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  

03-09

25365次

1人

1个

10个

51人

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河南淅川多氏家传

河南淅川县多氏家传

淅川多氏起源于明朝中前期,始祖通公生或卒于洪熙年(1425年)。据祖上传说,其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因在京城犯事,通公被高管家从家宅水道口背出,一路南下至淅川磨峪湾村。又传通公兄弟三人,老大在河涧府建桥镇,老二居黄河北,老三即多通。另据十七世族人多应奎(现年八十七岁,居青海省西宁市,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原黄南州老革命)介绍,他家祖传有通公遗物,主要是官帽、朝服、朝靴、玉带,宝剑一把,长三尺左右,书籍两箱等,他少年时还看到宝剑上有铸字,书籍主要是四书五经之类。1945年日军侵占磨峪湾村。抗战胜利后返家,发现遗物全部失踪,疑为日军掠走或破坏。
淅川多氏自通公至今,繁衍二十二世。自二世文智公开始,制定多氏家规家训,故淅川多氏老谱封页名曰“文公家礼”,其编撰的多氏四十世字,更是统揽了中华儒家文化的精华,彰显了浓郁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厚重的家学渊源,堪称家教中的绝妙之笔。其具体内容如下:“通文孔孟注,成章圣贤经;士可为朝佐,仁应化世功;思方平治国,先修齐家庭;若尽克恭友,能达全孝忠”。大气中庸,激荡后人,治世而思治学治国,乱世而思保国保家。
明末多氏盛于淅川,第六世族人多成璠富甲淅川,老县城的城墙及多所建筑赖其捐资修缮。然明末李自成起义四过淅川,多氏族人为保国保家,响应明廷,惨遭祸害,第六世族人兄弟四十二个,遇难三十六人,故老谱称之为“闯贼”“闯王之乱”,仅余六支自清代传至今天,实可痛哉!
自清初开始,由于一世和六世都饱受磨难,故多氏后人都喜读诗书做人中君子,而不愿出仕为官,恐遭祸害。祖上传说,康熙年间,建桥多氏有人寻访至此联亲。淅川多氏看其家谱有人在朝为官,忧虑宦海沉浮,恐有株连之祸,只热情款待,并送资费,而不敢相认。
清末民初,第十五世族人多佐智居危济世,出任县丞,激浊扬清,报国护家,扶危济贫,广交绿林,思想开明,兴办义学,资助贤才,培育栋梁,名扬豫鄂陕三省之地。清末意大利两名地质专家到淅川考察,被地方土匪挟走,引起外交纷争,清廷震动,后由多佐智出面将人救出,被清廷授予功德匾一幅,称之为“丹江扶清”。在淅川,当时无论父老乡亲,还是三教九流,只要有难,找他帮忙,他都会慷慨解囊,救人于水火之中,又被人称之为“及时雨”。为保护丹江河道航运安全,他筹资创办民团,扼守荆紫关战略要地,确保了上起丹峰下至汉口千里航道畅通无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多团长”的由来。他还出面在多氏祠堂前院开办义学,聘请名师执教,全村孩童皆可就读,学费分文不取。先后资助贤才两名,成就学业。一个是朱华舫,考入北京大学,后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水利博士,民国时期黄河花园口水利工程总设计师;一个是十六世族人多仁声,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1938年参加抗战,于1947年赴台,国军将领。
斗转星移,今日淅川多氏已发展为人口近两千、遍布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甚至侨居海外(加拿大)的兴旺之家。壬辰龙年,欣逢盛世,家和万事兴。阜城淅川,庆阳张掖,中华多氏,寻根问祖,喜庆团圆,吾族必兴!



淅川多氏十八世裔孙
俊涛敬书
2012年8月1日

作者:多俊涛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08-28 10:12:4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