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83916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刁日莲



语文是学习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语文?平常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1> 语言是在人类的祖先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创造了语言文字并产生了语文教育,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语文教育必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并创造新的生活。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在普通的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2> 这句话触及了语文课的根本。我们的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和经济、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量。传播媒体多样化,要求人们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要大大提高,这必然对读、写、听、说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开展传播,公关,通讯等事业;宣传,交涉,协商,辩论,调解,公文,联络业务空前繁忙;要求实实在在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效率,与从前书斋中吟诗弄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本文就是就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理论的探讨,目的在于阐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历史必然性,探索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略及发展方向。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个理论观点,他说:“教育 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3>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连。“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是杜威对教育的根本看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大脑,改造发音器官,逐步具备可说话的能力。共同的劳动又有了交流思想的必要,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语言就在劳动中“并且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由此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与生活同步发展。
(二)人们是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的,一个人从幼儿牙牙学语就开始在社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他们在生活中听说,说听,模仿着,积累着,不断的领会和应用,由学前到学龄,由小学到中学,参加社会生活和活动就越来越广泛,语言能力也就越来越发展起来。他们参加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谈话,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看戏剧,读书报……一个人只要不离群索居,他就总会在社会生活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不是暂时的,而是一辈子的。因此说“教育即生长”。
(三)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语言材料到处都是,语言学习社经常的,大量的,十分丰富,十分生动的;但这种学习又是自发的,常常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人与人之间在学习的效果上差异很大。因此还得通过个人不断的改组或创造,使经验得以形成,使人与社会环境得以更好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以上是杜威的观点,而师承杜威的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把杜威的观点和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提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生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4>他的理论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强调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强调要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脱离社会的死学习;强调实践的重要,反对注入式教学。他们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把教育看作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推动了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有重大的理论建设意义。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一)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1.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语文,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巨细无遗,无微不至地表现着大千世界,它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从纵向联系来看,我们的历史文化是以语文作为载体的,历史和传统之所以能够进入并影响到现代社会,就是语言的作用。只有借助语言文字的解读,再经由思想的再造才能还原那逝去的真实。从横向联系来看,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是经常的,大量的,离开了语言我们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最后从语文学科的内部关系来看,语言的某些意义需要生活经验去感知。夏丐尊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回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5>缺乏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是不可能邻居隐藏在文字里面的深刻含义的。再看另一个例子:“这煦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句话表面是夸黛玉,隐含的信息却包括: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等人;还可以看出王煦凤是个随机应变、察言观色、阴险狡诈的人。这非得读者懂得一定的人情世故,才可能领会个中情味。所以说生活是语文的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教学不应忽视学生语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内在需求。
2,语文学习的反复实践性决定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6>语言就是一种技能,而这种能力就一定要在亲身反复练习实践中才能获得,而这个环节又必须要在社会语言交流中才能完成。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听、说、读、写,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学习语言,可使学生的言语交流获得一种持续的稳定的内驱力。假如切断生活的线索,使语言学习变成纯粹的符号识记与单纯的思维训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还有碍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实践训练。例如把讲知识当作目的,重讲轻练,用过多的分析代替学生自己运用。所以语文教学要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找一个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经验根底。
3,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又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可见语言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它表达的内容——思想。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自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假如语文离开社会这个载体,那么它的思想性就属于无水之源了。比如作文,一旦失去社会生活这个载体,就算学生的作文写得结构清楚,语言通顺,还是显的平平乏味,原因就在于在社会见识上缺乏功力。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社会生活对精神世界的激发作用,为语文能力的发展铺设一个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情感源泉。
(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紧密相连;二是语言的学习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生活情景;三是语言的学习的实践性,这三个基本规律,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1,认知心理学表明:儿童借助动作来表达思维结果,并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使思维有最初的语言表现形式。然后人类思维再不断向前发展,语言能力也不断发展,逐步形成语感。由此教师要使学生学习的语言获得实质意义,具有经验上的价值,就必须加强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在生活经验中使语言获得一种稳定的意义。所以语言学习在本质上与生活相连,我们只有通过生活学习语言,才能使语言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2,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有效手段,它必须在一定的教育情景中进行。一方面社会使学生有进行语言学习的需要,社会生活构成了语言交流的动力基础。可以设想,假如一个人生来就脱离了人类社会这个语言环境,他还可以自发的产生人类的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好多关于“狼孩”的报道完全可以为我们证实这一点。另一方面,语言技能也需要学生在语言交际实践中提高。看看那牙牙学语的婴儿。他不断地记,不断尝试。慢慢地说出单词,再说出词组,由断断续续的单词连成短句;错了,纠正;逐渐把句子拉长,渐渐地会说话了。可能他并不了解,话为什么要这样讲,但在社会生活不断地交流,他的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置身于一种语言环境并学习这种语言,是获得和发展这种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许多聋哑儿童不会讲话的主要原因是聋,失去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才导致他们丧失了语言能力,他们的发音器官并没有缺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情境或设置一些特定的对话情景,发挥情境的诱发、引导、暗示、激励等作用,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具有经验价值的意义。
3,语言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使语言发展获得源头活水,变得生气勃勃,语言系统相对于社会生活是一个静止封闭的系统,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使语言系统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变化。比如一些外来词汇的引进,如:作秀、酷、卡拉ok等等。过去词汇的重生,如:太太、小姐、老板。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三陪、倒爷、公关,这些词语都是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知识。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需求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语文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本身的封闭性与保守性。比如:重视书面训练忽视口试训练,还为文章设定了死板的框框条条,是为八股文。大家应该还记得孔乙己,他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教育的受害者。满口的“之乎者也”,可笑的“茴”字之争,都看出传统教育完全忽视现实生活对语文教育的需要。语文沦为从政为官、道德教化的工具。“学而优则仕”、“文以载道”等等都可以反映这一现象。
直至1919年,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反对封建文化,提倡白话文。语文教育才掀起了新的一面,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了时代潮流。语文教育已经逐渐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到了现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三个现代化”。语文,不能再封闭保守了,它应该是开放而现代的。语文教学生活化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坚持完整的学习结构,将语文放之于生活进行,重视训练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方略
(一)语文教材逐渐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教学任务的最重要材料。要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首先要语文教材生活化。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针对语文教材长期以来脱离现实生活的不良倾向指出,目前语文教材的“共同特点是以课文作为教材的全部,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理解知识的。能否改变一下这种单一的模式?是否也可以考虑把编写语文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语言能力表达上,大力加强语言实践活动,而课文知识则围绕为语言实践活动服务来编写?”〈8〉这段话的确指出语文教材向生活化发展的方向,应该重视以实践为主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的呈现出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的导入如果安排设计得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语文导入教学,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此为基点,导入还要注意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
第二阶段是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展开阶段的主要环节。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解放思想,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比如《纪念白求恩》一课中毛泽东对白求恩有三个称呼:同志,大夫,白求恩,学生也许不能理解为何同一人需要三个不同称呼。如果教师问一句:“假如你的妈妈也是你的老师,在上课时你会举手叫妈妈吗?”学生顿然明白,不同的身份场合应该有不同的称谓。
最后是结束阶段,结束就是老师组织全体同学对课文内容、结构要点做分析,并以此基础为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巩固知识,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例如《挖荠菜》可以这样作结:“挖吃荠菜提出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生活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新社会的青少年,要不要了解旧社会的苦难,要不要了解当初的生活,要不要体谅父母的苦心。我们应该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我们创造幸福的父辈劳苦功高。我们应该珍惜幸福,还要为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而努力。”这样的作结,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亲情,幸福和苦难的思索。
  (三)阅读、写作教学的生活化
  阅读到写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感知、吸收、消化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准备。写作除了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个体生活的感悟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切身的感悟,深刻的反思,才可能激活头脑中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事物形象和语言材料,作者才可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不是说“人情达练即文章”吗?因此,阅读写作教学一方面要扩大信息量,加大阅读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与自我意识的文章,避免了千人一面,思想雷同的“克隆”文章。   
四、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走向
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挡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语文教学,也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加接近生活,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
(一)多媒体与阅读教学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春》这课的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大量的音像,摄影,美术作品中去取材。让学生看到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的落下;看到漫山的桃花;看到喜上眉梢的老农……这时相信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这课有一个难点,就是文中说明赵州桥特点的文字:“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我们可设计让学生边讨论边用动画拆卸,合成演示的方法,使学生准确理解赵州桥结构的精巧。讲《雷雨》可先放电影中一段精彩的对白,把其中一部分录音抽去,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配音,然后把学生配音跟电影原配音分别在左右声道同时播放。这样学生可以更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内容。
(二)多媒体与写作教学
当前的中学生,生活的面相对来说还很狭窄,直接接触生活,接触社会的机会还很少。借助多媒体可帮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我们可以将《东方时空》、《社会经纬》、《新闻调查》等等优秀的节目制成电脑文件供学生阅读,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
其次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如在上《雷雨》这一课,先通过电脑技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学生的情感被调动后,把故事的一段图像抽去,留下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去想象,写出具体场景、情景和人物神态、心理动作等等一系列作文训练,再跟原有的图像进行对照。
我国语文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太多失败的教育提醒我们,语文教育一定要走近生活;语文教育一定要在历史的沉淀中新生;一定要在时代的召唤下奋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才能获得源头活水,才会变得生气勃勃。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3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版
(2)〈张志公文集〉第三卷60-61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版38页
(3)〈现代西方教育哲学〉陆有铨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2版第40页
(4)〈陶行知论文选集〉重庆民联树局1946年版第12页
(5)〈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67页
(6)〈吕淑湘语文教学〉第52-53页,山东教育出版社年1987月版

作者:221.181.132.*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10-03 05:13:36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