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21148次
3人
6个
70个
704人
80部
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总结2000年4月退养以来,本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寓乐于为”的原则,主要做了3件事情:2000年11月至2007年底,从头学习并从事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30多家企业提供了咨询,还对40来家企业进行了审核;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主持编修成近60万字的皇皇巨著—《竹溪艾氏族谱(二修)》;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从事艾姓起源、发展和现状的研究,编著成33万字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一书,并完成出版发行。在从事并完成这3项工作中,本着“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学习了3个全新的专业:质量管理及其体系认证、谱牒学和姓氏学,同时涉及了中国人口史、移民史、科举制度和历代官制等史学领域,在付出巨大心血的同时,大大丰富了本人的学识,并从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能涉足于这3个全新的专业领域,有赖于前60年学习和工作中所积累的比较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组织和协调能力,尤其是较好的语文功底和文字能力。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拓宽了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了组织编写文字量较大的体系文件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写作水平,为后来主持编修族谱做好了铺垫;而主持编修族谱则是从事艾姓起源、发展和现状研究的先导,可以说,如果不主持编修族谱,则不可能涉足于艾姓起源、发展和现状的研究。回首往事,感到欣慰的是,我没有白度退养后的十年多时光,在这3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成果,为本宗族—湖南永州竹溪艾氏宗族、为全国艾姓家族、为提高几十家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基本上达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寓乐于为”的理想境界。前两项工作已经做出或详细或简略的总结,在此仅对3年来从事艾姓起源、发展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一书的出版发行工作进行总结。自2008年3月初以来,在各地史志办同志和艾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对艾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开展了比较全面且相当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突破和重大的研究成果。历时近3年,《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于2011年1月11日最终定稿,付梓出版;3月19日印刷装订完毕;3月20日起往全国各地发运或邮寄;到4月底,先后发运或邮寄近3100册,出版发行工作基本结束。新东等宗亲在2010年11月13日吉安研讨会上用4个“千万” 高度地概括和肯定了我近3年来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调研工作:“跋涉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写成千言万语,流传千载万世。”一、 完成的几项主要工作 本人学的是理工,干的也是理工,缺乏历史知识,对历史研究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了,因而在对艾姓源流和现状进行调研的初期走过一些弯路。本着“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学以致用,不断总结,摸索前进”的原则,在对艾姓源流和现状调研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开展艾姓源流和现状调查研究的有效途径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使得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调研工作得以顺利进展,并不断深入。回顾3年来的调查研究和出版发行工作,主要做了以下5件事:1、 查阅并积累有关艾姓源流和现状的各种资料不管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历史研究,都要利用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也不能例外。我对艾姓源流和现状开展研究的第一步即是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艾姓源流和现状的各种资料。从2008年3月初到5月中旬为集中查阅资料阶段。先后到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和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有关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主要通过查阅姓氏辞典,以了解艾姓的起源、传统文化和历代先贤,先后查阅了11部古今姓氏辞典;主要通过查阅古今名人辞典,以了解艾姓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的名录及其生平事迹,先后查阅了十多部名人辞典;通过查阅各部史书涉及的历史人物的索引,搜集艾姓历代先贤名录,先后查阅了7部史书的人物索引;通过查阅相关史书和典籍,搜集从人物索引中获悉的艾姓历代先贤的生平事迹,先后查阅了20多部史书和典籍的相关部份;通过查阅官制辞典,了解艾姓历代先贤所取得的功名和建立的业绩,共查阅过7部官制辞典;通过查阅中国历史年表或大事编年,以弄清与艾姓源流、历代先贤和典故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年代和地点,主要查阅过4部中国历史年表或大事编年;通过查阅地名辞典,以弄清与艾姓起源和发展相关的地名的衍变过程和现用名,主要查阅过4部地名辞典。2008年5月以后,根据研究需要,随时到辽宁省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自2008年3月以来,我是辽宁省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的常客。还利用到各地调研的机会,查阅了20多部地方志。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印证与艾姓源流相关的历史事件、历代先贤、历史典故、艾姓人口增长和分布以及迁徙情形等等,还阅读了《史记》、《史记志疑》、《中国历史•先秦史》、《中国人口史》以及中国人口迁徙史等多部史书或专著的有关部份。自从2009年5月学会上网查阅资料后,根据研究需要,上网查阅了各方面的大量资料,如文章中涉及的各姓氏和各宗族古今名人的生平事迹,有关艾姓起源和发展、艾姓人口迁徙、传统文化、历代名人等方面的资料,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和知识帮助发现并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参考资料》)2、通过寄信、发电子邮件开展函调,辅以电话征询原以为通过查阅有关艾姓源流和现状的各种资料即可弄清艾姓源流和现状,经过综合、整理后发现,历史资料和当代姓氏辞典既不能全面地反映艾姓的起源和发展,更不能反映艾姓的现状,而且有许多互相抵牾甚至错误之处,令我大失所望。经过深思后认识到,必须另辟蹊径,采取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关于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对通过查资料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充实和印证,以便更加全面、准确、翔实地反映艾姓的源流和现状。我首先想到的途径是,给凡有艾姓名人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发信,并请他们代为转交给艾氏宗亲的信,期望从地方志办公室和艾氏宗亲的回信中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先后寄出信件130多封,但仅仅收到了13封回信,十分之一而已。考虑到寄信的效果不佳,为了更快捷地发送并获取信息,于2009年5月学会了通过电子网络查阅信息和收发邮件。到2010年10月底,已向在电子网络上留有电子邮箱或QQ号的艾氏宗亲发出征询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约300人次。先后有约100位宗亲发回邮件,提供了各自宗族的有关信息;有的宗亲想方设法查到了本地的艾姓人口数据,对研究艾姓的现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和实例;有的宗亲还就本人文章中涉及的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了考证,并发来了考证文章,本人颇受启发,受益非浅,从而增进了对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考证和研究深度。美中不足的是,约有2/3宗亲没有回音,一些宗亲虽发回了邮件,但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贵州省麻江县、云南省洱源县、江西省金溪县、甘肃省通渭县等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修水县、陕西省米脂县、江苏省高邮市、金坛县、湖北省江陵县、洪湖市、河南省洛阳市、上海市浦东区等市区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或为我转送了信件,或给予了答复。对各地地方志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对一些没有电子邮箱或通讯地址而有电话号码的宗亲,只好与他们通电话,索取有关信息。先后通电话者60多人,其中30多人为主动给我来电话。3、赴各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函调获取信息,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了从各艾氏宗族的重要文献—族谱中获取更多的艾姓源流信息和实证材料,我想到了到艾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实地调研的途径,主要采用查阅族谱的方式,以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艾姓源流信息。江西省东乡县艾顺才和修水县艾德彬首先发出了邀请,我便于2008年10月10—16日一赴江西省,通过查阅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江西省修水县《艾氏宗谱》和以宰(九)公为始祖的江西省东乡县段溪《礼洞艾氏宗谱》,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令我大喜过望。2009年初,又接到了江西省吉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艾新东的邀请,我又于2009年4月15—24日二赴江西省,先后到吉安市、吉水县、永丰县、泰和县、东乡县、进贤县和新建县调研,查阅了吉水县县志、福建省建宁县《艾氏族谱》、《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泰和县水槎乡艾氏族谱(手写本)、东乡县东村《礼洞艾氏宗谱》(含东乡县东村等4村、贵溪县14村、鹰潭县6村和余江县4村,共4县28村)、进贤县《艾氏宗谱》和新建县松湖艾氏族谱(手抄件),又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受辽宁省凤城县艾向群(滿族)的邀请,我于2009年9月14—16日,赴凤城县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到县民委和县志办咨询和访问,对凤城县滿洲八旗艾姓、蒙古八旗艾姓和汉军八旗艾姓的起源和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为了解决几个疑难问题和了解更多信息,于2009年10月13日启程赴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等地调研,历时42天,途经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上海市;河南省商城县、潢川县、光山县;湖北省红安县、浠水县、武汉市江夏区(原纸坊县);四川省达县、泸县;重庆市大足县;广西桂林市;湖南省邵阳县、永州市零陵区、冷水滩区,共8个省市、17个市县区。查阅了《镇江志》、《至顺镇江志》、《常州市志》、《金坛县志》等4部志书和上海市川沙、河南省商城县、湖北省红安县、浠水县、崇阳县和通城县等、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上马厂、四川省达县景市镇、泸县立石镇、重庆市大足县、湖南省邵阳县、永州市零陵区马回村和冷水滩区竹溪等地共14个宗族的族谱,又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2010年5月17日至6月2日,偕廷隽兄到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山西省等地调研,共查阅了山东省《莱芜市志》、《泰安市志》、《泰安区志》、《东平县志》、《梁山县志》;江西省《临川县志》、《高安县志》、《乐安县志》、《武宁县志》;湖南省《临湘县志》、《麻阳县志》、《辰溪县志》;河北省《枣强县志》;陕西省《安康县志》;福建省《长汀县志》;浙江省《丽水县志》共16部志书,查阅了山东省济阳县、河北省广平县、河南省伊川县、嵩县、陕西省米脂县“老艾”和“小艾”共6个艾氏宗族的7部家谱,还访问了河南省封丘县尹岗乡艾坟村、伊川县江左镇、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艾家村等3个艾氏宗族,在伊川县江左镇找到了第一支回族艾氏宗族,还到西安碑林拜读了居晦1公等人书写的唐《开成石经》。这次调研虽未能完全达到预定目标,但得到了预想以外的收获,总的看来,不虚此行。2010年7月2日陪同廷隽、红军父子赴河北省乐亭县寻根问祖,3日赴滦南县调研。基本上弄清了这两县艾姓的现状。后来国印发来了唐山市7区8县艾姓人口数。6次实地调研,共查阅21部地方志、29部艾氏族谱,共调查研究和获得了15个省市的43个市县区、4个民族、35个艾氏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寄信、发电子邮件、电话征询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已与100来个大大小小的艾氏宗族取得了联系。现已知有258个县市区有艾姓人口,其中以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和贵州5省居前5位,共131个县市区,约占总数的50%。《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100来个艾氏宗族和250多个县市区艾姓的有关情况。4、 综合、整理、撰写和修改《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文稿通过查阅资料、函调和实地调研等途径,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先后记了15本笔记,共100万字以上。这是撰写《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文稿的基础,没有这些100多万字的资料,就不可能写出33万字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一书。在搜集到一定数量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后,于2008年5月初着手撰写《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文稿,草稿约13000字;5月20日形成第一稿,约18000字;6月20日完成第二稿,约20000字;9月1日完成第三稿,约25000字;11月30日完成第四稿,约40000字;2009年4月30日完成第五稿,约74000字;6月15日,决定将文章的题目由《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五稿)》改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五稿)》,到 7月22 日,首次突破10万字;9月9日,近12万字;到2009年12月底,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六稿)》,达到146000字;2010年2月13日(除夕),完成第七稿,达到160000字;到5月14日,超过180000字;2010年6月6日,完成第八稿,达到188000字;2010年8月底,完成第九稿,达到24万字;2010年10月15日,完成第十稿,超过26万字,作为11月13日艾姓源流和现状研讨会的讨论稿。吉安研讨会后,将会议文件放进《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十稿)》中,改称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11稿)》,加上各地宗亲踊跃发来信息,本人又加写了2个注释和10个附录,到2011年1月11日定稿时,文稿篇幅达到33万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地艾氏宗族信息的源源而来,《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或《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文稿处于不断地修改和补充之中,不仅字数与日俱增,内容越来越充实,而且不断发现问题和修正错误,以致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表述越来越全面、翔实、准确和符合实际。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文章的变化也不为过。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文章无止境,大至文章结构和立论,中及形式逻辑和前后呼应,小到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均需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几乎每次认真审阅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找出一些不足之处,一经作出适当修改后,文章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一股快意便不觉涌上心头。通过近3年来的研究实践,不仅仅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文章无止境,而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的研究,更是无止境。历史资料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描述往往极其简明扼要,看似只言片语,其实在这些只言片语中隐含着丰富的内涵。只有认真思考,反复查证,才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查阅资料和考证,解决了一个老问题,往往随之产生新的问题。通过查阅A资料解决了B资料的某个老错误,往往A资料可能又带来了一个新错误。不同资料可能选取了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侧面,乍看起来,似有联系,又似有矛盾。例如,A资料可能选取了某历史人物去国隐居、隐姓埋名或更姓改名前的名字和活动,而B资料可能选取了同一历史人物去国隐居、隐姓埋名或更姓改名后的名字和活动,一时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孤立地将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这些不同侧面罗列在一起,往往难以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如果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这些不同侧面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他们的本来面目可能会比较清晰地显现在你的眼前。研究思路要开阔,要善于抓住一些蛛丝马跡和细枝末节的东西,因为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大的历史问题,例如,春秋时人的名、字、号出现的先后顺序帮助我解决了到底是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还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的历史问题。只要善于抓住一些蛛丝马跡、细枝末节和只言片语,采用逻辑思维方式,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一些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的难题,“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却又立即展现在你的面前。研究越深入,越来越认识到不能迷信任何权威和书本,即使是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诸多脱漏或错讹,需要查阅《史记志疑》加以补正。所以,每当发现新的问题,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怕发现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要发现了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研究就会越深入,艾姓源流的表述就会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实。研究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将一个又一个问题予以解决,取得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一旦解决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获得了重大突破,一种莫名的成就感顿时令人欣喜若狂,心旷神怡。5、 《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出版发行 2010年11月13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研讨会上,全体与会宗亲一致赞成出版《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内部发行。回沈后,我拜托廷隽兄办理出版发行审批手续和联系印刷厂事宜。廷隽兄爽快地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2011年1月11日,偕廷隽兄到沈阳岩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是日,我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文稿电子版本发给印刷厂排版。1月22日出了第一份电子版本清样,由我进行了初校。25日出了第一份打印清样,由廷隽兄进行二校。2月1日出了第二份打印清样,由我夫人朱慧文进行三校。廷隽兄和慧文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发现了不少错讹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修改意见,为保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一书的质量做出了贡献。春节假后,2月9日出了第三份打印清样,由我进行最终校对。2月15日,我在四校清样上签字,交付印刷。廷隽兄、慧文和本人在20多天的校对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3月15日,装订出了第一批书籍。我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发现了12个错误。差错率为12/33万≈0.0036%,小于允许差错率0.01%。肯定还会发现一些错误,但自信实际差错率不会超过允许差错率0.01%。这是廷隽兄、慧文和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自3月初起,对书籍的发行方式进行了调研,尽量选择既省钱又安全的发行方式。20本以上且通过物流公司能发运到的地点,采用物流方式发运,其余的则通过邮局邮寄。3月20日起发运或邮寄书籍,山东省济南市铭利是第一位收到书籍的宗亲。到4月底,共发运和邮寄出近3100册,发行工作基本结束。两种发行方式发出的书籍数量接近,邮寄数量稍少些。明义对书籍的版式和印刷质量给予了首肯,各地宗亲对书籍的总体质量也给予了广泛认可,可以说好评如潮,不少宗亲浏览后即要求增订。这不仅仅是宗亲们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质量的肯定,也是对本人3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二、 取得的几项主要研究成果通过查阅资料、函调和实地调研,搜集到了大量的艾姓源流和现状信息,经过综合、整理、分析和研究,相互印证,仔细辩析,去伪存真,撰写出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编著。长达33万字的这部艾姓家族史,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本人3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现将所取得的几项主要研究成果概括于下:1、 基本上弄清了汉族艾姓的起源汇总11部古今姓氏辞典、有关资料和艾氏族谱关于艾姓起源的介绍,共有以下13支艾姓起源:夏朝禹王之后;夏朝汝艾;商朝武丁帝的侯爵后裔封于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被周武王灭国后,其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④春秋艾孔;⑤春秋孔子之后;⑥春秋吴公子庆忌出居卫国艾城,其子孙以出居地名艾为氏;⑦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改姜氏为艾姓;⑧唐朝孔颖达改孔姓为艾姓;⑨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⑩北魏鲜卑族俟斤氏改为艾姓;⑾北魏鲜卑族艾斤氏改为艾姓;⑿北宋时来到开封的犹太人有艾氏;⒀明清来华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中有以艾为姓者。经过考证,没发现任何一支艾氏宗族是夏朝禹王之后;孔子之后没有改艾姓者,艾孔与孔子是同时代人,而且艾孔是孔子的叔叔;姜子牙的后裔改姜氏为艾姓和孔颖达改孔姓为艾姓纯属杜撰;北魏鲜卑族俟伏斤氏(亦即俟斤氏)改为伏姓,不是改为艾姓;北魏鲜卑族艾斤氏不存在。因此,艾氏是夏朝禹王之后、艾氏是孔子之后、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改姜氏为艾姓、孔颖达改孔姓为艾姓、北魏鲜卑族俟斤氏和艾斤氏改为艾姓均不成立。《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八稿)》已将这6支艾姓起源删除。其余7支艾姓起源得到了确认:①夏朝汝艾;商朝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最后一任艾侯的子孙;春秋艾孔;④春秋吴公子庆忌;⑤北魏鲜卑族去斤氏改为艾姓;⑥北宋时来到开封的犹太人中的艾姓;⑦明清来华的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中的艾姓。新发现了以下14支艾姓起源:以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侯国艾氏宗族;其余13支均是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滿族艾姓、蒙古族艾姓、回族艾姓、回鹘族艾姓、瑶族艾姓、彝族艾姓、土家族艾姓、苗族艾姓、柯尔克孜族艾姓、布依族艾姓、侗族艾姓、锡伯族艾姓和白族艾姓。据云南省镇雄县时广公的外迁后裔、贵阳市的显华(字嶙军)来电话说,贵州省水族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等少数民族可能有艾姓。因尚未弄清水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艾姓的起源和发展详情,故暂未写进“艾姓起源”中。现已知的艾姓起源共21支,其中14支为少数民族,2支为外来民族,汉族仅5支。艾姓第一始祖—得姓始祖是夏朝少康帝的大功臣和大臣汝艾,自少康帝约于公元前1868年赐汝艾姓艾,艾姓得姓已有约3878年的历史。由此可知,艾
作者:艾氏 回复:3 发表时间:2011-07-17 15:21:51
姓虽是中小姓氏,但却是最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对以夏朝汝艾、商朝修水艾侯国第一任艾侯、春秋艾孔和庆忌4公为起源始祖的4支汉族艾氏宗族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已基本上弄清了以下几个问题:这4位起源始祖的大致生殁年代或活动年代及其生平事迹;他们原来的姓氏和改为艾氏的缘由;与这4位起源始祖相关的人物、事件、典故、时间、地点;这4个汉族艾氏宗族的发展、迁徙及现状。经过认真考证和辨析,对历史资料和族谱中的诸多错误和抵牾之处,进行了勘误和订正;对一些不确定或模糊不清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人物等,大胆地作出了结论或推论。我的用意是抛砖引玉,希冀引起当代艾姓宗亲和后辈们的关注,促使更多的宗亲参与考证和研讨,以便有朝一日将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让历史本来面目清晰地呈现在艾姓族人面前。迄今尚未找到以下7支艾姓宗族的后裔:商朝河南汤阴艾国艾氏(武丁帝后裔);北魏鲜卑族艾姓(源出去斤氏);北宋犹太艾姓;南宋回鹘族艾姓(艾忠孝后裔);明清来华的传教士艾儒略和艾启蒙(著名宫廷画家);锡伯族艾姓和白族艾姓。前5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已基本弄清楚,但对其发展和现状一无所知;对后两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均不清楚。对14个少数民族艾姓的研究均不够深入,对其中一些少数民族艾姓的起源和发展还很不清楚,尤其是对各少数民族艾姓的现状心中无数,如各少数民族艾姓到底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人,均不清楚。寄希望于这些民族的艾姓人士接续调查研究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出一本《少数民族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作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的续集。2、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远古、上古和中古时期,艾氏人口稀少,各时期具体人口数无从考证,但从宏观上进行分析,得知了艾氏人口比较多的地区:甘肃、河南、江西、山东、湖北、浙江。进入近古时期,艾姓人口逐渐多起来,北宋末约有25000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8200万的0.03%,其中江苏省占一半;明末达68000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465亿左右的0.047%,其中江西省占三分之一;清中期以后,艾姓人口随同全国人口迅速增长。据《中国姓氏•三百大姓》抽样统计,2006年艾姓人口约40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3亿的0.031%。上述数据说明,北宋末至明末期间,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快得多,快了约1/2;而明末至2006年期间,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反而慢得多,慢了近1/3,这是不符合人口发展规律和实际状况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说,艾姓人口数列前6位的湖南、江西、陕西、河北、黑龙江、河南6省共占艾姓总人口数的56%,其中湖南占13%。本人迄今统计上来的各省艾姓人口数量与上述排序有相当大的出入,例如第9位的辽宁省实有艾姓人口39612人,在迄今统计上来的各省艾姓人口数量中,排在第4位,仅次于湖南省、江西省和湖北省。这说明《中国姓氏•三百大姓》2006年的抽样统计数据不准确,不是艾姓人口总数40万人太少了,就是辽宁省排第9位偏低了。经进一步研究,辽宁省排第9位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明艾姓人口约40万太少了。经过缜密推算和分析,2006年艾姓实有人口总数完全可能达到65万,约占全国13亿人口的0.05%,略高于明末艾姓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7%,这说明自明末至2006年期间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这是自宋末至明末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的自然延续,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合乎人口增长规律的,因而是接近实际情况的。而说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则是解释不通的。若果真如此,则艾姓在全国姓氏中的排序将由第215位上升至第181位。考虑到湖南省实有艾姓人口肯定超过7万,全国艾姓人口则有可能达到67万左右,排序将进一步上升到第179位,接近于明末的第173位。这是对艾姓现状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通过对某几项人口数据的分析和推算,得出了全国艾姓实际人口数大大多于《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于2006年的抽样统计数,可以说从理论上指出了全国艾姓实际人口数和在三百大姓中的排序的大致范围。寄希望于各地、各民族艾姓人士在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后弄到准确的艾姓人口数,用最新最准确的实际数据来证实上述理论的正确性。(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注:2011年4月14 日,《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作者、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来电话告知,他已从公安部获悉,2009年艾姓全国户籍人口达69万;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分列第一、二、三位,湖北省占13%。定稿之后,仅仅过了3个月,关于2006年艾姓全国人口数量不是约40万,而是67万左右的重大研究成果即得到了证实,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是从事科学研究,不管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不能迷信任何权威和书本,而是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不然,只能人云亦云,无所作为;二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虽是姓氏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外行,但是也有他们的长处,例如擅长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具有较深厚的数理化知识和严谨的学风,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姓氏研究和历史研究之中,能够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2011年4月22日)2011年4月28日,国家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含港澳台),其中大陆31个省市区1339724852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0.57%。设2009年全国大陆31个省市区总人口为x,则x+x*0.57%=1339724852,即x=1339724852/100.57%=1332131701。依此类推,2006年全国大陆31个省市区总人口约为13.1亿。2009年姓人口为69万,按每年0.57%增长率往后推算,2006年实有艾姓人口约67.83万。推算值67万左右与实有艾姓人口约67.83万十分接近。2006年艾姓人口约67.83万约占全国全国大陆31个省市区总人口为13.1亿的0.0518%,比明末的0.047%高0.0048%,艾姓人口的增长率仍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这是自北宋末年至明朝末年艾姓人口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的自然延续。(2011年4月28日)3、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人口的迁徙情形艾姓人口的迁徙离不开全国人口迁徙的大环境,艾姓人口的宏观迁徙情形同全国人口迁徙史是同步的。明朝之前,都是北方人口南迁,历史上有3次因战乱引起的大规模北民南迁潮,北方艾姓人口也随着这3 次大潮,从故地迁往了各时期的移入地。北方艾姓人口南迁的结果,造就了江苏省在北宋末年成为艾姓第一大省和江西省在明朝末年成为艾姓第一大省。自从明朝初年起,总体上结束了北民南迁的历史,开始了由东往西移民,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两次大规模移民潮,移民史学界将这两次移民潮分别定义为“江西填湖广”(明初)和 “湖广填四川”(清初),明初的“江西填湖广”还应包括屯垦云南的明军(主要由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军人组成)由长江下游迁徙云南。现今湖南省、湖北省以及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好多艾氏宗族均为江西省的明朝外迁后裔;现今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好多艾氏宗族是湖南省、湖北省的清朝外迁后裔,若追根溯源,湖南省和湖北省艾氏宗族的祖籍多是江西省。江西省、湖南省往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移民以及清初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后,福建省沿海50公里范围内居民的“迁海”移民,也属东民西迁之列。当然,这是从宏观上或全局上说的,微观迁徙情形会有例外。“江西填湖广” 造就了湖北省成为当今艾姓第一大省和湖南省成为第三大省,湖南和湖北人至今仍不忘“江西老表”的恩德。“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还导致川渝地区民众多是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的移民后裔,使得四川省和重庆市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明显的移民地区。虽然东民西迁是此时期内移民的主流,但山西洪洞县移民则属西民东迁或仍是北民南迁。自从清初至1930年,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等地区近2000万人“闯关东”,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南民北迁。据迄今所掌握的情况,“闯关东”的移民数量,山东人居首,河北人其次,河南和其他地区的人不多。这一迁徙结果,造就了明末艾姓榜上无名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分别成为当今艾姓第5大省和第9大省,当今东北三省的艾姓人口超过10万,与此同时,使山东省从明末艾姓第4大省退出了当今的前10位。综上所述,每次大规模移民潮都会造成艾姓人口的此消彼长,导致各地艾姓人口排序的改变。在早期的北民南迁中,甘肃省是最大的移民源头;在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移民中,江西省是第一大移民源头,其中又以泰和县为最,主要迁往湖南、湖北,还有一部份迁往安徽和江淮;山西省是第二大源头,主要是往河北、北京、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移民;在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中,湖南省、湖北省是主要源头,但追根溯源,湖南省和湖北省艾姓的祖籍多为江西省;从清初至1930年期间,在“闯关东”潮流中,山东省和河北省是主要源头。纵观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1年)500多年中的艾姓迁徙史,江西省是艾姓移民的最主要源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艾姓人口中约有一半的祖籍是江西省。各宗族的微观迁徙情况不加赘述。(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艾姓人口的迁徙情况》及有关附录)4、 基本上弄清了艾姓的传统文化姓氏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郡望、堂号、楹联、族谱、字辈、家规/家训、名人传记/墓志铭、名人的著作/文章/诗词等等。本文仅选取其中的郡望、堂号、楹联、家谱、字辈等5个方面加以简介,以便为各宗族的外迁后裔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提供线索。艾姓郡望4个,都已弄清楚;搜集到部份宗族的堂号、楹联、族谱和字辈。艾姓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艾姓的凝聚力,尤其是各宗族的族谱、堂号和字辈有助于外迁后裔寻根溯源,认祖归宗。比较而言,族谱是姓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和载体。各宗族的族谱或详细或简略地记载了各自宗族的起源、发展、迁徙、历代名人、家规/家训等等,是各宗族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各宗族族谱也是其外迁后裔认祖归宗的最重要依据,因此,《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对族谱的介绍所花的筆墨最多,除了“艾姓传统文化•家谱”外,还有9个注释和5个附录对族谱进行了专题讨论。根据各宗族的族谱内容,对几个人数较多、历代名人较多、典故较多的宗族给予了重点关注,如以庆忌公、海清公、宰(九)公、中庸公、子敬公、旺公等为始祖的几个宗族及其外迁后裔,又如唯一艾姓状元—山东颖1公所在的宗族及其外迁后裔。对这几个宗族的源流、重要先贤、与有关先贤相关的典故、族谱及相关文章等,花费了较多的筆墨,澄清了诸多问题,但仍有一些谜团没有解开。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为12个外迁宗族找到了祖籍地,实现了认祖归宗;至少对5个弄混乱了源流的宗族指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重新考证的建议;还为多个同一宗族迁徙到不同省份的各分支宗派接上了关系;发现许多外迁后裔的字辈或多或少不同于祖籍地的字辈,提出了外迁后裔要以祖籍地字辈为准的意见;发现各宗族族谱中的“分寓例”,即外迁后裔名录及迁入地,对于外迁后裔寻根问祖、认祖归宗具有重要的、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各宗族今后编修族谱时,要写好外迁后裔名录及迁入地的建议。对艾姓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介绍,推动了各地外迁宗族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的活动,促进了各地同宗族人间的联谊活动,加强了艾姓家族的团结和凝聚力。(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中“艾姓的传统文化”及注释12、22、25、28、33-35、附录11-15等)5、 搜集到艾姓历代先贤189名和当代名人60名汇总多部古代名人辞典,收入艾姓历代先贤仅仅20多人;汇总多部当代名人辞典,收入艾姓名人也仅寥寥10多人而已。通过查阅各部史书人物索引和相关史书,也只增加40来名历代先贤。查阅各宗族的族谱或史略,增加了100多名历代先贤,使历代先贤总数达到了189名,还有其功名和业绩达到了先贤标准,因其生平事迹不详而未能列入先贤名录者20多人。通过查阅多部当代名人辞典、网络文章及各宗族推荐,获悉当代名人60名和“各条战线艾姓优秀人物”91人。艾姓古今名人占全国古今名人总数的比例远远高于艾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说明艾姓人口素质高于全国人口平均素质。艾姓古今名人是艾姓族人中的佼佼者和精英,他(她)们为艾姓增添了光彩,他(她)们为提高艾姓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她)们所取得的显赫功名、建立的光辉业绩、传承的优良传统和家风是艾姓家族的宝贵财富,必将激励艾姓子孙后代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涌现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呈现出艾姓代代都有优秀人才涌现的美好前景。(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中“艾姓历代先贤和当代名人”及附录19)6、 经过考证和辨析,弄清了一些与艾姓源流和历代先贤相关的典故、事件、时间、地名等的本来面目无论是查阅历史资料和当今姓氏书籍,还是查阅各宗族族谱或网络文章,都发现了与艾姓源流和历代先贤相关的一些典故、事件、时间、地名等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抵牾之处,有的违背历史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有的不能自圆其说,有的似是而非,一时令人莫衷一是,甚至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近3年来的不断考证、辨析、探讨和深入研究,不少问题得到了令本人感到满意的答案,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现以时间先后为序,将发现并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于下: 6-1、艾氏并非出自夏禹王之后,而是出自夏少康帝的大臣汝艾《辽沈晚报》2007年2月25日介绍艾氏时,说艾氏“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一些网络文章也有类似的说法。经查证,到目前已知的21支艾氏起源中,没有任何一支艾氏出自于夏禹王之后。艾姓得姓始祖汝艾是辅佐夏少康帝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大臣,故应该说“艾氏最早出自于夏少康帝的大臣汝艾”。6-2、艾氏家族的得姓应是始于汝艾本人,而不是汝艾的第三代,更不是汝艾的第四代《中国百家姓解说辞典》称艾氏家族的得姓,始自夏臣汝艾的第四代。这是一个概念性错误。多种姓氏辞典称“汝艾之孙以王父名为氏。” 《现代汉语辞典》对“王父”的释义是“祖父”而不是“曾祖父”。所以,多种姓氏辞典说“艾氏家族的得姓始自夏臣汝艾的第三代”。有的艾氏族谱称,因汝艾功高,少康帝赐姓艾。这就是说,艾氏始自汝艾本人。各支艾氏宗族都尊奉汝艾本人而不是其孙为艾氏的得姓始祖,也说明艾氏始自汝艾本人。 6-3、商朝艾国暨春秋时期的卫国艾城是最早以艾为名的国名/地名商朝武丁帝封其一子为侯爵,该侯爵的领地名艾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证明河南省汤阴县因盛产北艾成为艾氏的发祥地之一,因有许多艾氏人口居住而得名艾;春秋末吴公子庆忌出居卫国的艾城又一次证明汤阴县名艾。从商武丁帝(约于公元前1272—1213年在位)时的艾国到春秋末期(公元前515年)的艾城,汤阴县名艾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河南省汤阴县应是最早以艾为名的国名/地名,可能比江西省修水流域的艾侯国(始建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还稍早些,比山东省莱芜市东南至沂源县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或泰安市东南的艾陵更早些。6-4、商朝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封建修水艾侯国通过查阅江西省修水县《艾氏宗谱》和东乡县《礼洞艾氏宗谱》,获悉了一支重要的艾姓起源:以商朝修水艾侯国的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但是,艾侯国封建于商朝何时、是由哪位商帝封赐的?均不能确定。只知是商朝封建的艾侯国,只知是某位商王封的,但不知究竟是哪一位商王封的,封建修水艾侯国的时间跨度长达500来年。经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封建艾侯国的时间认定为商帝子武丁46年(即约公元前1225年)前后或商帝子乙元年(约公元前1105年)或商帝子辛(商纣王)元年(约公元前1078年)。封建艾侯国的商帝只能是商朝中后期的子武丁和商朝末年的子乙或子辛(商纣王)。本人倾向于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封建修水艾侯国。(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3)6-5、商朝修水艾侯国因国君姓艾而得名艾侯国是因国君姓艾而得名,还是因国都所在地名艾而得名?经研究后认定,艾侯国的国都在商朝时名龙岗坪,不知从何时起才名艾城,因此商朝艾侯国不可能因国都所在地名艾而得名,只能因国君姓艾而得名,即艾侯国的国君是艾姓族邦的首领。龙岗坪因是商朝艾侯国的国都,后来人们便称其为艾城。《宋史•郡县志》称,“分宁,古艾地也。县西120里龙岗坪有艾城焉。”《宋史》成书于元朝至正5年(1345年),说明艾城之名一直沿用到元朝至正5年,龙岗坪/艾城至少有1225+1345=2570年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且与艾姓息息相关的古城。艾城毁于何时?尚不得而知,但可在今修水县渣津镇内找到其遗址。(详见注释2-2)6-6、江西修水流域留下了艾氏先民们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到江西省修水县实地调研时获悉,渣津镇龙岗坪不知从何时起名艾城,自宋朝至元朝至正5年一直名艾城,还有一些村庄至今名艾村;途经永修县时,见到了“艾城镇”(曾经是建昌县和永修县县城)的路标;后来与武宁县艾施仪通信中获悉,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武宁县城关镇名“古艾镇”。这些以艾为名的城镇和村庄是以第一任艾侯为起源始祖的修水艾氏宗族先民们的聚居地,是艾氏先民们历经3000多年来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反过来证明,修水流域是商朝艾侯国的领地,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1)6-7、周朝艾佚侯被商朝艾侯国艾侯俘虏,后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修水《艾氏宗谱》还有关于艾佚侯的记载:“古艾县有土墩,旧名陕君墩,艾佚侯之陵也。曰陕君者,周武王都陕,艾侯受封于陕,故名之。”从文意看,周武王于征伐商朝前在都城封赐艾佚侯。当时不知艾佚侯因为何事来到修水并葬于修水。2009年9月3日拜读熊耐久先生在电子网络上发表的《商时有艾侯国—古艾国》一文,文中转载了《汲象周书•世浮解》中一句话:“乙巳陈本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据此推测,周武王在率周军主力征伐商朝王畿的同时,派遣艾佚侯率一支偏师征伐商朝外服邦国中国力最强盛的修水艾侯国。艾佚侯所率周军偏师在征伐艾侯国的战斗中被极富战斗力的艾侯国军队打败,并被艾侯俘虏,后死在修水,并葬在修水。迄今尚不知周武王因何故封赐艾佚侯,也未发现艾佚侯的后裔,故没将其列入艾氏起源中。(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7)6-8、被周武王俘虏的艾侯是汤阴艾国的艾侯,而不是修水艾侯国的艾侯《舆地指掌图》提到“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 2009年9月3日在电子网络上见到了艾华的文章《古艾城》,文中转述了《旧志附注》:“按罗泌《国名记》,艾为商国,其封爵甚远。武王克商俘艾侯,君俘则国易,是周世已无艾侯国。” “武王克商俘艾侯”指的是哪个艾侯?经考证,《旧志附注》当是《修水县志》附注或《武宁县志》附注。因此,这里的艾侯国指的当是修水艾侯国,其中的艾侯指的当是修水艾侯。《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商朝武丁帝封其一子为侯爵,该侯爵的领地名艾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周武王灭商时,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认为被俘的艾侯是河南省汤阴艾国的艾侯。“艾侯俘佚侯”与“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两个历史事件证明:商朝修水艾侯没有被周武王俘虏,而且打败并俘虏了前来征伐的艾佚侯。国力强盛的商朝外服邦国—修水艾侯国虽然获得了局部胜利,但商王朝最终被周武王推翻了。艾侯审时度势,主动前往周营大帐朝见周武王,俯首称臣。周武王将修水艾侯降为艾子,改封于今山东省莱芜/沂源一带之艾山。由此可见,《舆地指掌图》和罗泌《国名记》中所说的“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中的艾侯应该是商武丁帝的后裔—艾国(今河南省汤阴县)的艾侯,而不是艾侯国(今江西省修水流域)的艾侯。(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1-07-17 15:22:42
2-9)6-9、周武王为什么将主动来朝的商朝修水艾侯连降两级?“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原来对主动来朝的商朝修水艾侯何以被周武王连降两级,由侯爵降为子爵,并由江西修水另封于山东牟国艾山,令其背井离乡,不知是何缘由,只好用含糊的“出于政治需要”加以解释。“艾侯俘佚侯”五个字令真相大白于天下:国力强盛且军队极富战斗力的商朝修水艾侯国的艾侯主动来朝,俯首称臣,周武王从政治上考虑,不能不表示欢迎,给予适当封赐,但对于商朝艾侯抗拒周军征伐,打败并俘虏周军主将艾佚侯,又不能不给予适当的处罚以示惩戒,于是乎将侯爵降为子爵,并另封于山东牟国艾山,令其背井离乡。(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8)6-10、周初的艾子是山东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第一始祖“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脉长。”人们将上联“陵邑新世第”仅仅理解为艾孔是山东省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始祖,而不知在此前500多年的周初还有被周武王封于此地的艾子,更不知艾陵/艾山/艾邑因艾子而得名。“陵邑新世第”应该包括以周初艾子为始迁祖的山东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氏宗族和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泰安艾陵艾氏宗族。(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12)6-11、齐宣王时的艾子不是历史人物,周初艾子及其世袭后裔应该是历史人物我原以为齐宣王时的艾子是周初山东牟国(今莱芜市)艾山艾子的后裔,也是历史人物,曾将其列入艾姓先贤名录中。后来秋颖发来邮件告知,齐宣王时的艾子不是历史人物,而是苏轼等文人笔下的虚构人物。阅读秋颖发来的苏东坡《艾子杂说》等文艺作品后,确信齐宣王时的艾子是文人笔下的虚构人物。于是将齐宣王时的艾子从《艾姓先贤名录》中删除了。那么,被周武王封于山东牟国的艾子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除了江西修水艾氏宗族的《艾氏宗谱》提到修水艾侯国最后一位艾侯被周武王“降为艾子,封于艾山”外,迄今尚未查到其它资料来证实这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根据山东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和泰安市东南在春秋时有多个艾陵/艾山/艾邑的史实,以及莱芜市东南直到今日仍有艾山和艾山办事处的事实,本人仍认为,这些艾陵/艾山/艾邑因周初艾子及其后裔居住或埋葬于此而得名。因此,周初艾子及其世袭后裔是历史人物。舍此而无法解释山东自春秋至今何以有多个艾陵/艾山/艾邑/艾山办事处的客观事实。 6-12、山东5个艾陵/艾山/艾邑/艾县的来历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山东有5个地域名艾陵/艾山/艾邑/艾县: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泰安市东南;栖霞县西北;郯城县南。起初不知为什么山东有如此之多的艾陵/艾山/艾邑/艾县。2008年10月查阅江西修水《艾氏宗谱》时获悉,“周武王克殷时,艾侯来朝,降为艾子,封于艾山。今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经过分析,莱芜市东南、沂源县西南和泰安市东南的艾陵/艾山/艾邑是艾子及其家族的居住地或陵地,因艾子而得名,这一带是艾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郯城县南的艾山/艾县,可能是艾子或艾孔的一支后裔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此地因多数居民姓艾而得名;栖霞县西北的艾山因盛产艾蒿而得名,并不是因有艾姓族群居住或有艾姓人士陵墓而得名。 (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12)6-13、艾孔的6世祖孔父嘉不是微子的第8世孙,而是第10世孙浙江省丽水市《艾氏族谱序》称,孔嘉父(孔父嘉之误)是微子的第八代孙。经考证,孔父嘉不是微子的第8世孙,而是微子的第10世孙。(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13)6-14、季梁、艾孔和裔款是同一人的字、名和号经考证,艾孔原姓孔,原字季梁,鲁国人,于公元前537年因不滿鲁国三桓四分公室,君弱臣强的现实而离开鲁国隐于齐国艾陵,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仕齐为大夫后取号裔款。由此可见,在鲁国时字季梁,隐居齐国艾陵后改名艾孔,仕齐为大夫后取号裔款,季梁、艾孔和裔款是同一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字、名和号。(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2、注释4-3、注释4-14、注释37)6-15、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而不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一些姓氏书籍和艾氏族谱称,“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浙江省丽水市艾氏宗族的族谱称,“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孰是孰非?根据注释6-13所述季梁、艾孔和裔款三者出现的时间先后关系,改名艾孔在前,取号裔款在后,不会发生“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历史事件。因此,应该是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而不是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决定删除“裔款以食邑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认定“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的说法。(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3、注释4-4、注释4-14、注释37)6-16、艾孔的大致生殁时间艾孔的生殁时间,史无记载。经考证,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572年间,殁于公元前514年前。(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8)6-17: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的得姓始自艾孔本人《中国百家姓解说辞典》称艾氏家族的得姓,始自大夫艾孔的第四代。这是错误的。季梁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而不是其孙或曾孙以其隐居地名艾为氏。因此,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山东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得姓,既不是始自大夫艾孔的第三代,更不是第四代,而是始自艾孔本人。(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5)6-18、艾孔的食邑艾陵不是栖霞县西北之艾山,应是泰安市东南之艾陵《中国姓氏辞典》称艾孔的食邑艾陵为山东省栖霞县西北之艾山。经考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栖霞县西北之艾山不可能在周初艾子国的领地内,不会因艾子而得名;这里也没有艾氏族人聚居地及其陵地,与艾姓无关。此地因盛产艾蒿而名艾山。艾孔的食邑名艾陵,应该是因周初艾子及其后裔而得名的山东泰安市东南的艾陵,也有可能是莱芜东南/沂源县西南的艾陵/艾山/艾邑,按清朝顾东高的观点,艾孔的隐居地或食邑艾陵应是泰安府泰安县东南的艾陵。(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4、2-12)6-19、艾孔不是孔子(孔丘)之后,而是孔子之叔电子网络文章《浦东姓氏宗族》称:“艾氏相传为山东孔子之后。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经考证,艾孔和孔子都是被周公于周成王3年封于宋国的商帝子乙之长子微子的裔孙,微子的后裔以第10世孔父嘉的字“孔父”中第一字“孔”为氏,孔父嘉遂为孔姓之起源始祖,艾孔是孔父嘉的第6世孙,孔子是孔父嘉的第7世孙,即艾孔是孔子的叔父。若说“艾孔是孔氏之后”,则是正确的;若言“艾氏为孔子之后”,则是错误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6)6-20、艾孔不是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墟镇河埠村(原名喻东埠溪)的《埠溪艾氏源流族谱序》称:艾氏出自姜氏神农炎帝。及殷末,子牙公归周,封采于齐。景公之后,被田氏篡夺而失其国,子孙遂避世于沂州西二十五里之艾山,见石崖上有一孔,光瑩自若,又生绿艾数枝,秀色芳新,悦其祥瑞,指艾为姓,以孔为名,仕齐为大夫。对此谱序进行认真研究后,可以得出结论:艾孔不是姜氏神农炎帝和周初齐国国君姜尚的后裔,或者说姜氏神农炎帝和姜尚不是艾氏之祖先。(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9)6-21、艾孔既不是田孔,也不是艾子2010年5月14日上网查询有关艾姓的信息,《百度百科•艾姓》中《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在介绍艾姓时称,“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名田孔,封于艾山(今山东省泰安县),世称艾子或艾孔,他的后代就以地名艾为姓。”有类似内容的文章还有6篇,令我感到十分惊讶。《姜太公后裔姓氏排名前36》从文章的题目到关于艾姓的内容几乎全是错误。先说题目,将艾姓归于36个姜太公后裔姓氏之中,6-20已论证,这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再说内容,其错误有二,一是史书记载,齐景公的宠臣名裔款或艾孔,而不是田孔,裔款即艾孔,而不是田孔即艾孔。二是艾孔并非艾子,前已考证清楚,艾子是周初被周武王降为艾子的商朝修水艾侯国最后一任艾侯,此艾子被周武王另封于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南之艾山,艾山因艾子而得名。艾孔比第一任艾子晚500来年。期望这些张冠李戴的谬误不要再以讹传讹、误导世人了。(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10)6-22、艾孔是春秋时期人,不是战国时期人《浦东姓氏宗族》称,艾孔在“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将艾孔的活动年代搞错了。经考证,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572年,活动于公元前537年直至去世,而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秦国攻打齐国当在战国后期。可见“艾孔在战国时因避秦乱而伏于艾蒿之中得免于难,遂改姓艾,以孔为名”的故事纯属杜撰的子虚乌有。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获悉,秦国于公元前285年派遣蒙武攻齐,夺九城,以为九县。这是秦国首次进攻齐国,比艾孔所处年代晚230年以上。(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4)6-23、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子姓,并非姜姓《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以齐国大夫艾孔为始祖的这支艾氏源出姜姓。这是错误的。当时齐国的国君姓姜,但并不是所有的齐人都姓姜,因此,齐国大夫艾孔不一定姓姜。据考证,艾孔的先祖微子是商帝后裔,子姓,其6世祖孔父嘉的子孙以其字“孔父”中第一字“孔”为姓氏,故孔氏和这支艾氏均源出子姓,而非“这支艾氏源出姜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10)6-24、艾孔与齐国田姓毫无关系有的电子网络文章和个别资料称艾孔原姓田。毫无疑问,这是错误的。其根据有三,一是因为艾孔所处时代的齐国为姜氏齐国,还不是田氏齐国(齐国于公元前379年后才为田氏国),即使是田氏齐国,也不一定姓田;二是艾孔号裔款,未见任何史书说艾孔或裔款姓田;三是经考证,艾孔原姓孔,源出子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4-10)6-25、艾孔与艾姓的得姓始祖—汝艾应无血源关系或没有直接传承关系江西省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称,“汝艾至艾孔49代,艾孔至海清46代。”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浙江省金华县艾氏宗族认定,海清公是艾孔的第46世孙,艾孔是艾姓得姓始祖汝艾的第49世孙。经考证,艾孔原姓孔,原字季梁,于公元前537年由鲁国隐于齐国艾陵,以隐居地名艾为氏,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后取号裔款。可见,艾孔不可能是汝艾的裔孙。如果艾孔是汝艾的裔孙,本来姓艾,又何来以隐居地名为氏呢?岂不是多此一举或曰画蛇添足了!据考证,汝艾是艾姓的得姓始祖,艾孔是山东省泰安艾陵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汝艾与艾孔没有血源关系。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山东省泰安艾陵艾氏宗族尊奉汝艾为艾姓的得姓始祖在情理之中,但这两个宗派没有血源关系或直接传承关系。(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11、注释29)6-26、吴公子庆忌出居地应是卫国的艾城,而不是吴国的艾邑《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吴公子庆忌出居艾邑(故地在今江西修水西),其后代以邑名艾为氏。公元前504年时今修水县才改称艾邑,在庆忌于公元前515年逃离吴国时并不名艾邑,因此,此时的庆忌子孙不可能因邑名而改姓艾。庆忌公的后裔—湖南省邵阳县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出居艾城。《要离刺庆忌》一文称庆忌公出居卫国艾城。经考证,本人认为庆忌公出居地应是卫国的艾城(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而不是江西省修水县西的艾邑(龙岗坪)。(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5-1)6-27、庆忌公出居艾城的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而非公元前475年湖南省邵阳县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出居艾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称庆忌公于周平王元年出居艾邑(今江西修水)。两者所说的出居地名表面不同,实际上指同一地点,时间也是相同的。《要离刺庆忌》一文认为,庆忌公出居卫国艾城的时间是庆忌之父吴王僚被刺杀的公元前515年。本人认为,《要离刺庆忌》所言更合乎情理,即庆忌公出居艾城的时间在公元前515年, 而非公元前475年;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也不是公元前475年。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年表》获悉,“公元前514年,吴王吴光遣要离刺杀前王吴僚之子庆忌。”这证明我的上述推断“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也不是公元前475年”是正确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5-1)6-28、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姬姓,而非芈姓《中国姓氏•三百大姓》还称:以吴公子庆忌为始祖的这支艾姓源出芈姓。经考证,吴王是周王后裔,周王姓姬。因此,这支源出吴王僚的艾姓并非源出芈姓,而是源出姬姓。(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5-2)6-29、庆忌的儿子艾孔不是齐景公的大夫艾孔2009年10月31日在重庆大足见到了庆忌公第81世孙方绪编撰的《艾氏家谱(五修)》,谱中列出了自庆忌公以下各代的世系表:第一世庆忌→第二世孔……在孔公名下注明:“仕齐王,官拜大夫。”经考证,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即裔款,为齐景公的大夫,再没有另外的第二个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艾孔约生于公元前587—572年。庆忌公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设庆忌公此时为30岁,则他约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艾孔比庆忌大26岁以上。2010年7月26日,在网上看到了另一篇文章《要离刺庆忌》。该文称庆忌公当时“年方十八,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吴国第一勇士。”若果真如此,则庆忌公生于公元前514+18=532年,比艾孔小40岁以上。可见,艾孔不可能是庆忌的儿子。据本人推测,庆忌公的儿子也可能名孔,但不是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因仕齐景公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大名鼎鼎,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后人将此艾孔误为本宗族第二世祖了。(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5-3)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第20世、庆忌公第75世孙以增公于清康熙壬寅岁(1722年)撰写的《栎山艾氏本源录并诗》称,吾族之先,始于吴公子庆忌公……传说公生孔,“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前已考证清楚,庆忌公殁于公元前514年,而齐宣王元年为公元前320年,庆忌公与其子竟间隔194年,这是不可能的。仅此充分说明,作者缺乏春秋战国史的知识,以致闹出了这样的大笑话;同时也间接地证明,“官拜齐国大夫的艾孔是庆忌公之子”的传说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建议庆忌公后裔修改自己的族谱,将艾孔是庆忌公之子的内容删除;若实在要保留“庆忌公之子名孔”的传承关系,则要删除“孔公事齐王,官拜大夫”尤其是“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的提法。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艾氏起源始祖之一的孔公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6-30、北魏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艾姓《姓氏词典》称“北魏去斤氏、俟斤氏改为艾姓。”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宇文氏和慕容氏除外)中没有俟斤氏,但有俟伏斤氏。在国家图书馆查阅陈连庆编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获悉,俟伏斤氏乃俟斤氏的全称。《魏书•官氏志》明确记载,俟伏斤氏改为伏姓,而不是艾姓。这就是说,俟斤氏改为艾姓纯属虚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6-1)6-31、北魏艾斤氏不存在,故艾斤氏改为艾氏不成立《中国姓氏辞典》称“北魏鲜卑族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 经查阅《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118个姓氏中根本就没有艾斤氏,故北魏鲜卑族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不成立。(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6-1)通过有关姓氏辞典将“俟斤氏改为艾姓”和“复姓艾斤氏改为单姓艾氏”这样根本不存在的“史实”写进书本中的事例,使我深深体会到,不能轻易迷信书本,对与艾姓源流、先贤、典故等有关的史实和结论必须认真加以考证和辨析,力求做到去伪存真,力戒以讹传讹,力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6-32、唐朝孔颖达改姓艾不成立陕西省米脂县“老艾”宗族第21世孙如棠编写的《古银州艾氏家谱》称:“唐孔颖达食采于艾,因姓艾氏。”在电子网络上也见到过类似的说法。在我查阅过的所有姓氏书籍中,无一提及孔颖达改姓艾。自从秦汉设置郡县以后,不再分封诸候,官府给官员发放俸禄,不再给官员封赐食邑。由此可知,唐朝孔颖达不可能食采于艾,因此不可能以艾为姓。另外,孔颖达是隋末明经,唐初官至祭酒,得到过唐太宗的赏识,是一位才学出众的名士,孔姓又是令人景仰的姓氏,孔颖达没有改孔姓为艾姓的任何理由。综上所述,孔颖达改姓艾不成立。(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32)6-33、公元821年应是唐长庆辛丑,而不是元和辛丑东乡县《礼洞艾氏宗谱》记载,宰(九)公于唐元和辛丑(821年)中进士。经考证,唐元和年号到820年为止,辛丑(821年)是唐长庆元年,故应是长庆辛丑。(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18)6-34、董昌作乱于唐乾宁二年,而不是唐僖宗年间《礼洞艾氏宗谱》宰公世系录称,“唐僖宗时董昌作乱,为避战乱,迁江西临川石羊市。”经考证,董昌作乱应该在唐乾宁二年(895年),而不是唐僖宗时(875—879年)。(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18)6-35、山东须城的艾颖才是真正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中国姓氏辞典》、江西省修水县和东乡县的《艾氏宗谱》称“受<左传>而擢甲科”典出浙江省金华县的艾预,即艾预是“受<左传>而擢甲科” 者。《登科记考》称“受<左传>而擢甲科”典出山东省艾颖。经考证,《登科记考》是对的,“受<左传>而擢甲科”者是山东省艾颖,而不是浙江省艾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13)6-36、山东省须城的艾颖和浙江省金华县的艾颖不是同一人注释14中提到了4个艾颖,一是山东省须城的艾颖1,二是浙江省金华县的艾颖2,三是江西省东乡县的艾颖3,四是贵州省麻江县的艾颖4。艾颖1与艾颖2仅相差20多岁,又先后当过宋朝初期的工部侍郎,人们往往将他们两人当作一个人,《埠溪艾氏二修族谱源流序》将他们两人的事迹写成为一个人的事迹,因而难以自圆其说。已发现艾颖1与艾颖2的后裔联合修谱的情况,这是将两者混而为一所导致的错误结果。经考证后,艾颖1与艾颖2还是很好区分的。(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13)6-37、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永丰艾氏宗族并不存在成都派和陇西派修水县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孔仕齐为大夫,食邑于艾,遂为艾氏。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从文意理解,起源于艾孔的这支艾氏后分为二派,但不知于何时分为二派,各派的始迁祖名谁。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1-07-17 15:23:28
后到江西省永丰县查阅《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后方知,文章中指的不是以艾孔为起源始祖的整个艾氏宗族,而专指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江西省永丰县艾氏宗族,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以德容公为始迁祖的吉水县艾氏宗族。经过认真考证后,即使是永丰艾氏宗族或以德容公为始迁祖的吉水艾氏宗族也不存在所谓“后分二派,一自陇西,一自成都”的问题,而是中庸公于公元974年(时年22岁)从其祖父爽公的迁居地甘肃省陇西出发经商,途经今四川省成都市,并没在成都留下自己的儿子,同年就回到了原籍地—江西省吉水县一都滑石滩。由此可见,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永丰艾氏宗族根本不存在什么成都派。陇西只是其祖父爽公的迁居地,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陇西派。至于说“艾氏出春秋时艾孔之后。”则有失偏颇。我们知道,艾姓的得姓始祖是汝艾;而且修水艾侯甚至山东莱芜/沂源的艾子都比艾孔早得多。艾孔不是艾姓的得姓始祖,只是一支艾氏宗族的起源始祖。应该说以中庸公为始迁祖的永丰艾氏宗族出自春秋时艾孔之后。(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3中“注解1” )6-38、中庸公于宋初而不是五季从陇西迁回江西省吉水县而不是永丰县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滑石中庸公者,以赀雄,称十万公,讳正己。五季间,由陇西徙永丰一都滑石滩,遂家焉。”其中提到的时代“五季”和地点“永丰”均错了。据考证,中庸公于宋朝开宝7年(974年)而不是五季(907—960年)间从陇西迁回原籍江西省吉水县而不是永丰县,因为在公元974年时还没有永丰县,到80年后的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分吉水县置永丰县。(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3中“注解1” )6-39、君瑜公于宋宝元己卯(1039年)而非元符己卯(1099年)考中进士修水征村《艾氏宗谱•艾氏原始》称:“襄,字君瑜,宋元符己卯(1099年)进士,授鄂州司户。”臧励龢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称:“艾君瑜,宋,永丰人。性至孝,母疾,割股和药以进,果愈。母丧庐墓侧。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诏复其家。”本人曾判断二文指的是同一人。但君瑜于元符己卯(1099年)中进士,而其胞兄君潮于1041—1048年间任大理评事,二者相差50多岁,又觉得不大可能。后到永丰查阅族谱时获悉,君瑜于宝元己卯(1039年)考中进士。方知君瑜于元符己卯(1099年)考中进士和大观中(约1108年)郡守以闻两个事件中提到的两个年份都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巧合。这一巧合令我得出了“二文指的是同一人”的正确判断。(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1)6-40、金坛进士庆长、庆增两兄弟可能是镇江名医钦文之二孙至顺镇江志》19/23记载,南宋名医艾钦文之子艾谦是举人,其二孙皆进士。没有注明二孙的名字。《至顺镇江志》18/16记载了庆长和庆增兄弟的生平事迹,兄弟二人皆进士,没有注明二人之父和祖父的名字。经过分析,本人推断,镇江艾钦文的两个孙子可能是金坛的庆长和庆增兄弟。其理由有四:一是按钦文、谦、庆长和庆增兄弟活动的年代看,似是祖孙三代人;二是庆长和庆增兄弟同是进士,满足钦文“二孙皆进士”的已知条件;三是四人可能都是镇江府金坛县人,也可能都是镇江府人,庆长和庆增兄弟后来迁徙到了金坛县;四是庆增之子去病及其子坚父子二人好像都会医术,继承了名医钦文的家学。究竟庆长和庆增兄弟是否是钦文的两个孙子?希望他们的后裔出面予以澄清。(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1)6-41、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上海川沙艾氏宗族可能是江西省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艾氏原始》称,先贤希淳公所在的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和先贤可久公所在的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是以中庸公为始祖的江西省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上海市川沙《重修艾氏家谱序》转述了《艾可久墓志铭》中的一段话:“艾之先,家江西抚州。自明初而别,一徙陕西米脂,一徙江苏松江北郭,其地因名艾家桥,是为始迁祖舟梩公。”这段话说明,可久公认定陕西米脂艾氏宗族和上海川沙艾氏宗族是同宗,祖籍同为江西抚州。《艾氏原始》写于1583—1587年间,先贤朴(阳溪)公还在世,《艾可久墓志铭》写于可久公去世时的1593年或1594年,二文基本上是同时期写成,是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的。将《艾氏原始》同《艾可久墓志铭》中这段话联系起来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省米脂县“小艾” 宗族和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是江西省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2)注:经查永丰县和抚州府历史沿革,永丰县隶属吉州,而永丰县的一部分(云盖乡)划归乐安县,乐安县隶属抚州府。可能可久公所在分派所在地就在云盖乡内,所以称“家江西抚州”。6-42、艾氏并非出自犹太张正明先生在为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撰写的《重修〈艾氏家谱〉序》中称,“艾氏之先,实出犹太。” 他认为,犹太艾姓于公元1050年前后到中国后,《百家姓》中才有艾氏,“先则无艾氏踪影可寻”。我们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多支艾姓起源远远早于犹太艾姓来到中国的公元1050年之前,“历代先贤”中有44位早于公元1050年,上古和中古时期就有多个以艾命名的县以上地名,成于公元960—978年期间的《百家姓》中就有艾姓,位列第334位……大量事实胜于雄辩,不是在犹太艾氏于公元1050年前后来到中国前“无艾氏踪影可寻”,而是张正明先生对大量的史实视而不见,一叶障目,以片概全。艾氏并非出自于公元1050年前后才来到中国的犹太人,而是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26)6-43、自修公是云南邓川州人而不是河南邓州人有资料和不少网络文章称,明朝贤儒艾自修是河南省邓州人。经考证,自修公是云南省邓川州(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人,而不是河南省邓州人。一字之差,差之数千里。(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31)6-44、自修兄弟是汉族而不是白族《百度贴吧•艾姓历史名人》称,云南省邓川州艾自新和艾自修兄弟是白族学者。但是,云南省洱源县志办杨树星先生来函告知,该县有两支艾姓,一支为汉族,始迁祖艾福,约于明朝弘治(1488—1505年)间从江西省临川县随屯军进入云南省邓川州(今洱源县)中所,是当时境内名医,其后裔现有300人左右;另一支为彝族,现有500人左右。自修兄弟究竟是汉族还是白族?我给杨树星先生发函求助,请他帮忙查证自新和自修兄弟究竟是汉族还是白族?2010年8月12日,杨先生回函说:“我对洱源中所艾氏是否是白族进行了查证,艾自修确实是汉族,现今的艾氏后人报的也是汉族。可能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白族地区,被人误认为是白族。”根据杨先生的查证,认定自新和自修兄弟是汉族。因此,将洱源县中所白族艾姓删除。 (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注释31)6-45、万年公率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的地点应是甘肃宁州而不是江西宁州《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称,万年公率3000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于江西宁州(今江西省修水县)襄乐村。经考证,明朝时,有两个宁州,一是江西省宁州(今江西省修水县),二是甘肃宁州(今甘肃省宁县,西魏时名襄乐县)。万年公时任孤山副总兵,卫戍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平凉离甘肃省宁州不远,我认为万年公率3000将士与李自成军决战的地点应是甘肃省宁州湘乐村,而不是江西省宁州襄乐村。经与《陕北米脂艾氏宗族史略》作者有为讨论,他同意我的看法。(详见《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223页)6-46、对族谱的认识和应秉持的态度在实地调研中,先后拜读了29部族谱;另有20来个宗族先后从电子网络上给我发来了本宗族的族谱序言及有关部份,共阅读了50来部艾氏族谱。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采用大宗之法,世系图从起源始祖庆忌公写起,其他宗族均采用小宗之法,从始迁祖或知道生平事迹的某位先祖写起。最早的艾氏族谱是东乡艾氏宗族的《礼洞艾氏宗谱》,首创于974年;其次是永丰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首创于1156年。记录世系传承关系世次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是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的《艾氏族谱》,目前最低辈分为第87世,2500多年;其次是以海清公、中庸公、宰(九)公为始祖的3个宗族,均达1200年以上。各宗族的族谱创修时间有早有晚,质量有高有低,内容和格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记录了本宗族的迁徙史、创业史、发家史、世代传承关系和优秀人物传略,有的还记录了本宗族所遭致的灾祸及先祖应对灾祸的态度等。艾氏族谱是各宗族的家族史。族谱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史和地方志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各宗族有识之士应该自告奋勇,承担重任,创修、重修或续修本宗族的族谱,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正史和地方志照实直书,善恶并录。族谱与正史和地方志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只记善,不录恶,隐恶扬善,甚至编造故事美化先祖,或者给某位先祖追加一个进士功名或大官头衔。艾氏族谱同所有族谱一样,同样具有隐恶扬善的特性。另外,由于族谱编修者,尤其是首创谱主编的学识水平有限,或治学态度不严谨,也会给族谱添加一些不实的内容。如为了提高本宗族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不少宗族说因始迁祖到某地作官,遂家焉;一些宗族说某位先辈是进士,是高官;有的宗族甚至认别的宗族的先贤为本宗族的先祖,等等,其实不一定都是如此。个别宗族的族谱本身,如编修时间、主编或谱序作者等,也存在不实的问题。正由于族谱具有隐恶扬善的特性,存在不实的弊端,甚至族谱本身也存在不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对族谱,尤其是对本宗族族谱进行研究的时候,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而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对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认真进行考证和辨析,吸取其中反映历史真实的精华部分,剔除其中不真实的虚假成分,还本宗族源流以本来面目,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真实可靠的家族史。6-47、各宗族应该考证本宗族的源流,力求正本清源因各种原因,有5个艾氏宗族的源流弄错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在有关章节给予了指正,并建议相关宗族重新考证,以便正本清源。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三、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调查和研究,虽然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但仍有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1、得姓始祖汝艾是夏少康帝的大功臣和大臣,他及其妻室子女当居住在夏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即艾姓的祖籍应该在河南省禹州市。为什么说艾氏的祖籍是甘肃省天水郡呢?天水郡是汝氏的祖籍,不一定是艾氏的祖籍。甘肃省甘谷县艾元烈认为汝艾出生在今甘谷县的古坡艾家川,后到河南、山东一带辅佐少康帝恢复家国,所以天水郡是艾姓的祖籍。本人以为,汝艾的先祖随伏羲部落集团迁徙到了中原地区,汝艾就出生在中原地区。汝艾辅佐少康帝恢复家国,因功高被少康帝赐姓艾若干年后,携子孙回到了祖宗的故乡—今甘肃省甘谷县的古坡艾家川;也可能汝艾本人没有回到祖籍地,是他的子孙迁回了老家,艾氏子孙在此地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到两晋南北朝时,天水地区因艾姓人口众多又是艾姓得姓始祖汝艾的祖籍地,而成为艾姓的发祥之郡。我们两人的看法都是推测,都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有必要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2、商武丁帝(公元前1271—1213年)封其子为艾国(故地在今河南汤阴县)国君,侯爵。周武王克殷时,艾侯被俘,艾国遂灭。艾侯的子孙以国名为氏。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回鹘族(今维吾尔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这3支艾氏起源已清楚,但至今没找到这3支艾氏的后裔。期望这3支艾氏的后裔尽快现身,提供本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 3、江西省分宁(今修水县)在商朝中晚期称艾候国,周朝时为什么称艾子国?因何改称艾子国?何时改称艾子国?虽有说法,但难以令人信服,尚需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4、《要离刺庆忌》说庆忌逃到卫国艾城招兵买马,修造战船,于公元前514年顺长江而下,偷袭吴国。卫国离长江很远,又无江河通长江,而且吴国上游的长江段处于楚国管辖下,庆忌是如何将几百条战船从卫国弄到长江里去的?只有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这种可能,但吴王僚才派兵攻打楚国,楚国怎么可能帮助其子庆忌复仇呢?(详见附录8-1:《大争之世》) 5、根据《艾氏原始》和上海川沙艾氏宗族《重修艾氏家谱序》中转述的《艾可久墓志铭》综合分析,基本上可以认定陕西省米脂县“小艾”宗族和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是江西省永丰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但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第18世孙民言认为,老谱书关于本宗族源流的介绍是错误的,本宗族是犹太人后裔;米脂县“小艾”宗族则说是“贺改艾”。陕西省米脂“小艾”宗族和上海市川沙艾氏宗族的起源值得进一步研究。6、江苏省在北宋末是艾姓第一大省,有二分之一的艾姓人口居住在江苏省。江苏省从明末即退出了前7位,当今更退出了前20位。迄今已联系上的各地艾氏宗族几乎没有声称是从江苏省迁徙而来的。江苏省的艾姓人口到底哪里去了?7、周初,周武王将修水艾侯降为子爵,另封于山东牟国(今莱芜市)艾山,是为山东泰安/莱芜/沂源艾陵艾氏第一始祖。历代艾子在山东省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隐居/食邑在山东省泰安艾陵的艾孔比第一任艾子晚500多年,是为山东省泰安艾陵艾氏第二始祖。迄今已知有多支艾氏宗族声称是艾孔的后裔,尚未发现艾子的后裔。从历代艾子及其后裔在山东省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来看,以艾子为始迁祖的莱芜/沂源/泰安艾陵/艾山/艾邑艾氏宗族在历史上曾经人口众多,艾子的后裔到底哪里去了? 8、天水郡、陇西郡、河南郡、汝南郡四个艾姓郡望在南北朝时是艾姓人口最多的地区,时至今日,天水郡治所通渭县仅有1户艾姓,其他3地尚未找到艾姓同宗,看来艾姓人口也不会太多。这4地的艾姓人口迁徙到哪里去了? 9、对位列艾姓人口前6位的陕西、河北、黑龙江、河南及第8位的甘肃和第10位的福建等省,迄今联系到的艾姓宗亲甚少。亟需得到这些地方的艾姓源流和现状信息,希望陕西、河北、黑龙江、河南、甘肃和福建等省的艾姓宗亲踊跃提供信息,尤其是在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后搞清本省的艾姓人口数。 10、山东省汶上县或东平县颖公与河南省封丘县颖公是否是同一人? 11、由益(字师孟)公编修的《丰阳艾氏二修族谱》编修于何年?丞相周必大于1188年写的《丰阳艾氏二修族谱序》是真是假? 艾东尧撰 2011年1月11日完成初稿 2011年6月22日完成修改稿
作者:艾氏 发表时间:2011-07-17 15:24:04
辛苦了1
作者:36.112.107.* 发表时间:2022-06-15 17:19:05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