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7

48765次

1人

1个

8个

104人

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望氏家族人丁旺(转载)

望氏家族人丁旺。据《望氏族谱》记载:“望氏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姜姓。齐太公望之后裔。”太公望即周开国功臣姜尚,号姜太公,名姜子牙,字吕尚,可见,望氏与姜氏、齐氏等均有着历史血缘关系,是姜姓派生出的若干支系中的一支。望姓的郡望是魏兴。南朝·齐有望法泰;唐有望千;明有望本。弘治《夷陵州志》载,望本,进士,任经历,六品官;清末民初有望云亭。据民国二十五年《宜昌县志》记载,望云亭(1854——1919),名文祥,字桂丞,太平溪人。少时以驾船为业。及长,入清营当兵,随左宗棠部征新疆回民,克南路西四城,升守备。1877年(光绪三年)随赵武毅军赴热河征“白莲教”,任都司。1894年随聂士成赴朝鲜与日军作战,臀部受伤,近一月伤愈,复力战,连克连山关、分水岭诸要隘,补游击。和议后,由裕禄奏授镇远军副将。

1900年,望云亭又奉令赴河北各地征“义和拳”,克雄县、新城、固安等地。后因索饷打了荣裕之侄(时任知府)一耳光,而获罪于朝,化装连夜出逃日本。在东京投汤化龙、徐树铮等。1909年秋,随汤化龙返国。1912年任伊克昭盟宣抚使。1913年9月,汤芗铭督湘,召望随行,任湖南省第六区司令官兼道县知事。在道县不到一年,杀害起义农民近千人。1915年,望被授零陵镇守使,晋升中将。当地仕绅感其“功”,在武官衙门前建一石亭,题名“望云亭”。后被群众捣毁,仅留其“何须大树”四字。1916年,各省反对洪宪制。4月,望亦宣布零陵独立。1917年因病赴北京就医,1919年病卒。





清政府每年或2—3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禀生升入国子监(当时的最高学府)读书的岁贡,望姓中的望宏烈、望文棣曾于光绪年间被录取为岁贡。民国《宜昌县志·人物》中还记载了太平溪镇85岁的老人望宏道五世同堂的历史。五世同堂,古今少见。清至民国数百年历史,有据可查的仅20人,可见望氏人丁之兴旺。据估算,迄今居住三峡的望氏家族人丁达3200多人。同治元年(1862)《望氏族谱》记载的派序是:应—君—世—登—朝—国—维—文—宏—作—西(熙)—开—运—家—道—克—振—荣—发—代—兴—同—志—光—祖—永—守—长—遵—

作者:望望休闲   回复:2   发表时间:2010-12-25 10:12:3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望氏家族人丁旺(转载)

今望氏家族人丁旺,在湖北省的宜昌市夷陵区新镇、襄樊市望岗村,四川省,重庆市的三峡区,山东省的潍坊市、烟台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商丘市永城市刘河乡望土楼、洛阳市栾川县、卢氏县,安徽省的宿州市萧县等地,均有望氏族人分布。


中国汉字
  望[望、朢、??,读音作wàng(ㄨㄤˋ),亦可读作wáng(ㄨㄤˊ)]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职业,出自周王朝时期楚国祭司望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望人,亦称作朢人、??人,是一种古祭司职业名称。

  在夏、商、周时期,祭祀是人类的重大社会活动之一,祭司是最受人尊崇的职业。在祭祀活动中,有四种祭拜是属于最崇高的:一是祭拜日月天地,二是祭拜山河农稷,三是祭拜祖先神灵,四是祭拜君主王侯。在这四种祭祀活动中,凡属于远距离祭拜的过程,均称为“望祭”,由资深众敬的祭司操持祭祀,该祭司就被世人称作“望人”,王族贵胄称其为“望子”。“子”是尊称。

  在上古时期,祭拜日月、山川的活动称作朢祭或朢拜;祭拜祖先的活动称作望祭或望拜,而祭拜君王的活动则称作??祭或??拜,由专职祭司在指定时间操持举行,后逐渐统一称为“望”。

  在典籍《书·舜典》中记载:“望,于山川。皆一时望祭之。”在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望者何,望祭也。”后来,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事物、规律的逐渐了解和掌握,“望”字渐渐失去了其原义,仅成为“有距离的瞻视”之意义。这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有明确解释:“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义遂亡。”

  在望人、朢人、??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望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望氏,读音作wàng(ㄨㄤˋ),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今河南望氏一族即源出于“望人”之系。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商末周初西周开国功臣姜尚,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姜尚,亦称吕尚、姜太公、齐太公、子牙公、太公望,字子牙,号飞熊,生于东海(今山东郯城),是西周初期诸侯大国齐国的开国之祖。

  转说,姜尚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年老而穷困,终日在江边钓鱼。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故其钓鱼用直钩且不放鱼饵,别人问其缘由,他说“愿者上钩”。其实,姜尚钓鱼是假,以怪异举动等待周文王姬昌的赏识是真。其后,“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妇孺皆知的事。

  周文王(西伯侯)将外出打猎,命太史编占卜出行的地点及吉凶征兆,太史编经过占卜,对周文王说:“所获非龙非丽彡,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文王出猎,路经渭水之滨,果然遇见姜尚于钓鱼台垂钓。两人一见如故,交谈后周文王大悦,说:“自从我的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果真是你啊?我的太公望之久矣。”于是二人一同坐车回城,周文王立姜尚为国师,称“太公望”。周文王所称的“太公”,就是他的祖父周太公,即古公亶父,他一直期望周族能雄有天下。从此,姜尚号称为“太公望”。

  姜尚的后裔子孙万万千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举世称号“太公望”为姓氏者,曾一度称太公氏,传说,后在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公元前976~前922年),太公氏皆谦而改称为望氏,读音作wàng(ㄨㄤˋ),世代相传至今,是为齐鲁望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晚期楚国伍子胥之赐,属于以长者赐姓为氏。

  相传,伍子胥避难从伍婿庙(今湖北巴东官渡口)路过,与一位当地女子结好,并有了后代。

  不久,伍子胥继续奔往吴国,临走出家门时,那女子向他给孩子讨个名份。伍子胥立在门口,久久没有出声。良久之后,他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女子是个及其有灵性之人,在众人都在沮伤之时,她却喜形于色。众人奇怪地问她:“喜从何来?”她说:“公子回头一望,分明是赐给孩子的姓就是望,他这是希望儿子将来有出息哩。”一番好口彩,把个望氏一锤定音。

  后来,由此繁衍的望氏人家就修了一座纪念伍子胥的伍婿庙。随着时间的久远,家族的隐私逐渐淡化,如今成了历史遗痕,可该支望氏却千秋传下,读音作wàng(ㄨㄤˋ)。

  今荆楚望氏一族即有源出于该“望子成氏”之系。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魏、晋时期官吏望候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望候郎,亦称悟候郎、灵台郎,是曹魏国末期设置的一种重要官位,至两晋时期一直沿用。

  望候郎是太史令的下属从官之一,其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四季气候、物候、以及天文之事,合有今中央气象局和国家天文台的职能,在西晋末期到东晋时期,望候郎之职有世袭惯例。

  在望候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望候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省文简化为单姓望氏、侯氏等,该支望氏读音作wáng(ㄨㄤˊ)。今荆楚望氏一族即有源出于“望候郎”之系。

郡望
营 丘
  古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故址位于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约二百米处的韩信岭一带,齐国故城大城内东北角。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此后一直沿用。1994年11月1日,撤销平原乡、崔家庄乡、阿陀乡,设立平原镇、崔家庄镇、阿陀镇。

行政区划
  1995年7月25日,撤销毕都乡、南郝乡、北岩乡、河头乡,设立青龙镇、南郝镇、北岩镇、河头镇;撤销漳河乡,以原漳河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崖镇;将临朐县白塔乡的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五个行政区和东窝铺、东白塔两个自然村划归高崖镇管辖。1996年6月28日,撤销临朐县白塔乡,设立昌乐县白塔镇,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刘家沟、西寺后、东寺后、窝铺、白塔、史家沟、北段、山坡西沟、克家洼、卧牛石官庄、魏家沟、后河野、西前韩、南高家庄、山坡、西后韩、董家庄、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赵庄、孙家沟、北洋河、南洋河、大沟、闫家河、黄冢坡等二十八个村和临朐县大关镇的池子村划归白塔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原白塔乡人民政府驻地;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庞家河、西双山河、东双山河、李家沟、王家沟、大高家庄等六个村划归临朐县辛寨镇管辖,邬家官庄划归临朐县柳山镇管辖。1996年12月29日,撤销朱汉乡、大宅科乡,设立朱汉镇、大宅科镇。1997年7月9日,撤销北展乡,设立北展镇。2000年,昌乐县辖二十个镇、三个乡。

魏兴郡
  即今湖北省郧西县。明朝中叶,郧西建县。因位于郧县和郧山以西而得名,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该县的上津镇原为“上津县”,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一千四百余年。

  清朝初期撤上津县,划归郧西县属至今。夏、商时期,今郧西境的汉水流域中上游隶属禹贡梁州之域。至东周前期,今郧西县东部属绞国(先为聚落后为国,今郧西境),西南部属麇国(今羊尾山),西北部属丰(聚落,今山阳县)。春秋时期,其境为绞、麇二国之域。楚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灭绞国,其境东归楚国。楚文王元年和楚穆王元年(公元前689、625年),楚子两次伐麇国,麇国灭,地境西南属楚国。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军攻楚国于丹阳,楚军败,其境改属秦国,隶属于汉中郡。秦昭王元年(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秦楚和好,县境重归于楚国。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始皇灭楚国后,改锡穴为锡县,隶属于秦国汉中郡。秦朝时期因袭旧制。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天河下游已设有长利县,郧西境东南属之,隶属于益州刺史部汉中郡。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前(公元140年),省长利并入锡县,东部属锡县。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农民起义军张鲁据汉中郡,县境属张鲁控制。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魏公曹操打败张鲁,地境属于西城郡(今安康北)。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后因西城郡太守申仪降曹魏,县境为魏国所辖。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改西城郡为魏兴郡,同时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均隶属于魏兴郡(今陕西安康)。魏文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于锡县立锡郡,曹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废。锡县、长利(今郧西、郧县境)均属于梁州汉中郡。

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阳县为晋兴,旋改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复设长利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废长利人锡县,旋废锡置郧乡县,领今县境东南,治所今郧县,隶荆州魏兴郡。晋慧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兴晋县改属益州汉中郡。兴晋曾为成汉国李特父子管辖。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县境之长利、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

东晋时期
  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今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上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

南朝时期
  南朝肖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梁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以前,改北上洛郡(今上津)为南洛州,时领上津一郡,郡领上津一县,辖今县境西北部,县南仍属南上洛郡,隶询州(今陕西旬阳),县境东属齐兴郡,隶岐州(治所今房县)。

北朝时期
  北朝时期,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西魏文帝派王雄平上津,取魏兴郡,置黄土县,辖上津西南一带。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时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废并化、漫川二县,并入上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0年)前后,为州郡两级制。县东属武当郡,隶丰州(今湖北丹江口一带),县境西南属黄土县(今陕西蜀河口一带),县西北于今上津设上州,辖上津郡。

隋朝时期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上津郡,存上津县,隶上洛郡(今陕西商县),东夏立郧乡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立上津郡;县境东另复长利县,隶淅阳郡(今河南淅川)。唐朝武德元年(隋末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改郡为州。县境东置黄沙县(旋省),隶均州,县西北废上州,上津县改属商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上设道,撤长利入郧乡,隶均州;撤锡县人平利,隶金州,统属山南道。五代后梁时,县境东属均州,隶宣化节度使,县西仍属商州,隶感化节度使。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县西南属金州,余未变。

宋朝时期
  宋朝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以锡义山为界(今天蓬山至羊尾山一线),以东为郧乡县,隶均州京西南路;以西为上津县,属商州永兴军路。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划上津县(辖小鹤岭南一带)归金州,属利州东路。县东属郧乡县(包括今山阳西照川一带),属均州,隶京西南路。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省丰阳(今山阳)入上津。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及宋淳年间(公元1241~1252年),丰阳、上津全为金过占领。

元朝时期
  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锡义山以东原长利、郧乡等地改属郧县辖,隶均州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上津县降为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

明朝时期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明洪武十年(公元1370年)裁上津人郧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农历5月,再复上津县,隶属未变。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冬,割郧县武阳西五里(二、三、四、五、六里),析上津东南津阳四里(今黄云、香口、马鞍、羊尾),建郧西县,与上津县并存,同隶郧阳府。县署设南门堡(今郧西县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改隶湖广布政使司所辖之郧阳府。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人郧西县。

清朝时期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废府存道,郧西隶湖北襄阳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隶湖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设郧县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隶湖北驻郧阳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县境划为三县辖。黄云铺以东为郧西县,金钱河流域为上关县(含山阳县漫川关、宽坪,旬阳县蜀何、洛河);一天门以西属镇安县(含原镇安县熨斗滩、茅坪)。以上三县均隶豫鄂陕(旋改鄂陕)边区第四专区(先驻黄云,后驻土门)。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6月成立陕南行署,改四专区为两郧专区,上述三县属之。1949年导月撤销上关县,镇安县政府迁回原址,恢复原郧西县辖境,隶属未变。1950年春,改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1965年冬,隶湖北省襄阳专区。1965年冬一1967年隶湖北省郧阳专区,1978年改称郧阳地区至今。

家谱文献
  望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

  洛阳望氏族谱,著者待考,现代电子版,待出版。

  宜昌望氏族谱,著者待考,现代电子版,待出版。

字辈排行
  三峡望氏字辈:“应君世登朝国维文 宏作西(熙)开运 家道克振 荣发代兴 同志光祖 永守长遵”。

  河南永城望氏字辈:“心月纯兰长正仁义”。

  湖北宜城望氏字辈:“道德仁义丕振家孙”。

作者:望望休闲   发表时间:2012-02-09 15:45:11

[回复] 编入望氏宗谱文稿——从望家祠堂探望氏宗族及宗族礼教种种

望家祠堂探望氏宗族及宗族礼教种种



宜昌市夷陵区太坪溪镇的伍厢庙村,有一座始建于清代,距今二百多年的宗氏祠堂。三峡大坝的修建,这座祠堂按照复旧如旧的原则,整体搬迁到了三峡大坝左岸坝头的太平溪镇政府所在地的刘家河集镇。望家祠堂过去是该地区望氏家族祭祀和集会的公共场所,如今,它是三峡地区规模最大、惟一保存完好的民间祠堂,也是我国姓氏文化的一个典型。



进入集镇,便看见望家祠堂立在东边南端的山麓旁,祠堂虽然清秀、古朴,但远没有想像中的气派。与浩瀚的长江、宏伟的大坝相比,它显得非常安静。穿过齐腰高的芭芒,走过砾石小道,我来到祠堂前。祠堂木门紧锁,好像许久都没有人进去了,那些曾经的热闹——祭祖的联宗、事物的议决、婚丧嫁娶、上灯修谱、表彰功德,还有庙会的场面,穿梭其间的人群以及旧式的家具、供案、匾额、神牌神位、祭祖拜台------都消匿于时间之海,甚至连空间场地也被迫进行了置换。现在,它成为了一个过去式,成为了一个符号,它站立在这里的意义,仿佛就是为了让人去回忆。



从有关望家祠堂的资料中,我看到如下的记载:“望家祠堂占地面积30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通高约8米,檐口高约5米,砖木结构,纵长方形平面布局。祠堂小青瓦屋面,硬山屋顶,人字式山墙,脊式均用条砖,正立面为牌楼装饰贴面。祠堂一进院落,前为门厅,后为堂屋,中间夹一天井,两侧有厢房;井上有回楼,上下两层,前设大三开间,后部错层为小厢房五间,左右厢房两侧有木楼梯上楼。祠堂四周墙基及天井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大门和四处墙角用花岗岩条石竖立,墙体用薄青砖石灰浆砌封檐,檐顶白色沟头滴水,覆盖小青鹂飞出起翘。”由以上文字,大抵可以推断望家祠堂从前的景象——那是望氏家族在本地庞大而又秩序井然的景象,是楼宇庄严而又日常的景象。厅堂宽敞,香火袅袅,每缝修谱祭祖,男女老幼聚集,像过节一样;凡庙会搭台演戏,下厅吹鼓奏乐,鞭炮齐响;凡本族人娶亲,会将新人迎到祠堂,礼拜天地、祖宗。这里,摆放着本族祖宗的牌位;这里,记载着子孙后代的功绩;这里,对族人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到祠堂,他们都能同舟共济,力排万难;不论是什么利益纷争,一到祠堂,他们都能推心置腹,握手言欢;生活中再嘻皮笑闹的事情,一到祠堂,全部都会严肃;生活里再不成器的子孙,一到祠堂,也会肃然起敬;在祠堂里说的话,都是在祖宗面前发出的肺腑之言;在祠堂里决定的事,就是再难也要办到。祠堂是以血缘为联系的村庄的心脏,更是族人的精神寄托,它蛰伏着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三从四德的伦理纲常。



祠堂,又称宗庙、宗祠,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礼记.祭祀》郑玄注:“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一般,一个以血缘为联系的村落,都有一座大祠堂,大祠堂之下,又有小祠堂。按照习俗,只有大宗祠才有资格称为祠堂,支派、房派的小宗祠只能称为“厅”。祠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所,祠堂的祭祀活动很多——立春祭先祖,冬至祭始祖,秋季祭祢,此外还有忌日祭、生日祭。每年春节,全族同宗的村民都要到宗祠谒拜祖先、相互团拜、祝贺新年。谒祖以后,再到支祠、家祠谒祖、团拜。正月初七晚,社屋要举行“春祈”、灯会活动,新媳妇还要在嫂子或小姑陪同下,到社屋看灯,祈求早生贵子。如生男孩,来年初七日晚上新媳妇要到社屋“还灯”。元宵节,祠堂内外更是鼓乐喧天,热闹非凡,要举行灯会和舞龙等活动。清明节时,祠堂还要筹办祭品,分发胙钱。许多文学作品里,都有关于祠堂祭祀活动的描写,比如在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就有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春祭祖宗的情节。祠堂在中国分类很多,主要有纪念先贤的圣祠、膜拜行业鼻祖的神祠、孝子烈女的祭祠、维系血缘关系的氏族宗祠。明清两代,宗族祠堂林立城乡,遍布各地,特别是明朝嘉靖皇帝下诏“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之后,各地宗祠更是如雨后春笋,呈繁荣之势。当时的各姓,以修建宗祠为族中要务,他们认为,氏族的宗祠,往往是同姓族人的脸面,是事关一村一姓敬祖睦宗、木本水源的大事,所以一族人倾其所有,精心营建,就是为了让祖宗有一个像样的归宿。与西方人崇拜上帝一样,中国人寻根问祖,祭祀祖先的宗族观念是很强烈的,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功成名就后还常常回想故乡,他说,富贵不归乡,就如穿着华丽漂亮的衣服夜行。在江南绩溪,至今流传着王中梅的故事——出身贫寒的王中梅在外致富后,家人劝他先砌几间像样的房子自己住下来,王中梅却说:“朱子有言:‘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这一番话,大有祠堂未建,何以为家的气概。事实也是这样,在当时的中国,有王中梅这样思想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以建宗祠为己任,一掷千金,通族合力。



从望家祠堂家族文化的资料中得知,望家祠堂始建于明朝,是在“大明定鼎,时、春二公回居故土”之后,才“立祠于靖江溪,分为八房”的。这时的望家,家道兴旺,各房子孙事业有成,虽已分房,但族人认为此时更不能忘记了祖宗。于是他们在靖江溪,这个集中居住的地方,建立起了望氏家族的第一座祠堂。从那以后,“靖江一村比屋连居”,望氏家族兴旺发达的气象呈现于峡江。由于历史的不断变迁,望氏祠堂面临了许多次大的拆除和重建,但每一次都是合全族人之力,共同出资,共同修建。在祠堂的修建过程中,即使家贫如洗的望姓人,也都主动地到祠堂来帮工,以示自己为家族作贡献。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次重修为例,家族成立了搬迁工程领导班子,各房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他们对资金的组织、劳动力的调配,都按照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现了祠堂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家族内的人手不够用,就请外姓高手,当时负责打窑烧砖、建筑施工和木匠掌墨的人都是最有名气的师傅。这次重修,历时三年,望家祠堂的建筑面貌一直保存到解放以后。

一座宗族祠堂,它内部的管理机构是庞大而有序的。“择合族所共服者公举之”,是典型的宗族祠堂推选族长的方式。祠堂在全族人中设一族长,族长以下按血缘分为若干的房,每房设有房长,房长再统领各个家庭,家庭中又以辈份最高的男人为家长,形成一个家族的族长、分房的房长和家庭的家长这样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族长的权力很大,他在祭祀祖先时担任主祭人,还管理族中事务、调解族内纠纷、表彰族内善行、纠正伦理过失,他几乎是介于族祖神灵与族人之间,维系着氏族宗祠事务的人。具体到望家祠堂,他们管族长叫族正长。族正长和各房房长都由族众推选出来,重大事务由族正长召集各房房长共同协商解决,并由族正长宣布决定。望氏家族,族正长和房长们管理家族内部事务,全部都是义务性的,所以,在推选族正长和房长的时候,除了要看他的能力、人品、办事的公道,还要看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房长或族正长的工作受全体家族人士的监督,若营私舞弊、办事不公就要被罢免。尽管如此,望氏家族历代都有人踊跃从公,为家族的事业尽心竭力。

我在祠堂前的屋檐下歇脚,想着祠堂的过去,想着与它有关的历史。望家祠堂,三百多年的时间,算不上很长,但绝对不能算短,现在,它被静静地定格,它紧闭的大门,以及大门上生锈的铁锁,早已将过去牢牢地锁在了里面。一声春雷,大颗雨点砰砰落下,茫茫雨帘中,我找到望家大爷的家。望家大爷九十岁了,他知道了我的来意,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望家大爷从里间拿出一个厚厚的塑料包,一层一层地打开——是报纸包着的一个布包。布包里竟是一本望氏家谱。家谱有厚厚薄薄的几十册,沉甸甸的,像线装的古书,很多册子的边沿有修补过的痕迹。望家大爷抽出一本,非常虔诚地翻阅着。他本能地从他最亲切、最熟悉的人讲起,像公开他深藏内心的秘密。他讲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爷爷的爷爷。他讲的每个人都与望姓有关,与家族有关,与他有关。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把这种血缘相连的脉络看得很清楚。作为局外人,我很想知道一个家族的开始,就像一粒种子,是怎样生长、壮大并繁茂出众多的根系和分支的。不听不知道,望家姓氏的来源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望姓家族的始祖竟是齐太公吕尚。吕尚本姓姜,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姜太公钩鱼的故事妇孺皆知,故事的经过说清了望氏受姓的来历:周文王外出打猎,临行前算了一卦,卦辞说,今日所获非龙非郦,非虎非罴,所获将是霸王之辅。文王出猎,果然在渭水岸边遇到了垂钩的姜太公。文王与姜太公交谈,发现姜太公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大为高兴。文王说,我爷爷太公曾经对我说,一定有圣人要到周国来,周国将因他而兴旺起来,您大概就是圣人吧,我们太公向住您很久了。因“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太公望”。于是拜吕尚为军师。后来,他的后代改姓的时候,就以太公望的“望”为依据而改姓望,所以,齐太公望吕尚是望氏的受姓始祖。这段历史为三峡地区的望氏家族、望家祠堂增添了一份荣耀,应该说望姓在三千一百年前就已经存在,来三峡落籍的望姓也许是若干支系的一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望氏家族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吕尚。关于望氏的得姓始祖,《宜昌县志》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望氏家族历代的《族谱》中都用较大的篇幅记载了这一段历史。我问望大爷,现在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姓望吗?望大爷抬起头看着我说,不全姓望了,搬出去的、住进来的人很多,就像这祠堂一样,只有模样儿还在,不同以前了。



告辞望家大爷,我再次来到望家祠堂前,感觉它已经被时间断裂开来。片砖片瓦可能还是依旧时,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它的整个根基如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过往的村民从它身边经过,谁也没多看它一眼,它激不起人们的一丝兴趣。就像我这个局外人面对望氏家谱一大串陌生的族人名字一样,我想不出他们与我的关联。是时间改变了它,还是它改变了时间?是子孙改变了它,还是它改变了子孙?最近我在国内一家大的报刊上看到这样一个作为文化亮点的报道——渐江某农村利用旧祠堂,发展新文化,宣传部门将一些宗族祠堂打造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多功能文化娱乐中心。文章特别介绍,他们在祠堂两侧的墙壁上开辟了黑板报,进行法制宣传、科普知识、计划生肓教育。文章最后还强调,这里已经成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天堂。”对此宣传报道,我很不能理解。曾经,在现代所谓的文明冲击下,我们许多珍贵的文化濒临消失,出现了弱化和肢解,然而,在看似对古老文化遗产有所保护的今天,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和事情?由此,我想到一些民居,它们也有很长的历史,虽然简陋,但因一代代沿袭,它便有了连惯性,依然保持了故园的亲切,特别让人羡慕。宗族祠堂这种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事项,怎样在时间的存根里留下印记,很值得思考。得知现在的望姓家族后人正在做有关家族宗祠的整理、收集工作,非常为它庆幸,这座将近半个世纪无人问津的祠堂,总算在当代受到重视,有了沿袭。



就要离开了,再次回眸,望家祠堂的青砖灰瓦点缀着无垠的旷野,远远地,传来几声鸡鸣狗吠,似乎有意留一片空间供人凭吊。



李沂









作者:望望休闲   发表时间:2012-02-09 15:57:38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