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AO  

03-06

547204次

7人

9个

220个

13234人

55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山东赵姓的起源

清光绪三十一年《安丘县乡土志》载:“峰山李氏,系出陇西(今甘肃),明洪武年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迁居安丘峰山里,至今传二十四世;
逄王周氏,系出汝南(河南省),明洪武初由昌乐县尧沟村迁居安丘逄王,至今传二十一世;
安泰刘氏,系出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元末由栖霞县迁居安丘安泰里,至今传二十一世;
莲池曹氏,系出谯国(今安徽省亳州市),明洪武初由曹州迁居安丘莲池里,至今传二十三世;
高戈张氏,系出清河,明初由江南山阳县(可能是今江苏淮安)迁居安丘高戈庄(今属高密县),至今传二十二世;
虎林马氏,系出扶风(陕西省),自李唐时为安丘土著,元以前世次失考,明洪武初居东许里(一名马家楼),常有虎出,其故茔因称虎林马氏,至今传二十一世;
圈子王氏,系出太原(山西省),明洪武间由枣强县迁居安丘圈子里,至今传二十二世;
寿山王氏,系出琅琊(山东省),明初由江南海州当路村(可能今江苏省)迁居安丘五十里铺,复迁寿山里,至今传二十一世;
牛沐辛氏,系出陇西(甘肃省),明宣德初,由莱阳县迁居安丘牛沐里,至今传二十世;
石堆韩氏,系出南阳(河南省),明洪武初由枣强县迁居安丘河洼里,复迁石堆里,至今传二十一世;
甘泉李氏,系出陇西,元至正十三年由枣强县迁居安丘景芝镇,复迁甘泉,至今传二十三世;
凌河孙氏,系出太原,明初由枣强县迁居安丘凌河里,至今传二十一世;
高崖秦氏,系出天水(甘肃省),明洪武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高崖里(今属昌乐),至今传二十一世;
河崖头刘氏,系出彭城,明初由枣强县迁居安丘川里都,复迁河崖头,至今传二十世;
朱聊张氏,系出清河(河北省),明初由枣强县迁居安丘朱聊村,至今传二十世;
景芝赵氏,系出天水,原籍枣强县,元末有为安丘尹者,遂占籍景芝镇,至今传二十一世。”
据有关家谱、族谱记载,明代奉诏搬迁而来的姓氏中,还有不少是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底”迁来的。
安丘古称渠丘,春秋时得名,时属莒国,莒子朱封于此地,称渠丘公。《左传》:“鲁成公八年,晋使申公巫臣如吴,假道于莒,与渠丘公立于地上”,即此。其地,处鲁中山区东北边缘的低山丘陵延伸地带,山丘起伏,河谷纵横。渠丘城邑,南依埠岭,岭自城南迤东折北,绕城半周,北临汶河,河自西南蜿蜒东北。整个城邑可谓在山环水抱之中,渠丘即以此种地形取名。
安丘一名,源于渠丘。
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后渠丘之地又归于齐,公元前221年统一于秦。在楚汉战争中,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汉将韩信与楚将龙且于县东境夹潍水一战,斩龙且,统一了齐地。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些巩固封建政权的措施。据《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年表载: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作战有功的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汉王朝所以将渠丘改为安丘而不用旧名,是因渠丘地处东方边陲,远离京师长安,不易控制,而且其地东枕潍水,西有汶河,冈峦起伏,形势严固,为齐之东卫要地,封将军为侯在此镇守,既可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基础,迅速安定封建秩序,又符合战乱之后人心思安的现实,故取名安丘。
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县时,仍以安丘为名。在以后的朝代更替中,虽曾九易其名,但最终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复名安丘,沿用至今。 摘自《安丘县志》1992年版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地方志如《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山东移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北枣强,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历城区、章丘市、商河县、高青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博兴县、沾化县、邹平县、惠民县、寿光市、安丘市、莱城区等地,即明朝济南府北部地区,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区。
人们认为枣强移民的原迁出地,也是洪洞。在枣强移民中,也的确有这种历史记载。如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迁枣强,同年再迁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枣强移民村落有的具体到枣强某地,如邹平县明家集镇兰芝里赵氏来自枣强县康马庄,沂源县南麻镇河北村任氏来自枣强县斑鸠峪任家庄,安丘市石堆镇大莲池村曹氏来自枣强县黑石埠子。还有若干村落笼统地说是从武邑、枣强迁来。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所以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
“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
现在民间的谱书大多数始修于明中叶以后。《青州市地名志》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派兵来山东搜杀了三遍,杀光居民后,又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洪洞县和枣强县迁来大批移民,建立了现在的座座村庄,许多族谱是这样记载。经考之信史,却找不到朱元璋搜杀山东之说……青州一带的族谱,绝大多数说其祖先于明洪武二年自洪洞或枣强县迁来。这种记载是对的”。
淄川县志载“(1369年)明洪武二年七月,淄川州废,淄川、新城隶属济南府,是年起,从河北枣强县、山西洪洞县向淄川、新城、临淄等县移民,官府给耕牛、种子免征三年租税”。
淄川区《蒲氏族谱》记载“乡中民则迁自枣强蓟者盖十室而八九”。经考证,该区地名资料虽达不到这样高的移民比例,但却有60%的村是枣强移民建立的。
又如明洪武年间,移民入昌乐,枣强县为最多,山西洪洞县次之,江南也有少量。移民户的族谱载有“奉牒”、“奉旨”、“迁发”等内容。
毕都乡响水崖村《夏氏族谱序》云:“景太祖伯叔兄弟十五人,于洪武二年三月初三日卯时,自枣强迁发青州府鼓楼西常家胡同。迨至八世祖迁响水崖。”
尧沟镇大杨家庄《杨氏族谱序》云:“余杨氏始祖讳殿禹,居河北枣强县,有洪武二年,奉旨迁至山东益都东尧沟镇南里许黄水东岸而居之。”
临淄区单家庄《李氏族谱序》:“我始祖原籍直隶枣强县师友庄,自洪武二年军迁胥延数世……单家庄李氏宗亲学铭、春来、春美曾到枣强县王均乡大师友村寻根问祖续谱接案。2004年7月,两支核对族谱,系同一李氏殆无疑义。”
另外,单家庄祖祠碑记:“明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先人穷、毅二兄弟,由河北省枣强县师友庄辗转迁于此福泽之地立制建村……”更是有力的佐证。
《日照袁氏》一文作者袁锡平在族人协同下,多次到莒县九里坡、沂水40里袁家庄、袁家城子等村探访。2001年初又与4名同族到枣强寻根问祖。他分别查阅了日照、莒县、沂水三县的袁氏谱书,日照傅家疃《袁氏族谱》载:“我袁氏乃直隶省冀州枣强县向义村人也,自大明洪武十二年已末(1397),始祖兄弟三人徙居山东,长居青州府日照县傅家疃,次居青州府沂水县袁家庄,三居青州府莒邑九里坡。盖三支族繁丁盛,皆我袁氏先世阴功所致也。”
沂水《袁氏族谱》家传序云:“袁氏之先,直隶枣强人也。”莒县西乡(夏殿)《袁氏族谱》族谱弁言称:“考吾先祖自明初由河北枣强县迁居日照(傅家疃)后由日照分居莒县袁家疃,九里坡等村,而吾夏殿始祖系由袁家疃迁来者”。袁锡平在文中说:“世远年湮,朝代变迁,村无档案,找一个600多年前的村庄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查阅枣强《袁氏族谱》显然日照、莒县、沂水三县袁氏确属冀州枣强袁”。

作者:赵运庆   回复:2   发表时间:2011-06-20 11:57:4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山东赵姓的起源

上述转自(百度贴吧,景芝吧),为转帖,有不对之处请自行改正

作者:赵运庆   发表时间:2011-06-20 11:59:28

[回复] 回复山东赵姓的起源

姓赵的都加赵姓子孙群161282738

作者:赵勇   发表时间:2011-06-22 16:27:57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