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53562次
0人
2个
2035个
62人
父亲,为了诺言而活着 张全海 张全斌 我赞美父亲,是因为他父爱如山。 我崇拜父亲,是因为他坚强伟大。 父亲1927年7月生于河北怀安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今年八十六岁,耄耋之年,除了患有北方老人特有的哮喘病外,父亲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 提及坎坷一生、命运多舛、送子参军、心系国防的父亲,作为儿子的我们无不为之骄傲与自豪。殊不知,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亲一生舍小家、顾大家,先后将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送到绿色军营,戍边为国,无怨无悔。近半个世纪以来,父亲以塞外巍巍群山般不屈的脊梁和那坚韧不拔的意志,默默支持和鼓励着一家两代四位军人在祖国东南西北的军营里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父亲是个极其普通的农民,他性情淳朴善良,为人平实谦和。正如此,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言行却一直鼓舞和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一生受用。父亲青年时期正处于军阀混乱、时势动荡的年代。为了生计,十几岁的父亲便跟随我三爷长年累月奔波于口里口外、赶车贩马、艰难度日。为此常常遭遇土匪恶人的打劫。而每每此时,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父亲便立志从军为民除害。可是那年。倔强的我爷爷愣是让三叔当了兵,而父亲作为家中顶梁柱被留下来顶门立户,娶妻生子。为此,心有不甘的父亲发誓:今生养儿一定先报国!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人到中年的父亲没有忘却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毅然支持大哥报名应征入伍。临行前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大哥说:“好男儿立志报国,咱当兵就是尽义务,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时,去部队上好好工作,为家乡父老争光。” 怀着对祖国的赤诚和亲人的重托,蹒跚满志的大哥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望着徐徐启动渐行渐远的列车,父亲满足而欣慰地笑了。 然而,就在我八岁那年,母亲因病猝然撒手人寰,不谙世事的我还完全体会不到人间冷暖、悲欢离合。母亲去世后,坚强的父亲没有告诉远在南疆某部当兵的大哥。他只是坚定而沉着地对我和十二岁的二哥说:“家里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写信告诉你大哥,咱不能拖累你大哥的后腿,更不能给部队添麻烦。”会写信的二哥和我点点头,记住了父亲的嘱咐。从此,一家人却把失去亲人的痛苦深深地埋在心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南疆边境战事不断。在此背景下,一些有志青年纷纷摩拳擦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此时,正气浩然、心系国家的父亲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再次决定让健壮英俊、高中毕业的二哥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参战。经过组织上的精挑细选,二哥也穿上了绿军装。让父亲值得骄傲的是,踏上军旅生涯的二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干就是二十年。 也许是家庭的熏陶,抑或是从小耳濡目染,身子瘦弱、翅膀未硬的我便跃跃欲试,成天价跟父亲吵闹着也要去当兵。那时的我已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小青年了。为了当兵,我和父亲闹翻了天。原因是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了,我家不仅分了畜生,而且还分了土地,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和我说:“不是爹不让你去,而是咱家刚承包了四、五十亩地,你去了咱家就缺了人手。”我赌气地说:“你让大哥二哥都去了,就不让我去?算了!有人说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我不去当兵了。”“ 咋?谁说的?难道爷俩小子当兵都是坏小子?老子说过,今生养儿一定先报国。去!咋就不去哩!?” 我十八岁那年,父亲不折不扣地践行着他神圣的诺言,让我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如愿穿上了梦寐以求得绿军装。 父亲是无私而崇高的。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一生不计报酬,甘愿吃亏,不顾家忧,负重报国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如今,晚年的父亲仍然关心着国家和部队的国防建设。前几年,他说服家人,让孙儿参军报国的故事,至今在广袤的怀安大地传颂着…… 父亲,为了诺言而活着!!!
作者:张全海 回复:1 发表时间:2012-06-22 17:03:11
因为父亲,所以自豪。
作者:张全斌 发表时间:2012-07-11 16:16:52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