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781432次
9人
20个
184个
20314人
667部
江阴申港有座延陵季子祠,其中还有块十字碑和墓。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丹阳延陵镇也有座延陵季子庙,也有十字碑。这二地的延陵季子祠(庙)、碑、墓孰真孰假,孰早孰晚似乎一时难以分辨清楚。而要想辨明真假,唯一的办法只有寻求史书,以史书记载来说明事实真相。有关江阴的季子祠墓的记载历代都有,而记载最早的是《皇览》一书。《皇览》成书于三国时期的220年~226年间,是魏文帝曹丕命刘劭、王象、桓范等人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专供皇帝阅读的书,故称“皇览”。其记曰:“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至今吏民皆祀之。”这里清楚地说明了其墓在毗陵县的暨阳乡,而且官吏、百姓一直祭祀延陵季子。由此可知,季子祠最晚也应在三国以前就建立而成了,否则,人们就不可能将祭祀吴季子的活动形成习俗了。而有人认为江阴季子祠始建于东晋明帝太宁(323 ~326)年间,显然,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条记载涉二个古地名——“毗陵县”、“暨阳乡”,它们究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载“秦始皇有天下,置郡曰会稽,而延陵为之乡。汉高祖取会稽,改乡为毗陵县,仍析其地暨阳乡(即今疆域)。”这条记载将时间及区域沿革讲得清清楚楚,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我们江阴在秦朝时为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时,将延陵乡改为毗陵县(即为现在的常州市),我县为暨阳乡,而且注明“即今疆域”,从属于毗陵县。由此可知《皇览》所说的“暨阳乡”就是我们江阴市。要说明的是《皇览》原书隋唐后已失传,今所能见的是在给《史记》作补注的刘宋时(420 ~479)人裴骃(《三国志》作者裴松之之子)的《集解》中,此条补注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到了宋代有关延陵季子的记载就更多了。最早的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的地理志书《太平寰宇记》,其记曰:“延陵季子祠,在县西三十五里申浦。”其次是宋崇宁元年(1102)常州府太守朱彦写了篇《季子庙记》(该文见明嘉靖《江阴县志》),其中记道:“又得其所谓季子庙在晋陵县北七十里申浦之西,又曰暨阳乡,而暨阳隶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塚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浦之侧,傍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凿之禁。”此段文字将季子墓写得更明确了,他不仅写明了地址,而且写明了具体的方位,“晋陵县北七十里”、“暨阳门外三十里”。这种距离、方位与今天申港与常州、江阴的距离、方位完全吻合。朱太守而且还嘱托当时的江阴县令赵士淝进行实地查访,赵县令不仅查访了季子庙,而且还修缮了季子墓,并立了保护季子墓的禁牌。 到了南宋,由江阴县令颜耆仲编的绍定(1228~1233)《江阴县志》中还记载了有关季子庙的诗:谒季王庙(并序) 祁宽武当祁宽从学于和静先生,自虎丘将游江西,至荼镇膠舟,闻僧道求步谒季子庙,景仰高风,题诗于壁。 至德泰伯裔,清风汗简传。乐闻知政化,道契友仁贤。 遗像丹青暗,高明日月悬。萧萧墓木拱,谁复挂龙泉。这位祁宽诗人,从苏州虎丘到江西,途经江阴荼镇(即现在南闸镇的涂镇)而船搁浅,听说道求和尚要去拜谒季子庙,于是就和他一起步行至申港季子庙拜谒了延陵季子。并在壁上写下了赞美季子的诗篇,诗中不仅赞美了季子的高尚品德光照日月,还描写了季子墓前的萧疏松柏,已长到合抱粗了,由此可证季子祠的历史之悠久。要说明的是绍定《江阴县志》现已散失,但明《洪武常州府志》修撰时抄录了绍定《江阴县志》,所以,该诗在《洪武常州府志》中可以见到。宋后的元、明、清三朝,有关江阴申港季子祠的历史记载就更多了。如元人刘子寰就写有一首《季子墓诗》:“一上祠宫酹白云,始知蛮觸浪纷纷。有吴何代无陵墓,万世惟知季子坟。” 明嘉靖《江阴县志》载:“延陵季子庙在申港……正德五年(1510),知县王鉼请于行台,始作之(每当春秋祭,以羊一,豕一)。”看来季子祠由于年代久远,屡建屡废。这位王知县不仅向上级申请重修季子祠,而且每年春天、秋天时都要恢复祭祀活动,并规定祭品要用一只羊和一只猪。 祭祀季子的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久盛不衰。申港百姓每到农历四月十三日(相传为季子逝世之日)都要到季子祠去烧香祭奠,并形成“集场”。是日,各路客商云集申港,整个申港镇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对于季子坟,人们俗称为“王坟”。 至于清至民国时期的江阴县志有关申港季子祠的记述就更加多了,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了。 十字碑,其碑有“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而得名,有的史书上则载为“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明朝人都穆考曰:“吴延陵季子墓在于常州江阴县申浦,墓故有碑曰:‘呜呼有延陵季子之墓。’相传为孔子之笔,其大径尺,体势奇伟。”古篆文。明嘉靖《江阴县志》评曰:“今观十字之间,辞约意博,宛然鲁史之法,有非圣人不能及者。”也就是说,这字的体魄气势奇伟,用辞简约而又含义丰富,很有鲁国的记史笔法,这种用辞及书法,只有孔圣人才能做到。 从史书记载看,这十字碑也是历史悠久,其湮灭、重刻,不一而已。嘉靖《江阴县志》引《宋志》云:“据张从绅记云:‘旧石湮灭,开元中(713~729)(唐)玄宗命殷仲容模榻其书以传。’然则开元之前已有本矣。”这条记载是对十字碑有确切时间记载最早的记载。到唐玄宗时期时,经风霜雨雪之侵蚀,十字碑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了,由此可知其历史之悠久。而且还惊动了皇帝,并命大臣“殷仲容模榻其书”,看来,皇上也很重视这块碑的文化价值。至大历十四年(779)润州刺史萧定重新刻石,这样才使十字碑不至湮灭殆尽而传于后。 过了近三百年,碑上文字又被风化损坏,所以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到申港祭祀延陵季子后赋《夫子篆》诗曰:季札墓傍碑,古称尼父篆。始沿春秋义,十字固莫剗。磨敲任牧童,侵剥因野藓。嗟尔后之人,万言书不浅。(其诗还有小序云:“碑在江阴申港,本常属县。”其还有一首《季子庙》诗,有诗句曰:“依约有荒祠。”)梅尧臣生活于1002年~1060年,他到季子庙祭祀时,其庙已经荒芜,碑刻虽然还在,但苔藓遍布,牧童敲剥,破败不堪,惨不忍睹了。所以过了大约60年,至崇宁二年(1103)常州太守朱彦“摹而刻之”。其碑一直传至近代。 对于此碑,元朝人梁益在其书《诗传旁通》中也有记述:“江阴之西三十五里地曰申浦,札退耕在是,有札之墓,孔圣书其碣云:‘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凡十字。”而明、清时的江阴县志有关十字碑的记述就更加多了,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现在季子祠中的十字碑是据原拓本重新摹刻的,该拓本看来应是北宋崇宁时朱彦太守勒碑的本子。 江阴的季子祠是如此,那么,丹阳的季子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只要考证一下“延陵”地名的来历就知其真假如何了。据臧励和等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版,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载:“延陵,春秋吴邑,季札所封。即今江苏武进县治。”又载:“延陵县,晋置(据丹阳政协所编《神州丹阳·丹阳县置的变迁》载为:西晋太康二年(281),在今江苏丹阳县南三十五里。隋移治丹徒,唐复还故治,宋省为镇,即今延陵镇。”又载:“延陵镇,在江苏丹阳县南三十里,晋延陵县旧治也。”先说:“延陵,春秋吴邑,季札所封。”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弃室而耕。……诸樊十三年封于延陵,号曰‘延陵季子’”。这里《史记》的记载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记载完全相同,并说明了“延陵季子”称号之来历是因为季子“封于延陵”;时间是公元前548年,即春秋时期吴王诸樊十三年。而丹阳之古县名延陵县是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才有其称,延陵镇是延陵县的县治,到宋时,它只成了一个小镇,虽然二个地方名词看似相同,但时间相差了800多年。而且所辖范围也完全不同,所以其名貌似相同,其实含义根本是两码事。 关于延陵古邑与延陵县的辨别古人早已有之。《太平寰宇记》在丹阳县古名“延陵县”条目下说明:“此非古之延陵也,古延陵即今常州之晋陵县也。”这里《太平寰宇记》写得非常明确,古延陵是常州,与延陵县是两码事。而且宋常州太守朱彦在《季子庙记》中也讲得很清楚:“曲阿延陵(即丹阳之延陵,丹阳汉时也称曲阿)……非古之延陵,古之延陵在今晋陵县。”以上二书记载都将古延陵与延陵县分辨得清清楚楚。我江阴县在春秋时属延陵乡(即古延陵),在西汉时为暨阳乡,隶属于毗陵县。 综上所述,江阴申港之季子祠无论从史记补注《皇览》记载,还是后代的许多记述都说明是真正的季子祠。而丹阳的季子庙,虽然也有一定的历史,但它充其量也只能到西晋太康二年丹阳命名为“延陵县”以后才会有,所以说丹阳之延陵季子庙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后起之秀”罢了。
作者:吴康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4-04 21:04:11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