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361668次
5人
15个
546个
16771人
902部
据宝安坪山谱和鹳薮谱记载:黄峭山是固始入闽始祖黄裳的第22世孙,父黄锡。黄峭山,字岳,号一郎又称十郎。黄峭山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十一月初十日,享年82岁。黄峭山生活的时期正是唐末五代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军阀割据愈演愈烈,天灾人祸连绵不绝的大动乱时期。传说黄峭山公是一个勇猛仗义的儒生,当兵荒马乱之时,他召集宗族同乡,组织起御寇自卫的乡勇民兵队伍,保卫了乡里和宗族的安全,从此闻名当地。唐末陇西郡王李克用听说了黄峭山的事,很赏识他的干将之才,便召募他入伍,当了一名小小的千夫长。他因屡建战功,被王朝封为工部侍郎,奎章阁学士兼刑部尚书,千户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梁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黄峭山对连年战乱感到失望,不愿再卷入李、朱之争。因此便在五代初年解甲归田,告老还乡。他回乡后息武兴文,创办和平书院,教育族中子弟,劝导乡中后人,直到逝世。黄峭山娶妻3位,共生有21个儿子,孙子、孙女、曾孙子孙女若干个(因多种族谱记载不同,难统一准确数字)。俗谚说:树大分枝,人多分家。年已81岁的黄峭山决定化整为零,除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外,其余18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故土,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并将祖产分成21份,新修《黄氏族谱》21套,每人分得一份,卜占离家吉日一并出行。临行前,黄峭山又口吟七言古诗一首与诸子作别,诗曰:“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要求子孙念诵此诗,牢记心中,作为他日子孙认祖相亲的凭证。这就是黄氏历史上著名的“认祖诗”。黄峭山去世后,葬在邵武府禾坪乡鹳薮黄家林祖茔。死后于宋治平四年(1082年)二月追赠少保,谥号文烈。墓庐今仍在,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莆田始祖黄岸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晋元帝南渡,中原八姓衣冠入闽,其中黄姓入闽人黄彦丰,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官任晋安太守,卜居福州乌石山地号黄巷。其后裔逐渐移居他地,其中第12代孙黄岸为落籍莆田的始祖。 黄岸,又名枋,字彦忠,号宗极,唐长安三年(703年)生。祖父黄元方,在唐太宗时任闽之首郡晋安(今福州)司法参军。父黄冲,字士谦,隐居不仕。母苏氏,生五个儿子,即皓、盛、桂、岸、树,岸为第四子。长子黄皓为翰林学士,黄皓的曾孙黄峭山为福建邵武的黄氏始祖。 黄岸,祖籍江夏。擢贤科,任过尚衣监薄,棘寺评,断案明允,能理大事。唐玄宗年间,上书十道,受排挤,出任广西桂州刺史。在任上禁暴斥奸,风纪肃然。岸在桂3年,因触犯皇帝的近侍和权贵,就上疏病迄归故乡奉侍父母。归途遇险,暂住福建延福山,直到其子黄谣当闽侯县令时,才定籍莆田延寿里(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黄巷自然村),成为福建莆田始祖。唐建中元年至四年(780-783年)在侯官(福州)榴花洞庐墓守孝三年。唐贞元元年(785年)三月卒,享年82岁。朝廷赐为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公,谥忠义。今墓尚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莆田市《莆田巩石黄氏宗谱》载的唐代林披(733-?年)所撰的《唐桂州刺史封开国公岸公行状》记:“公姓黄,讳岸,其先黄州江夏郡冈县人,中徙光州固始,后迁福州侯官。公远祖元方(彦丰)先生也…曾大父(曾祖)讳韬之,后周时官至青钱学士,大父(祖父)讳元方(或称其公字竹岩),官晋安司法参军,父讳冲,字士谦,隐居不仕”。林披是唐代官员,莆田乌石山人,与岸公是同乡,记载同时唐代之事应是可信的。行状文中明指黄岸之父是黄冲,母亲是苏氏,黄冲之父为元方(指方公竹岩),元方之父为韬之。从此可以看出,晋元帝渡江南下时,黄氏家族随之来福州,这就是晋朝“彦丰”祖徙福州黄巷,为福建江夏较早传人。传至“岸”祖时,迁居莆田涵江黄巷村,那么黄岸就成为黄氏入莆始祖。由莆田迁琼的黄氏后裔都认定黄岸是自己的先祖,今海口市府城镇尚书直街仍保存有黄氏族人捐资,于清道光年间修建的黄忠义公祠,以纪念莆田始祖黄岸公。 六、黄姓迁琼始祖—江夏子孙,以孝传家 黄姓是当今中国人口第7大姓,总人口已超过3000万。而在海南岛,黄姓也是人口大姓,也排在第7位。关于黄姓迁琼始祖是谁?近日笔者翻阅史料,迁琼黄姓始祖竟有4O多位,迁琼朝代涉及宋、元、明、清四朝,时间跨度近千年。虽然黄姓迁琼始祖较多,支系繁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是来自福建莆田和闽侯等地区,大都是唐朝福建黄岸的子孙。据《黄氏渊源》载:宋代江夏人黄震,官至焕章阁左司马尚书,在重修江夏家谱时,呈奏皇帝,得御书“黄氏忠孝两全,江夏无双,历代簪缨”。因闽、粤两省黄姓都是唐高宗总章年间(668-669年)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粤,到了宋时才有人迁琼,所以说海南岛的黄氏和闽粤黄姓同宗,以孝传家。 (一)迁琼始祖之一—黄篪 迁琼黄姓始祖人数较多,宋代有10位,元代有11位,明代迁琼最多,有17位,清代也不少。迁琼最早的是黄篪。 黄篪,字仲韶,号方塘,生于宋徽宗大观庚寅年(1110年),福建莆田人,是黄岸第16世孙。其父黄汝猷,是翰林院翰林,赐太子少傅,其妻王氏赠封诰命一品夫人。黄汝猷生二子,长子黄岩,次子黄篪。 黄篪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27岁中进士,少年得志,并获得在西安大雁塔上留名的殊荣。年28岁时,受朝廷派遣来琼州任路经略按抚使,兼掌军事,旬宣文教。黄篪来琼赴任,勤勤恳恳,“既无金玉之藏,又无台榭陂池之娱”。续娶王公之女,生子黄京,31岁卒于任上,英年早逝。黄篪死后,妻儿搬出府城,卜居琼山烈楼都(今海口长流镇博抚村)。 据现藏在博抚村《黄氏族谱》记载,黄篪是海南黄姓年纪最轻的进士,也是黄姓迁琼官职最高的人,其子孙在海南也分布最广。黄篪祖孙三代都是进士,其子黄京为岁进士,其孙黄浩为恩进士。黄氏迁琼四世祖黄南昌,系大学士,娶妻米氏,生四子,分别是黄回、黄损、黄河、黄海。长子黄回后分迁琼山东山苍原;次子黄损后定居定安大底;三子黄河仍居祖地琼山长流博抚;四子黄海生八子,他和七个儿子及侄子相继迁回祖籍福建莆田,只有第七子黄而锦留居文昌迈南村。在博抚村黄氏宗祠,殿门上方高悬“宏远堂”三个大字,宗祠内有副长联,其上联是:“本出莆田历宋而元而明而清支庶蕃昌分各地”,下联是:“郡由江夏来琼之祖之子之孙根繁深远合同宗”,此联道出了黄篪支系的来龙去脉。据调查,黄篪的后裔多散见在海口、文昌、定安、澄迈、琼海、临高一带,尤其琼西琼北为最。不怪黄氏后裔称黄篪是“岸裔来琼,始于篪公”。 (二) 迁琼始祖之一—黄政 另一黄姓迁琼始祖黄政,也是福建黄岸第16代孙,但他却比博抚村黄篪迁琼时间晚了130年。同为黄岸第l6代孙,为什么年龄跨度如此之大,据推测,黄政之支应该是属小房占长辈,亦是最小的子孙繁衍流传下来的。 黄政,祖籍福建莆田县细村,闽地发迹,曾任建宁(今福建建瓯县)知州,据传于南宋末(1271—1279年)与同族兄弟黄森同时奉旨,由闽宦琼,后卜居文昌冯家白峙头村,娶妻全氏,生子名黄九。黄政死后葬赤岸南边地。经查证,黄政、黄森迁琼时间应是元至正二年(1342年)。 黄政是琼海万宁一带黄姓迁琼始祖。依海南黄氏族谱记载,黄政是福建黄岸第16代孙,与黄政同时迁琼的黄森,是第12代黄橇次子黄舆的玄孙,黄政是黄橇长子黄兴的玄孙,两人是同宗兄弟,都是黄岸的后裔。 黄政之子黄九,官至千总,任授乐汛营镇东山,兼理会汛营,驻防铜鼓岭,数次打败海盗,战功卓著,威震琼州。元至正九年(1349年)封殿前将军。同年迁家于乐会县博鳌竹史箩村(今琼海潭门镇),是入乐会(琼海)开基之祖。黄九娶妻庄氏、卢氏,庶王氏、林氏、潘氏,生子龙能(试名恒能)。黄龙能子承父业,世袭千户,镇守乐会海疆,明永乐元年(1403年)被明朝廷加封升任琼州总镇。娶妻王氏、卢氏,生四男:辉仁、辉义、辉礼、辉智。 从第四代起,为了生存和发展,黄氏仁义礼智四兄弟各奔前程,纷纷从祖居外迁。长房辉仁迁居琼海博鳌东山村,次房辉义迁往博鳌岭村,三房辉礼迁居博鳌大坡村,四房辉智留守竹史箩村。 从黄政入琼算起,至今已有730年,繁衍已28代。第一次合族修谱是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到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派序没统一,第18世开始才合族排序“崇实宜敦本,培基克壮猷,大振循良绩,永传孝友风”的新派序,理顺了宗亲伦理和渊源关系。 在琼海博鳌东山村,黄政的后裔合族建了一座黄氏大宗祠,宗祠以“千顷堂”为堂号,其楹联上书:江夏富饶先祖德,千顷翠绿子孙荣。每年农历正月初八,琼海万宁一带黄氏子孙都要到此拜祭祖先,认祖归宗。据海南黄氏族谱记载,黄政后裔除散居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外,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多见他们的身影。 文昌、乐会的黄氏分支,其始祖是黄森、黄政两兄弟,他们是从福建省福州府闽清县细村前往交趾(越南)任职,路过海南时被迫在此落脚的。据博鳌黄氏族谱卷一第12页中说:“本族大始祖黄森、黄政闽邦发迹,钦命交趾御史,印落海中无以复命捷报,外公张岳尚书奏朝旨准入琼,从白峙头上坡,落籍文昌冯家。”从序文中可以看出:黄森、黄政两兄弟落脚琼州,不是原来的计划安排,而是临时的决定,是被迫的又是经过朝廷批准的,至于是哪一年入籍文昌,谱上没有记载。而文昌《黄氏族谱》载:黄森宋至正二年迁琼,居会同太平都冯家(今文昌会文镇冯家村),公荣寿67岁,葬冯家村后山东边寅山有碑。查年历宋朝没有至正年号,元代才有此年号,宋代有至道、至和年号,到底错在哪里,尚待查考。黄政之子黄九于1349年迁乐是有谱可证的,如果黄政宋代入琼,父子相差一二百年是有悖常理的,所以目前以元至正二年入籍文昌冯家白峙头为主是可信的。黄政及其儿子黄九,在文昌入籍不久,就在元朝至正九年(1349年)移居乐会竹史箩村,从此,开始了博鳌黄氏在乐会的繁衍发展和裂变分流。 除黄篪、黄政、黄森等人是宋元朝代迁琼外,史料记载,还有一位是宋代迁琼的黄姓始祖。此人名叫黄爵,字天成,宋进士,祖籍福建泉州,北宋末来琼任文昌教谕,后任广州通判。后因金兵攻入都城开封,朝廷南迁,为避战乱和动荡,黄爵后落籍文昌,是文昌迁琼始祖之一。但黄爵是否迁琼,黄氏族谱在实录在有些记载,留下一些疑点待后考究。 此外,海口市的迁琼始祖黄良佐、黄重,文昌市的迁琼始祖黄至德、黄忠信,儋州市的迁琼始祖黄守明,临高县的迁琼始祖黄平宁三兄弟,乐东县的迁琼始祖黄本中三兄弟等,都是海南黄氏的大支系。 据谱载:黄峭山之子黄化第7世孙黄久昌的子孙,一部分留在闽粤各地,一部分渡海过琼,在文昌、乐会、临高、儋州、崖州、定安等地落脚。第7世孙黄久昌的子孙几乎同时迁来琼山、陵水、感恩、万州、澄迈等地。相传黄福的第6世孙在宋端宗年间(1126—1127年)有10个兄弟同时渡海过琼,散居琼州等地。这时,正是北宋、南宋交替时期,兵荒马乱,联系不上,不知所踪。在重修大宗族谱时,既没有查到黄福第6世孙10兄弟的下落,也没有找到黄化在琼州的后裔。 七、海南黄氏三大世系源流 海南岛是个移民岛。从汉代开始,随着汉政权在海南岛的建立,汉族有组织地向海南岛移民也从此开始,以从事商业贸易或其他行业的大陆两广人与北方中原人居多。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中原向南方移民高潮为晋室南渡之时,海南岛当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二次移民高潮是五代十国至宋代,我国北方向南方大举移民,方向多从中原往东南沿海等诸省大流动,尤其是福建以至形成了人稠地狭的局面。于是宋代闽人开始迁移广东、海南岛乃至东南亚各国。而大批有意识的或松散式的移民,沿着闽粤沿海一带南下到了海南岛。元代蒙古统治者对中国南方民族实行铁血政策的苛政,大陆人口又不断向海南岛迁移,同样多从中原迁入闽粤,再从闽粤一带流入海南岛。明代沿袭元代的屯田制度,征兵戍守边疆,驻防海南,以及清代官兵遗民流落海南等多种原因,都促进大陆内地向本岛大量移民的不断增加。其移民的主要来源及原因,有避乱世,从征戍守,或经商贸易,或农渔业,或当朝贬官谪臣,或奉命履新等。黄姓族人伴随在移民的潮流中,不断流入海南,从时间上来看,汉至唐代是否有黄姓入迁,国史家谱均不见记载,宋代以后才开始有为官后落籍海南的先例;从地点上来说,尤以福建莆田最多,其次是广东。黄姓族人蕃衍昌盛,枝繁叶茂,瓜瓞绵长,遍布全岛,此乃赖于朝夕莫忘亲命语,故而各择胜地立纲常,视以他乡即故乡之所至。他们登岛后,沿着海滨、河岸、平原等地带安家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有渊源有系统的世系分流,组成了海南人口较为集中和庞大的姓氏之一。后来又有一部分人向海外迁徙,以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从抗日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的三个时期向海外发展,并落地生根,又形成了海南黄姓的另一大支流。 海南省黄姓大部分发迹于福建,其次是广东。由于迁入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历代编修族谱都是以本迁琼始祖为主线自行编纂,迁琼始祖的先祖是何方何人,不是十分明确,迁琼始祖之间有何关联,也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出现定世不统一,派序不相同,即使是在同一宗系内,也存在上下颠倒、昭穆紊乱、次序难分长少尊卑等现象,这是历史久远,史料缺乏,修谱不连接等原因造成的。1914年和l949年曾进行两次合族修谱,都因政局动荡、交通不便等原因而不成功。太平盛世的1987至1989年,在广大宗亲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较大范围的完成了合族修谱,但也留下不少问题和遗憾。 这次合族修谱,经过调查考证,基本上理顺了宗族的历史来源脉络,奠定了黄岸世系、黄峭山世系和黄居正世系,是海南黄氏三大世系源流的基础,确定了福建始祖黄冲是海南黄姓的第一世祖。第一大世系源流是黄冲四子黄岸为源头,一部分迁琼始祖来之于此,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岛东一带,以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澄迈、定安、屯昌等市县为主聚居地。第二大世系源流是黄冲第5代孙黄峭山为源头,一部分迁琼始祖来之于此,他们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岛西沿线,以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市县为重点区域。此二大世系以明代(含)以前迁琼者居多。第三大世系源流是黄冲第12代孙黄居正为源头,黄居正由闽迁粤,是广东黄氏始祖,清代从粤入琼者多来自此支,后裔主要居住在临高、儋州、乐东、三亚、白沙、琼中、保亭等地。 据《海南省黄氏族谱》载:冲公,名宾会也,唐时隐士。恭查峭山公支派族谱,有膺公者,字维淡,号庆肇,又号金谷,初官至吏部侍郎,公自光州自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地名平口丽家焉。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号曰五经先生。生五子长皓名昆号彦高,次盛名仑号彦胜,三桂名崖号彦辅,四名枋名岸号彦忠,唐戊戌进士官桂州刺史,迁莆田,五名树,失。则冲公者当即膺公也。而峭山公支派与居正公支派由此分,据福建省邵武禾坪黄氏大族谱记载,是否属实,尚待考证。所以,海南黄氏编修续修族谱时把黄冲作为第一世祖是有一定依据的,有利于让黄氏后裔追根溯源,了解历史,延接未来。此外,还有从广西、湖南等省区早期迁入海南的黄姓始祖在何处,黎族大量的黄姓又是从何处来,都有待深入研究。 现在,海南黄氏三大世系的后裔遍布全省各地,位居海南十大姓氏的第7位。以2007年汉族户籍人口数估算,约有人口35万。古老的黄姓在海南已有约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的长河中,他们不断兴旺蕃昌,不断裂变出许多的小家庭、小分支,又不断地向外分流,他们继承祖德孝道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精神,不断谱写泱泱大族不朽的篇章。让姓氏源流为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和史料。
作者:黄德城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01-30 23:08:4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