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14005次
3人
4个
33个
663人
54部
2009年1月14日载《祝氏起源》(作者祝林)网文所列第五个渊源称: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祝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并说祝聃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大将军。在周桓王十三年(郑庄公二十五年)即公元前707年的“繻葛之战”中,箭伤桓王左臂而闻名于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祝聃之祝为姓,称祝聃氏,后简化为单姓祝。 这一说法错了。据谱史记载:郑国大将军祝聃是西周祝国第十世祝国侯(佚名)之弟龚(封伯,世称龚伯)的曾孙。 龚伯之侄(十一世祝国侯)方,在西周末战乱频起中,因祝国为齐国吞灭而逃奔周天子,为周上大夫。并从周平王东迁至洛,是为东周。后以地为名,以国为姓,而得祝姓,并尊始祖光为得祝姓始祖。其叔龚伯,携家逃奔新郑,这时早已姓祝。所以祝聃之祝是姓不是名,事实上祝聃得姓出自祝国氏,不能说其后裔得姓出自祝聃氏。 《祝宏绪读谱笔记》 2013年5月20日
作者:祝培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05-24 20:33:0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