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TAN  

03-07

437648次

5人

16个

364个

4632人

424部


[主楼] 谭氏来源;

姓氏来源,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转变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不同姓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氏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 不利,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家谱,是千秋万代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所有炎黄子孙儿女的精神故乡,是我们构建和偕社会的“传家宝”。
谭姓源自嬴姓。黄帝之后皋陶有子伯益,为嬴姓。周朝时,伯益之后生子祁公:祁公被封于谭国之君主。祁公以山东省"济南章丘县"封地谭国为姓氏,谭氏子孙以国为姓氏,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始祖;第一世祖,谭祁,堂号;弘农谭氏 。谭氏始祖历经分房衍移至今开枝散叶子孙分布在中华大地甚至全球,全球谭氏出自一脉相传,天下谭氏为一家。
谭氏迁徙流布 ;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唐、宋时期,谭姓第一大省为湖南。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明、清以来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谭姓大聚集区。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姓群。当代,谭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37.8%),四川(重庆)(14%),广东(8.7%),湖北(6%),山东(4.8%),辽宁(4.7%)江苏、浙江、广西、贵州、福建、云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峡西、甘肃、热河、察哈尔、辽宁。在国外,则由东南转向为美洲、欧洲和大洋州、加拿大、美国、 檀香山、墨西哥、古巴、巴拿马等许多国家。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 在家谱上可以看到很早以前姓氏的发源,可以找到家族祖先的由来,可以看到很多家族名人的故事,家谱是一本家族故事汇篇,家谱也是和睦家族.家庭重要礼教依据。家谱就是为了能让后人知道,这个家族是怎么兴旺和衰退的。
谭姓源自谭国,而古谭国遗址就在今山东省济南章丘市(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济南市辖属的县级市)西部龙山镇(龙山街道办事处)城子崖。城子崖位于武原河畔的高台上,地势隆起,远远望去,宛若城墙,当地称“鹅鸭城”,故名“城子崖”。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薄沙、黄土之上一米左右的文化层,即为谭国故城遗存,史称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谭文化代表。下层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为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她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初称为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先生考证:“城子崖,即古谭国之城,谭建国在殷之末叶。龙山镇因在境内城子崖首先发现古谭国遗址以首先发现龙山文化而得名。龙山镇(龙山街行政办事处)面积89.68平方公里,耕地6506公顷,下辖76个行政村,人口5.96万人。
近来考证依据;2004年5月7日至11日世界谭氏宗系总会寻根考察团一行在总会主席谭福添先生伉俪率领下,前往山东省"济南章丘县"进行寻根访问。同行的还有世界谭氏宗系总会永远荣誉会长谭锦濠先生,谭逢敬先生伉俪,谭氏宗系总会副会长谭炳立博士,谭鹏发先生以及"广东省开平市"前市委书记谭思哲伉俪人等,考察团分别向当地市政府和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赠送了纪念品,并专门精制了一枚刻有"谭氏"字样的纯金纪念章赠送给谭氏发源地龙山一村委会的父老乡亲,以表情谊。
古谭国国君,谭氏开姓祖先谭氏宗祠尚在建设中; 在建设中的宗祠以一座蓝顶红柱的仿古牌楼作为标志。谭氏宗祠总造价360万元,资金分别由龙山镇政府、香港谭氏宗亲会和海内外谭氏宗亲、仁人志士捐助,其建造得到了龙山镇党委闵书记的大力支持。宗祠由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教授精心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庭院围墙,正殿、配殿房基等一期工程均已完成。从设计图上看,该祠为仿西周帮君宗庙建筑,古朴典雅。步入正中大殿,欣喜地抚摸着一扇扇木制古式门窗,仿古的大青砖墙体,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这里将来会供奉谭氏始祖谭子、谭氏西宗之祖谭伯和东宗之祖谭拾子之神位,供海内外谭子后裔祭拜。建成后的谭氏宗祠将会是一组集现代科技与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体,“武源献瑞,万派朝宗说一脉;龙山有灵,传神写意话同根”。它将为海内外谭姓人的寻根溯源绘上重要的一笔。龙山镇南边20多公里处的垛庄镇,是古谭、鲁两国的交界处。该镇的朱家峪村据说保留有一条谭鲁故道。朱家峪村自明代以来,虽经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祠庙、楼阁、石桥、故道和古泉,被专家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感受这里独特的历史风貌。村子为梯形聚落,上下盘道高低参差,三面环山,北依平原,南达胡山与圣水灵泉,东依长流泉,西连半井龙泉与胡山森林公园。谭鲁故道就蜿蜒在平凡的农舍与田畴之间,没有任何醒目的标志。灰白的石块平静地躺在我们脚底,那种踩在历史上的感觉真真难以言喻。我们谭氏子孙寻根,寻觅先祖的来龙去脉多年,试图探索谭氏5000年深邃之根基,以昭列祖浩荡之德业,述先泽传世之源远……。我们谭氏子孙寻根,寻觅先祖的来龙去脉多年寻根梦终于得以实现。
祝福天下谭氏子孙代代兴旺!美满幸福!健康长寿!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作者:谭晓平   回复:2   发表时间:2011-01-18 23:20:21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谭氏来源;

作者:123.122.98.*   发表时间:2011-01-19 17:46:31

[回复] 回复谭氏来源;

作者:123.120.154.*   发表时间:2011-01-20 20:09:44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