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927535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的诸侯国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刁,弘农郡,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齐有竖貂,晋有刁协。”古雕国,故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道镇兰家川一带,在商王朝时期原地多为鬼方民族所居。至商帝武丁(商高宗)执政时期,曾在延安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鬼方民族的战争,其在典籍《周易·既济》中有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文王时期,亦大举攻伐周边地区,因延安地区盛有鶻雕(鹗鸟),因称为“雕”。周武王灭商纣之后(公元前1106~前1104年待考),将兄弟之一封于雕,建有姬姓雕国,其时该地区仍为鬼方民族所占据。周康王姬钊在位时期(公元前1080~?年待考),曾两次命上大夫姬盂率军征伐鬼方。据周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55年)铸造的“小盂鼎铭文”记述,姬盂攻鬼方得胜,俘一万三千余人,此后,鬼方民族销声匿迹,史记不再。一部分族人被融合于华夏族,一部分则被迫北迁,还有一部分成了以后分布在陕北、晋北和太行山东西两侧,成为后来狄族人的祖先。在周康王伐鬼方之后,延安一带逐渐成为犬戎和猃狁的领地。到周夷王姬燮执政时期(公元前933~?年待考),曾命虢公率军讨伐太原之戎(今甘肃平凉)。虢公季子姬白与猃狁在延安西南的洛水北岸大战并获胜,首次交锋即斩首五百余。但到了周宣王姬静统治后期(公元前796年以后),周王朝对猃狁的作战却总是败绩。在春秋早期和中期时,延安地区为以游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业的少数民族白狄族所占据,晋献公姬诡诸就曾娶白狄族狐氏女,生公子姬重耳与姬夷吾,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遣寺人披攻蒲,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到白狄达十二年之久,居住在今延安市子长县一带,至今尚有一川名叫重耳川。周襄王姬郑八年(公元前644年),姬重耳离开白狄之地,出奔于卫国,之后又到齐、曹、宋、郑、楚、秦等诸侯国。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嬴任好送姬重耳回晋,立为晋国君主,是为后来的春秋霸主晋文公。战国初期,延安地区以南属魏国之域,以北为赵国领土。秦惠文王嬴驷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国的大良造公孙衍率军大败魏军于雕,斩魏军八万余,并俘魏军大将龙贾。因为雕之地在泰昌山以北,因此称作“雕阴”,史称这次战役为“雕阴之战”。这一战役使魏国在军事上开始走下坡路,其后,魏国被迫将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国,延安地区始属秦国。要特别说明的是:姬姓雕国在史籍上绝少有记载,在历史上至今还是一个迷。因此,由雕氏向刁氏的演绎过程,还有待考古的结果再予以进一步考证。 第二个渊源:源于百濮族,出自周王朝时期的百濮雕题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胊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而明朝时期的广东香山石岐仁厚里人、儒学大家黄佐在《广东通志·图经》中记载:“海南古有雕题国”。古郁水,即今广西右江、郁江、浔江以及广东西江。今广西东部、广东西部的西江中游南岸有“郁南县”,因古郁水而得名。西江由西北往东南流人珠江三角洲入南海,“郁水南”的“雕题国”,有学者认为应在西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学者认为雕题国是指今台湾省,或指今海南省。实际上,离耳国即今海南省,而海南省的历史上从未有过雕题国。北胊国则在今广西地区。在春秋时期的典籍《礼记·王制》中,孔子对古雕题国即有记载:“雕题交阯。”交阯,一作交趾,即今越南北部的东京湾地区。本书认为,既然古雕题国在古郁水以南,又与交阯并称,当位于今广西地区,与今越南邻壤。雕题国人当属古“百濮族”的一支,由于“不谙文字”、“不自记岁月”,早期的历史没有任何文字记述。今人所见有关雕题国的记述,大多出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文人之笔。关于古雕题国人的性貌特征,在史籍《晋书·郭璞传》中记载:“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鲛人”,即古巫蜑人,简称蜑人,亦称蜒人、旦人、蛋人、龙人、鲛人、龙户人等,“自云龙种”。显然,古雕题国人是一个有黥面纹身习俗的民族,因而被称为“雕题”。“雕题”就是“刺青”,或“纹身”,为古巫蜑人的性貌特征,是巴人先祖廪君的一支。晋朝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南朝学者梁任昉在《述异记》中也记载:“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在史籍《清稗类钞·种族类·蜑人》中记载:“蜑人盖即古之所谓鲛人者”。在史籍《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使旦吹竽,使氐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蜑,南方夷也。”在史籍《隋书·南蛮》中也记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狼、曰俚、曰僚、曰狏,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唐朝文豪韩愈在《送郑尚书赴南海诗》中称蜑人为“龙户”。宋朝时期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蜒蛮》中记载:“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蜒也。”南宋时期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蜑,海上水居蛮也。”元朝时期的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广东采珠之人,悬绠于腰,沉人海中得珠,有司名乌蜑户。”在宋朝时期的乐史在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蜑户生于江海,住于舟船,随潮来往,捕鱼为生。”明朝的邝露在《赤雅》中记载:“蜑人神宫画蛇以祭,自云龙种。”直至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也记载:“真粤人,则今之徭、僮、平鬃、狼、黎、岐、蜑诸族是也。”屈大均认为蜑人是岭南土著人。民国时期的学者徐松石认定:“蜑人是南中国最初土著的一种,最原始和最众多的岭南部族在东江以西,当为僮、蜑人和黎。”显然,“蜑人”是岭南地区最原始的土著居民之一,即屈大均所说的“真粤人”。正是这些“真粤人”为反抗暴秦,“逃入丛土,与鱼鳖同处”,“莫肯为秦虏”,长期坚持抗秦斗争,并最终大破秦军,“杀(南海)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朝以后,随着中原汉族人的大批南迁,蜑人逐渐失去了陆上营地,被迫长年漂泊海上,大部分蜑人被汉人同化,逐渐上岸开垦沙田种地,成为农民。仍有一部分蜑民不愿放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守“以舟楫为家,捕鱼为生”的古老传统,因此在历史上曾被南下汉人视为低贱的“蜑民”。蜑人被汉族同化之后,有以先国之名为姓氏者,称雕题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者,为古老的姓氏之一,亦有取同音字简笔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余者多为巴氏、樊氏、晖氏、相氏、郑氏这五大著姓。 第三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考工雕人之后,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据史籍《汉书》记载:“雕姓,考工雕人之后。”考工,是西周至秦汉之际对所有技工的统称,包括了六类三十个基本工种,分别是:①攻木之工:包括轮人(主要制作马车的车轮和车盖等)、舆人(主要制作马车的车箱等)、车人(主要做耒和木牛车等)、弓人(做弓等)、庐人(柄人,制作殳、矛、戈、戟等兵器之柄)、匠人(负责都邑的测量和营建以及沟洫类水利设施和其他土木建筑)、梓人(即木工,负责制作编钟的悬架、饮器,以及箭靶)等七个工种。此外还有一个不曾列入的制作马车车辕的辀人。②攻金之工:包括筑氏(为削)、冶氏(为杀失)、凫氏(为钟)、堨氏(为量器)、桃氏(做剑)、段氏(为鑮器)等六个工种。③攻皮之工:包括函人(做甲)、鲍人(鞣制皮革)、韗人(制作皮鼓)以及韦人、裘人等五个工种。据清朝学者孙诒让考证,“韦人”可能是专制柔熟之革,“裘人”可能是做名服之工。④设色之工:包括画、缋(皆事施彩),钟氏(主要事染羽)、覩氏(负责湅丝)、筐人等五个工种。筐人,职业待考。⑤刮摩之工:包括玉人(专做各种仪礼所用之玉器),矢人(制作箭镞等),磬氏(制作石磬),以及雕人、楖人等五个工种。在刮摩之工中,后二者(雕人、楖人)在史书记载中没有明确述说其具体职务,实际上“雕人”系摩漆之工即油漆、雕刻工,而“楖人”系治木之工即伐木、开料工。⑥搏埴之工:包括陶人(做甗、盆、甑、鬲、瘦等陶器)、瓬人(做簋、豆等陶器)两个工种。在雕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雕人氏,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亦有取同音字简笔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近臣竖貂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的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姜小白在执政后一心想富民强国,在诸侯列国中成为霸主,所以也就必然要选拔一批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的人才来辅佐他实现这个远大目标。管仲、隰朋、鲍叔牙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的。有盖世之才的管仲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齐桓公不计较他的一箭之仇,经过亲自考核,大胆委其为相,还尊称他仲父,几乎把国家的整个行政大权交给了他。管仲在隰朋、鲍叔牙等人的支持下,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国家很快富强起来,对外采取积极的外交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成了当时春秋列国的霸主,齐桓公名扬天下。可以说这主要是由于齐桓公大胆使用了管仲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的结果。可是也就是这个齐桓公,几乎同时又宠信了三个小人,他们分别叫易牙、竖貂、开方。易牙杀了自己三岁的儿子,烹调后献给齐桓公吃;竖貂欲近内庭,自宫以侍公;开方原是卫国太子,弃千乘家产,父母死不奔丧,仕于齐国。此三人号称齐国“三贵”。齐桓公还特别偏爱近臣竖貂,因为竖貂为求长期近侍于齐桓公,便不惜自残身体,自腐做了宫人(太监),由此可自由入宫,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早有记载的自我阉割之人,因而更受齐桓公的喜爱,由此,史家在记录历代自阉以宠的宦官就有了专用名词“阉竖”。管仲在世时,“三贵”不敢嚣张,因为管仲像一堵拦洪大坝,使之不能泛滥成灾。且齐桓公也不敢轻易委重任于他们,因为管仲有言在先,要他为相,不许有小人参政。后来管仲病重,桓公想让易牙继其相位。管仲在病榻上对桓公说:“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竖貂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开方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管仲在病重弥留之际,特别嘱咐齐桓公要疏远竖貂。齐桓公却说:“竖貂自宫是为了更好地服侍我,这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自身,难道还不可靠吗?”管仲严肃地说:“人情没有重于自身的,他对自己都能忍痛割爱,还有什么不能丢弃的呢?”齐桓公虽然觉得管仲讲的非常有理,但心里还是舍不得竖貂。周襄王姬郑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隰朋即位为相,但隰朋不久也病逝。齐桓公欲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向齐桓公提出,若能依管仲遗言排斥“三贵”,才敢奉命。齐桓公无奈,只好罢了“三贵”。可是在“三贵”被逐后不久,齐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寝,口无谑语,面无笑容。于是就有拍马者提出召回“三贵”,并委以重任。鲍叔牙看此情景十分愤郁,发病而死,于是朝政大权也就渐渐落到“三贵”手中。后来竖貂肆意弄权,在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时,他竟然堵塞宫门,筑起高墙,不准出入。有一个妇人趁隙翻墙而入,齐桓公要求吃口饭,妇人说没有。又要求喝水,妇人也没有。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齐桓公这才得知了易牙和竖貂的阴谋,明白了为什么管仲、鲍叔牙坚持“斥三贵”,可是已经悔之晚矣。于是,曾经叱咤风云四十载的一代春秋霸主齐桓公最后用衣袂蒙面,在悔恨和羞愧中活活饿死。齐桓公死后,五个公子争相求立,竖貂与易牙等杀群吏,逐齐孝公姜昭,立齐中废公姜无诡,内讧从此扩大,竖貂也在这场政变中丧生。直到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齐昭公姜潘即位,才彻底平息了竖貂引发的这场内乱,但齐国因此也丧失了春秋霸主的地位。竖貂在自宫之前,生育有两子一女。后来竖貂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氏,称貂氏,此后遂有貂氏一族。但后裔子孙们为了避先祖之恶名,便改取“貂”的同音“刁”、“雕”作为姓氏,称刁氏、雕氏,在唐朝时期有改为丁氏者。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孔子门生漆雕开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论语》中记载有:“子使漆雕开仕。”漆雕开,公元前540~?年待考,春秋末期鲁国人,字子开,又字子若、子修,是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是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他曾经因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但他不气馁,投入孔子门下专攻《尚书》。漆雕开不喜欢做官。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于从政的道理还不能够有自信。”孔子听了这话很高兴。在典籍《韩非子·显学》中,把漆雕开列为儒家八派之一(漆雕氏之儒)。他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史称,漆雕开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在漆雕开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漆雕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漆氏、雕氏、刁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秦、汉之际刁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刁,为秦、汉时期的一种军用品,是一种有柄的小斗(带把小铜锅),白天可供一人煮饭,夜间则用来敲击以巡更,为军旅必备器具。这种“刁”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将其柄巧妙一点可折叠,改称为“军用饭盒”罢了。制作“刁”的工匠,就称为刁工。秦始皇曾将收缴的六国兵器“冶以为刁”,毁灭六国遗民能锻兵造反的工具,来装备军队自己的战士。在刁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刁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复株累若鞮单于雕陶莫皋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汉元帝刘奭执政期间(公元前48~前33年),为了缓解汉、匈之间的矛盾,采取和亲政策,产生了“昭君出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匈奴呼韩邪单于在汉竟宁元年(公元前前33年)娶王昭君,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王后)。其后两国相安无事长达六十余年。王昭君生有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单于执政二十八年,于汉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病逝。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即位。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后,称作复株累若鞮单于,依照匈奴民族的礼俗,王昭君转成了复株累若鞮单于的妻子。年轻的复株累若鞮单于对王昭君非常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公主。复株累若鞮单于,公元前?~前20年待考,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1~前20年为期十一年。在位期间保持了与汉朝的友好局面。在复株累若鞮单于的后裔子孙中,有随南匈奴逐渐融入汉族者,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称雕陶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刁氏、陶氏、单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武官冠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汉朝时期,所有的五品以上武将的冠帽上皆有貂尾为饰,是一种身份象征。武官冠饰为貂为尾,起自汉文帝时期的侍中、中常侍,他们将冠边镶嵌上金(黄铜),以蝉翼为装饰纹,冠后垂貂尾,此后,武将们纷纷效仿,遂成定制。在史籍《后汉书·舆服志下》中记载:“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本书考证,“貂尾为饰”源自古代东胡民族,历史上著名的赵武灵王就曾效东胡服饰,“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始皇灭了赵国以后,以其君冠赐予近臣。因此“赵惠文冠”又称“武灵子冠”、“貂尾冠”。汉朝武将把貂尾装饰在帽子上,是以貂行动迅捷,不惧甚至比它体型大的各种野兽的生性为敬。这是汉朝初期曾大力汲取各民族文化和历史优迹,仿照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精神而已。在汉朝武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具有“貂尾冠”而荣,因有称貂氏者,后多简改同音字“刁”为姓氏,称刁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属于以部落图腾崇拜为氏。在文献《新编千家姓》和史籍《新唐书》中皆记载:“唐有鼠尼施。”由于史载简要,许多人一直以为“鼠尼施”是一个人名。其实“鼠尼施”并非个人的姓名,而是唐朝时期西突厥的一个强悍部落,以大鼠(貂)为图腾和貂尾纛为徽志旗幡,以突厥语“尼施”(即草原明珠)为部落名称的氏族部落,因此唐王朝史官汉称其为“鼠尼施”,隶属于阿史那部,为阿史那·贺鲁可汗的军事主力核心,世居鹰莎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突厥鼠尼施部被大将军李靖麾下前军总管、冀州武邑人苏定方在鹰莎川击败。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阿史那·贺鲁可汗所部西突厥再次被升为伊犁道行军大总管的苏定方击溃,唐军一鼓气追至石国苏咄城(今为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俘获阿史那·贺鲁可汗,西突厥就此灭亡。唐王朝由是修亭障,治道路,成功地保护了东西交通的安全。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将降服的突厥鼠尼施部“男女万余人安置于鹰娑川”,设置鹰娑都督府进行管理。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在鹰娑都督府的一侧再置焉耆都督府,与鹰娑都督府并存,监管突厥鼠尼施部。到武则天执政后期,下令将鹰娑川鼠尼施部内迁,鼠尼施部族人反抗而自迁川黔之地,在三国蜀汉时期逐渐与当地故西羌部落融合,相对集中分布于滇西遂久(今云南丽江)、澜沧江流域金州(今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册亨、望谟一带),成为后来西南夷的先民之一,族人多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鼠氏;亦有以部族图腾“大鼠”即貂为姓氏者,称貂氏,后有简改同音字“刁”为姓氏,称刁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傣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时期,云南傣族刀氏土司世家后裔,有改姓氏为刁氏者。到了清朝时期,云南建水州慢车乡土舍、镇沅土府、四川建昌道红卜苴土百户等均有刁氏。傣族,古代时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后吸取汉文化逐渐采用了姓氏。在史籍《希姓录》中记载:“王骥平麓川,赐夷人怕、刀、剁三姓,后染华风,改为刁氏。”明朝初年,中原大局尚未稳定,故明军顾不上调遣军队进驻西南边疆,因而西南边境的各土司便继续进行兼并战争,以致麓川在明军平定元军之后再度崛起。从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公元1426~1435年)开始,麓川土王思任法开始不断向四境扩张,清朝史学家毛奇龄在《云南蛮司志》中说他“性桀黠,善兵,每大言复祖父遗业。至是乘衅据麓川,略孟养地,傍及孟定、湾甸、南甸、怒江,并攻陷腾冲。”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秋,思任法攻占了南甸罗卜丝庄等二百七十八个村寨。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农历6月,侵南甸、干崖、腾越(腾冲)、潞江、金齿(保山)等地;农历7月,欲夺取云龙州;农历8月,杀瓦甸、顺江、江东守军……严重破坏了边疆的稳定及明王朝的统治。同年,明朝云南地方政府联络一些傣族土司,开始着手做武装征讨麓川的准备。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农历1月,云南总兵沐晟率军及附近土官进剿,至怒江边,沐晟听信思任法的假求降,不准兵马过江作战。思任法乘机又攻下腾越以北等地,并在怒江边造船三百艘,准备进攻大理的云龙州。明军将领方政不满沐晟延误军机的做法,于同月3日单独率军与麓川军在龙陵大旧寨激战,歼敌三千多人,并乘胜追杀到上江。但由于方政孤军深入,反被麓川军包围。方政向沐晟求援,但沐晟忌恨方政不听话,仅派了少数人马作象征性支援,结果方政所部被麓川象阵击溃,全军覆没,五千将士无一生还。沐晟畏罪,于农历闰2月返回楚雄后服毒自杀谢罪。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明英宗命沐晟之弟沐昂率十万兵马出征,沐昂率军抵达金齿一带后,却“逗留不进”,只派参将张荣率一支部队孤军进攻芒市,被思任法击败。于是思任法更加骄横,犯景东、夺孟定、攻孟连,把战火烧到云南腹地。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明英宗以兵部尚书王骥为靖远伯,总督军务,调甘肃总兵蒋贵为平弯将军,师出京师,后征调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兵将十五万出征麓川(今云南德宏州瑞丽、陇川一带)。王骥率明军巧渡怒江,击败思任法叛军主力,之后翻越高黎贡山收复腾冲,再兵出杉木笼山(今梁河、盈江、陇川交界处)直抵思任法在麓川的老巢。思任法偕二子仓皇逃亡缅甸。王骥率明军平定云南后,即撤军返回。在得知王师北归班师还朝的消息后,思任法揩二子又卷土重来,大举寇边。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明英宗又征调各省军队五十万,由王骥、蒋贵和沐英之子沐昂统兵经腾冲直捣麓川巢穴者兰,思任法氏父子再次逃往国外。到了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明英宗派遣云南千户王王政奉旨出使缅甸,缅甸王惧怕明朝国威,遂擒拿思任法及部下三十余人以献。思任法自知罪大,在途中绝食而亡,王政取了其首级解报朝廷。数年之后,其子思机法又重起边乱,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明英宗再命王骥、蒋贵、都督宫聚第三次征讨麓川,王师渡龙川江直抵伊洛瓦底江,王骥率大军一直追叛军思机法至远离麓川千余里的勐邮海,当地人都惊讶地叹曰:“自古汉人从未渡过大金沙江(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今王师到此,莫非天威不成?”王骥虑及短期内难以彻底消灭思机法,遂与之约定,划大金沙江为界,命思禄居孟养,不得越境侵扰,并令其发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同时刻石立碑于江畔,使大明江山永固,民族团结和融合。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思任法之一子思洪法于孟养遣使向明朝表示臣服。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缅甸王抓获思机法献于明廷,思机法被诛于京师北京。在这场大耗国力的“三征麓川”的战争中,云南当地许多傣族部落土司皆支持明朝军队,在平定麓川叛乱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维护国土完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王骥曾因傣族同胞无姓氏,在待人接事中出了不少笑话,因此他针对不同的民族、部落、家族情况颁赐了一些汉姓给各部落首领,在傣族中形成了怕、刀、剁三姓,自是开始有汉姓,后来逐渐发展为怕、白、刀、剁、朵、思、史七大著姓。其中的刀氏族人世为傣族土司,在稳定云南地区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之中,刀氏族人中有易改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刁落氏,亦称多啰氏、啁噜噜氏,满语为Dolo Hala,汉义“内”,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东海(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所冠汉姓为刁氏、高氏、赵氏等。⑵.满族多兴氏,满语为Dohing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所冠汉姓中有刁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竖貂(竖刁)。 ===================================================================================
作者:222.184.28.*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3-21 20:08:5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