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ZHOU  

03-06

997841次

4人

5个

365个

28780人

85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周庆富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莲花杆秤村:薪火相传数百年


在风景名胜区玉壶山西北,莲江东岸与玉带溪西畔之间,有一个依山伴水的赣西小村庄:斜天村。此间百姓又呼之为“高峰”。六字峰、垂花岩就像两座高耸的乳峰,而斜天就是那迷人的腹部。这个村庄原先属江西莲花县下坊乡管辖,因乡镇撤并,现在划归在良坊镇。百来户人家,人丁四百余口,以周姓为主,合居汤、郭二姓。据《周氏二修族谱》记载:“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19世能静自新喻城西罗坊桥头徙居于此。”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斜天周姓开基祖择居莲江之滨,正值大明开国之初。天下纷纭、群雄大乱的元朝已经覆亡,起于草莽的朱元璋在这一年祭黄帝陵、开科取仕。这本来是百废待兴、乱后思定的年月,斜天周姓基祖却自新喻(即新余)远道迁徙而来,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家族事件,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正是周姓的这一迁徙,给这个赣西山乡带来了一项传统手工艺:钉秤(当地土话,即制作木杆秤)。历经627年,这一古老的手艺至今还鲜活在斜天周姓子民的手上,也算是奇迹。走进斜天,你会看到许多人家都还保留着制秤的工具:钻子、开刀、刨子、双脚铁规、法码。一些上了岁数的老者大多掌握了钉秤的手艺。
明清时期,斜天制秤行业十分发达,以其精湛工艺而名扬四方,堪称衡器之乡。全村人祖祖辈辈以钉秤为业,脚板子走天下,到处流浪谋生。三十多年前,斜天钉秤的生意还相当红火。甚至破了传内不传外的规矩,一些同村居住的汤姓、郭姓村民也从周氏家族学到了钉秤手艺。他们农时种田,农闲四处走街串巷,以钉秤为业。村民周水文是个赤脚老师,曾经是我在小学教书时的同事。他在斜天一个隶属于湾溪小学的复式教学班执教,一二年级的学生混杂在一起上课。教书之余,他就钉秤卖,权当家庭副业。有一段时间,他离开了学校,专门开设钉秤的小作坊。
解放后,搞合作社运动,斜天钉秤的师傅全都被手工业合作社收编,从单打一制作杆秤到集体作坊,这是斜天木杆秤制作业的全盛时期。后来这一机构解散了,县计量局开始介入杆秤的制作。所有的钉秤师傅都经过了系统的现代计量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持证上岗。木杆秤必须经校验合格钉上“莲花县计量局衡器合格证”的铝制铭牌才能上市销售。这是斜天杆秤制作的规范化时期。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对木杆秤采取限制措施,电子秤、台秤等现代化的计量工具逐渐取代传统的杆秤。几百年来口口相授、手手相传的制秤工艺已经无人问津,斜天的年青人外出打工,谁也不愿意学习这一祖传的古老工艺。斜天钉秤业开始衰落,进入了夕阳时期。昔日的衡器之村已经风光不再,钉秤手艺正在面临失传的危机。斜天钉秤工艺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有关部门的拯救。
如今,斜天还在操持这古老的钉秤手艺的,只剩下三位花甲上下的老师傅。年岁大了,走街串户钉秤已经不合时宜,他们便在商品大世界架个木棚子,坐店经营杆秤制作。虽然都是老年人了,按年龄辈份,他们三个人分别称呼为老周、大周和小郭。头发花白潦草的老周穿件褪色的中山装,一个人守着半爿摇摇晃晃的简易木棚子,单个儿加工杆秤。大周和小郭两个人合伙经营一家杆秤店,轮流当班,一个当上午,一个下午。
这是冬日的近午时分,阳光斜斜地照射在大周的杆秤店门口。出于好奇,我和正在制秤的大周师傅聊了起来。大周告诉我,钉秤是个细致活,稍一马虎,杆秤就要报废。整个杆秤的制作工序要十几道。首先是取材,秤杆儿得选用上好的硬木,最好是结实沉甸的“金木”。我看见老周的杆秤铺就堆了好几捆做杆秤用的硬木棍子。选好了料,先用开刀“开柴”,削出秤杆的大致形状,然后用粗刨刨圆,再用细刨刨,并用砂布打磨得越细腻圆滑越好。打磨好后,钻孔装头毫二毫提钮和秤钮,以铜皮镶包杆头杆梢。接下来的,是制秤的关键工序,确定准星、划定重量刻度。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杆秤匠左手轻轻拨动秤砣,当木杆处于平衡时,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这道记号就叫定盘星,其余便按此推断重量。定盘星确定后,就要“划尺”,以双脚铁规逐一在木杆上刻画出等距的刻度,分头毫二毫刻划。现在都是公斤秤,常用的为最大秤量15公斤的,当然也制作能称150公斤的大钩秤。刻划好了就可以钻眼。原先都是以手工旋转式的木工钻打眼,现在大周以电瓶带动马达钻头打眼,更为方便快捷。钻眼完成后是“钉星”。将细铝丝插入眼中,开刀在蜂蜡上一擦,削断,稍留出一点突起的铝丝头,插完一组用开刀敲击使之与杆面平整。星点的排列结构据说是取自天上二十四星宿,杆秤又说是取象于龙。钻星是秤匠辨认自己产品的标识。几百个钻眼,要几百次穿插、削断、锉平。最后一道程序是上色打蜡或上清漆。木杆一般染成青黑色或红褐色,衬托出银白的星眼,堪称优美的工艺品。
在当地,普通的木杆秤一般售价30元一把,制作耗时半个工,加上一些从湖南调进的零配件成本,制秤师傅的收入十分微薄。这也是如今的年青人不愿意继续跟随父辈操持钉秤手艺的原因。
杆秤作为中华民族沿用几千年的传统度量衡器,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易度量工具,也寓含了极深的人情事故和人生哲理。先贤云:“权,然后知轻重。”乡谚说:“百姓心中有杆秤。”这些富有启迪意味的话语都说明杆秤已经演绎为一种民族文化,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一种智慧。随着时代发展,杆秤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彻底淘汰。但是,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依然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斜天,这个赣西一隅曾经辉煌的杆秤之村,需要我们一起来关注、挖掘与保护。

作者:周剑雄   回复:0   发表时间:2012-11-06 12:05:31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