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6

76521次

1人

1个

14个

258人

4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明末的雍姓落户中卫的传说

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分两路向北京进犯,即将兵临北京城下,此时清军进逼,大明朝危若悬卵,大势已去。

这一天,明思宗传来贴身太监王承恩商议道:现有太祖传下美玉该如何处置?原来这是太祖朱元璋的家传美玉,寓意着国泰民安,国运昌盛。

王承恩道:此人必是对大明朝绝对忠诚,充满智慧并生活严谨,不事张扬的人,

思宗乃问:何人能担此大任?

王承恩道:朝中有一人,此人为人低调,甚为聪明贤达,为官十分清廉,人送雅号雍清廉,可有此人担此大任、

恩宗道:明日召见雍清廉,并传西山碧云寺圆明法师一同来见。

第二天,思宗召见雍清廉和圆明法师。思宗道:太祖打下江山以后得此美玉,意在国泰民安,国运昌盛,以此励志,代代相传,至我辈手上,国之将破,却使美玉无处安身。清廉啊,朕将美玉托付与你,此后若我大明有光复的一天,你将此美玉交还朝廷,让他们励精图治,若我大明江山一去不复返了,请将此美玉埋入地下,不使任何人知,使其永远保佑我大明子民丰衣足食。从此你的名字不能再用,但你还可以继续姓雍。说完,思宗不觉黯然泪下。

雍清廉问:我带着美玉向什么地方去?思宗看着圆明法师,圆明法师心领神会,对雍清廉说:向着我中华大地的中心前进,逢金则藏,遇卫而止。
从此雍清廉带着老婆和孩子轻车简从,按照圆明法师指出的方向,离开北京,向着西北前进,雍清廉,开始了漫长的定向漂流生活,经历了无数辛苦,于1646年年末到达兰州市,雍清廉一打听,方知兰州在历史上被称作“金城”,也是中华大地的地理中心,他想起了圆明法师“逢金则藏”的嘱咐,在兰州以商业生存方式安居了下来。

到1665年年初,雍清廉的生意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却不幸得罪了乡里地痞流氓,他想到自己身上担负的历史重任,不得不迁移,便沿着黄河而下,于1674年,到达中卫。雍清廉想起了圆明法师的“遇卫而止”的嘱咐,知道此处乃安身之所,遂在中卫定居了下来。

到了1674年,康熙帝已经即位12年了,眼看着光复大明的希望已经不复存在,雍清廉在他六十大寿之当晚,独自来到“大漠弧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黄河岸边,遥向思宗殉国的方向长叩三个头,按照思宗嘱托,将思宗托付他的美玉深深地埋入地下,祈祷美玉保佑我华夏大地国泰民安,国运昌盛。雍清廉同时起誓“要世世代代定居中卫,直到国运昌盛,国泰民安。
此后雍清廉制订了“耕读传家”的家族经营理念,“耕”是指执行力,要求子孙要把先进的思想落实在行动之中;读是指思想力,通过研读思维途径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着时代的先进性。当然也包含者勤劳农耕,并且不忘学习圣贤教诲的意思。

雍清廉同时制定了由自己开始的这一支雍氏子孙的堂号为“居敬堂”,表示雍氏家族居国之泰,居民之安,通过劳动,在社会上居于受人尊敬的地位;表示雍氏家族成员中的每一代人,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劳动,取得家族成员的尊敬,尤其为后代作出受人尊敬的榜样,而受到后人的尊敬。

从此以后《雍氏.居敬堂》家族成员,遵照祖宗的教诲,代代相传,绵绵永续。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我家的门厅一进门的过厅里,写者“耕读传家”的大字,堂屋前沿挂着《居敬堂》的匾额,这些和此传说是一致的,我想此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实现了国泰民安,国运昌盛的新时代,愿祖国更加兴旺发达,愿《雍氏.居敬堂》家族,像老祖宗雍清廉一样,把勤劳,善良,礼貌,豁达的家风世世代代传下去!

作者:雍海峰   回复:2   发表时间:2010-10-20 13:39:1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明末的雍姓落户中卫的传说

想联系作者我的QQ732874577

作者:雍积平   发表时间:2013-01-13 19:26:38

[回复] 回复明末的雍姓落户中卫的传说

我祖辈就是中卫的,想了解族谱的情况

作者:雍积平   发表时间:2013-01-13 19:28:58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