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9

55254次

1人

1个

25个

230人

24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百家性知识4


“姓”与“氏”原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现代人说起“姓”和“氏”,往往混为一谈。事实上,从姓氏初义来看,二者大相径庭。
中华民族的姓氏,源远流长。在古代,“姓”和“氏”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子称“姓”, 男子称“氏”。到了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一,今天所说姓氏的概念就确定于秦汉。
早期的姓氏起源,往往和自然界关系密切。比如大名鼎鼎的伏羲、女娲为风姓,遍尝百草的神农有后裔为雷姓;为人熟知的图腾崇拜,也成为许多姓氏的来源,多和现实生活常见的生物有关,如以虎、熊、羊等动物为姓,以花、草等植物为姓。
《说文解宇》说:“姓,人所生也”。“姓”字可以拆解成“女”和“生”,姓在母系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主要用来标记出生时的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我国最古老的一些姓,如“姬”、“妫”、“姒”、“姜”、“嬴”、“妘”、“姞”等多数都与“女”有关联。
当社会发展到父系制度后,姓转变为以父系血缘来传承。这时出现的姓带“女”字旁的就少了。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为十二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这十二姓中除“姬”、“姞”二姓还保有女字旁外,其他十姓都没有女字旁了。
“氏”则是产生于父系社会之后,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于人口繁衍,迁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后代子孙,便逐渐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个特殊的号来做标志,这就是“氏”。因此,“氏”主要用来标记家族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到了周朝,礼法制度趋于完备,“氏”标示身份地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周朝贵族男子普遍称“氏”而不称“姓”。
单就内涵而言,“姓”与“氏”是截然不同的,而在作用方面,两者也是天差地别。关于姓氏的作用,古人有过一些解释。宋朝的刘恕在《通鉴•外记》中记载:姓主要用来追考祖上是出自哪一系,而氏则用于子孙区别身份地位。班固在《白虎通•姓名》中记载:氏主要用来区分贵贱,从氏可以判断一个家族功德的高低,财富的多寡等。宋朝的郑樵则认为:氏是用于区分家族贵贱,姓是用于区别婚姻的。清代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则认为:氏主要区别男姓的地位,姓则区别女子的出生。
据此,可以看出,“姓”的作用主要为:别种族、明世系、别婚姻。《国语•晋语》中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有生理缺陷。为了辨别男女双方在血缘上是否有关联,从而决定婚娶与否,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加上姓是非常必要的。
而“氏”的作用一是表明父系血缘关系,二是区别个人身份的贵贱。周代宗法制度严格,只有贵族男子才有资格称氏。当时的男子一般不称姓,因为姓是与生俱来的,比较久远,已经不能表示这个男子所在家族现有的身份;而氏则代表这个男子所在家族近期的地位和身份,非常关键。
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姓”与“氏”是相互分离的。直到战国时期,周朝的礼法制度出现动摇,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周朝的一些贵族开始没落,有许多还沦为平民甚至奴隶。所以“氏”用于标明贵族身份的作用渐渐削弱,秦汉之后,姓和氏便合而为一了。
在先秦只有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汉朝以后,平民也可以有自己的姓了。所以,“百姓”这个词,在周和周以前指的是贵族,“百姓”即“百官”的意思。汉朝以后,百姓才指普通平民。

作者:郜贞迎   回复:0   发表时间:2011-10-03 14:13:2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