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934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攀在罗布泊的“文化绿洲”

2007年01月17日08:00 来源:解放军报   
没到过大漠,不知道大漠的寂寞;不到大漠中的哨所,就不知道哨所文化像金子般闪光,像阳光一样温暖官兵的心。一个双休日,我们从总装驻疆某基地生活区出发,驱车200多公里,到驻扎在罗布泊深处的哨所参观。所到之处,别具特色的哨所文化深深吸引了我们。




  到达素有“罗布泊第一哨”之称的甘草泉哨所时,正赶上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一个身穿迷彩背心的小个子球员特别惹眼,只见他左冲右突,越过对方队员,禁区前临门一脚,“球进了!”队友的欢呼声顷刻传向戈壁……

  这个战士叫袁远生。球赛结束后,他告诉我们,是足球改变了他。刚到哨所时,小袁整天想家。班长杨志军得知袁远生是足球迷,便组织全班开展足球赛。赛场上,小袁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赢得战友阵阵喝彩。杨班长因势利导,教育小袁不仅要在足球场上争输赢,更要在工作学习上见高低。这招还真灵,没多久小袁想通了,这以后,他把赛场上的那股拼劲,带到工作训练中,成为了一名优秀哨兵。

  起初踢球,大家画线为界,摆石为门,无遮无挡,足球经常被踢出界外老远。于是,在小袁的建议下,战士们平场地,打埂子,立柱子。场子像模像样了,大家的兴趣更浓了,每逢周末都摩拳擦掌,酣战一场。条件简陋没关系,没有观众没关系,没有裁判没关系,小袁对我们说,踢球踢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乐观向上、团结奋进、永不服输的精神。

  来到辛格尔哨所,仿佛到了江南。辛格尔哨所在一茬茬官兵的建设下,已不是昨日的模样。在班长李清兵的带领下,我们好奇地走进了一个神奇的石头世界——“慧灵轩”。

  “慧灵轩”内,大大小小的怪石200余件,有掩卷沉思的“思想者”,有调皮可爱的“小海豚”,还有“母子情”、“天涯卫士”、“惊涛骇浪”……一块块石头形象逼真,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哨所石头文化小有规模,小王功不可没。”李班长向我们讲起小王拣石头的事。一次,外出巡逻,小王拣了满满一书包石头带回哨所。战友们纳闷:一路累得两腿发软,还背那么重的破石头作啥?等小王稍作加工,把精美的石头呈现在战友眼前时,大家个个心领神会:“没想到戈壁有如此宝贝!”

  此后,战士们渐渐喜欢上戈壁的石头,平时将四处寻来的石头,打磨上漆,取上富有诗意的名字,每个周末都进行展评。怪石多了,哨所又专门腾出一间小屋来存放作品,取名“慧灵轩”,慧是聪慧;灵是灵动。团队还为哨所送来几个展柜,让大家把怪石按名称、色泽、寓意分类摆放,贴上发现的时间、地点,使参观者一目了然。

  今天,“慧灵轩”成了哨所官兵休闲的好去处,石头文化也成为戈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泉流淌在哨所旁,战士守卫在清泉边,清泉和战士把歌唱……”来到东大山哨所,一下车,清纯优美的歌声随风入耳。这是哨所副班长刁攀正在教战士们弹唱吉他。

  刁攀是连队的文艺骨干,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去年冬天,面对荒无人烟的戈壁,一些新战士特别想家。刁班长托人买来短笛、吉他等乐器,手把手地教大家识简谱,弹军歌,奏民乐,想家时就把大家集合起来,对着家乡的方向唱一唱,弹一弹,让战士们把对家人的思念融入旋律之中。慢慢地,哨所战士个个掌握了一两门乐器。

  “悠扬的乐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放下手中的吉他,战士们讲起去年夏天他们外出巡逻的故事。

  “当时,连队安排我们到远离哨所100多公里外的试验场巡逻。半个月时间里,每天要在茫茫戈壁顶着烈日徒步行进十里路。最后一天,走得最远,大家累得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这时,刁班长从兜里掏出口琴,吹起清亮的曲子。和着节拍,我们同声唱起《咱当兵的人》、《什么也不说》,又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在返回的车上,我们看着四周荒凉的戈壁,回想两天来的所见所闻,心中油然升起对哨所战士的敬意。他们创造的哨所文化让人赞叹,他们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心胸更让人敬佩。

作者:221.181.132.*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09-29 22:21:31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