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CHEN  

03-10

1631314次

5人

5个

564个

30135人

1350部


[主楼] 陈:以国为姓  [精华]

在陈国建立之前,陈姓除了血缘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指一个部落的称号,舜因为管理部落而由妫姓变成了姚姓。直到陈国建立,陈姓才逐渐成为一种稳固的血缘家族符号,陈国开国公胡公满也因此而成为陈氏得姓的开山祖(见图)。
? 夏禹从虞舜手中夺得帝位手,曾封舜的独生子商均于虞城,即今河南虞城县。后又移封于商,让他由虞城迁到陕西商县。商均迁走,他的后人虞思仍居在虞城旧地。

? 舜的一支后裔虞遂则始终留居虞舜国都城蒲坂附近的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以统一管理有虞氏部落。虞遂的另一支后裔则封于遂国(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北),春秋时期为齐国所灭。在夏朝的时候,有虞氏封国,或失或续。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遭夏朝的打击所致。直到商汤灭夏,舜的后人才又逐渐有了发展的机会。商汤曾封虞遂另一支后裔于陈,这个陈,即古陈丰氏部落曾居留的地方——宛丘附近的陈国故地。

? 舜帝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继承制陶技术,都擅长制陶,到周朝后,虞思的后裔遏父(又称阀父),投靠西周国,担任陶正之官。正因为阀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文王欢心,使将长女太姬嫁给了閼父之子妫满,即胡公满。关于妫满,《左传》记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胡公即妫满的溢号。因他不跟商封王淫乱,而又亲周,周武王命他继承虞舜帝的正统,成为妫姓与姚姓的正宗。陕西临潼县零口乡西段村于1976年3月出土的西周《陈侯簇》铭文:“陈文侯作王妫滕殷,其万年永宝用。”可知陈国确系妫姓,且与周王室通婚。

? 周武王灭商后,便把妫满另封于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这样做大概是他们都是同祖同宗,易于接受统治的原因。妫满辖陈国故地,以奉帝之祀,国号仍叫陈,为侯爵。

? 所以,郑子产说:“昔虞阀父为周陶工,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备三恪,康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陈。”

? 根据《路史·国名纪丁》的记载:“陈,妫满之封,本商候,武王伐而封之。”就是说,武王伐灭亲商的虞遂嫡裔陈侯,另封亲周的虞思之裔妫满为陈侯。

? 正因妫满封于陈,与古陈丰氏部落关系密切,而他的祖先舜帝又入赘于黄帝之后尧帝为女婿,所以,他常自认为是黄帝之后。战国田姓齐国的青铜器《陈侯因肖敦》铭文中,有“绍经高祖黄帝”一语,也证明了这一点。

? 汉朝王莽本是陈候之裔田维齐国之后,他也自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他为了取代西汉帝国而称帝,就开始寻找族谱为根据,以证明自已有高贵血统,当帝王是够格的。但他所称“虞帝之苗裔”原本就是事实,并没有吹牛皮。王莽的说法,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田、王、姚诸姓与陈同祖。

? 今陈胡分妫满的墓在河南淮阳县柳湖旁。因城壕水注侵其址,故以铁锢之,俗称铁墓。

? 虞舜子孙在舜时处于极盛时期后,夏朝一度衰落,商朝略有好转,自周文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并受封于陈后,地位开始显赫起来。作为周王朝的血亲、和封国的陈国,备受文王之子武王及以后的康王、昭王等君王尊宠。

? 东周初年,陈国原与蔡国、郑国同为中原大国。陈国的国都宛丘,就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城周围绕以东蔡河。陈国全部领土位于豫东大平原上,淮河交流的清水河、茨河、黑河、西明河、惠济河分布在东境,由北西南注入淮河;淮河的另一条大支流颍水,和颍水的一些小支流如柳涉河、贾鲁河、沙河,则从西境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当然这些河流的名称,大多都是因历史上沧海桑田的变迁,而形成的。不过颍水则是二三千年以来的老名称,只是其支流沙河,古代叫濮水。陈国在周武王初封时不过周围百余里之地,但在周初封建诸侯中,有近八百个诸侯,据周朝封建制度规定:四海之内分为九州,州方圆千里。每州建有方圆百里的诸侯国三十个,方圆七十里的诸侯国六十个,方圆五十里的诸侯国一百二十个。九州总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三国,还有这些诸侯的附庸国没有计算在内。同时规定公爵和侯爵国家,方圆百里;伯爵国家方圆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国家,方圆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小国,则成为其邻国的附庸。陈国既是侯国,方圆百余里,而且位于川泽纵横,平坦无堰的肥沃的中原地带,是古代物产丰富,文化发达的优越地域,且相传是伏羲太皋氏的都城,可见其地位形势的重要了。清初伟大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说:陈州“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又其地原湿沃衍,水流津通。”历来被视为中原地区的一块宝地。所以陈国在西周初年诸侯国中,可算是一个富强的大国。

? 宛丘的意思是“宛中宛丘”(《尔雅·释丘》),“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毛诗传》)。像宛丘一样的土丘瞿崛立其中,宛丘现在地形还是如此。常常容易被原始部落选为定居点,

当时的宛丘城为方形。周长九里十三丈,城墙高二丈四尺,为四门,门皆三重。绕城有土筑外郭一道,即护城堤。堤高丈许,以防水患。

? 据称,宛丘城为陈胡公妫满所筑(《路史·国名纪丁》、《城记》、《元丰九域志》)。以后,郑子产、楚惠王都对宛丘进行过修建。由于陈国的中落,至唐宋时,宛丘城已越修越小,远没有妫满时期的宏大门之池》)两千年后,南北朝时的《水经注》说:“楚讨陈,杀夏征舒于栗门、以为夏州后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许。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沤麻之水要清洁才能漂白芝麻的纤维,织出洁白的布。由《济经》到《水经注》的记载相隔两千余年、但东门之池水质依然清洁,可见淮阳的地下水既丰富又纯净,实在是难得的好水源。

? 《陈风》曾谈到东门有榆树,榆树即白榆,至今仍为黄河流域及淮北一带的重要树种。东门池水清澈见底。池边白榆成林,想来那景致相当美丽。故《诗地理考》说:“毛氏曰:东门宛丘、国之交会。戴氏门:陈诗多言东门,必陈人游息之地。范氏曰:择高之地而荒乐焉。”宛丘东门应是城内一处风景幽雅的场地,陈国臣民游乐的场所。

? 宛丘曾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太皋氏的故都,因而城北一里许有画卦台。“相传伏羲于蔡水得龟,始画八封之处。”城西北三里许有太皋氏陵即伏羲墓,占地约五顷有余,俗称人主庙。墓周产蓍草,高至数尺,前有石碑,号“伏羲墓”。当然,这里有一些建筑是历代加修的。但春秋以前太皋陵与画卦台存在,且为陈国君民游乐之地。如在这里登高望远,二十里内景色尽收眼底,真是心旷神怡的快事。近年在宛丘一带挖掘出不少陶片、筒瓦、板瓦以及古城墙的夯土层。透过这些残砖断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三千年前陈国的繁华景象。

作者:陈龙   回复:0   发表时间:2008-12-02 22:54:59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