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709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刁红霞

发表于: 2010年07月26日
古往今来,学习的话题总是说不完的。古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希腊学者说:“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现代教育思想家又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在当前的“减负”大潮下,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技巧,更要充分地利用大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呢?
一、兴趣往往是勤奋的源泉
“兴趣”属于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又称“情商”,提出这概念的目的就在于把成功的要素从狭窄的智力领域扩展到自己非认识领域乃至人际关系领域。
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它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兴趣和爱好好比催化剂,它不断得促使人们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任何有成就的人,都热衷于自己的事业与专业,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牛顿把手表当鸡蛋煮;培根追着马车演算;爱因斯坦把支票当书签……可见,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天才的神秘就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这就是勤奋的动力与源泉。因此,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作为通向成功的动力与源泉,进而培养出自己的成就感。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在北大做报告时提到:“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对你所做的事情感兴趣,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学生会脱口而出:“为祖国,为四化。”其实,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为:“学习为了生存。”这里的生存,既涉及个人的生存,也涉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英国教育大臣曾说:“学习是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之门的钥匙。”学习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塑造更丰富、更积极、更有创造力和更灵活的人生。
现代社会是经济的社会,未来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知识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我们都知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了重重助力,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的事迹。80年代曾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美国一家公司的机器坏了,请到一个专家来帮助修理。这个专家要了三根粉笔在地上演算了半天,在机器的某个部分划了三条线,叫工人在这里拆掉几圈线圈,最后他要价1000美元。他自己解释说,三根粉笔1美元,这三条线999美元。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当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时,你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要尽量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学习方面,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要让他们给自己定出恰当的目标,当达到目标时,动力与能力就会猛增,一种成功的喜悦便会油然而生。每当攻克下一个难题时,便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并将影响其一生。
二、学习的软件——学习方法
如果把身体和智商比做个人的硬件,那么,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成功的软件。法国近代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所以,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人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改善学习方法,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人的大脑,做到事半功倍。
1、加强学习的计划性,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要努力提高效率,只有抓紧时间。人们常用“头悬梁,锥刺骨”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刻苦学习不等于痛苦学习。列宁曾说过:“不懂得休息的人,是不会学习的。”也就是说只有得到较好休息的人,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精神饱满,得到最佳的效率。这就是所谓“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故科学地安排好学习时间,有计划地调节身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注重各种能力培养,挖掘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是为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输送人才的摇篮。新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人才,而中、小学的教育,给了他们培养各种能力的空间和平台。如现在倡导采用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
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新的教学方法的意义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而主动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大大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掌握知识中的规律性,善于经验总结
规律是事物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了其知识中的规律,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就应以乘法的含义为依据,根据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中概括出乘法口诀,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达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正因为这种不同的途径建立了纵横的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题总结后,辅以一定的例题和练习,训练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物多用,使学生顿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启发学生。只要我们把握住知识的规律建立他们间的联系,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记忆方法的开掘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对记忆和遗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表明:新近记住的东西遗忘的较快,而记忆中保持较久的东西,此后遗忘得较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反映,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前面的知识就会忘掉。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遗忘规律而主动去复习,另一方面在学习新知识时,插入原有知识的练习,强化记忆,并可“温故而知新”;此外,用谐音法、联想法、歌谣法等都有助于记忆。
三、多角度发展自己,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比文凭更重要的是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比技能更重要的是素质。”这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有些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不注意个人的爱好和个性的培养,这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分析前苏联和美国之争的实质,过去一直认为是军备竞赛,是工业竞赛,是钢铁竞赛,直到世纪末,人们才明白,他们竞争最深层次的东西是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精神的熏陶,正是为了让学生全面的发展自己,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让学生学会学习,对教师来说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
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成功方程式:“X+Y+Z=W”,他的解释是:W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这个方程式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同样适用于学习。我们可以理解为:X代表勤奋的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Y代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Z代表科学的时间安排,精神饱满时,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疲倦时做积极的状态调整。
中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如鱼得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作者:124.14.187.*   回复:0   发表时间:2010-12-23 09:50:04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