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37648次
5人
16个
364个
4632人
424部
谭氏春秋起源史篇---谭姓的传说.史据.家谱考证{二} 关于谭氏的起源,在大量的典籍和文献中均有记载。《史记》中表明;东周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春秋时的齐桓公,前685年即位—前643年在位42年。齐师灭谭,谭子奔莒,子孙逐以国为氏焉。”1.明代苏平仲;所编著的《谭氏家谱序》中说;“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三十九年(应该是前731年)?谭国(前731年)?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宫,谭自为齐所灭,子孙逐以国为氏焉。” 2.大明嘉靖二十一年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令典总裁制诰龙湖张治文;帮甫拜撰的《茶州老谱序》说:“谭姓之所自系出谭子……。历唐虞以迨夏商,世袭予爵…。国号为谭。因曰谭子,至春秋时,谭子尊王抑霸,不与盟会。时鲁庄公十年冬月,而谭子奔莒麟经以谭国灭奔而不去其爵,以谭无取灭之道,为横逆所加而力不胜至于出奔,入莒后,谭子以国为氏..。”3.清朝同治甲子谭春和;所撰作的《东冢谭氏家谱序》记;“盖闻虞庭授氏,周室分支,嗣续递流,至今不讹....。’’这些记载都表明,谭氏系出谭子,而谭子则为伯益之后。谭国自为齐所灭,而谭氏兴,则以国为姓。4.传说谭姓确立时间;为周庄王之十三年,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二年,即公元前684(丁酉)年冬十月。??? 谭国在周代本为东方小诸候国,至春秋,国势渐弱。春秋以后,周王室加重了对诸候的榨取和赋役,加之东有强齐,南有盛鲁,西有卫、北有燕,处于大国的包围和严重威胁之中。但谭虽小国,不趋炎附势,虽然累被齐国侵略,却多次拒绝齐国强加的联盟。并在春秋首推“尊王抑霸”之举。 自西周后期至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朝国势日衰,诸候不朝,礼乐仪制和军事征讨都由诸候恣意自为。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任虢石父为卿士,擅权用事,而使朝政混乱,诸候判离。幽王二年(前1780年)镐京大地震,三川竭,岐山崩。三年,废弃申候女儿申后和太子宜曰(即周平王),改立自己宠爱的褒姒为后,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宜曰逃往其舅父申候处,幽王伐申,求取宜日,申召来自己的同盟国犬戌攻杀幽王及其子伯服于骊山下(今陕西临潼),西周自武王开国历四百年天下至此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始为春秋,这一时期,诸候割据,连年战事不休,一些较大的诸候国已无视周王朝的号令,各自为政,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已名存实亡,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为各大国争霸所代替。天下刀兵迭起,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候的支配权,大国诸候发动的兼并战争不断升级,周王室的统治和一些小诸候国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值此之际,谭国国君谭子率先提出“尊王抑霸”的口号。这种口号一提出,立即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和纪、成、遂、障、阳、莱、介、牟、任、莒、薛、郭、项等东方小国的积极响应,同时也触怒了东方诸候大国—齐国。而纪、莱、谭、逐等国又均为齐国的周边国家,齐国的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指挥棒不在那么灵了,谭君从此结怨于齐。 谭国与齐国本是联姻之国,《诗、卫风、项人》有过这样一段记载:“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候之子,卫候之妻,东宫之妹,邢候之姨,谭公维私。”《毛诗序》:“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僣,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史记、卫世家》卫庄公五年(公元前7 5 3年),庄公娶齐女(即东宫的得臣之妹、得臣为太子早亡)为夫人,齐姜姓,齐女即庄姜。诗称“齐候之子”为“东宫之妹”、注:“东宫、齐太子也,女子后生曰妹。”卫庄公五年当为齐庄公四十二年, 时釐公为太子,庄姜为釐公之妹。” “邢候之姨”注;“妻之妹日姨”,“谭公维私。注:姊妹之夫曰私。”就是说谭公(谭国国君)通过娶齐庄公之女,成为齐之姻亲,卫、邢之联襟了。“这样就形成了谭、齐、卫、邢之间的联姻网络。 齐乃商未吕尚之后人封国,姜姓,炎帝之裔,吕尚自然是齐国的始祖。因其先祖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故曰吕尚。祖籍东海人氏,从封之后,即生活于吕、申一带(今河南南阳附近),常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晚年以渔钓于谓水之阴为周西伯所得。西伯自言 “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吾太公望子久矣。”故亦称尚为“太公望“或“吕望”,俗称姜尚,姜太公。 太公善谋略,多兵权奇计。佐周之后,即参与谋划尚修德,伐无道。殷商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乃多赖太公之谋。文王死,武王即位,尊太公望“师尚父,师之,尚之,父之。”太公亦更主动出谋献策,强行规劝,督其实行。助武王伐纣除暴,修政安民。及周成王少时,菅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公爽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棱,北至无棣,五候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周公东征胜利后,成王即位,师尚父为齐候,统治东夷薄菇氏以东的土地和人民,都营丘(即今山东临淄)。 由于齐国所享有的特殊权利和地位,所以自开国后一直较为强盛。春秋无义战,齐自襄公十一年始,齐鲁二百余年,战事达十八次之多。自春秋始,周室衰,齐国野心日大,假于周而开始向外扩张,鲁成公二年春,齐顷公攻打鲁国,后乘胜又攻卫国,于是鲁、卫、晋三国联军抗齐,六月战于谭国西境靡笄(今山东长清县境)齐将逞狂,三年战于谭境鞍(今济南历城县境),齐军娇,大败,顷公险被俘,齐带着从纪国抢夺来的玉器,去向晋军求和,晋允。齐至襄公时,扩张之心日甚,曾挟宋、鲁、陈、蔡四国攻卫,周庄王发兵救卫,亦败。襄公怕周王兴师问罪,派连称,管至父为将守边,襄公时,娇奢淫逸,蔑伦悖理,连年用兵、赎武殃民。襄公勇捍残忍,嗣守大国,侈然有图伯之心。至使齐、国无宁日,民无安时,襄公十一年十二月,公孙无知弑君自立。初襄公为太子时,常与群弟斗,待及位,弟无知、子纠、小白亦早怀篡弑之心,情败,子纠小白恐祸及外逃。襄公十一年冬月,公子小白与师傅鲍叔牙避祸及谭,谭君避嫌,不干预齐政,后鲍带小白逃至莒国(今山东莒县,小白母卫女也)。公子纠也与师傅管仲逃至鲁国(今山东曲阜,纠母鲁女也)。十二月,齐内乱,无知弑君自立,不久齐庸廪杀无知。子纠小白争先回国为君,管仲一面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一面带兵去阻拦小白,不让他抢在前头。管仲兵在半路上拦住了小白和鲍叔牙的车队,劝他退回莒国,他们不肯。管一箭把小白射倒,转身就跑,管以为小白已死,便不慌不忙,送子纠继续向齐国进发。不料小白当时虽被射倒,而只是射中带钩,诈死以误管仲。鲍叫大家抄小路飞奔回国,终于先到齐都,小白自立为君,即齐桓公。等子纠六日至齐城下,时已晚。桓公当即调兵把子纠和管仲一行人马打退。大军进逼鲁,鲁迎战,结果大败。秋齐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桓公要鲁杀死子纠,交出管仲,方肯罢休。鲁无奈,只得杀了公子纠,把管仲也逮捕起来,装上囚车,交给齐使者。管一到齐,鲍叔牙来迎,鲍力荐管仲与桓公,任之为国相。管仲,为齐良相,劝桓公内修齐政,兴渔盐之利。当时对外为了争夺霸权,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以此来恢复齐国的声誉。使齐之国力日强,成为一代显赫的霸主。然桓公娇淫之风不减其弟,暴虐奢侈晚年犹甚,国人十分不满,周边国家受其欺侮,积怨已久,管仲死,桓公又未纳其临终之谏,任竖刀、易牙、开方为政,霸业逐衰。死后五子争位,竞至尸虫流出于户。可怜春秋五霸之首,不得善终。 齐桓公之初,天下诸候,南有强楚,北有强燕,西有秦晋,疆土宽广,武力雄厚。再看中原,大国诸候,齐、鲁、郑、宋、卫;中小国诸候,陈、蔡、邢、谭、遂、莒、杞。这些诸候国,势力均在伯仲之间。桓公当权,仗恃武力称霸诸候,穷兵赎武,四处征伐,较襄公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中原以东,齐国的主要对手就是其南部的鲁国。桓公二年春,齐国发动了兼并鲁国的战争,即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谭齐边境的长白山之阳则成了齐国西侵的必经之路(春秋齐鲁之战多交于谭境西南,即今长清一带)。时齐派鲍叔牙率军攻鲁,鲁用曹刿,当齐军进入长勺时(今山东莱芫东北),鲁军反攻,齐军大败而逃。这次战争使齐桓公执政以来的霸主之梦第一次受到严重打击。扩张之图未能立即实现。同年五月,齐又挟宋两军联合攻鲁,宋泯公很不情愿,齐军进至郎(今山东衮州西北),鲁公子偃侦知宋军战斗力较差,且无征战之心,建议先攻宋军。庄公不许,公子偃即私自率鲁军出南门进攻宋军,庄公得知,怕偃军失利,亦率鲁军随后,鲁宋两军在乘丘(今山东衮州东)交战,宋军败退,齐军见宋军败,不战而退。 《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公)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微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也。” “郯”应作“谭”,《史记》之讹。所谓“谭无礼”的行为是指当年“过谭”。“及其入”,即伐鲁宋的出兵回师。齐师二月大败宋师于乘丘,故云:“诸候皆贺。”谭又不至。“过谭”又外指桓公微时亡命所至。《国语》有“军 谭”,《管子》有“伐谭”,均证《史记》再误。摘录编辑;冰雪tan--2011年2月6日
作者:谭晓平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02-07 14:42:30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