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YUAN  

03-07

407319次

3人

16个

180个

6097人

326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罗岗 善述围



  历经百年沧桑的客家大屋内,近百袁氏宗亲济济一堂。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此前素未谋面,此次为了同一个目的,从全国各地赶赴聚首。昨日是兴宁袁氏祖居——— 善述围的大日子,市政府正式对其授予“十大古民居”的牌匾。

  作为客家文化的经典符号,每一座古民居都代表了一处客家历史文化遗产。今年3月起,兴宁市开展古民居调查,包括罗岗善述围在内的“兴宁十大古民居”正式出炉。

  方向:朝“国宝”级文物进发

  10米长的鞭炮爆响,金灿灿的醒狮在古屋大门外蹦跳,罗岗镇蕉坑村善述围久违了的热闹于昨天再现。罗岗镇镇长陈东辉大声宣布,“要依托善述围这样的客家民居,打造文化大镇”,并为其挂上“兴宁十大古民居”的牌匾。

  根据调查,兴宁市历史在60年以上、保存完整、特色鲜明的古民居超过4000座。兴宁市从中挑出30座,邀请省文化部门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出“十大”,当中以善述围最为精美。

  兴宁市方面介绍,为保护好善述围古民居,“授匾挂牌只是其中一环,接下来将为其出版古民居专辑,并向省及国家文化部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精巧“四角楼”为家族设计

  与客家常见的圆形、半月形围屋不同,善述围是方方正正,讲究对称的四角楼。它由兴宁袁氏十八祖袁述初主建,始建于1884年(光绪13年),工期历时13载,可见工程之庞大。

  承载袁氏110年沧桑的善述围,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为4栋4横的砖瓦土木两层建筑结构,共有房间354间,20个会客厅,大小天井25个。鼎盛时期,整个袁氏家族约有200多人居住在内。

  从外面看,4个高出主体的“楼角”分别分布在房屋外围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落,因而又称“四角楼”,远望就像4个披甲提刀的武士守卫着大屋的安全。

  这座庞大建筑有着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得益于正屋5个大小门和分布均匀、结构合理的25个天井疏通调节。据说建筑的设计师并非科班出身的专家,而是开基祖袁述初之子——— 袁作良。

  保护:后裔坚持半世纪捐资捐劳

  虽然曾受过文化大革命和土地改革的破坏,善述围依然可见雕龙画凤的琼台楼角。照壁假山上,仍残留灰塑的痕迹;厅堂里的楹联壁画,部分更是当年保留下来的真迹。

  相比周边受到严重损毁的客家大屋,善述围可谓弥足珍贵。“文化大革命后,大屋厅堂一度变成猪棚,各种雕刻有被凿坏的,有被覆盖以水泥的,也有被盗的……于是,离家在外发展的族人发起保护祖屋的行动”,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介绍道。

  袁伟时目前是善述围直系后裔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包括他在内的袁氏族人,为祖屋修缮捐资捐劳,坚持超过半世纪。随着这座宏大建筑的渐渐苍老,各种精美装饰腐朽速度也在加速。今年年初,善述围的墙体才耗费数万元重新粉刷,半年风雨洗礼后,部分涂料已出现剥落。

  “不要把善述围看成孤立的建筑,这里汇集的是整个蕉坑村的客家建筑精华”。据统计,在蕉坑村周边10多公里内,就有20多座客家四角楼,但大部分都没有被保护好,留存最精美的还数善述围。袁伟时认为,光靠私人集资对善述围进行保护还远远不够。对此,兴宁市方面表示,“十大古民居”挂牌后,政府将拨出“力所能及”的资金给予帮助。

  背景知识

  客家古居

  为何“庞大”?

  客家古居有近2000年历史,它是客家人所创建的一种聚居形式,与客家人从古代中原地区南迁而来有关。

  由于当时地理条件较差,生活艰苦,再加上当地土著人的威胁,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保持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房屋建筑也一直保持着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独特建筑形式——— 土围子。

  这种居住形式,既为一个父系大家族的所有成员提供了居所,又可在与外族械斗或战乱时,保护家族的生命财产安全。土围子形式多样,有方形的,也有圆形。墙壁上皆配有外小内大的枪眼,只要将大门一关,土围子就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

  善述围尽显“维新”思想

  善述围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浸透的丰富思想文化。走入中厅,两侧刻着苍劲有力的“忠、孝、廉、节”四个字,每字足2平方米大。据传这是袁述初教育家人的座右铭,也是袁氏后裔历代珍藏的镇堂之宝。

  整座宅楼里还有许多书写、雕刻于梁柱、墙壁、屏风上的诗联、图案,皆寓意深刻。袁伟时称,这与当时中法战争后,“维新”思想之风遍吹,影响到当时十分偏僻的蕉坑村有关。

  进门正厅的石柱上,刻有一句“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袁伟时说,这充分表现爷爷袁述初先进的主张。“他鼓励后人要独立自主,超越前人,千万别只依靠过去和族人”。

  又如祖公堂的一副对联,“家庭长事业必须耕读勤俭外求”,讲述的是在传统儒家思想里,长事业必须耕读勤俭。“然而袁述初却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外求’”,袁伟时指,“时代一直变化,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向往发展已萌生需求”。

  事实上,袁述初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一点。他开创式地把子女送往日本留学,把儿孙送往全国各地。如今,兴宁袁氏后裔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人数过千。在良好家训影响下,袁氏后裔成为国内知名学者、医生、企业家的达300多人。

  其中包括,打造“回力”鞋的上海正泰橡胶厂原厂长袁树森;台湾屏东市原警察局局长袁云香;曾参与原子弹、导弹发射试验的国防科技大学高级大校袁伟谋;台湾台北海陆空总医院院长袁振球等。

作者:袁龙飞   回复:2   发表时间:2011-07-05 10:39:00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罗岗 善述围

好!

作者:袁诚成   发表时间:2011-07-22 23:56:23

[回复] 回复罗岗 善述围

事大!善大!为袁氏家族争光争脸了!

作者:袁诚成   发表时间:2011-08-06 00:55:38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