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QIE  

03-07

60912次

2人

2个

6个

39人

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庆州郄

.青州府郄(郗)姓族人始祖原籍考辩

在古青州府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许多人的祖先是移民,郄(郗)姓人也在其中。这一点在郄(郗)姓族人中没有异议。问题在于,其先祖究竟从哪里来?现存的说法有两个:即“蓟州说”和“枣强说”。经考证,我主“蓟州说”。
蓟州、枣强分属二省(市),相距约340公里。蓟州在历史上属于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天律市,称蓟县。就象古青州府与现在的青州市一样,既“缩身”又“矮化”了。古蓟州范围比现在蓟县大的多。而枣强一直属于河北,历属冀州府,现归衡水市管辖。

我主“蓟州说”的依据有四:

——叙述过程较详。“枣强说”只称来自枣强,具体情况均交待不详。但“蓟州说”则相对详细,称“郄氏原籍蓟州,自洪武初年始祖让甫与弟让布避乱武定州桑落树,间厥后兄弟远迁,布来至益都城西卜宅而居,甫来营陵城北卜宅而居”(见管庄康熙五十八年谱序)。这里出现了一个叫桑落树的地方。据查,武定州府所在地即现在的山东惠民县,而惠民恰有桑落墅镇,住地有桑南、桑中等带“桑”字头的6个行政村。“树”与“墅”同音,可能是祖先文化局限或口传生误所至。如此叙述无疑增加了可信度,误传、杜撰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地名记录无误。“蓟州说”没有说明蓟州的所在省,但“蓟”作为专用地名用字已明白无误表明是原属河北的蓟州。而“枣强说”,则称“山西冀州枣强县(见郄圈老谱及碑记)。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可见冀州属河北的历史之长,也从来就没有属于山西过。明显的误说,又自然反证了“蓟州说”的可信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错误呢?估计有二个原因:一是人云亦云。古青州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的洪同县和河北的枣强县,人家这么说,咱也跟着说,说着说着就混说了。二是误传。“冀”和“蓟”同音不同字,过去的人文化程度低甚至没文化,“蓟”误当了“冀”并不奇怪。

——史实出处原始。1962年族谱转录以往青州《重修族谱序》中称:“管庄谱牒相传未失,郄家圈明季兵变累谱毁失,墓亦无碑,故难考。”这说明后来的郄家圈谱参照了管庄谱。而咸丰七年管庄《郄氏续修族谱记》中又说:“十一世祖尽臣公据祖莹碑记,按世排序,手编家乘一册,以示后人。”碑既然是最早的记述载体,是管庄谱的源头,那么管庄谱一直延续的“蓟州说”,应更具可信性。

——与历史背景吻合。“蓟州说”称先祖“自洪武初年”“避乱”。洪武乃朱元璋,朱元璋初期的明朝板图主要在南方,并以战争的形式向北推进。蓟州在北京东北方,当时当然处于战争状态。族谱这样的记载与历史背景是相符的。而据考证明朝政府组织迁民,蓟州是迁入地,不是迁出地。

顺便强调一点:我们祖先是避战乱而来,而非听从政府迁民而来。至于先祖兄弟二人何故一个居益都、一个居昌乐,没有记载,没有传说,就不得而知了,尚待族人分析与继续考证。至于青州府郄(郗)姓族人同根同宗同谱,但姓字不同之有关问题,笔者将另文探析。

以上观点对否,还请郄(郗)姓族人和有识之士评述。

作者:119.177.44.*   回复:1   发表时间:2011-01-28 22:34:39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青州郄

.青州府郄(郗)姓族人始祖原籍考辩

在古青州府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许多人的祖先是移民,郄(郗)姓人也在其中。这一点在郄(郗)姓族人中没有异议。问题在于,其先祖究竟从哪里来?现存的说法有两个:即“蓟州说”和“枣强说”。经考证,我主“蓟州说”。
蓟州、枣强分属二省(市),相距约340公里。蓟州在历史上属于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天律市,称蓟县。就象古青州府与现在的青州市一样,既“缩身”又“矮化”了。古蓟州范围比现在蓟县大的多。而枣强一直属于河北,历属冀州府,现归衡水市管辖。

我主“蓟州说”的依据有四:

——叙述过程较详。“枣强说”只称来自枣强,具体情况均交待不详。但“蓟州说”则相对详细,称“郄氏原籍蓟州,自洪武初年始祖让甫与弟让布避乱武定州桑落树,间厥后兄弟远迁,布来至益都城西卜宅而居,甫来营陵城北卜宅而居”(见管庄康熙五十八年谱序)。这里出现了一个叫桑落树的地方。据查,武定州府所在地即现在的山东惠民县,而惠民恰有桑落墅镇,住地有桑南、桑中等带“桑”字头的6个行政村。“树”与“墅”同音,可能是祖先文化局限或口传生误所至。如此叙述无疑增加了可信度,误传、杜撰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地名记录无误。“蓟州说”没有说明蓟州的所在省,但“蓟”作为专用地名用字已明白无误表明是原属河北的蓟州。而“枣强说”,则称“山西冀州枣强县(见郄圈老谱及碑记)。冀是河北省的简称,可见冀州属河北的历史之长,也从来就没有属于山西过。明显的误说,又自然反证了“蓟州说”的可信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错误呢?估计有二个原因:一是人云亦云。古青州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的洪同县和河北的枣强县,人家这么说,咱也跟着说,说着说着就混说了。二是误传。“冀”和“蓟”同音不同字,过去的人文化程度低甚至没文化,“蓟”误当了“冀”并不奇怪。

——史实出处原始。1962年族谱转录以往青州《重修族谱序》中称:“管庄谱牒相传未失,郄家圈明季兵变累谱毁失,墓亦无碑,故难考。”这说明后来的郄家圈谱参照了管庄谱。而咸丰七年管庄《郄氏续修族谱记》中又说:“十一世祖尽臣公据祖莹碑记,按世排序,手编家乘一册,以示后人。”碑既然是最早的记述载体,是管庄谱的源头,那么管庄谱一直延续的“蓟州说”,应更具可信性。

——与历史背景吻合。“蓟州说”称先祖“自洪武初年”“避乱”。洪武乃朱元璋,朱元璋初期的明朝板图主要在南方,并以战争的形式向北推进。蓟州在北京东北方,当时当然处于战争状态。族谱这样的记载与历史背景是相符的。而据考证明朝政府组织迁民,蓟州是迁入地,不是迁出地。

顺便强调一点:我们祖先是避战乱而来,而非听从政府迁民而来。至于先祖兄弟二人何故一个居益都、一个居昌乐,没有记载,没有传说,就不得而知了,尚待族人分析与继续考证。至于青州府郄(郗)姓族人同根同宗同谱,但姓字不同之有关问题,笔者将另文探析。

以上观点对否,还请郄(郗)姓族人和有识之士评述。

作者:119.177.44.*   发表时间:2011-01-28 22:35:42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