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7

607044次

2人

3个

250个

8612人

495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福建客家三明罗氏来源

三明罗姓多郡望豫章。
隋代时,豫章罗氏罗珠的第二十一世裔孙罗景春由豫章入闽,居沙县。罗景春有4个儿子,其长子罗万发于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自沙县迁居黄连竹筱窝(今宁化县治所);他的第四世裔孙罗毓政(字令纪,号维纲)创建黄连县。(宁化《罗氏联修族谱》)
唐元和六年(811年),罗周文被授予邵武县尉,举家从江西洪都南昌县柏林里迁居邵武。据豫章罗氏的世系排列,罗周文系豫章罗氏罗遵生的第十五世裔孙。罗遵生的第十三世裔孙罗弘广有2个儿子:长子罗邵节迁徙剑州;次子罗邵筠迁任镇守江西省洪都,举家迁居江西洪都南昌县柏林里。罗周文,又名吉,字源达,号绍簠,为罗邵筠之子,生于唐贞元元年(785年)。元和十五年,罗周文改任沙县县尉,又举家迁居沙县城西罗家巷。罗周文卒于唐咸通十四年(873年),葬于今梅列区洋溪半路洋乌亭坑。入闽罗氏尊罗周文为入闽始祖之一。罗周文生有2子:长子罗赠,字循甫,生于唐永贞元年(805年)。唐太和五年(831年)任山东青州府博兴县丞,卒于唐乾符元年(874年),葬于今梅列区碧湖。次子罗贶,字功甫,回南昌祀祖。罗赠生有4子,分居二十都、二十一都、永安贡川、楮林。入闽罗氏第五世的一支,分迁连城(约在唐天祐或梁开平年间(904-911年))、三元岩前、福州和岩前忠山等地。第五世罗延一支又分别传入中村乡的山峰、大焙坑、筠竹。罗延生宗兴。罗宗兴移居中村的山峰,生崇惠;罗崇惠生有3个儿子: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分别居中村山峰、大焙坑、筠竹,各为这三地罗姓开基始祖,繁衍至今已有800多人口。五代末至北宋初期,又有罗瑚、罗琏两兄弟共同开发于建宁。宋宝祐元年(1253年)又有罗盛九(字肇开)肇基于尤溪进福村,传至第二十世罗义昭,迁居今梅列区列西。
唐末,罗仪贞为避黄巢之乱从山西迁徙至江西宁都,转迁宁化石壁葛藤村(今南田凹)。(宁化《罗氏联修族谱》)为避战乱,豫章罗氏的罗翁源及罗岳等从江西九江迁徙至延平府南剑州沙县鱼鳞阁,后又迁徙连城文享。明末清初,罗氏后裔迁徙清流县里田、罗坑、古坑等地。
宋时,罗周文后裔罗义昭被宁国府授予同知。他五十岁参政,被封为奉政大夫。罗义昭举家迁居列西横山大基(现列西西门铁路西侧,至今仍有房屋、祠堂等)。罗义昭生有两子,长子罗天泽居列西;次子罗天润迁居永安苦竹村。罗义昭的裔孙罗大宏移居列西封侯、富华;后裔罗芳盈将横山大基迁居龙谷(今龙岗)后山福界仔(又名后庙盘基)。罗义昭第5世孙罗举子迁居三元。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罗义昭的第二十世裔孙罗纽明迁居明溪永溪;其后裔罗丹二的4个儿子分居梅列的碧湖、陈墩、洋山、楮林;列西罗氏第二十二世后裔罗世坪由沙县迁顺昌东乡石溪都谢坊村,第二十三世后裔罗文秀迁居尤溪管前马坪、罗仁义迁居广东。因此,罗氏后裔在其悼祖先的悼文中说:“梅西祝融,首推我公,五房分派,丛丛蓬蓬。忆公生宗,官迹攸崇。振振族姓,蕃衍无穷。馨香万代,崇德报功。”列西罗氏又分五房始祖世系,即庆德堂、光显堂、积善堂、礼善堂、裕德堂,至今已有2500人之众。宋时,另有两支罗姓迁入列西。一支是罗义章的父亲从沙邑迁徙列西仁义坊;另一支是罗义昭的弟弟罗寿远的孙辈罗居珍从紫云徙迁至列西化龙桥南侧居住;罗寿远的后裔罗韶迁居三元区岩前朱山,所以岩前朱山罗氏一族的开基始祖是罗韶,已下传有20多代。
南宋时,沙县罗家巷罗氏后裔罗表迁居明溪盖洋桂林村。(明溪雪峰《豫章罗氏族谱》)
元代,罗周文的第二十三世裔孙罗禅迁居永安贡川紫云,开基永安贡川罗氏一族。据永安贡川《罗氏族谱》载,罗禅生有9个儿子,名小一至小九。元末明初,罗小三迁居永安梦溪(今罗坊坪坑),其余8个儿子均分居在永安小陶、洪田等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罗小三的第七代裔孙罗真辉从永安坪坑迁洪川(今洪砂美坂),为洪砂罗氏开基始祖;其后裔有的分居到永安中坂村等地,现罗姓人口有1400多人。明万历年间,又有贡川罗氏的罗君庆、罗君郎兄弟于移居建宁县。
元中叶,沙县罗从彦的第六代裔孙罗希升的次子罗孟二从南平罗源移居永安西华大垅东坑口,后又移居永安槐林龙潭(今槐南罗厝曲);所以,罗孟二为永安槐南乡罗姓开基始祖,至今已繁衍27代。槐南罗氏自罗孟二开基后,子孙繁衍,后裔迁居各地的有:其第十三世裔孙罗日华移居文江半岭圪,后裔罗述科移居尤溪新阳镇。罗宗堆移居大田县广平东西坑。罗宗学移居大田县罗丰梓岭。罗方养、罗立模、罗方炬移居大田县建设。罗方选移居大田县桃源。罗述波移居明溪县龙场。罗立民移居连城县。元文宗时(1328-1332年),罗守盈从邵武禾坪上罗迁居泰宁县南乡大湖。罗守盈先祖原居江西临川藤桥,后迁居福建邵武禾坪上罗,下传四世至罗守盈迁居泰宁。(泰宁《罗氏族谱》)
元代,又有罗周文的后裔迁徙至永安大湖、曹远两镇。据其谱载,元代时,罗四六从明溪紫云台移居永安大湖坑源。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罗四六的后裔罗荣十从永安大湖坑源迁居永安曹远汶一村。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罗六郎从三明梅列虎头山下迁入永安坪山(今吴坊村);罗六郎为永安罗坊乡罗坊村罗氏开基始祖。据贡川城中《罗氏家谱》载:其先祖君用,元末,江西豫章罗氏的罗仁七从江西南昌迁居永安贡川拼榈塞头定居,明初移贡川城堡而居;其一族至今已繁衍20余代。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列西罗氏第24世罗六郎原居列东马铺前,因邓茂七事,携家属徙迁清流梦里坪山马家塘,其后裔又迁居永安罗坊;罗圣福迁居大田;罗高八迁居延平。罗奉迁居龙岩;罗和迁居永安大湖;罗禅迁居永安贡川紫云。
明代,一支罗姓从江西宁都迁居建宁县水南、水西,后播迁伊家乡。原居明溪永溪的罗纽明的后裔迁居明溪城关。
清康熙十六年(1836年),永安西洋的罗维傅迁居大田艺林(今丰庄)。(大田《丰庄罗氏族谱》)


三.迁移
宋代时,宁化石壁的罗洪德共有18个儿子,分迁福建、广东、江西等省各地;其中他的第十六子罗佰七,派名君垂,从宁化迁居兴宁县城南郊,为兴宁南门社下罗氏开基始祖。罗洪德的第十八子罗小九,派名君姿,字盛龄,迁居兴宁东郊,为兴宁东门罗氏始祖。(广东兴宁、梅县《罗氏族谱》)
五代时,宁化石壁罗氏后裔纷纷向外迁徙;其中,罗太迁居江西南昌,罗千九迁居汀州转徙兴宁,罗赵回徙沙县,罗荣显迁居吉水白沙,罗正迁居虔化,罗六五迁居湖广等。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永安贡川罗氏罗君庆、罗君郎兄弟的后裔迁居建阳石抚乡定居。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永安贡川罗氏的罗自锦、罗自钊兄弟移居广东大埔;其后裔迁广东梅县。
清代时,永安槐南罗氏罗孟二的后裔罗宗杏、罗方全移居台湾。

作者:罗建平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7-04 12:20:37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