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561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创业说:我是如何辍学走上创业之路的/刁轶夫

undefined
编者按:本文由个性化阅读社区喜分分创始人刁轶夫撰写,在文中他谈了自己是如何从浙大到加拿大再到美国辍学创业的并且分享了一些创业感悟,颇有中国的扎克伯格之风。以下是正文部分:

我是如何走上创业不归路的? 今年3月做出从卡耐基梅隆大学退学回国创办喜分分的决定时,好像也并不需要勇气。因为我设想了下,如果我临终的时候,想起当初没有退学创业会后悔吗?会!于是我就回来了。

我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学在红十字会的经历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当然,我参加的是学生红十字会,有很朴实的氛围,更从来没发现贪腐的情况)。 从贴海报的干事做起,到逐渐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我感觉到帮助别人,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多么快乐,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这时我明白了,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实现个人价值正是我的价值观,也是我今后创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大三来到加拿大交流,除了他们社会中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们对于诚信的重视。对盗版软件的抵制,对作弊和学术造假的严厉惩罚,都与国内形成鲜明对比。在北美的互联网企业中,做产品也是有着“我就是要有所不同”的精神。对于诚信的重视,正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第一个创业项目Bookiki

从加拿大回来后,我感到自己技术积累仍然不够,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去美国读硕。但是美国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家都在本科甚至高中阶段探索过创业,我再不行动不是落后他们了?我相信创业并不是完全准备好了才开始做,因为那样往往已经晚了。虽然知道当时开始成功的机会不大,但是实践肯定会带来丰富的收获。在加拿大的时候一个课程团队大作业就是二手书交易网站,当时就想回国改进功能,做个中文版的,那就开始吧!

事实确实如我所想,互联网行业启动快,我花了一千多块钱就购置了服务器和域名,在炎热的暑假回到浙江大学开始了开发。当时做这个网站的队友都在加拿大,于是暑假开始做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加拿大的队友给这个网站起了个名字Bookiki,我又征求同学的意见起了个中文名书易,然后把原来的程序发布到网上,Bookiki Rocks! 那段时间,我见到同学或qq上跟人聊天就说我的网站,问他们的需求。同时又浏览了几十个国内外二手书相关网站,看他们的运营模式和功能设计。在此要感谢park和叶睿智学长,在架构设计前问了他们不少问题,叶学长建议我爬虫书籍信息,这样较原先用谷歌图书API添加图书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
8月初开始我做了一周左右,正好隔壁寝室的阿彪回学校了,他竟然做过爬虫的程序!于是一拍即合,他来做爬虫,我来做剩下的部分。杭州的夏天异常热,经常有37度左右的高温,整个楼层就几个同学。我和阿彪经常都是光着膀子编程,不时在两个寝室间窜来窜去讨论,互相审阅代码,打球的间隙也讨论着,不懂的问题就去论坛上请教。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问题困扰我们一两天,然后解决掉之后心里又畅快至极。

到了九月刚开学,我们终于拿出了有几十万书籍信息,书单匹配等创新功能的Bookiki Beta版。在2009年9月21日的凌晨,我们在发布的最后时刻还在进行调试,然后一点钟我们发了个帖子在校内的cc98论坛正式发布,很快就有人来顶贴,试用。我拿出了航班上留下的一小瓶红酒,和阿彪及几位同学一起,干杯,Bookiki!那晚真是兴奋得难以入睡!一天后,网站的注册用户有四百多,大部分都很认同网站的功能!我们又根据同学的反馈改了一些bug和细节。开学不久我又组织七人团队参加了学校的创业计划大赛,顺利进入了复赛,还引起了风投trilogy的兴趣。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直到政府十月份开始了对互联网的扫黄打非。由于经费有限,我们租赁的是虚拟主机,也就是说我们网站所在的服务器有几十甚至上百个我们这样的网站。好像是从焦点访谈曝光我们网站所在上海怒江机房有黄色网站开始,就开始了持续的断网。虽然我们的网站既不黄也不非,但是监管者的手段是粗暴的,他们直接关掉整个机房进行检查,不管其中有很多合法网站。

从那时候开始,给我们提供主机服务的公司就在不断更换机房,至少是辗转了四次最后把机器搬到了贵州去,中途我们机子所在硬盘还坏了一次,损失了所有数据,好在我们还有前几天的备份。自此我们的主机服务就一直不稳定,推广网站也没有底气,更好的服务器要几千上万,暂时也负担不起。可是难道就放弃吗?不,对创业者来说这样的挫折还有很多,不能改变的事情就要先适应。

后来我想起马云和任正非总是在说冬天来了,无论当前经济形势是好是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创业的环境瞬息万变,远比季节变化没有规律,因此任何时候都可能是冬天。之所以要这么提,就是为了营造危机感,在困难还没有来临的时候预测困难,提前准备好过冬的草粮,在冬天真正来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从遭受挫折后抱怨,到随时预感到困难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这是我经过这次“扫黄打非”最深刻的体会。

既然网站不好推广,那就练好内功吧,先集中精力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半模拟半实践地探索商业模式和企业经营。在经过无数次讨论后,我们把商业模式定在了以免费的C2C服务吸引用户,用开在每个学校的B2C作为盈利方式,从学生3折收购再通过网络5折卖出作为商业模式。在进入复赛答辩阶段后,我们在紫金港校区演练了B2C的商业模式。但是这次做的并不成功,卖出的书不多,除去收购成本的一半营业收入都支付了人员工资,剩下的钱用于购置仓库中无线上网硬件,最后所剩无几。

总结这次实践,一是项目的准备期在春节,我们团队投入精力不足,较多计划没有按期完成。二是营销做得不够,并没有展现出来网络平台应有的优势。而我们的免费用户也积累地不够,在向B2C转化的时候缺少基础。看来实践总是能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实际的商业运营还需要很多的积累。我们根据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修改了商业计划书,加入了新学期开始前预订,团购等降低收购风险和扩大销量的模式,然后经过秘密答辩,顺利进入了省赛。最后拿到了省赛一等奖,虽然没有进入全国的决赛,但是我觉得这已经足够了。

在就要本科毕业去美国读硕的时候,我正在担心网站的可持续运转,老师推荐我们参加了公益创赛,可以拨给我们实践基金,这样服务器费用就解决了,可以作为公益项目长期运转下去。 现在这个网站因为创业太忙暂时没维护了,等有机会可以业余时间运营。
我的创业感悟

创业者的品质

我认为创业者的基础,还是形成负责任,敢探索,不怕失败的心态。我从看过的5部影视剧集中收获最大:反恐24小时,搏击俱乐部,肖申克的救赎,壮志凌云,越狱。剧中男主角都是男人的典范,信念坚定地为自己的事业和所爱的人奋斗,极有责任感,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超群,从来不放弃,总是能机智地绝处逢生。创业很多时候也要依靠直觉,而直觉来源于长期的经验积累,除了自己经历外,我觉得多看看企业家的传记很有帮助。

开始实践,不要害怕失败

与美国青少年对比,我们参与创业实践比他们晚了很多。我们有各种学生创业比赛,但是真正拿自己创业项目参赛的很少。如果我没有创办Bookiki, 我并不会如此深刻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也没有开始在web开发上的积累,我如今的创业也不知道如何开始。第一次实践并不需要想法很大,从小处着手更容易起步,也适合自己能力。

持续不断的积累

在学校中完全可以完成对自己初步的创业教育,但是不要忘了,专业知识同样重要。就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来说,我们跟国际一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的太杂,编程训练太少两方面。这就要靠自己多实践。除了探索所学领域的知识外,我认为经济,财务,部分法律也应该在课堂学习,而管理方面结合社团等实践来学远比课堂学习效果好。

找到志同道合者

加入一个优秀的创业团体可以起到创业催化剂的作用。在创业实践中团结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默契更有价值。我们现在创业团队中四人的三人就是原来我们做Bookiki的同学。

创业就像孕育生命的过程,充满了痛苦和喜悦。从创办Bookiki到现在的网站喜分分,一走上创业这条路,我发现再也无法回头,因为创业已经成为了生活方式,我只有一直快乐地走下去。
来源:36氪 2011-10-20

作者:222.184.28.*   回复:1   发表时间:2011-10-26 20:57:27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刁轶夫 Yifu Diao理想并现实,激情并坚持

创业告一段落,回美国继续完成学位
2012年1月14日
当投资者笑着说,我们不能给你翻倍的投资,你还是回去读书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反驳的理由,嗯了两下就走了出来。骑车回家的路上,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心想最努力的一次为什么这么失败。

父母觉得有上百万投资,表明投资者看好,才让我留下创业,不然就要回去读书。上次瞒着他们回来,这次也没法再固执了。因此虽然有两个投资者各同意投资几十万,也达不到目标。不过这个因素除外,这次创业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总结。

最重要的还是需求没找准。喜分分做的个性化阅读,花了不少精力,挖掘用户兴趣,再为他们推荐文章。不过有信息过载痛点的毕竟是少数,而且推荐效果的提升是长期的过程,并不能让用户马上眼前一亮。

然后是用户体验做的不好。虽然这次已经比上次Bookiki花了更多心思,但是因为产品定位不准,造成用户进入网站无所适从。相比较而言,Flipboard等抓住了移动端网页阅读不方便的需求,用良好的用户体验赢得了用户。

团队也没有准备好,全职和兼职做,心态和投入的精力毕竟是差很多。

现在的网站和应用数量是爆发式的增长,每个都在竞争用户的时间。激烈的竞争让每个网站都在用户体验上下很多功夫,用户也越来越“懒”。绝大部分用户不会仔细琢磨网站,进来后如果没有看懂,就不会再来第二次。因此如何找准需求,让用户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发现网站独到的好处,就是每个创业网站要反复思考,和初始用户反复沟通的问题。

在开发到12月初,我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觉得需要尝试新方向,就开发出了微博影响力应用 。应用上线三周就有19万用户,还有薛蛮子,黄健翔等好多名人用。当时看着实时监测上不断飙升的在线人数,还真是兴奋。之前有不少影响力应用,但从增长势头来看我们这个算最猛的。这个应用为什么能火起来?首先用户使用成本低,用户连接下微博帐号就能用。然后抓住了用户的心理,每个用户都对自己的影响力好奇。另外应用发出的状态会@深受此用户影响的好友,形成了病毒营销。而且我们还生成了一张美观的图片,在用户的相册得到了曝光。

本来开发这个应用是出于推广个性化阅读目的的,看到这么火,我想干嘛不扩展来做成社交影响力评价。这其实是个很大的方向,也被所有谈过的投资者看好,我还找到了在营销领域有经验的socialbeta等朋友合作。不过终究是因为有父母设定的期限,而且应用的接口调用不稳定(估计是新浪看到我们太火,自己也已经做了微数据,封了我们),没能继续做下去。

机会总是有的,不过自己没准备好。当初回国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准备好了,回头来看并没有。我也没有后悔,要是回到当时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这些道理经历过后才明白。阵痛之后总是有很多收获,无论在产品,技术还是管理。有这么一些经验体会最深:

1,要多揣摩用户心理,特别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找准用户心理,就像按了个按钮一样,会四两拨千斤。可以读读《影响力》,《引爆点》,《社会心理学》等书籍,多做做小应用实践下。

2,创业者太容易对自己的宝贝很乐观,要多质问自己。比如,用户到底什么时候用我的产品?起床和睡前都要刷一下?碎片时间用用?作为一个工具,需要的时候打开用?如果找不到一个用户很难拒绝的理由,肯定是产品还有问题。

3,投资没谈成没关系,多听听意见。相对于你自己,投资者见过的项目更多;相对于你朋友,投资者更无情。因此投资者提出的意见,大部分有价值。当然中国绝大部分投资者不懂技术,还有小部分非常急功近利,不过不用怀才不遇,用用户数据说话即可。在融资方面,我非常推荐@桂曙光的《创业之初你不可不知的融资知识》,讲的非常全面细致,在我看来是创业者必读。



我今年8月底就会毕业了,还是打算回来创业。读书期间希望开阔下眼界和人脉,做些应用继续积累经验。感谢我们团队阿彪,皓亮,炳文不求回报地坚持这么久。我一直明白创业是一场长跑,以后回头来看,这次不过是跑了一圈而已。




作者:60.168.15.*   发表时间:2012-07-07 21:32:47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