成都,长途奔波,经西安转到延安,组织上分配到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被派到陇东青年救国会担任文教部长。1938年6月,由青年救国会会长李瑞山、组织部长姚大衡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尽管年龄不满18岁,因早已参加革命工作,无候补期。1939年,奉调到陕北公学高级部六大队任教育干事,半年后奉派去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于1939年冬以八路军军事人员身份,从延安经西安经渑池跨过黄河进入山西,到达北方局所在地武乡县,负责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半年左右连续办了两期,培训了四五百名青年干部,不少学员在抗日战争和建国以后担任过党政重要职务。  1942年5月,日寇集中兵力对太行山根据地大举围攻、扫荡,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干部战士强行突围,沿途不断受到敌机轰炸和炮火轰击,伤亡惨重。他在突围中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藏身在山洞中,不幸被敌人发现。当时,他手无寸铁,无法抵抗,决心一死。面对敌人刺刀,连声大喊“你们杀了我吧!”遭到敌人一阵暴打,被强行推到俘虏群中捆绑起来,押送到山西长治县关押。日伪对八路军被俘人员非常残暴,押解途中整整四天不给一点饭,不给一口水,拳打脚踢,百般折磨。经过在长治的短暂关押,又被送到太原集中营(对外称太原工程队)。为了保守我党我军的秘密,他隐瞒了真实身份,报名叫“张光华,21岁,河北南宫县人,参军只有十个月,任通讯员”。为了防止敌人听出四川口音,说话装结巴。这样敌人把他当成了“新八路”。其时,日寇对被俘人员中暴露了党员、干部身份的,籍贯是江西、四川、湖南等省的,一概视为“老八路”,大都被残杀了。在太原集中营里,他和战友们遵照上级“隐蔽、潜伏”的要求,等待时机,重返部队,为党保存力量,建立秘密支部,任支部委员,在集中营里团结同志、反自首、反叛变,坚持斗争。  1943年春的一天,敌人从太原集中营挑选一批人,押至太原火车站,装进闷罐车厢向北行驶。由于天气寒冷,北行车上疾病蔓延,病弱同志支撑不住相继死去。敌寇一定要等到半夜、待火车停到指定地点才打开闷罐车,往下抬死人,给活人一点粗陋的饮食。火车连续行驶了六天六夜,最后停在了一个冰雪覆盖的茫茫草原上的偏僻小站,离站再步行30里才到住地。被押人员到后方知已是苏“满”边界的虎林地区。  在虎林干苦工修公路将近一年,]944年春被转移到客山县修公路,此地崇山峻岭,树密林深,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作为劳工营秘密支部书记,他同支委张冶、井全贵商定,组织劳工暴动。经过充分准备,在当年的旧历八月十六日,在收工回队的路上,彭梦庾一声大喊“干”!一百多名劳工营战士向11名押解日军分头围攻,用铁锹、铁锤、扛把等作武器,击毙了敌人,缴获了10支“三八”式步枪和其他武器,有一百多人跑到了事先约好的集中地点,组成了“东满游击队”,彭被推选为队长兼政委。  游击队在林海中活动了一个多月,因北国早寒,雪季早到,队伍少穿没吃,一个多月没吃过一口热饭,全靠蘑菇、野菜充饥,难以生存,当转移到黑龙江省一片林地边沿时,被敌人发现并追踪上来,游击队被打散。后来,他和四个同志为了不致饿死山林,掩埋了枪支,冒充被日本抓来当劳工的关内老百姓,下山向老百姓求助,辗转几处帮工于活,谋求生存。1945年3月,同他在一起的张冶同河北省赵县老家多方托人联系,说是“在东北经商亏本,沦落为佣,望速来救”。幸好联系成功,“家里”托一个经常在东北跑生意的韩姓老人,把彭和张冶先带回“家”(为避免人多行动危险,韩老给另三位同志留了路费,以后也归了队)。到赵县后,由潜伏在敌警察署的地下党员陈维新护送出城,进入冀中根据地,回到已转移到冀中平原的北方局。从1942年5月离队,到1945年5月回到党的怀抱,整整三年,艰苦备尝。党组织热情欢迎他们归队,北方局书记邓小平、组织部长刘锡五等同志亲自接待他们,听取汇报:并同意了他们“回延安”的要求。北方局派人护送他们,于5月十旬离开冀中,穿上伪军衣服,大摇大摆地通过敌占区,白天赶路,晚上住宿在名为伪军据点、实为我军交通站的地方。经过长途跋涉,直到8月23日才回到延安。当望见清凉山宝塔身影时,“我这个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没掉过眼泪的人,不禁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延安颂》……”(摘自彭梦庾的回忆文章)。中组部领导同志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日本投降后,中央从延安选派大批干部去东北开辟工作,要求彭梦庾“作好准备,再回东北”。10月11日,他同张冶一起,参加由蒋南翔率领的干部队挺进东北。数千里行军,主要靠步行。到达后。先被分配到北满军区政治部工作,不久调合江省佳木斯市任工作团长,负责搞反奸清算。1946年上半年的一天,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找彭梦庾去办公室谈话,给他30条枪、20个人:率工作团到长发屯开辟工作,剿匪、反霸、除奸。长发屯工作团后来改称合江省委第二工作团,开辟的地区组建成一个县——“依东县”,直属省委领导,彭任工作团团长、县委书记。1947年一]948年春,任桦南县委书汜。东北全境解放后,奉调到沈阳转到工业战线工作,于1948年冬进沈阳。当时,党中央从东北抽调干部南下,东北局派他率领合江省干部大队南下。途中,接到中央通知:东北南下工作十部全部到江西。  1949年6月中旬,南下干部团到达江西省会南昌市,时年29岁的彭梦庾始任袁州地委常委、萍乡市委书记,继任上饶地委常委兼秘书长。1952年调省人民政府工作,先后任办公厅主任、秘书长、副省长、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1978年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1983年调国务院东北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他曾多次回乡探亲,十分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彭振郊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9-24 17:22:0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