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683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运用研究》课题成果评奖申报表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奖申报表

课题名称
《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课题编号
1080

所在单位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立项时间
08年5月

课题组长
刁广利
结题方式
通信解题
结题时间
10年9月

课题主持人
刁广利
办公电话
13813463082
邮编
221143

邮址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组
手机
13813463082

开题情况简述
全体成员学习掌握有关教材编写的理论,搜集有关教材、学生手中的教材辅导资料和目前教材的评价观点,参阅国内外高中地理教学特色,分析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成课题论证报告及其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研究资料的准备,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及执行计划。全体成员通过大量听课、先设计问卷调查提纲,再进行抽样,分析目前师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情况、利用状况,师生对社会热点的理解是表面的还是深刻的,会不会进行社会热点与考试题型的转变,达到了什么程度,组织师生参与活动。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及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阶段或中期评估情况
本课题由徐鸣副省长、曹新平书记圈定,被徐州市市委列为百项重点课题,课题秉承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徐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三期课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搜集资料,课题组定期按计划开展活动,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及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利用高中地理必修本中的章节进行实验教学,采用研讨课的形式加强交流。研究选择有价值社会热点的原则与标准:社会热点包含的内容很多,本课题研究选择有价值社会热点的原则与标准,寻求正确的方法与途径,帮助师生挖掘社会热点。

结题主要成果概述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2010届高三新课标二轮复习用书》精选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密切跟踪高考命题动向。《考试指南报》发表8篇,《中学生学习报》发表2篇,《考试报》发表18篇,《高中生学习报》发表6篇,《中学政史地》发表5篇,《高中生导报》(省级)发表9篇,《热点试题撷英》发表在《地理教育》,《印度史上首位女总统宣誓就任》发表在《中学文科》,《新课程报地理导刊》发表2篇,《高中地理》发表2篇。我校2010届高三地理高考过B率高达93.09%,远高于徐州市的平均水20%多。刁广利主持的相关延伸课题《社会热点读物对高中学习成就的影响与评价研究》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立项为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刁广利、耿广朋被评为县优秀读书个人,刁广利在县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李广水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李广水、耿广朋、李莉在铜山县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作者:221.181.132.*   回复:2   发表时间:2010-09-25 07:18:12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 2010-9-19 | By: 刁广利 ]

《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组 刁广利 221143

一、课题的立项时间:

刁广利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与关注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于2008年5月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为省级课题。

同年被徐州市教育学会立项为市级课题,被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立项为县级课题。主持的课题《社会热点读物对高中学习成就的影响与评价研究》于2008年1月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立项为国家级课题《教学读物对学习成就的影响与评价研究》子课题。

二、参与研究的人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工 作 单 位

刁广利

1977.7
中教一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洪忠飞

1965.6
中教高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李广水

1965.7
中教高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魏传刚

1977.6
中教一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李莉

1981.8
中教二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倪春

1982.7
中教二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赵娟

1983.8
中教二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卞玲玲

1980.11
中教二级
本科
铜山县郑集中心中学

闫微

1982.11
中教一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孙峰

1976.7
中教一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刘建

1980.8
中教一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耿广朋

1980.8
中教一级
本科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三、对课题研究的分工和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全日制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属于教学类应用性课题研究,立足于我们本校的范围,通过研究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发现社会热点对地理教学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开发利用,寻求一种有效的手段把社会热点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升华和提高,指导学生会综合运用和分析,提高当前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作为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来讲,只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课程改革产生真正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态度、行为、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在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才能使课程改革得以全面顺利地进行.此时,教师研究社会热点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已于2008年5月开始筹备,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并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时间表,给予充分的研究时间保证。

1.准备搜集阶段(2008年5月—2008年7月):

学习相关理论,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全体成员学习掌握有关教材编写的理论,搜集有关教材、学生手中的教材辅导资料和目前教材的评价观点,参阅国内外高中地理教学特色,分析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成课题论证报告及其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研究资料的准备,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及执行计划。

具体如下:

①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②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准备。
③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初步的评估。
④确定子课题研究人员,制订子课题研究方案。

2.初期调查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全体成员通过大量听课、先设计问卷调查提纲,再进行抽样,分析目前师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情况、利用状况,师生对社会热点的理解是表面的还是深刻的,会不会进行社会热点与考试题型的转变,达到了什么程度,组织师生参与活动。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及研究计划进行研究、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1)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指标体系:

①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新闻、报刊阅读、上网阅读、教师宣讲、学生传播等。

②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时间分布:午间新闻、七点新闻、晚间新闻、星期天新闻、课余报刊阅读、课余闲谈、定期报告会、校园广播和社区宣传栏等。

③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内容选择:学生在接受社会热点教育过程中主观的倾向性,有哪些板块学生喜欢。

④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场所:主要有学校、家庭和社区等。

⑤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深刻度:主要是指高中生在了解社会热点过程在对事件本身的背景的了解程度、对社会热点的影响性评价。

⑥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正确度:主要是通过一组发生在国内国外重大事件的调查,以检验学生了解的正确性。

⑦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支持度:分为家庭、学校和社区。

⑧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效果:主要调查高中生在现有条件下接受社会热点教育后在个人思想价值观念上的影响程度。

⑨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课堂结合程度

(2)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总结

①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途径

网络:网络是最快捷、最及时、最广泛、最具选择性的新闻载体。让学生经常浏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环球国家地理杂志》,《世界各地》,《地理知识》,《中国民族地理知识》,《地理教与学》,《地理课堂》,《中学地理学习》等网上栏目。它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电视:19点新闻联播,所涉及的社会热点、地理知识都很多,《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人与社会》、《话说长江》等。

报纸:教室里订有几种与地理相关的报纸。《高中生学习报》、《半月谈》等。学生可以见缝插针、随时随地获取一些喜闻乐见的新闻。

社会热点在课堂内外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调查表明,有电视新闻、报刊文章、老师宣讲、家长宣传、同学传播等途径。而电视新闻主要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报刊的家庭订购只占调查学生的1.51℅。

②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时间因素-- 时间要分为上学期间和假期。在假期里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网络极少;而在上学期间,接受的主要途径变为电视、报刊和教师。

③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问题的内容因素分析

这次调查我把社会热点内容划分为国家政策类、科技创新类、军事新闻类、战争冲突类、经济新闻类,分别就学生各自关心的内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关注的顺序依次是科技类、军事类、战争类、会议类、经济类。

关心

内容
科技类
军事类
战争类
会议类
经济类

关心

程度
32.5%
27.5%
23%
12.5%
4.5%


④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问题的场所因素分析

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场所有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主要场所在家庭和学校。对于在家居住的学生主要场所在家庭,对于寄宿学生来说主要场所在学校。课堂上社会热点的宣讲只有地理、语文两课的老师进行,其余学科几乎不讲。

⑤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刻度分析

选择了两件事作为深度分析的材料:一件是法国总统萨柯奇接见达赖喇嘛,另一件是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结果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深度了解,其中也有“专家”型的同学,一位同学还谈了世界金融风暴与去沿海打工的农民工大量回来现象之间的关系。

⑥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度分析

兴趣是第一位的相关因素;动机是第而二位的相关因素;知识背景是第三位的相关因素。

⑦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问题的效果分析

越了解社会热点,学生对国家前途的认可越强,越对改革开放的成就越感到自豪,而相对组则相对淡薄;越了解时政新闻,学生越容易把目前的学习生活与未来国家建设联系得越紧;就个人价值观的受影响程度而言,熟悉社会热点的学生中大多数思路开阔,善于自我修正价值观,而远离社会热点的学生相对稳定而缺乏自我扬弃。

⑧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问题的支持度分析

由于教育在现代社会变得极端的重要,家长在总体是支持高中生接受社会热点的,家长的具体态度分类如下:

态度分类
积极型
同意型
放任型
反对型

程度
84℅
6℅
5.5℅
4.5℅


3.中期编写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

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利用高中地理必修本中的章节进行实验教学,采用研讨课的形式加强交流。研究选择有价值社会热点的原则与标准:社会热点包含的内容很多,本课题研究选择有价值社会热点的原则与标准,寻求正确的方法与途径,帮助师生挖掘社会热点。

4.后期试验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研究社会热点与考试题型转变规律,研究社会热点最终应当与考试题型相结合,怎样转化成题目的,社会热点的哪些部分需要学生识记,需要师生去不断分析,归纳出多种层次,热点材料分层加以利用。在本学科教师所任教的班级里,进行试验比较,反复修正,采用评优的形式,充分展示优秀科研成果,总结经验教训。

5.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1月—2010年9月):

主持人提出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理论、方法、模式等。对成功教学案例进行研讨,把经验进一步推广。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将研究成果汇集成册,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具体如下:

①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报告。
②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2010届高三新课标二轮复习用书》精选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密切跟踪高考命题动向,联系考点内容,剖析问题,透视成因,思考对策,总结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暖春之旅—中国元首10年来首次访日》、《胡锦涛赴新疆考察试题设计》、《五百年一遇日全食试题设计》发表于《考试指南报》,《浅谈“人地协调发展专题”的复习》、《中国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全线开通》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六大综改区形成试题设计》、《时区和日界线复习方略》《“地表形态的变化”高考指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试题设计》、《第15届亚运会在多哈举行》、《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和平使命——2007”军事演习举行(二)》、《聚焦八国集团首脑峰会(二)》、《六大“综政区”形成试题设计(二)》、《“时区和日界线”复习方略》、《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获通过试题设计(二)》、《台风“珍珠”》、《哥德堡号阔别261年重回我国》、《“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专题测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测试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习指导》发表于《考试报》,《对有关<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命题分析及设题》、《“雷”人之语:经济越发达水越黑》、《汶川地震专题解读》、《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批护航编队启航赴索马里执行任务》、《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表于《高中生学习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嫦娥飞天神州揽月热点试题设计》、《内蒙古辉煌60年》、《中国海军舰艇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变化多端的“莫拉克”带给我国严重创伤》发表在《中学政史地》,《盘点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看社会热点》获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九届科研杯三等奖,《世界地理概况导学》、《交通和商业贸易导学》、《农业发展》、《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山坡两侧天气的差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测题》、《巧妙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自然带的分析判断》、《陆地自然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两周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沙尘暴袭击》、《交通和商业贸易导学》发表在高中生导报(省级),《热点试题撷英》发表在地理教育(国家级优秀期刊),《印度史上首位女总统宣誓就任》发表在中学文科(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八国集团峰会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全球性努力!》、《中国最大规模大洋科考活动起航》发表在新课程报地理导刊(省级),《长江中游的工农业生产》、《海南旅游资源》发表在高中地理(省级)。

③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

我们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地理学科知识的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以这些地理问题、地理现象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学习意识等,缩小地理与社会热点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研究方法:①教育调查法; ②文献研究法; ③个案研究法;④行动研究法;⑤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组研究活动的方式和制度

课题研究活动方式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课题研究氛围,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

4.加强学科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

5.每次课题研究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

6.由课题组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导处汇报活动情况,教导处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活动情况。

7.每次课题研究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课题研究档案。

8.课题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努力配合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具体制度:

1、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校领导要到课题组,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1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课题工作学期小结制度。课题实验组成员要坚持写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

5、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参加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6、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7、课题实验奖励制度。参加课题的教师按《教师量化考核办法》通过对课题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根据学校的考核制度,视情况予以奖励。

8、教研管理与活动机构。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整合发展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构,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221.181.132.*   发表时间:2010-09-25 07:21:13

[回复] 回复《社会热点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运用研究》课题成果评奖申报表

fdsafdsfds

作者:119.129.85.*   发表时间:2010-09-25 12:54:02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