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JIANG  

03-08

396148次

3人

6个

131个

4112人

3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江村,是江泽民主席的祖居地,她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紧临205国道,距黄山风景区仅37公里。二零零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江泽民主席亲临江村,并题字留念。
江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30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江村人丁达8万余口,号称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江村
“小杭州”。全村共有书屋9所,“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明清时期,江氏族人考取进士、文、武举人,明清126人,民国初十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这在中国的古村落中,极属罕见。1938年,宁国府属六县联中师生员工两千余人由宣城迁址旌德江村,八年间,在江村求学就读的学生竟达八千余人,在海内外颇有声誉。发达的文化蕴育了江村英才辈出:清代医学家“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清代翰林院编修、书法家江志伊;中国社会党领袖江绍铨;《语丝》发起人、民俗学家江绍原;著名数学家江泽涵;胡适夫人江冬秀等都是江村的骄傲。民国代总理江朝宗;民国安徽省长江绍杰;民国海军将领江泽澍等也出自江村。“父子进士”、“兄弟博士”更是世代传诵。
明清时代,江村渐入鼎盛,村中最多时建有八座宗祠,巍峨壮观;老街牌坊接踵林立,岿然雄踞;二十四天井古民居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数十亩之广的聚秀湖汇聚金鳌山飞流直下的双溪之秀。历经千年沧桑,现在江村境内牌坊、老街、宗祠、民居风韵依旧。周围“黄峰晓日”、“天都耸翠”、“箸岭晴雪”、“狮山著雨”、“羊冈夕照”,景色旖旎,如诗如画。 进村有故事,入目皆文章。
编辑本段
历史渊源

江村江村建村近1400年。据江氏宗谱记载,夏禹国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儿子启封于江国,是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孙文学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时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孙江韶性爱山水,是位著名的风水学家,他遍游黄山、白岳,发现旌德金螯山浑然淳厚,有蓬勃不可遏之势,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徙卜居旌西金螯
江村建筑
建村族居,始称江村。
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侍立,后有幽谷深藏,金螯雄居其中,狮山、象山卧居江村村口左右。村中龙溪、凤溪环绕,汇锁村口聚秀湖。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有诗云:“日照古庙生紫烟,湖中聚秀狮山影。龙恩浩荡今犹在,夜空荷香江村情”。徽商及仕官的积年造化,使江村一度享有“小杭州”美名。江村人曾用诗赞美村口的水口文化及蕴含的诗情画意:“金螯古迹八朝留,村容美景似杭州。三潭印月侪聚秀,文昌宝塔若雷峰。”
据史查,清咸丰年间(1855年-1860年),江村连年遭受严重的旱涝虫灾,加之太平天国残兵劫掠,江村“十室九空,遗子之民至于相食,所存者不及嘉道盛时百分之一。”村民背景离乡,流落四方,难民大多从芜湖顺江而下,及至南京、扬州落户。江泽民主席的尊祖,就是这个时候迁居扬州的。村中曾有宗祠9座,牌坊18座,书舍9所,藏书万册,以及育子弟8000余人的抗战时期六县联中。明清时期,江村造就了进士18人(其中授翰林院编修4人),文举人42人,武举6人,另有明经40人,辟举4人。民国初十年出学士、博士18人。这在中国古村落中实属罕见,同时,也为徽州许多古村落望尘莫及。
厚积的历史文化蕴育了江村英才。“豪杰梓刻家谱中”,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唐侍御史江全铭,明顺天府推官江中文,明湖广分巡江廷寄,明护理南河总督清河道江瀚,二品顶戴翰林院编修江树昀,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品戴江麟瑞,清代医学家“人逗接种法”发明者江西舜,清翰林编修、书法家江志伊,民国为国捐躯的海军将领江泽澍,《语丝》发起人、民俗学家江绍原,民国北京市特别市长、代总理江朝宗,民国安徽省长江亢虎,还有文化教育巨子胡适夫人江冬秀,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泽民主席之父),数学泰斗著名数学家江泽涵都出自江村。
编辑本段
发展状况

江村饱经千年世事沧桑的江村,境内牌坊、祠堂、老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街、名人故居基本保存完好,千年古韵依旧,并已逐步对外开放。近年来,省、地、县主要领导对江村的保护开发十分关注支持,仅省级就有:原安徽省省长傅锡寿、省人大主任孟富林、省政协主席方兆祥、副省长蒋作君、副省长卢家丰等领导亲临江村观光调研,题字纪念。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范敬宜也先后到江村观赏。江氏后裔江泽恩、江春泽、以及江泽涵之子江丕桓等先后到江村寻根问祖。二00二年接待海内外游客逾十万人次。地方党委政府对江村特有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极为重视,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行文公布江村为“旌德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父子进士坊、溥公祠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二年,江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并着手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国家 AAAA 级风景名胜区的工作。
江村,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规划蓝图已经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省政府原则同意。省企业家余春明董事长已倾资五千万元人民币对江村历史文化遗迹展开保护维修工作及旅游开发工作,江村参与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的基本骨架已构筑,一年来已恢复一座被毁的狮山古庙、村口文昌塔、聚秀湖世科牌坊、笔架牌坊、总祠门前汉白玉牌坊等重点古建筑,现存三座大祠堂的抢救维修工作已完全竣工,经国际有关专家评定,达到了如旧的复古水平。延曲江村古石板路已完全修复,总长度达11华里。江村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工程也已积极展开并分项开始实施。江村已初现历史“小杭州”风貌美名,祠堂飞檐重阁,雕梁画栋,梅开二度再现古朴威严。
安徽江村
江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处。相传出于风流才子唐伯虎之手的江氏祖画至今鲜艳夺目。江氏宗谱历经千载,全套22本,20世纪二十年代与曲阜孔氏、前清皇氏爱新觉罗氏族谱同被举荐参加巴拿马万国谱牒大会,被史学家称为中国三大宗谱之一,现被纳入国际徽学研究范畴。
现在的江村,四周曾一度消失的茂密森林,如今已披上满目绿色,麻园、竹园,茶园、果园,在省级生态观光园建设中,依村傍山,远近错落,勃勃展现,江村景区的生态旅游已开始成为中国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圈中的一大亮点。以“住农家房,吃农家饭,赏古村景”为主题的江村旅游事业正方兴未艾。黄山脚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村,已其独特的古文化魅力,欢迎世界各地游人前来观光、采青。
编辑本段
人文历史

近祖三公
江氏远祖,大约公元前2600 - 2000年。世系不详。江氏始祖始于江氏第71世江革(大约2000 - 1600年前)。江革,齐国临淄人,一生事母至孝,人称“江巨孝”。东汉时。曾举孝廉为郎,补楚国太仆,继升五官中郎将,谏议大夫。所生三子皆同朝为官。因其巨孝的家声和显赫的地位,赢得族人敬重,被后来历代《济阳江氏宗谱》尊为一世始祖。自江革以后,族中形成同宗多宗派格局,每派自成一支,因各种原因迁居各地,其起始人即成为江氏各支宗的近祖。
从厚公
济阳江氏金螯派形成于公元600 - 630年,距今1300年左右。于隋末唐初之间。其中有三公,对江村建村、发展有很大贡献,很值得一表。他们分别是:
迁旌始祖韶公(二十世):江淹五世孙,江革二十世孙。器度不凡,识量超迈。因宣城居所嚣杂,所以遍游郡治山水,喜旌西山形秀拔端厚,迁居旌德金螯山下。子孙繁衍,蔚起人文。为“江村”。“江村”发端原于此。
二十九世金螯派从厚公:若海公子,名仁。立身为人正直,处世精辟,奄有金螯全,拓地开基,江村始渐繁盛。后世推为江氏有功之祖。
其同宗:二十九世从义公由旌德金螯迁往太平长源江村(太平长源祖);二十九世从简公由旌德金螯迁泾县枧坑;二十九世从龙公由旌德金螯迁泾县溪口。
二十九世金螯派从政公:若虚公子,名正。性温厚笃实,审时度势,见识过人,以守兼创,家声丕振。后人赞其:“宽而有容,宅衷以诚。开基创业,佑启后人。”
明清五进士
据江谱《仕宦表》记载,明代以来江氏族人跻身于文职官员约80人,武职31人。其中明清两朝的进士有18人。.我们选择其中的五人略为介绍。这五人,一是轰动江南的父子同朝为官的江氏第48世江汉(1472年中进士)和三十年后其子江文敏(1504年中进士)。 故里江村为他们树起了两座雄踞老街的”父子进士坊”,至今岿然伟立,闻名遐迩;二是六分祠祠主江溥;三是为纪念明代进士而修建的古今罕见的汉白玉进士第坊,著名的进士江廷寄;四是济阳江氏金螯派五支宗谱归拢合修者进士江志伊。以上五位是江村436年间颇具影响的文化人物。以下简而分记:
江汉(四十八世):字纪南,二十二岁中天顺壬年(公元1462年)文魁,明登成化壬辰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钦差敕鲁王及云南赈济,简放湖广宝庆府致仕。七岁能文,郡守袁公十公器重,后果为旌甲科轫发之人。江汉为官慈祥,爱民如子。著虚舟(号)文集十卷行世。生于公元1441年,卒于公元1501年,享年61岁,入祀乡贤祠。
江溥(四十八世):字纪源,明成化丙午(公元1486年)科举人,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进士,官授河南淆川县教渝,未终人归,杜门教子,施才敦族,乐道轻势,非公事不履宫庭。当时,知府顾、薛等官员深敬之,临卒登门蔚唁不已。江村远近受惠者众,普为传诵。生于公元1447年,卒于公元1509年。去世后二十余年,被朝廷追赠为顺天府推官。

江文敏
江文敏(四十九世,江汉次子):二十岁中弘治甲子(公元1505年)进士。初授南阳推官,敕南京刑事、贵州司主事,升员外郎中,历任河南、河北道及松潘等处粮储兵备副使。生于公元1484年,卒于公元1523年,终年四十岁。入祀乡贤祠。著《狮山文集》十卷,《麓堂诗话》四卷,《校五径七书》二十卷行世。
江廷寄(五十一世):二十八岁中明辛酉(公元1516年)科举人,明隆庆戊辰(公元1568年)进士。官工部郎中,因督修“慈宁”、“慈庆”两宫有功,任湖广分巡道升按察司使司,布政司参议。
江志伊(1859-1929):旌德新学创始人。自幼从父在浙江奉化读书,19岁补生员(秀才)后回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顺天乡试同考官,补贵州思南知府。.后分别任教于安徽芜湖第二农业学校、省立第五中学。晚年在旌创新学,在江村创办公立养正初等小学堂,设有男女两部,开本县女子新学之先河,著有《沈氏玄空学》四卷和《农书述要》十六卷。《金螯江氏宗谱》修订发起和有功之人。
民国五要员
江绍杰(1877-1932): 清光绪甲辰科进士。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历任吏部学治按教习,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江苏省高等检查厅检查长,苏州府知府,苏州民政长,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政治会议议员,参议院议员,安徽安庆道道,民国安徽省省长。

江绍杰
江朝宗(1861-1943):册名世尧,因排名第四,世称“四先生”。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早年家贫弃学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台参与抗击法军,被升任海军管带。1915年,袁世凯复帝制,成立“等极大典筹备处”,江为该处成员之一。1917年黎元洪任其为代理总理,12天后宣布卸任。自命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
江辛(1873-1946):光绪癸优贡,旋中本科举人,并钦点主事。1911年加入孙中山同盟会,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和北伐战争等。北伐后任安徽省教育厅三科科长,省督学;安徽大学文牍,宁郡第八中学校长,宣城师范校长等职。1906年,江辛和清翰林院编修、教育家、族人江志伊创办官立旌阳高等小学堂,为旌德县第一所新学。民国初年,政府曾委派江辛任颖上县知县,因其不愿从政而未赴任。江辛终身从事教育、爱好书法、诗歌,有《宁属六县联中校歌》(江辛作词)留世。词为“宣州沦陷寇氛张,校址远徙旌西乡。四山环绕好风光,弦歌不辍武维扬。生徙分集志坚强,分校宣泾并飞翔。誓灭顽敌驱豺狼,千秋万岁中华长!”其长子江康世、次子江强世均为教育工作者,堪称“教育世家”。
江康世(1908-1946):字慎园,著名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政法系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芜湖一中训育主任,宣城四中训育主任。1936年在宣城县创办宁属六县联中,任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康世在其父江辛,族人等帮助下,于1938年初,将原六县联中的校印和部分沦陷区的师生,带到旌德江村,艰苦创业,恢复了宁属六县联中,任六县联中校长。在江康世担任校长的八年间,六县联中在江村共培养学子八千余人。宁属六县联中也成为当时皖南最有名气的学校之一。
江绍铨(1883-1954):名亢虎,是“中国社会党”领袖,著名学者。1921年以中国社会党代表身份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三次代表大会。次年在莫斯科参加远东革命政党大会,会晤了列宁、托洛茨基、布哈林等。江绍铨主要著作和文集有《洪水集》、《缚虎记》、《新俄游记》、《台湾追记》、《南洋巡回记》、《天宪管窥》、《中国近代元首印象记》、《中国社会改革》、《江亢虎文存初编》、《江亢虎最近言论集》、《江亢虎博士演讲录》等。
现代四江氏
公元1923年济阳江氏金螯派宗谱脱稿时,江村获大学学士以上学位的已有17人,其中博士4人,江绍铨、江绍原一对兄弟博士,是江村继“父子进士”之后的又一历史辉煌。这里仅择有代表性的五人简述:
江冬秀(1890—1975):原名端秀。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夫人。江冬秀父世贤,清末布政司经历加二级,早逝;母吕贤音,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吕佩芬(旌德庙首人)之女。江冬秀与胡适两家相距四十里,原即沾亲带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胡江两家联姻。胡适订婚后,即先后赴上海、美国求学,时经十年尚未结婚。民国六年(1917年)胡适回乡赴江村会晤江冬秀。胡适在外多年,江冬秀虽未婚嫁,却常往胡家侍奉婆母,以尽媳责,令孝母的胡适颇为感激。民国七年(1918)除夕,胡适在绩溪家中与江冬秀举行文明婚礼。民国三十年(1941年),江冬秀由上庄回江村省亲时,见杨桃岭一带古道年久失修,坎坷难行,遂慨然捐资修复,至今犹为乡里感怀。解放后与胡适双双病逝于台湾。
江绍源(1898—1963):宗教学和民俗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两次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民俗翻译和研究,是《语丝》发起人和主要撰稿人之一。与鲁迅交往甚密。建国后,江出任江西大学教授。1956年后从事编辑工作。著作有《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宗教的出生和长成》(译)等。
江泽涵
江泽涵(1902—1994),中国数学界泰斗,代数拓朴学主要创建人。江泽涵1922年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3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1年夏回国任北京大学教学系教授。从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时起,江泽涵就一直担任副理事长。1983年起任名誉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80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泽涵是著名的拓扑学家。他是把拓扑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我国代数拓扑学的主要创建人。他出版的《拓朴学引论》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本拓扑学教材。江泽涵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为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不动点理论的研究,并于1979年出版专著《不动点类理论》,从而使我国不动点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江泽佳:1920年11月生于湖北汉口。祖父江绍宗,曾任清湖北黄安知事。父亲江世辉,曾任安徽省水利处处长。江泽佳于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49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旋回重庆大学任教。1982年12月任重庆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电子学会理事,全国电机工程学位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著有《电路原理》、《网络分析的状况变量法》,译有《线性电路理论》等。
编辑本段
当代人物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962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1980年后,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98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 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7年9月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江春泽 1935年3月30日出生于旌德县江村。1956年复旦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196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1962年执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66年到197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研究苏联经济,1984年至1986年在美国进行学术访问。1993年经国家学位委评审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导师。在40多年的经济学生涯中,江春泽发表过300余篇论文。江春泽是中共十五大报告的起草专家之一。
编辑本段
自然景观

聚秀湖,水有水的娇柔,水有水的情韵。她清丽而不华不艳,浓妆且不媚不俗,它似一方宝砚,湖水氤氲,文气香馨,是江村千年不竭的文脉之源,又如一张满弦的霸王弓,直射出江村人的杰出才智和胆气;更像一位婉约的江南处子,清尘多姿。多想探抚一下聚秀湖,体味一次冰清玉洁、切肤入肌的快意,触觉一回聚秀千年的爽凉,但凭清洌的湖水浸润我几近干涸的心田……
聚秀湖
村口聚秀湖,又称荷花塘,为人工开凿,面积十余亩,湖内遍种莲藕,每年春夏,荷叶滴翠,荷花纵放,清风徐来,花香万缕。游人观之,不忍离去。
聚秀湖,江村的湖,一池有形有色有神有韵的水。湖水在轻柔地呼唤。惟其清澈,水才映出这般碧绿瓦蓝;惟其幽丽,水才映出这般超尘脱俗;惟其活泼,水才映出这般娇柔飘逸;聚秀湖。
编辑本段
人文景观

老街:江村老街源起溥公祠,止于江氏宗祠,长350米左右,宽2-3米。沿街有数十家商店,大多为前店后坊式,呈明清风貌。高高马头墙,青青蝴蝶瓦,清新典雅。防火墙上瓦片有虎脸,有笑脸,表情各异。一般经商家用笑脸瓦,商人和气生财,笑口常开,才能广进财源;为官之家用严肃脸孔的瓦,因为官家金口玉言,少说为妙。村中古石板道沿街曲延,串连全村大街小巷,总长约22公里,如此之长,堪称一绝。
江村老街有三绝:
江村-老街
其一,凹凸不平,有的历经千年风雨人迹已破损不全,石板道两旁结满尘泥和草根鲜苔。古石板道在全村古祠堂和牌坊间弯曲伸展,脚踏古石板道,一路望去,呈现一派古风古貌;
其二,江村老街有一大特点,三、四百米,并不算太长,但一眼望不到头。老街街道弯曲成三段,不成一条直线。这看似偶然,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是精心设计之作。其中原因:江村老街呈南北走向,冬天寒风北来,凛冽刺骨,街道若笔直一条线,风将从街头刮向街尾,不利经商。老街弯成三曲,不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隔断经商,互不干扰,又相互连通防风、防火、防寒,如此匠心,可谓独具一格;
其三,所谓街,一般设在镇以上,经商及各种公共活动形成规模的地方,人流量相对集中和大。一个村,有一条自古形成的“街”实为古村落一绝。
编辑本段
文化传承

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一个我们不敢怠慢的村落,一个历经沧桑的村庄。说她是一个智者,说她是一个哲人都不过分。象江村这样一个发育完备的村庄有着都市里难以想象的绵密的社会生活,那是文化、岁月和个体境遇共同形成的温馨家园。江村的乡土建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交通建筑、居住建筑、慈善建筑、文教建筑、崇祀建筑、宗教建筑等许多系统组成。散落的石板、路亭、古道,老墙;四水归堂并雕梁画栋的民居;水口、水系;庙宇、古塔、书屋、义塾;祠堂、族谱、牌坊、祖坟等等是对子系统的详尽注解。在这个乡土社会里,封建家长制维系着宗族的利益,体现了族人的权威、力量和文化。通过“江村现象”管中窥豹,对了解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标本。
江村民俗
江村先人们数代的心血使得这一方水土更加有了灵气和风韵,江村先人们依靠民间力量如此持久,如此沉静自信地规划和建设自己的村庄,不能不让今人叹服。毫不夸张地说是千年积累的智慧与财富、千年相承的生活秩序、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的共同结晶。说她是一棵树,她沐浴了千年的阳光,经历了千年风雨,记录了无以数计的江氏子孙的喜怒哀乐。江村村庄的建设,特别是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这间经历了精心规划和长期调适,比如水口的建设就是一代代人围绕规划长期奋斗的结果,至于村庄水系及道路建设同样体现了极强的规划性。而让规划作为整个村庄目标代代相袭,最根本的是宗族制度,祠堂族规是那个时代最高的法律代言人。一但人口数量超过村庄的承受能力,人反受其累,江村村居达八万人口,不说战乱与迁徙,自然与人的矛盾十分尖锐,同类相残的史实一一有案在册。反面的事实同样证实了自然与人应和谐相处。耕读文化在江村已经渗透进泥土,散发于空气,张扬其历史文化不仅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责任。

http://baike.baidu.com/view/154667.htm

作者:江丕武   回复:5   发表时间:2013-08-07 20:00:24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作者:江丕武   发表时间:2013-08-07 20:01:22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江村,别名金鳌村,中华大地上一个普通的村落。她位于旌德县白地乡境内,
205国道傍西而过,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2321人
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的文明古村。这里群峰拱秀,双溪萦绕,古祠巍峨,牌楼高耸,民居古朴,石道清幽。村四周有“黄峰晓日,羊岗夕照,聚秀荷风,狮山暮雨”等优秀景色。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自古人杰地灵,文风淳厚。史书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江村全村男女8万口,号称“小杭州”。全村共有书屋学校9所,“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明清时期,江氏族人,考取进士、举人、明经126人,民国初十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这在中国的古村落中,极属罕见。发达的文化蕴育了江村英才辈出。清代医学家、“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清代韩林院编修,书法家江志伊;民国代总理江朝宗;民国安徽省长江绍杰;民国海军将领江泽澍,中国社会党领袖江绍铨;《语丝》发起人、民俗学家江绍原;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泽民之父);著名教学家江泽涵;胡适夫人江冬秀等都是江村的骄傲。“父子进士”“兄弟博士”的美谈更是江村重文兴教的明证。
)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一个我们不敢怠慢的村落,一个历经沧桑的村庄。说她是一个智者,说她是一个哲人都不过分。象江村这样一个发育完备的村庄有着都市里难以想象的绵密的社会生活,那是文化、岁月和个体境遇共同形成的温馨家园。江村的乡土建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交通建筑、居住建筑、慈善建筑、文教建筑、崇祀建筑、宗教建筑等许多系统组成。散落的石板、路亭、古道,老墙;四水归堂并雕梁画栋的民居;水口、水系;庙宇、古塔、书屋、义塾;祠堂、族谱、牌坊、祖坟等等是对子系统的详尽注解。在这个乡土社会里,封建家长制维系着宗族的利益,体现了族人的权威、力量和文化。通过“江村现象”管中窥豹,对了解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标本。
江村先人们数代的心血使得这一方水土更加有了灵气和风韵,江村先人们依靠民间力量如此持久,如此沉静自信地规划和建设自己的村庄,不能不让今人叹服。毫不夸张地说是千年积累的智慧与财富、千年相承的生活秩序、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的共同结晶。说她是一棵树,她沐浴了千年的阳光,经历了千年风雨,记录了无以数计的江氏子孙的喜怒哀乐。江村村庄的建设,特别是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这间经历了精心规划和长期调适,比如水口的建设就是一代代人围绕规划长期奋斗的结果,至于村庄水系及道路建设同样体现了极强的规划性。而让规划作为整个村庄目标代代相袭,最根本的是宗族制度,祠堂族规是那个时代最高的法律代言人。一但人口数量超过村庄的承受能力,人反受其累,江村村居达八万人口,不说战乱与迁徙,自然与人的矛盾十分尖锐,同类相残的史实一一有案在册。反面的事实同样证实了自然与人应和谐相处。耕读文化在江村已经渗透进泥土,散发于空气,张扬其历史文化不仅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责任。
江村原有牌坊18座,历尽沧桑,保存至今的原牌坊仅有父子进士坊二座己金鳌江氏第48代江汉和49代江文敏均为明朝进士,父子同朝做官,成为当时徽州一大奇淡:父子进士坊是江村后人为表彰其父子而建的3父坊正面雕有狮子(威严)、麒麟(吉祥)、凤凰(繁荣),背面“双凤”示江汉、江溥堂兕弟分别中甲、乙科进士,像两只凤凰展翅高飞鹏程万里c子坊,右鲤鱼表示“鲤鱼跳龙闸”,左龙凤表示“龙凤呈祥”.另外,新修复的进士第牌坊,据说是我国民间仅存的一座汉白玉牌坊。
江村所存名人故居有“三堂一墅两居”:进修堂(木雕精美)、茂承堂(民国代总理江朝宗的祖居)、笃修堂、黯然别墅、江冬秀故居和江泽涵故居:
明代建筑笃修堂,是江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笃,诚实之意:修,修养之意1民居是江村
近代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原及清代光绪年问“叔侄翰林”江树昀、江希曾的祖居,也是清代医学家江希舜的祖居。现只保存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堂门两侧有两根扁形的旗杆石,按封建等级规定.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两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r大闸是牌坊式闸楼.砖雕精美.次闸楼五檐闸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门槛很高,要进屋,先得跨上儿级台阶(古时门槛越高,身价便越高)c进屋有一道门,中间的是中门(只有七品以上的人物来访才开中闸).两边的便是边门,女子也只有在婚丧两天可从中闸过c由此而丁见当时的等级制度之森严:该堂厅房抬首有一块“椿庭衍庆”匾。屋内壁板上面还依稀可见江希曾中进士、江绍宗中举人的当年捷报……
江村青石老街长约3m米,源起溥公祠,止于江氏宗祠,沿街有数家商店。大多为前店后坊式,呈明清风貌,高高的马头墙,青青的蝴蝶瓦.清新典雅:南北走向的老街弯成三曲。不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隔断经商,互不干扰、又相互连通,防rxt、防火、防寒,如此匠心,可渭独具一格c
溥公祠又称六分祠勺祠主江薄为江氏第倜代,明朝进士j凡到过江村的游客都破它的巍峨雄姿与气势所吸引,都为它的精雕细镂J凉叹而驻足难离,它是江村这座古村落的重要标志溥公祠第一进为闸楼;第二进称享堂,享堂较宽敞,是家庭议事的主要场所;第三进叫寝堂,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整个祠堂共有36根圆木柱,天井边22根花岗岩方石柱,为的是千秋不腐屋脊上面有鳌鱼,即独占螯头之意、中闸的葫芦宝顶和上面的三角倒叉、天狗,形态逼真,妙趣横生,按传说有避邪的作用c屋脊下是一副有近500年历史的壁画,画的屮间是“福、禄、寿”.
三位老寿星,寓意三星高照,象征江氏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画色彩鲜艳如初,堪称江村古建筑彩绘一绝,据考证,作画的颜料是从一种矿物质中提取的,可水不褪色。日前江村的文史资料展览于此。
孝子祠位位于老街屮段,共三进两天井,据说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孝道为主建立的祠堂。祠堂原本为江文昌故居,清光绪年问、后人在旧址上扩建成祠,亦叫“孝友堂”,即孝顺、友善之意。该祠门楣上“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几个大字赫然醒目,祠内木柱所有的对联中也都有“孝”字,如“积德箕裘为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
江氏宗祠系江氏家族的总祠,也是江村的总祠二它有四进两厢两明塘三天井。第一进在民国时期被烧毁,现在可以看到祠堂两边断墙残砖的痕迹,大闸外两池清水是用于防火的明塘,两池中问有三步两拱桥通往二闸j站在桥上,可见闸楼上历遭劫难的雕刻依然精美。她汇集并体现了古徽州砖雕、木雕、石雕的艺术精华。总祠前的石鼓代表威严和肃静,闸上对联“先进何曾崇左道,后来切莫走旁闸”语意双关,内涵丰富。祠堂两边墙上依稀可见“文革”时留下的毛主席浯录:祠堂屏风壁板上雕有民国时留下的二十四节气花瓶木雕(现存21块)。江氏宗祠的两口井又称放生池,一年四季水位始终保持不变。其上方是钟鼓楼,楼上存放着钟、鼓、宗谱等,村中有急事时可敲钟击鼓集合族人,楼下壁板里面陈列着祖宗牌位。
聚秀湖南岸的狮山古庙亦叫海神庙、天后娘娘庙,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是皖南徽派付落屮仅有的一处妈祖庙。
江村是县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皖南旅游的处女地。随着江村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随着假日经济的推动和“朝阳产业”的发展,江村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帮助。
江村 门票价格:48元(网上订购价 40元)
江村交通[1]:宣城客运总站每天都有班车前往旌德,票价18元。

作者:江丕武   发表时间:2013-08-07 20:03:32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ba791010008bv.html

作者:江丕武   发表时间:2013-08-07 20:19:12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我也姓江,我父亲一辈的男人中间是丕字,女人中间是玉字,爷爷的名字中间是泽字,可是后来家谱不知道在谁手里,我爷爷排行老二是没有族谱的,爷爷也去世多年,我们家在辽宁,我想知道家谱是不是一样的,我这辈应该是范什么字呢?

作者:江珊   发表时间:2013-12-28 12:47:04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是一支的,姑且不管吧
我们这儿的近十代江氏辈分是:
“洪图绍世泽、丕显忠家生;”
不是托大,我的辈分应该和你父亲是一辈的

另外像江*民就是你爷爷辈的,他的祖上就是我们这儿的,也就是他爷爷吧,是从我们这儿出去的--维基百科上有介绍

作者:江丕武   发表时间:2014-03-18 22:23:56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作者:江丕武   发表时间:2014-03-22 22:33:59

[回复] 回复来自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寻江姓的朋友。

我也是丕字辈的,父亲是泽字辈,爷爷是世字辈的。我下面是显字辈和文子辈。安徽舒城的。

作者:江磊   发表时间:2014-08-19 16:45:3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