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490782次
9人
14个
298个
2781人
318部
关于六桂堂与六姓联宗的真实历史 龚竞--重庆姓氏源于血缘的世代传承,姓氏如无形的纽带,维系着同姓、同族的宗亲联系。旧有的宗族依赖于谱系,确认其姓氏传承,封建的宗族建构源于宗法制度,源于宗族间的血缘、亲缘、地缘联系,其组织形式为祠堂、宗祠,以谱牒家乘传承姓氏文化,并以此维护宗族的利益。任何组织都有其目的,六桂堂本是海外侨胞出于自身目的结成的具有宗会性质的会门组织,多是早年失根的六姓华裔,组成联谊组织,互助互济。吾观其联谊活动多有会门组织的功利目的,有其商业造势的功能。无视历史传承,持其财力,打造宣扬其六姓联宗的一体文化,以形成会党势力。为证实其文化传承,杜撰出翁姓改六姓的传说,虽有少数文人至今为其宣扬,始终拿不出真正谱系传承的实证。 真实的姓氏历史岂可编造混淆,事实并非如此。龚叔据早年的研究收集资料,整理驳辨如下: 六桂堂自称: “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世祖何公随父轩公入闽,卜居莆田福兴里竹啸庄,传至39代乾度公(898—951),官拜闽国补阙郎中,娶妻林氏,生有六子。而翁乾度堂叔翁承赞是闽国王审知朝中宰相。五代后晋太祖天福年间闽国被南塘和吴越瓜分而亡,翁乾度为避国乱,携眷归隐莆田竹啸庄,并将六子依次改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公元960年,赵建立北宋王朝。乾度六子于宋初三次科举先后中进士,即“三科六进士”并跻身仕途。长子处原,分姓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进士,特授承议郎,兼殿中丞上柱国,赐绯鱼袋;次子处恭,分姓江,宋太宗雍熙三年(985)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留本姓翁,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分姓方,宋太祖开宝六年(937)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五子处廉,分姓龚、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寺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分姓汪,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当朝六兄弟齐荣,显赫一时,被誉为“六桂联辉”。六桂传至江南诸省市,并向海外发展,六桂分姓后融入原有六姓大族群中,历经一千多年,同流同化,目前难以理清其支系的正宗。” 好一个“ 难以理清 ”,抄袭翁氏谱传,杜撰分姓传说,鱼目混珠就能成为“正宗” 六姓 ? 首先,莆田翁氏 “六桂联辉”,翁 乾度六子未分姓。有网帖记载:据 莆田翁氏编著的《京兆翁氏族谱》,有非常完整的谱系,从翁氏始祖周昭王起始,家族世系条条有序,支脉衍派分明,几乎无断代之虞。从唐何公由中原入莆为始祖至宋明清,谱存15个谱序来看,大都提到翁乾度生有六子,名:处厚、处恭、处易、处朴、处廉、处休。有“六桂联芳”之说,是指乾度六子兄弟 “折桂”,均无片言只语提及所谓避难改姓之事。 《翁氏族谱》世系图表中从所谓改姓的第四十代至六十五代子孙,姓名清一色为翁氏原姓。仅就乾度第五子为例,所谓改为姓龚的处廉,他生五子:谭、咏、谏、锷、浩,其第40代至65代子孙分支发派到莆田境内北高美兰东西翁、涵江南埕翁、庄边洋尾、秀屿其垅翁,始终未见其有分姓龚氏的历史。另外翁氏六桂坊,是宋景德四年创建的大宗祠,明朝重建,清代整修现存部分石碑,其六子在碑上有名有姓均刻上姓翁,可谓早已盖棺论定,纯属翁氏六桂,这与其他五姓毫无关联。有广西《翁氏源流分派序》即是六桂中的老大翁处厚所作。以后还有几篇又序和跋,其中长官房(六桂老四翁处朴后裔)十八世孙翁在善在〈记谱跋〉中写道:“乾度公生六桂,分六房,长礼部,居清江;次涂洋,官检法;三少府,居竹啸;四竹啸,历任长官;五朝请、六判官居美兰于东林是也,举皆吾祖之正派,然时所慕,不曰漆林翁,而曰六桂派,要之谱系不明,多有附支接派,吾备录一谱,分于房族,欲内外分明,宗支不紊,传之亿万年如一日矣。” 可见翁氏六桂从未分姓,翁家就怕外人“附支接派”“备录一谱”,偏有人数百年后去海外编个翁姓分姓传说,让莆田当地及迁徙外地的翁姓后人情何以堪。 其二,福建 莆田龚氏的“六桂联芳,”非六桂堂的“六姓之桂”。 网贴有一说:“ 福建 莆田龚氏其源于浙江钱塘的龚隐一支,为避五代之乱入闽,其子龚忠迁徙莆田城内,成为莆田龚氏始祖。至孝宗乾道年间,该支七世孙龚茂良官至参知政事(行宰相事)茂良六兄弟(含堂兄弟)皆登进士第,号称“龚氏六桂”,誉满闽中,如今多支龚氏尊龚茂良为其始祖。” 据现存大儒宋濂撰 《义乌龚氏家乘序》 中,“ 余知龚氏之族最远而宏,若侯官莆田, ”“ 世称婺吴闽为江南三大族者,固昭然可信也。 ” 可见早年 福建 莆田龚氏宗族宏大、古老姓氏的氏姓影响。 明初也有湖广先辈寻根谱跋认为:莆田龚氏始祖龚忠,隋太尉,避炀帝乱入闽,避居松溪,时在隋末。目前,邵武南唐愈公,前世存在歧义,也始于此,还有待考证。总之, 福建 莆田龚氏是一支古老的龚姓,莆田龚氏与翁姓与翁乾度、翁处廉无关,龚氏“六桂联芳”与六桂堂毫无关系。试问各地龚氏,谁是翁姓所改姓龚的?应拿出实证来证明。 其三,金紫六桂姓方氏,莆田坊巷今犹存。 据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坊名袭桂条云:“方殷符,唐僖宗朝(874—888)为王府谘议,与其子廷范,自光山来宰长乐,遂家于莆田刺桐巷,廷六子,是为六房”。唐末,歙(今安徽屯溪市歙县)人方廷范,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先后任浙江安固县尉和福建长溪、古田、长乐三县县令,受赠金紫光禄大夫。方廷范有六子,皆出仕闽国。六子荣登进士,世称“金紫六桂方氏”。方氏所居方巷,唐代名刺桐巷”,如今名为“坊巷”,依然存在。因六子折桂,这条街坊以此名“袭桂坊”,又名“朱紫坊”。原有石坊在今荔城坊巷(文革被毁)兴化宾馆的北巷口, 六桂坊联是:" 六桂家声大, 八忠世泽长" 横批"六桂流芳"。 “六桂”指方庭范六子,"八忠"指方氏宋六人, 明二人后裔。可见,莆田 金紫六桂方氏,也非翁氏改姓,与六桂堂的所谓传说的方氏姓源完全无关,方氏先祖入闽早于翁氏。莆田 翁、方、龚三姓都有自已的六桂历史,三个六桂的历史事实,宣告“六桂堂”翁姓分姓传说的破产。 发源于海外的"六姓联宗"其他五姓出自翁姓之说的六桂堂,本属侨胞们在海外谋生,为了团结互助,壮大自身的力量而结成的一种带宗会性质的 异姓联谊组织 , 对海外中华侨胞,团结互助,热心公益本不可厚非,但任意编造杜撰历史,则对历史 史实和 他人的不敬。在海外类似“六桂堂”的宗社组织,还有 " 世界至德宗亲会”注册在香港, 除六桂堂外,另有 吴、周、蔡、曹、辛、柯等六姓,号称:至德宗亲十二姓。该会以吴姓为核心, 由 “至德堂”(吴、周、蔡、翁、曹)、“济阳堂”(辛、柯、蔡)及“六桂堂合成, 这个组织和六桂堂是同一性质的联宗社团,六桂堂沦为其属。该会称:十二姓是 三千多年来,吴泰伯与文王后代宗支繁衍,形成的庞大的至德宗亲血缘系统,与六桂分姓说对照, 可见其社团文化基础的姓氏传说的紊乱。 其实在 美国、日本、台湾许多 洪、江、翁、方、龚、汪 氏凡有谱系传承的氏族宗亲组织,对六桂堂内异姓之人“乱攀家门”也并不认同。同姓宗亲因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以不同宗支“认家门”寻根问祖尚可理解,异姓之人因传说乱说拉帮结伙就说不过去。姓氏文化与社团组织的会门文化承载的历史文化本质都不一样,一是种姓的血缘文化,一是功利的会门文化,试想,谁会莫名其妙的去认一个编出来的祖宗和异姓的“宗亲”?真那么亲?总有所图吧? 武陵龚氏裔孙参加结社组织,是个人自由。但不能因为六桂堂之类有其组织存在,为个人的某些私利,就放弃自己的祖宗历史认同,乱认他姓为祖,甚至打着“中华龚氏”的招牌招摇过市,去认同一个臆造杜撰的姓氏传说,这种行为不是宽容,而是对自己祖宗的背叛,对历史的玩弄。不是与时俱进,而是无耻。 龚叔 2012 年 10 月 26 日于重庆渝中正阳居
作者:龚仁义 回复:1 发表时间:2013-03-05 20:28:57
学习了
作者:龚桦峰 发表时间:2013-03-17 17:55:24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