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27709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 华三川 作 □封五昌 貂蝉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其的描述更是让貂蝉其人家喻户晓。然而,事实上,所谓美丽聪慧、有胆有识的“貂蝉”却是“小说家”虚构的历史人物。 查诸正史,并无“貂蝉”其人。如《后汉书·董卓传》: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至于吕布为什么要“诛卓”?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董卓喜怒无常,曾因小事不满(并未说明事由,更未提吕布与貂蝉在凤仪亭幽会之事)而“拔戟掷布”,吕布心怀怨恨,后又因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于是萌生杀机。王允抓住机会,拉拢吕布,合谋诛掉董卓。《董卓传》中亦云,卓尝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云云。《资治通鉴》卷六十,对此事记载也大致相同。在这些记载中,均未有“貂蝉”出现过。据《资治通鉴》记载,汉献帝初平三年,夏,四月,帝有疾新愈,大会群臣于未央殿。王允使士孙瑞矫诏以授吕布,布令骑都尉李肃及勇士十余人伪著卫士服,守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入门,李肃以戟刺之;而卓被甲于内,伤臂,堕车,大呼“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促)兵斩之。由此可知,在刺卓事件中,王允的确运用了一些计谋,但根本不是什么“美人计”,也不是什么“连环计”,且与“貂蝉”无涉,也许只有“布与卓侍婢私通”一事能与“美人”沾上一点边而已。但这位“侍婢”并未留下姓名,不能证明她就是“貂蝉”。 那么,美女“貂蝉”从何而来呢?清代文学家梁章钜撰写的笔记小说《浪迹续谈》卷六引《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如此说来,当初施“美人计”的并非王允,而是曹操了。而此“刁蝉”与“貂蝉”是否一人?因《汉书通志》今已失传,异同不可考。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贺作《吕将军歌》云:“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但也未指明此“傅粉女郎”乃何许人也。 “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在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这两句诗中最早出现了“貂蝉”的字样。许多人认为,句中“貂蝉”是美人名,然而,实际上,这是长期以来的误读。何谓“貂蝉”?它原来是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后汉书·舆服志下》解释“貂蝉”曰:“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后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南宋陆游《草堂拜少陵遗像》诗:“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还?”句中“貂蝉”即指“达官贵人”而言。也就是说,邵雍诗句中认为“舌诛逆贼”董卓的是王允、士孙瑞等一班达官贵人;况且“舌诛”即“口诛”,指用语言进行谴责和声讨,而美女貂蝉何曾对董卓进行过“舌诛”呢? 正是由于这种误读,貂蝉又成为了《刺董卓》《貂蝉女》等金代和宋元戏曲的主角,而元代无名氏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让“貂蝉”的形象更加具体起来。在剧中她是忻州(今山西忻县)木耳村人,本姓任,小字红昌,曾被汉灵帝选入宫中,因掌管貂蝉冠,故人称“貂蝉”。这样,“貂蝉”从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变成了人名。后来,灵帝将其赐予丁建阳,丁又将她许配给养子吕布为妻。黄巾起义时,夫妻二人失散,她之所以接受王允的连环计,就是为了能与远在长安的丈夫吕布团圆。 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正史、野史(包括某些有关传说),创作了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其中捕风捉影地对貂蝉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误读,貂蝉的身份由吕布妻演变为王允的歌伎,把原本为了夫妻团圆而被迫接受美人计的貂蝉,塑造成一位“年方二八,色伎俱佳”、智勇双全、舍身救汉的奇女子,为报王允教养之恩,毅然踏入虎狼之穴,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身体。长安兵变,董卓被诛后,貂蝉成了吕布的妾。从此,加之其他戏剧、评书、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渲染,本是虚构的艺术形象的貂蝉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大美人,且被列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所谓“闭月”的美称,即指貂蝉。可见艺术魅力之大了! 源于西安晚报2010-11-14
作者:125.39.173.*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11-14 15:03:24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