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27580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洪山北洋桥位于洪山区和平乡。全长约50米,桥东端有明万历年间和民国初年碑记各一通,为市级文保单位。 桥是武汉一个古老的梦。 古云梦泽消失,分解出众多湖泊港汊,武汉特有的水乡泽国浑然天成,舟与桥成为这方水土上的人们赖以生存交流沟通的必需。从此,关于桥这个古老而悠长的梦便乘上人类的思想之舟在古云梦泽的故乡穿行。 为寻访武汉的老桥,真实地触摸先民们古老的桥之梦,经众多老武汉的指点,我们首先踏访了位于洪山区和平乡的北洋桥。据说在武汉现存的二十多座古老桥梁中,北洋桥不仅历史较为久远,原始风貌保存较为完好,且依然发挥着道桥的作用。 从繁华宽敞的青山友谊大道东进,沿古朴的乡间土路穿行,在炊烟袅袅的村落尽处,远远的,一座单拱坡顶、红砂条石砌筑的古桥跃然于一片湖凼水湾之上。绿树掩映间,石桥桥形朴拙稳健,线条舒缓流畅,桥身斑驳却雄姿依旧。沿水凼边缘的民房绕行百余米,走近此桥,但见脚下引桥和桥面青麻石铺垫,桥中砌有砖石,上垒麻石护栏。最令人称奇的是,10余米宽的桥面竟然在两侧还贯通阶梯形成人车分流,不仅显现楚地先民的勤劳智慧,还隐约可见古人人本思想的遗泽。 白洋桥又称白杨桥。一位过桥的老人指引记者查看了桥头立存的三块石碑。从碑文得知,此桥兴自唐代,明弘治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和民国四年曾对此桥进行过两次维修。老人告知,此桥连接着两岸同属北洋村的村民们。但史料记载,此地乃是东南祁郑湖和西北余家湖的两湖交汇之处,曾为淮扬荆襄沔黄蕲诸路客商往来必经之地。更有《武汉公路史》详细记载了这座古桥的诞生过程:“明正统元年有司岁做木笼纳土石于两岸为墩,建造本桥。后柱陷桥断,往来者仍涉足而渡。明弘治十七年,江夏县官周玺路经北洋渡,见待渡者达二三百人,过渡者非五升谷不渡,终因舟小人多争涌而上乃至翻沉,周向其友陈延英叙说所见。创导修建石桥。” 但北洋桥并非武汉现存最古老的桥。据考证,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在武昌今小东门附近有木构筑虎平桥。明清时所建桥梁多分布于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小河及湖泊的港汊之上。清末,三镇共有桥131座,其中汉口67座,汉阳25座,武昌39座。武汉至今尚有遗迹可考的古桥约有23座。 这些古桥见证着武汉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座座古桥犹如尘封的珍宝,尚未广为人识,然而时间弥久,也愈见其宝贵与稀有。武汉历史博物馆馆长刘庆平谈起古桥如数家珍:位于江夏区贺站镇陈六村的南桥,真实呈现着元代古桥的风貌,单孔小桥虽简单古朴,却坚固耐久,可算武汉现存年代最为古老的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的新洲孔庙的孔叹桥,桥墩作成梭形分水尖,有效减小水流对桥的冲压,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类与自然相依相存的智慧和能力。还有位于黄陂罗汉寺镇李湾村的黄陂半河桥、蔡甸的三多桥、江夏的桥头李桥、金水桥,还有其他地方的三眼桥、保寿桥、韬光桥……无不铭刻着先民交汇融和的愿望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令人叹为观止。 特殊的地域风貌使得武汉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市。但随着地域风貌的变化尤其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一些桥变成了有名无桥的历史遗存。六渡桥、积玉桥、长虹桥、三眼桥……这些美丽的桥名记载的便是武汉城市发展的轨迹。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逐渐形成崛起,且发展为繁华的港埠商镇。明末崇祯年间,为防水患,汉口城北筑起一道半月形长堤——袁公堤,因筑堤取土,堤外形成了一道宽约两丈的沿堤壕沟,由硚口引汉水进沟,从堤口将沟水排出长江。这条沟即形成当年纵贯汉口的著名的玉带河。历史上,这里成为武汉桥梁最为集中的地方,从硚口到堤口,先后修筑了33座桥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桥群,而且每一座桥都取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如六渡桥、九如桥、多福桥、延寿桥、保寿桥等。据文史专家刘谦定考证,六渡桥因河边著名的六度庵中供有六度母而得名。至清朝末年,随着玉带河淤塞干涸而至无存,这些桥也便名存实亡。而武昌的积玉桥则是建于清光绪十三年的一座石桥,也因1931年和1938年两次被毁只残留桥基,而作为地域名称沿用至今。 伴随文明的进程,武汉桥的历史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史。 梦起古桥。自明代武昌汉阳双城夹江演变为后来的三镇鼎立,从而奠定了武汉的地理格局。历史学家皮明庥这样解说,武汉的桥之梦非常遥远,先是湖汊河港,后来延展至大江大河。武汉江汉交汇,形成分而为三的特殊地理格局,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交流的需求更需要在大江大河上架桥。因此,历史上张之洞、孙中山等许多仁人志士都曾有过大江大河上建桥的夙愿。桥在武汉不仅仅是必不可少的交通枢纽,也起着整合城市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长江汉水上一座座大桥的架设,“天堑变通途”,使大武汉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为武汉在现代及将来的崛起与腾飞,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解读这位历史学家的话:因为有桥,方有武汉。因为有桥,武汉乃大。撰文:刁世凤 汉网 2006-02-06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60.168.15.* 回复:3 发表时间:2012-06-24 08:57:45
1994年7月,我赴京担任长江日报驻京记者。这一年年底,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开工,12月12日,我领命采访三峡工程至为关键的人物林一山老人。 走进位于和平门一个胡同,见到林一山老人,我吃了一惊。他摸索着起身迎我,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吐字铿锵,声音洪亮。他说,很多年前,他的一只眼睛患有眼癌,动手术“挖掉了”。另一只眼睛视力也受累失明。他的一只手也有残疾,那是早年战争年代被子弹打断的。 正说话间,林老的老伴张彬从外面回来,她身材清瘦高挑,干净利落。虽已七十多岁,但神态娴静安详,也是一口胶东口音。进屋不久,她拿了棉签药水开始为林老清理眼睛和鼻腔——林老还患有鼻癌,为林老定时清理眼部和鼻腔的分泌物,是她每天例行的工作。 林老边配合着老伴,边指着老伴笑说,她现在就是我的眼睛。 与林老初次见面,令我震撼的是他的乐观豪迈和激情四射。谈起三峡工程,林老成了一位浪漫的诗人。谈到三峡工程的几大好处时,他动情地说:“长江滚滚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啊!这个历史就要结束了。”谈到航运效益,他又说,那将使我们相当于增加40条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一列火车顶多能运两千吨货,但在浩瀚广阔的长江上,一万吨的船队也只是万波浩淼中的一叶轻舟。”他这样描述将来:“长江两岸到处都是港口,中国多了个地中海哪!” 林一山老人有着传奇的经历。他早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肄业。1937年,时年26岁的林老受党委派回到胶东,与理琪等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雷神庙起义,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后来他还担任过青岛市委书记、我党正式任命的第一任青岛市市长、中共辽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辽宁省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等职。 1997年11月5日,距三峡大江截流还有三天,我又一次来到两位老人的家。 两位老人精神很好。林老还是那样中气十足,嗓门洪亮,张彬老人还是那么轻言细语,体贴入微地围着林老打转。 采访中,两位老人与我拉起了家常。得知我老家也是胶东,张彬老人称我为“小老乡”,帮我用我带去的傻瓜相机为我拍下了采访林老的照片,拍照之前,她再次为林老洁面。 (记者 刁世凤) (武汉晚报)
作者:60.168.15.* 发表时间:2012-06-24 09:12:33
江汉北路: 外贸服装成就时尚新景 汉网2006-10-23 来源: 长江日报 江汉北路无疑是武汉追求个性装扮者的乐园。尽管与久负盛名的江汉路商业步行街相隔百米,而且也因它的东南一端正对江汉路北口而得名,但流行之风却似乎 格外眷顾这条长仅千余米的道路。犹如一棵预告流行的消息树,每当一阵着装新潮掠过江城,你马上就可以在它形形色色的街边店里感受和触摸到一个个真实的元素。 初识江汉北路,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经跟随一个很酷的同事去江汉北路省外贸厅的一楼门市,淘“出口转内销”服装。那时候国人刚从“的确良”和“涤卡”时代走出来,全民还都在追求西装革履,很搞不懂外国人为什么单单喜欢上这种布衣布裤,有些穿上身就会揉得如腌菜一般,还有些如电工背着的工具袋般粗硬。 后来,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服装就成了气候,还有了一个再明白不过的统称,叫做“外贸服装”。 如今,在武汉三镇的许多地方,都能找到这样的外贸店,据说货色已不全是最初的国内服装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加工,完成订单后剩余的那部分产品,其中不乏鱼目混珠的水货。再看看我们每个人的衣柜,上至政要高官,中产白领,下至市井百姓,哪个人没有件把外贸服装。 这,已是十几年后的事了。此时再想起当年江汉北路上的外贸门市和随后出现在附近的一串街边外贸店,我才惊诧江汉北路在着装上的得风气之先。 要知道,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是被老武汉们轻慢为“铁路外”的地段,按照现在的说法,当年在此居住的多半是农村进城人口,不说语言满口黄(陂)腔,职业也多半属“贩夫走卒”或引车卖浆之类,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城乡结合部”,怎么就与时尚前卫沾上了边,有朝一日竟还抢了江汉路的眼风。 就像上世纪80年代人们无法想像响当当的外贸行业竟会不景气一样,世事难料,斗换星移,从上世纪90年代,不景气的外贸行业有人开始自寻出路。属下职工受省外贸一楼门市启发,在江汉北路试探着开起了7家街边小店。到现在,13年过去,不知不觉间这种外贸服装店已沿街蔓延至43家,占去了江汉北路的半壁江山。 曾建华就是这“七分之一”,他与同在外贸系统工作的哥哥姐姐最早一批来这里开店,如今兄姐已到万商白马寻求更大发展,留下他与妻子守住“根脉”。夫妻俩经营的“楚楚”休闲服装店,无论装修特色、店堂面积、服装品种、人气指数都算得上这条街上的“傲角儿”,因此曾建华接受了不少媒体记者的采访,每当这时,自认口拙的曾家老三就拉出美丽能干的妻子充当“新闻发言人”,自己则躲在一旁憨笑。但话少语短的他常能一针见血,他这样为江汉北路定位:“江汉北路靠的就是外贸服装。”他不无骄傲地说,“它引领着武汉外贸服装的潮流”。 事实上,江汉北路确非浪得虚名,当如今外贸服装店在武汉三镇随处可见的时候,江汉北路却始终立于外贸服装的潮头,靠这条小街把守着江城外贸服装老大的地位,引领着外贸服装流行的走向。它不似江汉路上那些休闲店那样师出有名,但绝对比江汉路货色丰富和“国际化”;而其他地界的外贸店,说服买家最有力的语言就是甩出同等货色与江汉北路的价差。 眼下,走进各具特色的每家小店,最新潮的小背心、线织外套、韩式裙衫、“波波”饰物、秋冬短裤入目皆是,锦衣薄羽,裙长裙短,为最新潮的“混搭”着装提供着各类元素。不走进这里的服装店,你不会知道如今的流行是怎样的一阵接一阵的急急风,呼啦啦地刮来,又呼啦啦地刮走,在这些街边小店留下它诡谲多变的痕迹。 这些街边小店最能检验店主进货的眼力功底和买主的砍价功夫。这也正是这条街最吸引人之处,你永远会觉得能买到更物美价廉的衣饰,尽管这条街上的服装价格随着小店一次次的翻修不断攀升起来,但精明的淘衣美眉们仍能鼓动巧舌,或娇或嗔地手捏着选中的服装压到自己满意的价码。即便价格未能如愿,但终因出自江汉北路而得到些许安慰。 就在这人来人往的不歇人流中,有板有眼的讨价还价声浪中,昔日铁路外的这条梅神父路和它著名的梅神父医院带给人的那些丝丝缕缕的记忆和气息,正在被这流行之风渐渐掩去,因而改变了这条街的气质。 资料链接:原为后湖沼泽地带,清末有土堤,以多杨树而得名杨树堤。1924年,湖北省督军萧耀南集资,为意大利天主教神父梅占春(中国名)在堤东侧建梅神父医院,同时筑成此路,命名梅神父路。1953年,以东南端正对江汉路北口,改称江汉北路。 ■刁世凤/文
作者:60.168.15.* 发表时间:2012-06-24 09:14:33
古道仁心 /刁世凤 老街老屋,说不尽古道沧桑 整齐划一的青石板从脚下一直延伸开去,在强烈的阳光下一眼难见尽头 当时光如风暴一样从外面的世界掠过金口古镇,冰冷的水泥楼房也在逐渐挤进曾经繁华的明清老街,取代曾经辉煌的老屋。但小镇残存的这些老街老屋注定要作为历史的守望者,见证小镇的古道仁心。 残留的两条老街都隐在现今金口的背街深处,从通衢大道的金陵路中段拐进,穿过窄得仅容一人的水泥楼间,眼前一亮,一条蜿蜒小巷隐藏在楼群的背面。但见整齐划一的青石板从脚下一直延伸开去,在强烈的阳光下一眼难见尽头。街道两旁房屋搭檐接壁,沿街排开,静谥中百多年前的商业繁盛景象跃然眼前。这就是明清时代金口著名的老街―――后山街。 眼下这条街除了脚下青石依旧,老屋已所剩不多,最打眼的要数街口保存完好的一幢双檐三连屋古民居。进得屋去,尽管已显破败,但宜人的阴凉伴着老木的暗香还是沁人心脾。这些老屋结构相同,堂屋紧连过道,两旁是厢房,后边都留有天井,楼上还搭建了阁楼,有窄窄的木梯可供上下。 房主是一家书香世家,祖上曾是这条街上有名的私塾先生,眼下老屋传给一个40多岁的精干主妇。因为尊崇祖训,当邻居们都忙着纷纷筹资将百年老屋翻修成水泥建筑的时候,这位主妇却在倾尽全力供养家中两个孩子读书。几年前,大儿子考取了北京邮电大学,小儿子也正在老屋中苦读备考。文脉传承,无意间却成全了百年老屋,保住了这条老街上难得的旧景。 金口镇另一条著名的老街是后湾街,在中山舰打捞期间,这条街曾因云集了众多新闻记者而吸引了全球华人的目光―――当年中山舰遇难沉没后,幸存的官兵夜宿民房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后湾街52号的刘宅。 后湾街倚江而建,汇入长江的金水河近在咫尺,古时金口重镇商业集散的功能,部分由这条老街承担着。刘宅的主人当年就曾在金口上游的洲镇八铺街开有字号,经常到汉口汉正街打货,金口老屋便是他的中转站。闲置的老屋,还一度借作小镇的邮政代办所。 资料记载,中山舰沉没当日,刘宅主人从洲回金口小镇,途中正遇中山舰的幸存官兵,想到平日里中山舰巡防给百姓们带来的安全,报恩之情油然而生。他将官兵们请进私宅,并安顿食宿。左邻右舍听到消息,也纷纷前来慰问,将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款待将士们。当晚,刘宅堂屋里开了四大桌筵席,为抗日将士洗尘压惊。这段佳话一直传颂在金口小镇,印证着古镇醇厚的民风。 至今,这幢有着100多年历史的52号民房已几易其主,但整体结构一直原封未动,现任房主上世纪90年代买下这座占地150平米的经典建筑。采访当日,房主外出,老两口的儿子在阴凉的老屋里午休,尽情享受着老屋的惠泽。邻家太婆告诉我们,房主很“过细”地待这老屋,所以老屋保存完好。
作者:60.168.15.* 发表时间:2012-06-24 09:19:47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