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879401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履行一位普通党员的承诺——记朝阳市龙城区民政局长刁春玉

undefined
刁春玉正在看望贫困户



“只要你心里装着百姓,一碗水端平,工作问心无愧,百姓就拥护你。”朝阳市龙城区民政局长刁春玉用一言一行默默地诠释出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承诺。



淡定人生 带好队伍



“我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这个权力不是我捞取个人利益的资本,而应该用在为人民服务上。”刁春玉先后担任龙城区教育局长、民政局长,这两个职位既有权、管钱,又令人羡慕。不论在哪个岗位,刁春玉都自觉用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慎独自己,履职尽责。



2009年7月,刁春玉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教育战线,走马上任龙城区民政局长。他在担任区教育局长期间,全区教学工作、教育质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当地百姓有口皆碑。恰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却进行了人事调整。



“民政工作主要与救济对象打交道,他们都是弱势群体,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爱,而民政工作就像一座桥梁,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刁春玉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



为了尽快融入民政大家庭,刁春玉勤学善思,认真研究业务,很快完善健全了机关各项制度。他主动与同志们敞开心扉、沟通思想,并在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上申明:“要求你们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你们不做的我首先不做。”



在工作中,刁春玉经常以无声的言行去感染其他同志。局机关时常来一些求助上访人员,刁春玉每当看到这样的陌生人,都热情上前打招呼:“你是来民政局办事的吧,我是局长,有什么事跟我说。”然后把客人让进办公室,耐心询问,属于救助对象的就立即安排办理。类似这样一件事看来很寻常却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机关全体同志。他对大家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找到机关不容易,大家要换位想一想,对农民的所求应如对待自己的事一样办好。”



刁春玉把学习看得非常重,上任不久,便建立了机关干部学习制度,他率先垂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中,他始终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并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意见,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了党员在思想方面的先进性。



掌握实情 落实政策



刁春玉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担任民政局局长期间,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2009年7月,他上任伊始,就对全区城乡低保、五保、优抚人员进行了细致地调查和了解,并要求为全区所有民政管辖对象建立个人档案,把他们的家庭住址、配偶、子女、经济收入、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登记造册。并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总结后,分门别类,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在2010年,经与多方协调,共制定并出台关于落实全区低保、五保等对象待遇政策性文件10余份,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落实全区贫困家庭的生活待遇提供了保障。政策出台之后,刁春玉主持召开城乡低保调整工作会议,提出了城乡低保调整工作要以稳定为前提,以阳光操作为准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将需要救助的人纳入进来,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地拿出去。会后,通过区乡两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认真落实政策,确定了应享受待遇的城乡低保户8953户、19675人,保障资金达3582.8万元。确保全区贫困对象的生活稳定。



无私奉献 主动服务



疾病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大多数家庭都是因疾病而导致贫困。在刁春玉刚刚上任之初,联合乡一位叫张海波的尿毒症患者找到了他,向他诉苦,请求帮助,原本富裕的家庭因为他的病已经无力再支撑。刁春玉听后,亲自到他的家中去看望,并为其解决大病救助款2000元,随后又多次与市民政局沟通,先后4次,共计解决救助款2万多元,张海波激动地说:“在刁局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身影,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这件事情解决之后,刁春玉认真地对此事做了反思,事后,他多次走乡入户,亲自到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中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了解他们的疾苦,回来后认真和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研究对策,帮助并审批城乡患有各种恶性肿瘤、脑血栓、心脏病等疾病的贫困户306户、306人,救助资金达46.78万元,人均救助资金1529元。全区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困难户4678户、5783人已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区财政补助资金17.34万元已及时划拨到区新农合办公室,较好地维护了新区社会稳定,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群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辛勤工作 甘当桥梁



两年来,刁春玉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保持严谨细致、求实苦干的作风。作为党委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桥梁的民政局局长,如何使老百姓的观念与时代更接近,更能理解现任领导的施政方略,他着实动了不少脑筋。在具体工作中,他经常把自己摆在领导和群众身份去“双向换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和客观地解决问题,增强了群众与领导的双向理解,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关系。



为能从根本上改变联合乡西房身村村民贫困落后的局面,刁春玉多次协调军地双方,为其被确立为朝阳军民协作区建设点做了不少的努力,2009年当地村民开始实施反季地栽香菇生产基地建设一期工程,占地110亩,投资273.8万元,建棚60栋,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经营20栋,实现纯收入43万元,全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在2009年严重的大旱之年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收。2010年,军民协作区实施了反季地栽香菇生产基地二期工程,占地500亩,建棚22栋,建成了辽西最大规模的反季地栽香菇生产基地,西房身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6800元。他通过积极开展拥军优属的工作,全面推进双拥模范区工作上新台阶,进一步融洽了军地双方的感情。



为提高全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标准,完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的建设,刁春玉到任后为解决建设资金缺口,他不辞辛苦,多次到市、省、部争取帮建资金,先后争取到额外资金100多万元,确保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能够按时完工。建成后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将辐射全区6个乡镇,3个涉农街道,占地40亩,建筑面积4251平方米,其中养员楼2981平方米,设有医务室、图书室、活动室、健身室、会议室,浴池和食堂1270平方米。能容纳养员250至300人左右。工程总造价417.86万元。为全区的五保老人能够过上幸福祥和的晚年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刁春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做的每一件事虽平凡又普通,却处处折射出党员的先进性。

2011-08-01 07:35 作者:魏国有 金晓明 来源:《朝阳日报》

作者:60.168.9.*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8-15 06:39:33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